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合成乙酸正丁酯动力学 被引量:18
1
作者 廖安平 左卫元 +3 位作者 蓝平 蓝丽红 李媚 童张法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4-258,共5页
为了获得D072型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合成乙酸正丁酯反应动力学方程,在间歇釜式反应器中,消除内外扩散后,测定不同反应条件下乙酸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反应体系按拟均相处理,用初始速率法回归估算动力学模型参数。在催化剂平均粒... 为了获得D072型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合成乙酸正丁酯反应动力学方程,在间歇釜式反应器中,消除内外扩散后,测定不同反应条件下乙酸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反应体系按拟均相处理,用初始速率法回归估算动力学模型参数。在催化剂平均粒度小于0.074mm,搅拌速度大于150r.min^-1时,可基本消除内外扩散的影响。在常压,催化荆用量为0.01665-0.08333gcut.gA-1,温度为326.2-358.2K的条件范围,获得的动力学模型参数为:k0=8.86×10^4L·mool-1min-j·gul-1,E,=60728.86J.mol-1,平衡常数受温度的影响不大。在实验条件范围对获得的动力学方程进行了验证,最大相对偏差小于8.3%,计算值与实验值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离子交换树脂 乙酸正丁酯 合成 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催化水解油脂制备脂肪酸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张雷 赵俊廷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5年第2期6-9,共4页
以凝胶型强酸性苯乙烯阳离子交换树脂作为催化剂,水解大豆油制备脂肪酸.利用单因素分析法讨论了油水比、催化剂和乳化剂用量对油脂水解反应的影响;分析了水解率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趋势;利用正交实验考察最佳反应条件.最佳反应条件为:大豆... 以凝胶型强酸性苯乙烯阳离子交换树脂作为催化剂,水解大豆油制备脂肪酸.利用单因素分析法讨论了油水比、催化剂和乳化剂用量对油脂水解反应的影响;分析了水解率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趋势;利用正交实验考察最佳反应条件.最佳反应条件为:大豆油30g,水为14g,离子交换树脂1.5g,乳化剂0.7g,反应时间为8h.该条件下的水解率为7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离子交换树脂 脂肪酸 油脂制备 催化水解 最佳反应条件 离子交换树脂 反应时间 因素分析法 水解反应 变化趋势 正交实验 催化剂 大豆油 乳化剂 水解率 苯乙烯 凝胶型 油水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合成5-乙氧羰基-4-苯基-6-甲基-3,4-二氢嘧啶-2(H)-酮 被引量:3
3
作者 付岩 张爱黎 杨沫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9年第5期26-28,共3页
在732型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催化下,以苯甲醛、乙酰乙酸乙酯与尿素为原料,一步合成了5-乙氧羰基-4-苯基-6-甲基-3,4-二氢嘧啶-2(H)-酮。优化的反应条件如下:苯甲醛、乙酰乙酸乙酯与尿素的摩尔比为1:3:2,732树脂用量为0.6g,乙醇为溶剂,反... 在732型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催化下,以苯甲醛、乙酰乙酸乙酯与尿素为原料,一步合成了5-乙氧羰基-4-苯基-6-甲基-3,4-二氢嘧啶-2(H)-酮。优化的反应条件如下:苯甲醛、乙酰乙酸乙酯与尿素的摩尔比为1:3:2,732树脂用量为0.6g,乙醇为溶剂,反应温度为80~84℃,反应时间为2h。此时目标产物的收率为97.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32型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 二氢嘧啶酮 BIGINELLI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合成2-正丙基-4,7-二氢-1,3-二氧七环
4
作者 章根宝 徐勇智 +2 位作者 范卫东 党登峰 洪丰庆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2年第8期1372-1374,共3页
采用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环己烷分别替代传统的催化剂硫酸及带水剂苯,以2-丁烯-1,4-二醇和正丁醛为原料,制备了2-正丙基-4,7-二氢-1,3-二氧七环,研究了收率的各种影响因素。改进后的工艺革除了高毒性苯,正丁醛与2-丁烯-1,4-二醇最佳投... 采用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环己烷分别替代传统的催化剂硫酸及带水剂苯,以2-丁烯-1,4-二醇和正丁醛为原料,制备了2-正丙基-4,7-二氢-1,3-二氧七环,研究了收率的各种影响因素。改进后的工艺革除了高毒性苯,正丁醛与2-丁烯-1,4-二醇最佳投料比为1.2∶1(摩尔比),收率达95%以上,催化剂可循环使用5次。本工艺后处理简单,适于工业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B6 共沸脱水 酸性离子交换树脂 缩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合成乙酸异丙烯酯 被引量:11
5
作者 彭宝祥 王光润 王金福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19-723,共5页
以乙烯酮和丙酮为原料,用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代替浓硫酸作为催化剂,直接酯化合成乙酰丙酮的中间体乙酸异丙烯酯。研究了催化剂种类、催化剂用量、催化剂重复使用次数和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D072离子交换树脂催化效果... 以乙烯酮和丙酮为原料,用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代替浓硫酸作为催化剂,直接酯化合成乙酰丙酮的中间体乙酸异丙烯酯。研究了催化剂种类、催化剂用量、催化剂重复使用次数和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D072离子交换树脂催化效果较佳。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57~70℃,反应时间8h,催化剂用量5%(以丙酮质量为基准),在此条件下,酯收率可达45%。采用的催化剂不经处理重复使用4次,其催化活性基本与初始活性持平,显示了较好的稳定性。同时具有价廉易得、催化活性好、不腐蚀设备和无环境污染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酮 乙酸异丙烯酯 酯化反应 酸性离子交换树脂 精细化工中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2,4/2,5-二甲酚烷基化反应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孙妩娟 杨龙 +4 位作者 郝攀 柯从玉 张洵立 张群正 王嗣昌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1-118,共8页
采用烷基化方法,以NKC-9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将2,4/2,5-二甲酚分别转化成沸点差异较大的6-叔丁基-2,4-二甲酚和4-叔丁基-2,5-二甲酚,以便可以采用传统的精馏手段对烷基化产物进行分离。实验对离子交换树脂的催化条件、催化效... 采用烷基化方法,以NKC-9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将2,4/2,5-二甲酚分别转化成沸点差异较大的6-叔丁基-2,4-二甲酚和4-叔丁基-2,5-二甲酚,以便可以采用传统的精馏手段对烷基化产物进行分离。实验对离子交换树脂的催化条件、催化效率、选择性、使用寿命以及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KC-9离子交换树脂对2,4/2,5-二甲酚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在最佳烷基化反应条件下的转化率达到91.1%,对6-叔丁基-2,4-二甲酚和4-叔丁基-2,5-二甲酚的选择性分别为98.5%和96.8%,而且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及使用寿命长的特点。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二甲酚浓度和异丁烯的分压对2,4-二甲酚烷基化反应速率的影响要小于2,5-二甲酚,催化剂加量影响相反。温度虽然对反应速率影响不显著,但提高温度更有利于增加2,4-二甲酚的烷基化反应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离子交换树脂 2 4/2 5-二甲酚 烷基化 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berlyst-15型离子交换树脂催化γ-丁内酯酯交换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赵利飞 刘喜莹 +2 位作者 李文红 康旺 李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88-492,共5页
从反应温度、时间、催化剂的用量、催化剂的重复使用、产物的分离等方面系统研究了γ-丁内酯与甲醇的酯交换反应,得到了优化的反应条件,即,反应温度为28℃,反应时间为10h,γ-丁内酯/甲醇/Amberlyst-15为0.9∶12.5∶12.5(V/V/m)。在该反... 从反应温度、时间、催化剂的用量、催化剂的重复使用、产物的分离等方面系统研究了γ-丁内酯与甲醇的酯交换反应,得到了优化的反应条件,即,反应温度为28℃,反应时间为10h,γ-丁内酯/甲醇/Amberlyst-15为0.9∶12.5∶12.5(V/V/m)。在该反应条件下,酯交换产物的分离产率达到77%。同时考察了γ-丁内酯与其它6种醇的酯交换反应,证明了在较高反应温度下,该树脂对其它醇仍有较好的催化活性(产物的质量百分数为50%~60%)。然而,随着醇体积的增大,反应的转化率逐渐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丁内酯 Amberlyst-15 酸性离子交换树脂 交换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磺酸树脂CT175催化噻吩与异丁烯烷基化硫转移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祝文书 罗国华 +2 位作者 徐新 佟泽民 彭少逸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24-427,共4页
以CT175树脂为催化剂,考察了噻吩与异丁烯烷基化的反应性能。研究结果表明,CT175树脂催化剂在常压、80℃、气体(异丁烯与氮气摩尔比为1/1)流量7.5 ml/min、反应液体原料(含4 g/L噻吩的苯溶液)质量空速2.64h-1的条件下,噻吩烷基化转化率... 以CT175树脂为催化剂,考察了噻吩与异丁烯烷基化的反应性能。研究结果表明,CT175树脂催化剂在常压、80℃、气体(异丁烯与氮气摩尔比为1/1)流量7.5 ml/min、反应液体原料(含4 g/L噻吩的苯溶液)质量空速2.64h-1的条件下,噻吩烷基化转化率高达99%以上。并用不同原料对CT175树脂催化噻吩与异丁烯烷基化反应中的失活行为及再生性能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原料中的二烯烃是导致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失活后的催化荆的再生实验表明此催化剂有良好的再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离子交换树脂 噻吩 烷基化反应 脱硫 异丁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脂催化法合成抗氧剂2246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天永 卢洲 +2 位作者 杨秋生 王昭 李晓旭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9年第3期325-327,共3页
以2-叔丁基4-甲基苯酚和多聚甲醛为原料,采用酸性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合成了抗氧剂2246[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研究了催化剂DNW-1的用量、溶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原料的配比对抗氧剂2246的收率及纯度的影响... 以2-叔丁基4-甲基苯酚和多聚甲醛为原料,采用酸性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合成了抗氧剂2246[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研究了催化剂DNW-1的用量、溶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原料的配比对抗氧剂2246的收率及纯度的影响。较佳反应条件为:2-叔丁基-4-甲基苯酚32.8g,多聚甲醛3.9g,DNW-1为12g,正庚烷100mL,Span80为0.5g,在84-86℃下反应4.5h,收率(质量分数)为94.6%(96.6%)。该工艺减少了废水的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剂2246 2-叔丁基-4-甲基苯酚 多聚甲醛 酸性离子交换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叔十二碳硫醇的合成方法 被引量:9
10
作者 胡永玲 张春荣 +1 位作者 田勇 韩大维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20-723,共4页
以硫化氢和十二烯为反应原料,以酸性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一步合成叔十二碳硫醇。通过考察温度、压力、空速、进料比等因素,确定最佳工艺条件。此合成工艺流程简单、污染小,产品收率大于80%,提纯后的产品纯度大于99%。
关键词 叔十二碳硫醇 十二烯 硫化氢 酸性离子交换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取代间苯二酚化合物的合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彬 张天永 +1 位作者 池立峰 夏文娟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05-1009,共5页
采用改进工艺,以间苯二酚(DHB)和叔丁醇(TBA)为原料合成重要有机中间体2-取代间苯二酚.DHB经过二叔丁基化、异丙基化和脱二叔丁基化3步反应合成了PDHB.在65~70,℃,以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商品名NKC-9)作为催化剂,DHB与TBA反应合成4,6-... 采用改进工艺,以间苯二酚(DHB)和叔丁醇(TBA)为原料合成重要有机中间体2-取代间苯二酚.DHB经过二叔丁基化、异丙基化和脱二叔丁基化3步反应合成了PDHB.在65~70,℃,以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商品名NKC-9)作为催化剂,DHB与TBA反应合成4,6-二叔丁基间苯二酚(BDHB)的收率和纯度分别为85.8%和98.77%.BDHB与溴代异丙烷在NaOH水溶液中,于70,℃反应5~6,h,生成2-异丙基-4,6-二叔丁基间苯二酚(PBDHB),收率和纯度分别为61.6%和96.53%.PBDHB在浓硫酸催化下,以二氯甲苯作为溶剂,经脱叔丁基反应得到PDHB,收率和纯度分别为76.7%和96.14%.改进后工艺可以合成收率、纯度均较高的PDHB,同样可以合成2-乙基(丁基、苄基)间苯二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 6-二叔丁基间苯二酚 2-异丙基-4 6-二叔丁基间苯二酚 2-异丙基间苯二酚 酸性离子交换树脂 溴代异丙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氢聚甲基硅氧烷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3
12
作者 程柳军 刘琼琼 +2 位作者 杨林 林雅铃 张安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5-28,33,共5页
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四甲基四氢环四硅氧烷(D4H)和六甲基二硅氧烷(MM)为原料,以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采用开环共聚法合成了一系列相对分子质量和含氢量可控、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窄的含氢聚甲基硅氧烷(PDMS-co-PHMS)。研究... 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四甲基四氢环四硅氧烷(D4H)和六甲基二硅氧烷(MM)为原料,以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采用开环共聚法合成了一系列相对分子质量和含氢量可控、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窄的含氢聚甲基硅氧烷(PDMS-co-PHMS)。研究了催化剂种类、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搅拌速度对产物相对分子质量、含氢量以及产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实现了一系列具有不同含氢比例的含氢聚甲基硅氧烷的可控合成;并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凝胶渗透色谱对产物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以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可控合成了相对分子质量为1.19×103~3.01×103的含氢聚甲基硅氧烷,最佳反应条件是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12h,催化剂质量分数为1%,搅拌速度为400 r/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氢聚甲基硅氧烷 开环聚合 酸性离子交换树脂 相对分子质量 含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环氧脂肪酸甲酯制备9(10)-羟基-10(9)-甲氧基脂肪酸甲酯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阿敏 成取林 +2 位作者 纪飞 王明明 蒋惠亮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49-652,656,共5页
采用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D002-H)催化环氧脂肪酸甲酯合成9(10)-羟基-10(9)-甲氧基脂肪酸甲酯。首先,以油酸甲酯在甲酸催化下制备中间体环氧脂肪酸甲酯,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甲酸和双氧水加入量对产物环氧值的影响。其次,以D002-H... 采用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D002-H)催化环氧脂肪酸甲酯合成9(10)-羟基-10(9)-甲氧基脂肪酸甲酯。首先,以油酸甲酯在甲酸催化下制备中间体环氧脂肪酸甲酯,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甲酸和双氧水加入量对产物环氧值的影响。其次,以D002-H为催化剂,以环氧脂肪酸甲酯和甲醇为原料,通过开环醚化制备9(10)-羟基-10(9)-甲氧基脂肪酸甲酯,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醇油质量比和催化剂加入量对转化率的影响,并通过IR以及GC-MS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反应时间12 h,反应温度65℃,催化剂加入量为环氧脂肪酸甲酯质量的6%,甲醇加入量为100%,在该条件下其转化率高达9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脂肪酸甲酯 异构醚化 酸性离子交换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化钡[Ba(OH)_2·8H_2O]
14
作者 《无机盐工业手册》(摘自)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7-27,共1页
1)性质。氢氧化钡易形成结晶水合物,其中Ba(OH)2·8H2O最常见。Ba(OH)2·8H2O是白色粉末或单斜晶系晶体,加热至77.9℃溶于自身结晶水。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还溶于稀酸和甲醇。难溶于乙醇、丙酮。在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变成碳... 1)性质。氢氧化钡易形成结晶水合物,其中Ba(OH)2·8H2O最常见。Ba(OH)2·8H2O是白色粉末或单斜晶系晶体,加热至77.9℃溶于自身结晶水。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还溶于稀酸和甲醇。难溶于乙醇、丙酮。在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变成碳酸钡。加热到约800℃失去结晶水而生成氧化钡。有毒。2)用途。用于制造钡盐、有机钡化合物、钡基润滑脂。用于精制动植物油类、蔗糖、甜菜。用作塑料稳定剂、造纸添加剂、密封料组分、橡胶硫化催化剂、防锈纸组分、涂料分散剂、聚氨酯泡沫灭火剂、丝绸和人造丝处理剂、锅炉硬水软化剂及中和剂。3)生产方法。①硫化钡(或碳酸钡)法:硫化钡(或碳酸钡)与盐酸反应,再与烧碱反应,经冷却结晶、洗涤分离,制得氢氧化钡。②氯化钡法:氯化钡与烧碱反应,经冷却结晶、分离,制得氢氧化钡。③离子交换法: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先与硫化钡交换,再用烧碱再生,制得氢氧化钡。④毒重石法:毒重石经煅烧(1 000℃以上)制得氧化钡,用水溶解,再经除杂、结晶、分离、干燥,制得氢氧化钡。⑤复分解法:硫化钡与氧化铜或者与氧化锌、二氧化锰反应,经水解制得氢氧化钡。⑥氧化钡法:用热水溶解氧化钡,再冷却析出Ba(OH)2·8H2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OH)2 氢氧化钡 酸性离子交换树脂 结晶水合物 冷却结晶 氯化钡法 塑料稳定剂 泡沫灭火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