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酸性肥对南疆棉田土壤盐分与养分的改良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艾则孜.巴图尔 张栋海 +1 位作者 吉光鹏 王冀川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1期188-190,193,共4页
通过示范试验,研究了2种滴灌配肥对南疆棉田土壤盐分、养分的调节效果。结果表明,与常规配肥[滴施尿素300 kg/hm^2+棉花专用肥(34-7-11)600 kg/hm^2+KH_2PO_4 150 kg/hm^2]相比,酸性配肥[施尿素450 kg/hm^2+酸性水溶肥(16-35-8+TE)330 k... 通过示范试验,研究了2种滴灌配肥对南疆棉田土壤盐分、养分的调节效果。结果表明,与常规配肥[滴施尿素300 kg/hm^2+棉花专用肥(34-7-11)600 kg/hm^2+KH_2PO_4 150 kg/hm^2]相比,酸性配肥[施尿素450 kg/hm^2+酸性水溶肥(16-35-8+TE)330 kg/hm^2+酸性水溶肥(10-20-30+TE)150 kg/hm^2]的土壤pH值降低0.17,土壤平均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了9.57%、11.21%、6.79%,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分别提高了11.28%和13.64%,平均增效4 764.36元/hm^2,表现出一定的降低盐碱、改善土壤养分环境和增产增效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酸性肥 土壤盐分 土壤养分 改良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肥在南疆棉花上的滴施效果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汤清秋 陈建华 +4 位作者 田晓燕 陈前文 石连生 刘丽霞 王冀川 《新疆农垦科技》 2018年第4期32-34,共3页
通过对2种滴灌配肥的示范观察表明,与滴施常规配肥[尿素300 kg/hm^2+KH2PO4150 kg/hm^2+专用肥(34-7-11)600 kg/hm^2]相比,滴施绿多利牌酸性大量元素水溶配肥[尿素532.5 kg/hm^2+酸性水溶肥(16-35-8+TE)330 kg/hm^2+酸性水溶肥(10-20-30... 通过对2种滴灌配肥的示范观察表明,与滴施常规配肥[尿素300 kg/hm^2+KH2PO4150 kg/hm^2+专用肥(34-7-11)600 kg/hm^2]相比,滴施绿多利牌酸性大量元素水溶配肥[尿素532.5 kg/hm^2+酸性水溶肥(16-35-8+TE)330 kg/hm^2+酸性水溶肥(10-20-30+TE)150 kg/hm^2]处理的棉花株高降低了8.3 cm,茎粗、总干物质、生殖器官干物重、果枝台数和单株结铃数分别增加了0.8 mm、6.54 g/株、5.31 g/株、0.6台和0.8个,籽棉和皮棉产量分别增加l 767.6 kg/hm^2和342.9 kg/hm^2,增幅达10.8%和12.9%,增效5 823.2元/hm^2,说明,滴施绿多利牌酸性大量元素水溶配肥对促进棉株生长、增产增效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酸性肥 生长特征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根际肥对石灰性土壤pH和铁有效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李燕婷 白灯莎.买买提艾力 +2 位作者 张福锁 江荣风 毛达如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12-316,共5页
在无植物栽培的条件下通过肥料在土壤中的扩散试验研究酸性根际肥对石灰性土壤 pH值、有效铁含量的影响 ,利用盆栽试验验证对石灰性土壤上花生缺铁失绿黄化症的矫正效果。结果表明 ,酸性根际肥 (pH 1.0~ 2 .0 )中的酸在土壤中扩散的影... 在无植物栽培的条件下通过肥料在土壤中的扩散试验研究酸性根际肥对石灰性土壤 pH值、有效铁含量的影响 ,利用盆栽试验验证对石灰性土壤上花生缺铁失绿黄化症的矫正效果。结果表明 ,酸性根际肥 (pH 1.0~ 2 .0 )中的酸在土壤中扩散的影响半径可达 6cm ,但对土壤pH降低作用最显著的是在距肥料 2cm内 ;在施肥 2 8d内 ,距肥料 2cm处 ,土壤 pH值降低了 0 .9个单位 ,土壤铁有效性 (DTPA浸提量 )增加了 5 .9mg kg ;施用酸性根际肥可使花生叶绿素SPAD值与叶片活性铁含量显著提高 ,克服了花生缺铁黄化症状 ,使施肥区 (肥料周围 2cm内 )土壤pH值显著降低 ,并显著提高了该区土壤铁的有效性和花生对土壤Fe的吸收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根际 石灰性土壤 pH值 有效性 影响因素 无植物栽培 扩散试验 症状 吸收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水溶肥在南疆无膜棉上的应用效果
4
作者 刘强 李慧琴 +4 位作者 王冀川 石元强 陈雪梅 万亚楠 王潭刚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第10期4-7,共4页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2种酸性滴灌配肥对无膜棉生长、生理功能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酸性水溶肥料可改善土壤环境、提升供肥性能,其中,“绿多利”牌酸性配肥可提高叶片SPAD值,具有一定的增产增效作用,较“肥帝溉”牌酸性配肥平...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2种酸性滴灌配肥对无膜棉生长、生理功能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酸性水溶肥料可改善土壤环境、提升供肥性能,其中,“绿多利”牌酸性配肥可提高叶片SPAD值,具有一定的增产增效作用,较“肥帝溉”牌酸性配肥平均增产9.52%,平均增效3250.41元/hm^(2),值得南疆无膜棉区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膜棉 酸性水溶 产量 南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际施肥调控对油菜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燕婷 白灯莎.买买提艾力 +2 位作者 张福锁 江荣风 毛达如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24-529,共6页
利用盆栽试验,测定了肥料周围不同距离处土壤中NH+4与NO-3增量的变化,验证不同施肥方式对小油菜产量与NO-3含量的影响.结果发现,通过肥料在土壤中的扩散作用,肥料氮对土壤NH+4与NO-3增量的影响范围主要是在距肥料4 cm内,但集中施肥与酸... 利用盆栽试验,测定了肥料周围不同距离处土壤中NH+4与NO-3增量的变化,验证不同施肥方式对小油菜产量与NO-3含量的影响.结果发现,通过肥料在土壤中的扩散作用,肥料氮对土壤NH+4与NO-3增量的影响范围主要是在距肥料4 cm内,但集中施肥与酸性根际肥(pH1.0 ~ 2.0)的显著差异则是在2 cm 内; 后者的NH+4扩散与硝化作用都较前者弱.其中,在距肥料1 cm处,集中施肥的土壤NH+4增量于施肥一周后达最大值,而酸性根际肥则在两周后,且两者NH+4增量差异显著; 在2 cm处,二者土壤NH+4增量达最大值的时间都较1 cm处晚一周,且前者显著低于后者,而后者土壤的NO-3增量都低于前者.在盆栽试验中,酸性根际肥使小油菜的土壤NH+4含量显著提高,而NO-3含量却很低.与集中施肥比较,土壤NH+4含量提高13%,NO-3含量降低72% ~ 89%,小油菜的硝酸盐累积量降低了28%,小油菜产量增加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根际 油菜 硝酸盐 铵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液体肥对几种土壤的氨挥发的影响
6
作者 周海锋 张承林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5年第8期37-42,共6页
施用酸性物质能够调控土壤碱性从而减少氨挥发。无机酸是液体的,方便添加到液体肥料中,施肥的同时也改良了土壤的碱性。试验在不同pH的土壤上施用酸性液体肥来探究其氨挥发的差异。共使用了5种养分相同、pH不同的酸性液体肥,利用稀硫酸... 施用酸性物质能够调控土壤碱性从而减少氨挥发。无机酸是液体的,方便添加到液体肥料中,施肥的同时也改良了土壤的碱性。试验在不同pH的土壤上施用酸性液体肥来探究其氨挥发的差异。共使用了5种养分相同、pH不同的酸性液体肥,利用稀硫酸将肥料的pH调节至6.5、4.7、1.9、1.0和0。室内氨挥发培养试验以不施肥为对照,分别将5种不同pH的肥料(用量0.6 g/kg土)混施在砂姜黑土、潮土和苏打盐碱土3种土壤中,每种土壤5个处理(pH 6.5、pH 4.7、pH 1.9、pH 1.0、pH 0)。在30 d培养期内在多个时间段对土壤挥发的氨采用静态吸收法收集并测定。砂姜黑土在培养后16 h~1 d,潮土在8 h~1 d,苏打盐碱土在16 h~1 d氨挥发达到高峰期。培养期内氨挥发总量与液体肥pH相关,pH越高,氨挥发越多。砂姜黑土氨挥发总量为31.5~45.2 mg/kg,占施氮量的19.4%~27.9%,pH 0比pH 6.5处理减少30.4%;潮土中氨挥发总量为37.3~61.2 mg/kg,占施氮量的23.0%~37.8%,pH 0比p H 4.7处理减少39.1%;苏打盐碱土氨挥发总量为51.3~72.8 mg/kg,占施氮量的37.1%~45.0%,pH 0比pH 6.5处理减少29.5%。碱性土壤中施用酸性液体肥大部分氨挥发发生在前3 d。在施用相同pH的液体肥时,氨挥发总量表现为苏打盐碱土>潮土>砂姜黑土,表明土壤pH越高,氨挥发越多。3种土壤培养30 d后氨挥发总量最少的为pH 0处理,表明液体肥的pH越低,氨挥发总量越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液体 氨挥发 碱性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树黄叶病防治新技术
7
作者 刘毓侠 康明辉 《河南林业科技》 2002年第4期54-54,共1页
关键词 梨树 黄叶病 防治 酸性速效长效有机铁 FUC复合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治梨树黄叶病新技术 被引量:2
8
作者 潘一展 张红梅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防治 梨树 黄叶病 酸性速效长效有机铁 FUC复合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