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武汉东湖沉积物中酸挥发性硫化物(AVS)的深度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1
1
作者 郑利 徐小清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45-251,共7页
沉积物中酸挥发性硫化物(AVS)是硫化物的生成、氧化和扩散等综合作用的反映,有机物的供给、硫酸盐的还原等因素都能影响其分布特征. 本文对武汉东湖三个污染程度不同站点的AVS深度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VS含量在一定深度沉积物... 沉积物中酸挥发性硫化物(AVS)是硫化物的生成、氧化和扩散等综合作用的反映,有机物的供给、硫酸盐的还原等因素都能影响其分布特征. 本文对武汉东湖三个污染程度不同站点的AVS深度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VS含量在一定深度沉积物中具有最大值,东湖沉积物中AVS的深度分布具有两种不同的模式,I站和II站AVS浓度峰在5cm左右的表层沉积物中,且AVS还原层深度较狭窄,而III站AVS浓度峰处于10-20cm深度范围,沉积物中有机质负荷的差异是导致这种分布特征的重要原因. 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对AVS的深度分布具有重要影响,高有机质负荷导致AVS浓度峰向表层迁移,且AVS还原层分布于较狭窄的深度范围. 对方涛等对流-扩散模型的应用表明,该模型在高有机质负荷沉积物中(I、II站)AVS深度分布的应用较为理想,然而低有机质负荷沉积物中(III站)不能准确反映AVS的深度分布特征,说明其应用范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东湖 沉积物 挥发性硫化物 avs 分布 有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体沉积物中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研究进展 被引量:43
2
作者 刘景春 严重玲 胡俊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812-818,共7页
水体沉积物中酸可挥发性硫化物 (AVS)是总硫含量中活性最高的部分 ,是沉积物中有毒重金属的重要结合形态 ,它的含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沉积物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 ,从而作为沉积物中有毒重金属环境污染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 ;就十多年来水... 水体沉积物中酸可挥发性硫化物 (AVS)是总硫含量中活性最高的部分 ,是沉积物中有毒重金属的重要结合形态 ,它的含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沉积物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 ,从而作为沉积物中有毒重金属环境污染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 ;就十多年来水体沉积物中酸可挥发性硫化物 (AVS)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概述了 AVS的测定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探讨了水体沉积物中 AVS含量时空变化的规律 ;同时就目前“同时可提取重金属”(SEM)与 AVS摩尔浓度比值和水体沉积物重金属生物毒性关系的研究进行了概括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硫化物 avs 水体沉积物 同时可提取重金属 S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山湾沉积物中酸挥发性硫化物(AVS)的分布变化特征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强 曲克明 +1 位作者 马绍赛 宋云利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2-107,共6页
2005年12月和2006年3、6、9月,乳山湾滩涂底质环境调查中的16个站点的酸挥发性硫化物(AVS)含量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中AVS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水平变化范围分别为:春季16.46~230.62mg/kg(干重,下同)、夏季33.6... 2005年12月和2006年3、6、9月,乳山湾滩涂底质环境调查中的16个站点的酸挥发性硫化物(AVS)含量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中AVS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水平变化范围分别为:春季16.46~230.62mg/kg(干重,下同)、夏季33.65~568.48mg/kg、秋季23.49~350.69mg/kg、冬季15.77~190.96mg/kg,平均值分别为92.82、208.65、177.27和82.87mg/kg。对养殖区与非养殖区AVS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养殖区明显高于非养殖区。在深度为0~20cm之间,AVS含量基本是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本文还就近几年乳山湾东流区表层底质中的AVS含量作了年际比较分析,结果表明,AVS含量年际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山湾 底质 挥发性硫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滨岸带沉积物中酸挥发性硫化物垂直分布及空间变化特征 被引量:7
4
作者 周栋 王东启 +4 位作者 陈振楼 孙月娣 毕春娟 李九发 许世远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8-144,共7页
对上海市滨岸带(北起浏河口,南至杭州湾的金丝娘桥)18个柱状沉积物中酸挥发性硫化物(AVS)质量分数及其垂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物中w(AVS)为0.38-317.60 mg/kg,底层沉积物中w(AVS)平均值最高,是表层和中层的2倍左... 对上海市滨岸带(北起浏河口,南至杭州湾的金丝娘桥)18个柱状沉积物中酸挥发性硫化物(AVS)质量分数及其垂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物中w(AVS)为0.38-317.60 mg/kg,底层沉积物中w(AVS)平均值最高,是表层和中层的2倍左右.各采样点沉积物中底层w(AVS)空间变化差异最大,表层w(AVS)变化较小.人类活动干扰(滨岸带围垦、工业排污和生活排污和畜禽养殖等)显著改变了潮滩原有的自然环境特征〔w(有机碳)、含水率、粒度组成以及氧化还原电位等〕,可能成为控制上海市滨岸带沉积物中w(AVS)空间变化差异的决定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硫化物(avs) 沉积物 垂直分布 空间变化 上海市滨岸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积物中酸可挥发性硫化物的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力 王小静 刘季花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6-101,共6页
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是评价沉积物中重金属生物毒性的一个重要参数,但AVS易随氧化还原环境变化,所以对分析测试要求较高。以往AVS的测定方法较为费时费力,无法用于常规监测,或不适用于测定AVS含量偏低的沉积物样品。本研究在现有分析... 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是评价沉积物中重金属生物毒性的一个重要参数,但AVS易随氧化还原环境变化,所以对分析测试要求较高。以往AVS的测定方法较为费时费力,无法用于常规监测,或不适用于测定AVS含量偏低的沉积物样品。本研究在现有分析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建立了一个扩散法和亚甲基蓝比色法联用的分析方法,使其适用于测定AVS含量偏低的海洋和湖泊沉积物样品。通过对回收率、空白、重复性的实验显示,该方法能够快速、准确的进行大批量样品的测试。应用该方法对渤海湾和莱州湾上百个沉积物样品的分析发现,AVS含量低于0.6μmol/g(DW)的样品量达到75%。因我国近岸海域有机碳含量偏低,AVS的含量也可能偏低,所以该方法对我国近岸海洋沉积物中AVS的分析测试有普适性。该分析方法的建立为我国应用AVS对沉积物中重金属生物毒性的研究提供了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沉积物 挥发性硫化物(avs) 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河口盐沼湿地酸挥发性硫化物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永杰 郑祥民 +3 位作者 周立旻 翟立群 钱鹏 吴永红 《地球化学》 CAS CSCD 2012年第2期158-165,共8页
以长江河口典型潮间带(崇明东滩湿地)不同地貌单元植被根际柱样沉积物(0~33 cm)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长江河口潮间带表层沉积环境中酸挥发性硫化物(AVS)的时空间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植被根际沉积物中AVS含量存在... 以长江河口典型潮间带(崇明东滩湿地)不同地貌单元植被根际柱样沉积物(0~33 cm)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长江河口潮间带表层沉积环境中酸挥发性硫化物(AVS)的时空间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植被根际沉积物中AVS含量存在显著季节变化,表现为:互花米草大于海三棱藨草和芦苇。各采样点根际沉积物中AVS含量垂向变化为:高潮滩芦苇,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中潮滩互花米草与海三棱藨草,随深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且在地面下约20 cm处显著增大。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沉积物中AVS含量与<16μm的颗粒物、有机碳含量及含水率之间不存在简单的正相关关系。根际沉积物中AVS含量的时空变化可能受潮汐、植被生长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其时空变化特征反映了长江河口潮滩复杂多变的氧化还原条件。与芦苇和海三棱藨草相比,入侵物种互花米草对沉积物中硫酸盐异化还原有显著影响,其可能改变了潮滩湿地生态系统原有的氧化-还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沼湿地 挥发性硫化物(avs) 互花米草 长江河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口海岸带沉积物中酸可挥发性硫化物与重金属生物毒效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尹希杰 杨群慧 +1 位作者 王虎 陈光谦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02-310,共9页
对珠江口淇澳岛附近2个站(QA-2、QA-5)柱状沉积物中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和同步提取重金属(SEM)的垂直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AVS在2个站沉积物中的质量摩尔浓度分别为3.44~13.13μmol/g和11.67~15.39μmol/g。QA-2站沉积物中... 对珠江口淇澳岛附近2个站(QA-2、QA-5)柱状沉积物中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和同步提取重金属(SEM)的垂直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AVS在2个站沉积物中的质量摩尔浓度分别为3.44~13.13μmol/g和11.67~15.39μmol/g。QA-2站沉积物中AVS的质量摩尔浓度随深度增加,QA-5站AVS的质量摩尔浓度垂直剖面上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反映了不同沉积环境对AVS质量摩尔浓度分布特征的影响。2个站的SEM的质量摩尔浓度在沉积物垂直剖面上都随深度增加逐渐减小,这是因为珠江三角洲工业和城市的发展、污染物排放增加导致了重金属在沉积物中的累积。QA-2站表层沉积物(0~5 cm)SEM/AVS>1,表明可能存在重金属的生物毒效应;同时,SEM中Cu和Cd的质量摩尔浓度超过了它们的重金属浓度阈值(TEL),有可能产生重金属毒性作用;QA-2站5 cm以下和QA-5站沉积柱中SEM/AVS<1,不存在重金属的生物毒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硫化物(avs) 同步提取重金属(SEM) 生物毒效性 珠江口淇澳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口沉积物酸挥发性硫化物与重金属生物毒性的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杨永强 陈繁荣 +2 位作者 张德荣 张凌 吕莹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2-78,共7页
研究了2003年10月采于珠江口5个站位的沉积物剖面酸挥发性硫化物(AVS)和同时提取的重金属(SEM:Pb,Zn,Cu,Cd,Ni)。其中,站位1、2位于中滩,其沉积物的AVS含量变化范围较小,为0.25—4.06μmol.g-1;站位3、4位于西滩,其沉积物的AVS含量变化... 研究了2003年10月采于珠江口5个站位的沉积物剖面酸挥发性硫化物(AVS)和同时提取的重金属(SEM:Pb,Zn,Cu,Cd,Ni)。其中,站位1、2位于中滩,其沉积物的AVS含量变化范围较小,为0.25—4.06μmol.g-1;站位3、4位于西滩,其沉积物的AVS含量变化范围较大,为0—26.09μmol.g-1。中滩和西滩沉积物的AVS含量均随深度增加。西滩表层沉积物的AVS含量接近于零,这可能与该水域较强的底层流和沉积物的再悬浮作用有关。站位5位于珠江口外侧,其表层沉积物的AVS含量相对较高,且垂向变化较小,可能是还原性沉积物间歇性再悬浮后重新沉积的结果。站位1、2和5沉积物中同时提取的重金属含量大体在0.95±0.2μmol.g-1范围内,随深度增加略呈下降趋势;而西滩沉积物重金属含量相对较高,为1.43—2.42μmol.g-1,且在一定深度范围内随深度增加呈明显下降的趋势,表明珠江口西滩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污染有加重的趋势。对AVS/SEM摩尔比值和单个金属的毒性效应研究显示,珠江口内尤其是西滩的表层沉积物存在重金属污染,对其中生活的底栖生物具有潜在的毒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 挥发性硫化物 同时提取的重金属 生物毒性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体沉积物中酸挥发性硫化物垂直分布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方涛 陈晓国 +2 位作者 张维昊 张晓华 徐小清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13,共7页
应用对流扩散理论 ,将沉积物固相、液相作为一个整体 ,建立并求解了沉积物中酸挥发性硫化物 (AVS)的垂直分布模型 ,并应用于武汉东湖三个污染程度不同站点的AVS垂直分布研究 .结果表明 ,所建立的模型能较好地描述沉积物中AVS的垂直分布 ... 应用对流扩散理论 ,将沉积物固相、液相作为一个整体 ,建立并求解了沉积物中酸挥发性硫化物 (AVS)的垂直分布模型 ,并应用于武汉东湖三个污染程度不同站点的AVS垂直分布研究 .结果表明 ,所建立的模型能较好地描述沉积物中AVS的垂直分布 ,这种分布是非线性的 ,且时空分布不均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沉积物 模型 沉积物 挥发性 硫化物 垂直分布 水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湖沉积物中酸挥发性硫化物的季节、深度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方涛 张晓华 徐小清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9-245,共7页
在酸挥发性硫化物AVS存在的情况下,水体沉积物中的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将显著降低,同步提取金属SEM与AVS的比值SEM/AVS可作为判定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良好指标。本文通过研究东湖三个不同富营养化水平的站点的AVS的季节、深度变化特征及... 在酸挥发性硫化物AVS存在的情况下,水体沉积物中的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将显著降低,同步提取金属SEM与AVS的比值SEM/AVS可作为判定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良好指标。本文通过研究东湖三个不同富营养化水平的站点的AVS的季节、深度变化特征及相关的影响因子,发现AVS的含量夏季要高于冬季,并随深度的加深呈先增高后降低的分布特征,SEM/AVS随深度的变化则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为正确应用SEM/AVS指标判定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提取金属 季节变化 深度分布 湖泊 生物有效性 金属污染 东湖 沉积物 挥发性硫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亚湾坝光海域表层海水和沉积物中酸可挥发性硫化物含量的分布和污染评价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际标 刘加飞 +3 位作者 李雪英 陈春亮 卢仕严 孙省利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2期266-271,共6页
于2011年10月对大亚湾坝光海域表层海水和沉积物的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及相关环境因子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20个测站表层海水的AVS含量在0.039~0.129 mg/dm3之间,平均0.070 mg/dm3,区域分布规律不显著;12个测站的表层沉积物中均... 于2011年10月对大亚湾坝光海域表层海水和沉积物的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及相关环境因子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20个测站表层海水的AVS含量在0.039~0.129 mg/dm3之间,平均0.070 mg/dm3,区域分布规律不显著;12个测站的表层沉积物中均检测出AVS,其含量(干重)范围是12.8~867.7 mg/kg,平均为272.4 mg/kg,整体呈近岸较高、离岸较低的分布规律.相关性分析显示,表层水体pH值、CCOD和CDO等环境因子与CAVS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均较小,相关性特征不明显;表层沉积物中的CAVS与Eh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57,呈高度相关性,符合挥发性硫化物含量较高的沉积物处于较强还原状态的普遍规律;大亚湾表层沉积物中的CAVS与pH值、CTOC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065和0.219,相关性不显著.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结果表明,大亚湾坝光海域表层海水硫化物含量已超过所在自然保护区(一类标准)和养殖区(二类标准)所要求的水质标准,局部水体已受到污染;表层沉积物中硫化物含量符合国家一类标准,环境质量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化学 表层海水 表层沉积物 挥发性硫化物 大亚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象山港南沙岛不同养殖类型沉积物酸可挥发性硫化物的时空分布 被引量:4
12
作者 颜婷茹 焦海峰 +4 位作者 毛玉泽 蒋增杰 王巍 施慧雄 方建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7958-7965,共8页
2007年分4个航次测定了象山港南沙岛不同养殖类型(贝类养殖、藻类养殖和网箱养殖)沉积物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含量的时空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南沙岛养殖区沉积物AVS变化范围为0.01—30.03μmol/g,平均3.75μmol/g,其中贝类养殖区... 2007年分4个航次测定了象山港南沙岛不同养殖类型(贝类养殖、藻类养殖和网箱养殖)沉积物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含量的时空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南沙岛养殖区沉积物AVS变化范围为0.01—30.03μmol/g,平均3.75μmol/g,其中贝类养殖区、藻类养殖区、网箱养殖区和对照区AVS年平均含量分别为1.03、0.64、5.06和0.70μmol/g。网箱养殖中心区(S10)AVS的含量分别是贝类养殖区、藻类养殖区和对照区的8.5倍、13.6倍和12.6倍。ANOVA分析表明,表层沉积物(0—3cm)AVS含量的季节变化差异不显著,但柱状样(0—15 cm)平均含量差异显著,夏秋季明显高于冬春季。AVS含量总体上随着沉积物深度的增加而增加,6—9 cm达到最大值,夏秋季尤为明显。聚类分析表明,南沙岛养殖区调查站位分为3类,网箱养殖中心区(S10)和距离较近的S13和S12为一个类群,贝类养殖区、藻类养殖区和对照区为一个类群,其余站位为一个类群。总体上,养殖中心区AVS含量最高,随着与养殖中心区距离的增加含量逐渐降低,网箱养殖对底质AVS的影响主要集中在200 m以内,500 m以外则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硫化物 网箱养殖 沉积物 象山港南沙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体沉积物中酸挥发性硫化物垂直分布模型的参数计算及相关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方涛 陈晓国 +2 位作者 张维昊 张晓华 徐小清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4-18,共5页
应用试验及文献数据计算了东湖沉积物中酸挥发性硫化物 (AVS)垂直分布模型的参数值 ,并进行了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结果表明 ,AVS含量是沉积物中有机质的分解、AVS的沉淀、溶解及氧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较好地解释了东湖三个污染状况不同站... 应用试验及文献数据计算了东湖沉积物中酸挥发性硫化物 (AVS)垂直分布模型的参数值 ,并进行了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结果表明 ,AVS含量是沉积物中有机质的分解、AVS的沉淀、溶解及氧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较好地解释了东湖三个污染状况不同站点AVS垂直分布的差异 ,从而为应用AVS判断沉积物重金属生物有效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沉积物 参数计算 模型参数 相关性 挥发性 硫化物 垂直分布 水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体沉积物中酸挥发性硫化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4
作者 方涛 徐小清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08-515,共8页
关键词 挥发性硫化物 同步提取金属 沉积物 生物有效性 金属沉积物环境质量基准 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斯腾湖沉积物中的酸可挥发性硫化物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金城 王晓蓉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21-124,共4页
沉积物中的酸可挥发性硫(AVS)易与二价金属结合生成难溶金属硫化物(MeS),进而制约二价有毒金属的化学活性和生物可利用性。通过测定AVS和同步提取金属(SEM),依据SEM/AVS的比值可判定沉积物中二价重金属的活性。文章对新疆博斯腾湖大、... 沉积物中的酸可挥发性硫(AVS)易与二价金属结合生成难溶金属硫化物(MeS),进而制约二价有毒金属的化学活性和生物可利用性。通过测定AVS和同步提取金属(SEM),依据SEM/AVS的比值可判定沉积物中二价重金属的活性。文章对新疆博斯腾湖大、小湖区沉积物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AVS的含量受进水水质和人为活动影响较大,SEM的分布也有类似的分布特征。各采样点表层沉积物SEM/AVS比值均<1,说明沉积物中二价金属的化学活性和生物可利用性都较低。AVS的垂直分布随着深度的增加先降低后略有升高;SEM随深度的加深呈逐渐降低趋势。与太湖相关的研究结果对比发现,博斯腾湖AVS含量高于太湖五里湖区,而SEM低于太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挥发性硫化物 博斯腾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苍南海洋倾倒区沉积物中酸可挥发性硫化物与重金属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国锋 秦铭俐 +1 位作者 朱志清 崔永平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52-455,共4页
为了更清楚认识倾倒区海域沉积物的污染状况,测定了苍南海洋倾倒区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酸可提取重金属(SEM)的含量,并对AVS、SEM、及SEM-AVS的平面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倾倒区表层沉积物中AVS含量为0.19-1.88... 为了更清楚认识倾倒区海域沉积物的污染状况,测定了苍南海洋倾倒区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酸可提取重金属(SEM)的含量,并对AVS、SEM、及SEM-AVS的平面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倾倒区表层沉积物中AVS含量为0.19-1.88μmol.g-1,倾倒区附近海域AVS含量高于周边海域;SEM平均含量为2.4μmol.g-1,SEM含量往倾倒区方向有增加趋势。从单个重金属对SEM的贡献率来看,Zn>Cr>Cu>Pb>Cd,SEMZn基本在50%以上,而SEMCd均在1%以下,其分布形态主要受Zn的控制。SEM-AVS差值均大于0,且在倾倒区及附近海域其SEM-AVS值高于沿岸各站,说明倾倒区海域沉积物中重金属对生物可能有一定毒性,具有潜在重金属生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倒区 沉积物 挥发性硫化物 可提取重金属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洋山海洋倾倒区倾倒前后沉积物中酸可挥发性硫化物与重金属的比较分析
17
作者 徐国锋 毛伟宏 +2 位作者 廖友根 夏亚兵 袁国坚 《海洋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6-62,共7页
为了更清楚认识洋山海洋倾倒区海域沉积物的污染状况,测定了该海域倾倒前后表层沉积物中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酸可提取重金属(SEM)的含量,并对AVS、∑SEM及∑SEM—AVS差值的平面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倾倒区及周边海域... 为了更清楚认识洋山海洋倾倒区海域沉积物的污染状况,测定了该海域倾倒前后表层沉积物中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酸可提取重金属(SEM)的含量,并对AVS、∑SEM及∑SEM—AVS差值的平面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倾倒区及周边海域倾倒前、中、后表层沉积物中AVS含量分别为0.55~2.62,0.83~1.65和0.51~1.23μmol·g-1,倾倒后AVS含量呈下降态势,倾倒区AVS含量高于周边海域;∑SEM倾倒前、中、后平均含量分别为2.80,2.79和2.60μmol·g-1,倾倒后∑SEM含量略呈下降态势,往倾倒区方向富集;从单个重金属对∑SEM的贡献率来看,Zn〉Cr〉Cu〉Pb〉Cd,SEMZn基本在35%以上,SEMcr基本在20%以上,而SEMca均在1%以下,∑SEM分布形态主要受Zn和Cr的控制;∑SEM-AVS差值均大于0,且在倾倒区其∑SEM—AVS值低于周边海域,说明倾倒区海域沉积物中重金属对生物可能有一定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倒区 沉积物 挥发性硫化物 可提取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风江口海域沉积物酸可挥发性硫化物、重金属分布及风险评价 被引量:14
18
作者 徐程 杨斌 +4 位作者 朱雪菁 钟木凤 杨建文 亢振军 宁志铭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530-1538,共9页
为了解广西北部湾典型亚热带主要入海河口区——大风江口海域沉积物重金属生物毒性生态风险现状,以2018年7月在该区域采集的10个采样点表层沉积物为基础,采用冷扩散法提取样本中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cid volatile sulfides,AVS),并同步提... 为了解广西北部湾典型亚热带主要入海河口区——大风江口海域沉积物重金属生物毒性生态风险现状,以2018年7月在该区域采集的10个采样点表层沉积物为基础,采用冷扩散法提取样本中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cid volatile sulfides,AVS),并同步提取重金属(simultaneously extracted heavy metals,SEM),采用碘量法测定AVS含量,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同步浸提的Cr、Cu、Zn、Cd、Pb等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同步提取的5种重金属含量之和用∑SEM表示),并利用∑SEM AVS比值法和∑SEM-AVS差值法进行沉积物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大风江口海域表层沉积物AVS含量范围在0.33~9.30μmol/g之间,平均值为(3.63±2.76)μmol/g,AVS含量呈现由河流向入海河口区域递减的趋势;∑SEM范围在2.12~27.08μmol/g之间,平均值为(7.61±7.32)μmol/g,∑SEM呈由河流向开阔海域先增加后递减的趋势;相比于其他海区,大风江口海域沉积物中AVS含量和∑SEM均较高.大风江口海域沉积物中AVS含量与溶出液pH(7.59~8.89)、沉积物氧化还原电位(E h)(-165~182 mV)均呈显著负相关,表明沉积环境中E h和pH越低,越有利于AVS的生成.大风江口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SEM AVS和∑SEM-AVS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62~15.33和-3.49~22.90μmol/g.研究显示,大风江口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具有潜在中等或高的毒性生态风险,应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硫化物(avs) 同步提取重金属 表层沉积物 生态风险 大风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尔滨市城市河道沉积物中酸挥发性硫化物的分布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白钰 闫雷 +1 位作者 闫璐 翟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0期6089-6092,共4页
为了深入了解哈尔滨市城市河道沉积物硫污染情况,以哈尔滨三大内河之一——信义沟为例,对其沉积物中酸挥发性硫化物(AVS)的水平和垂直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河道所在地的气温、酸雨沉降量以及河道水体-沉积物的氧化还原状态对表层沉... 为了深入了解哈尔滨市城市河道沉积物硫污染情况,以哈尔滨三大内河之一——信义沟为例,对其沉积物中酸挥发性硫化物(AVS)的水平和垂直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河道所在地的气温、酸雨沉降量以及河道水体-沉积物的氧化还原状态对表层沉积物中AVS的累积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垂直分布中,沉积物中AVS随深度增加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表明了信义沟河道各区域沉积物稳定性不同。在这一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将信义沟沉积物中AVS含量随深度的变化与有机质含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发现,信义沟沉积物中AVS与有机质呈正相关,说明了对于北方城市河道沉积物,有机质含量对AVS同样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硫化物(avs) 信义沟 沉积物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清湖沉积物酸可挥发性硫化物与重金属生物毒效性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孟妍 尹希杰 冯静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9-124,共6页
测定了广东汕尾品清湖海域7个站位表层沉积物样品的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和同步浸提重金属(SEM)质量摩尔浓度,对AVS、SEM及其比值以及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海域表层沉积物AVS质量摩尔浓度范围为0.315~1.635μmol.g-1;SEM质量... 测定了广东汕尾品清湖海域7个站位表层沉积物样品的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和同步浸提重金属(SEM)质量摩尔浓度,对AVS、SEM及其比值以及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海域表层沉积物AVS质量摩尔浓度范围为0.315~1.635μmol.g-1;SEM质量摩尔浓度分布范围为1.332~2.424μmol.g-1。通过分析,品清湖表层沉积物中Cu和Pb的生物有效性较高,对底栖生物存在潜在的毒性效应,其它单个重金属不会对底栖生物产生毒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挥发性硫化物 同步提取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