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成热液型Pb-Zn-(Ag)-(Au)-(Cu)多金属矿床研究进展
1
作者 高建京 叶会寿 +1 位作者 陈懋弘 木合塔尔.买买提明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85-186,共2页
通常,与斑岩-浅成热液成矿系统相关的矿床类型有"斑岩型(Cu、Mo、Cu-Au、Cu-Mo、Cu-Mo-Au)矿床",如西藏玉龙斑岩型Cu矿床、东秦岭-大别的许多斑岩型Mo矿床、江西德兴斑岩型Cu-Au矿床、内蒙乌努格吐山斑岩型Cu-Mo矿床、阿根廷... 通常,与斑岩-浅成热液成矿系统相关的矿床类型有"斑岩型(Cu、Mo、Cu-Au、Cu-Mo、Cu-Mo-Au)矿床",如西藏玉龙斑岩型Cu矿床、东秦岭-大别的许多斑岩型Mo矿床、江西德兴斑岩型Cu-Au矿床、内蒙乌努格吐山斑岩型Cu-Mo矿床、阿根廷的Agua Rica斑岩型Cu-Mo-Au矿床;"低硫化浅成热液型Au(-Ag)矿床(low-sulphidation epithermal Au(-Ag)deposits)",如日本的Hishikari低硫化浅成热液型Au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热 多金属矿床 斑岩矿床 高硫化 矿床 低硫化 成低温热 科迪勒拉 乌努格吐山 贱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浅成热液型金矿化作用及金矿床特征资料介绍
2
作者 李绍儒 《黄金科技动态》 1991年第3期13-16,共4页
现将日本近期地质情报刊物上的有关浅成热液型金矿化作用及矿床特征的资料汇编发表。由于这种类型金矿床在太平洋大金环西段上所显示的巨大经济意义,对于我国开展金矿资源普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成热 矿化作用 矿床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金山地区斑岩-浅成热液成矿系统的成矿流体演化 被引量:91
3
作者 张德全 丰成友 +2 位作者 李大新 佘宏全 董英君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7-136,共10页
本文从流体包裹体和热液矿物的年代学方面追踪了紫金山地区的斑岩 浅成热液成矿系统中成矿流体的演化过程和演化轨迹。研究表明,汇聚到岩体顶部的岩浆流体在10 4 .5Ma左右、6 5 0~5 5 0℃温度区间减压沸腾,形成的不混溶流体导致了钾硅... 本文从流体包裹体和热液矿物的年代学方面追踪了紫金山地区的斑岩 浅成热液成矿系统中成矿流体的演化过程和演化轨迹。研究表明,汇聚到岩体顶部的岩浆流体在10 4 .5Ma左右、6 5 0~5 5 0℃温度区间减压沸腾,形成的不混溶流体导致了钾硅酸盐化蚀变及初始Cu(Mo)矿化。其后流体继续向花岗闪长斑岩的外接触带上升运移和降温,在10 2 .5Ma左右、4 2 0~380℃区间,再次减压沸腾,分离出的富液相H2 O NaCl流体进一步与对流循环中的大气降水混合,导致体系的温度和盐度逐步降低,演化出绢英岩化蚀变及含铜硫化物矿化的流体。流体进一步向花岗闪长斑岩外接触带汇聚,在不同构造部位、不同时期分别氧化形成两种不同的流体:其一是在10 0Ma左右,流体到达花岗闪长斑岩顶面之上80 0~2 0 0 0m的火山岩穹部位,温度降至2 80~2 5 0℃时又一次减压沸腾和不混溶,不混溶流体进一步与对流循环中的大气降水混合,使之冷却、稀释和酸化,演化成酸性硫酸盐型浅成热液蚀变和Cu Au矿化的流体;其二是在94 .7Ma左右,形成绢英岩化后的流体侧向扩散到远离花岗闪长斑岩的大型低平火山洼地中,由于大气降水的大量注入,使其演化成为低盐度、较低的温度的H2 O NaCl体系,其沿不整合面附件的断裂 裂隙系统充填,形成冰长石石英细网脉及Ag Au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金山地区 成矿系统 成热 成矿流体演化 花岗闪长斑岩 不混溶流体 大气降水 外接触带 对流循环 流体包裹体 演化过程 矿物 岩浆流体 构造部位 不同时期 蚀变 硫酸盐 侧向扩散 裂隙系统 不整合面 矿化 年代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金山矿田的斑岩—浅成液成矿系统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德全 李大新 丰成友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536-539,共4页
紫金山矿田中绢云母-冰长石型浅成热液矿床、酸性硫酸盐型浅成热液矿床和斑岩矿床是以花岗闪长斑岩侵入体为中心的斑岩-浅成热液成矿系统的产物。其中,斑岩矿床与发育于花岗闪长斑岩顶部的高盐度岩浆流体有关;酸性硫酸盐型浅成热液矿床... 紫金山矿田中绢云母-冰长石型浅成热液矿床、酸性硫酸盐型浅成热液矿床和斑岩矿床是以花岗闪长斑岩侵入体为中心的斑岩-浅成热液成矿系统的产物。其中,斑岩矿床与发育于花岗闪长斑岩顶部的高盐度岩浆流体有关;酸性硫酸盐型浅成热液矿床是近岩浆源的、从改造斑岩矿床后形成的含岩浆挥发分的热水中淀积形成的;而绢云母-冰长石型浅成热液矿床则是被侵入体侧向加热、侧向流动的中性—弱酸性热水淀积产物(相当于远成热液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绢云母-冰长石成热矿床 酸性硫酸盐型浅成热液矿床 斑岩矿床 紫金山矿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七宝山隐爆角砾岩型Cu-Au矿床流体包裹体及成矿流体演化特征 被引量:9
5
作者 徐文刚 范宏瑞 +2 位作者 胡芳芳 王永 杨奎锋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15-1030,共16页
山东七宝山隐爆角砾岩型Cu-Au矿床位于郯庐断裂带东侧,矿体主要赋存在七宝山杂岩体中。通过显微学观察,发现在深部蚀变斑岩的重结晶石英斑晶中发现了含子晶包裹体(Type 1型),同时伴生有气相(Type 2型)和富气相水溶液(Type 3型)包... 山东七宝山隐爆角砾岩型Cu-Au矿床位于郯庐断裂带东侧,矿体主要赋存在七宝山杂岩体中。通过显微学观察,发现在深部蚀变斑岩的重结晶石英斑晶中发现了含子晶包裹体(Type 1型),同时伴生有气相(Type 2型)和富气相水溶液(Type 3型)包裹体。浅部矿坑石英脉中的流体包裹体主要为气液两相包裹体,并对较为发育的石英晶柱进行了详细的阴极发光特征和显微学观察研究。从其根部到末端可以划分为三个期次,其中第一期次石英环带中主要发育富液相包裹体(Type4型),另外还发育少量的负晶形气液两相包裹体(Type 5型),第二期石英环带中主要发育Type 5型包裹体,第三期石英环带中主要发育形态各异的气液两相包裹体(Type 6型)。显微测温结果显示,Type 1型包裹体均表现为子晶熔化均一特征,均一温度介于375-450℃之间,计算获得的盐度为43.8%-52.2%NaCleqv;Type 3型包裹体表现为临界均一特征,均一温度介于347-420℃之间,估算盐度为0.8%-7.1%NaCleqv;Type 4,5和6型包裹体均均一至液相,均一温度分别为221-327℃、199-379℃以及109-193℃,相应的盐度为2.4%-7.8%NaCleqv、10.2%-16.8%NaCleqv以及0.3%-4.0%NaCleqv。热力学计算获得Type 1型包裹体均一压力为623.46-1111.82bar,平均855.70bar。Type 3型包裹体均一压力范围为139.18-362.47bar,平均为250.70bar。由此可以认为,尽管富气相包裹体和含子晶包裹体共存,并且具备相近的均一温度范围,但是压力相差极为明显,所以这种共存特征并不能表征流体沸腾作用。根据前人实验研究结果,本文认为Type 2和3型包裹体代表了斑岩体结晶早期由于上覆地层隐爆而导致的压力降低条件下分异出来的流体,由于角砾岩筒后续固结引起压力增加,由Type 1型含子晶包裹体所代表的高盐度流体逐渐从成矿岩体中分异出来。当这两种流体沿裂隙通道向上运动时,被同期石英包裹体捕获而共存。这部分流体代表了深部斑岩成矿系统的流体。根据H-O-S同位素研究,Type 4和5包裹体主要来自岩浆流体,并且在后期经历了大气降水的混合,形成了Type 6型流体。这部分流体则代表了浅成热液系统的流体。由于Type 3和4型包裹体均为岩浆成因流体,两者盐度范围一致(5.0%-7.0%NaCleqv),并且随着温度的下降,密度演化趋势明显,从0.4101增加至0.8816g/cm^3。本文认为代表斑岩系统的深部富气相成矿流体在向上逃逸过程中由于压力扰动而在超临界区域内发生相态收缩,随着温度下降形成了富液相成矿流体,转变为浅成热液系统的流体,在此过程中不会发生流体沸腾。由于Cu和Au易于被HS-络合而在气相中运移,并且液相流体之间的混合能力较强,所以当含金的富气相流体收缩成富液相流体时,可以与浅部的天然降水或者富Fe流体发生任意比例的混合,导致了Cu和Au的卸载成矿,这应该是七宝山Cu-Au矿化主要的成矿机制,但是不排除由于温度和压力的下降而引发的金属矿物沉淀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爆角砾岩Cu-Au矿床 斑岩系统 成热系统 含子晶包裹体 气相收缩 流体沸腾 流体混合 七宝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南亚巽他群岛埃达克岩的分布及斑岩型铜(金)矿成矿预测的地质准则 被引量:15
6
作者 朱章显 杨振强 +3 位作者 姚华舟 梁约翰 彭练红 谌建国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33-342,共10页
东南亚巽他群岛是新生代埃达克岩、类埃达克岩极其发育的地区。这些中酸性岩浆岩广泛见于几内亚岛上的中央山脉、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欧文-斯坦利推覆带、俾斯麦岛弧、布干维尔岛-所罗门岛弧、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加里曼丹中部、班达岛弧... 东南亚巽他群岛是新生代埃达克岩、类埃达克岩极其发育的地区。这些中酸性岩浆岩广泛见于几内亚岛上的中央山脉、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欧文-斯坦利推覆带、俾斯麦岛弧、布干维尔岛-所罗门岛弧、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加里曼丹中部、班达岛弧,零星见于苏门答腊、爪哇等地。根据微量元素特征及REE曲线类型的特点,本区埃达克岩可以明显地划分为2种类型:第一种埃达克岩类型属于拉斑/钙-碱性系列,具有大洋岛弧的REE曲线特征(相当于O型埃达克岩);第二种埃达克岩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归于大陆埃达克岩(相当于C型埃达克岩),形成于弧-陆碰撞带或碰撞后造山带。埃达克岩与浅成热液金属矿床和斑岩矿床的成矿作用有密切的关系,是世界级浅成热液和斑岩铜-金矿的容矿岩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达克岩 弧-陆碰撞带 成热和斑岩矿床 O埃达克岩 C埃达克岩 碰撞后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贾公台金矿床地质特征与流体包裹体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汪禄波 戴霜 +4 位作者 张莉莉 张翔 李荣西 张瑞 张明震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111-119,共9页
贾公台金矿床是秦祁昆造山系南祁连党河南山地区最具代表性的金矿床之一。为了查明其矿床成因类型,对贾公台金矿床进行矿床地质特征的系统性研究和成矿主阶段流体包裹体的测温及激光拉曼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矿床位于 NW 向与 NE向构... 贾公台金矿床是秦祁昆造山系南祁连党河南山地区最具代表性的金矿床之一。为了查明其矿床成因类型,对贾公台金矿床进行矿床地质特征的系统性研究和成矿主阶段流体包裹体的测温及激光拉曼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矿床位于 NW 向与 NE向构造的交汇部位,矿化产于下奥陶统上岩组浅变质海相碎屑岩和花岗岩中,严格受NW向断裂控制;矿体主要呈脉状、透镜状,Au品位较高(1.98×10^-6),有害组分少,且伴生Ag;成矿主阶段流体包裹体类型为气液两相包裹体及少量气体包裹体;成矿流体为低盐度、低CO2含量的NaCl-H2O体系,成矿温度为236℃~245℃(中温),成矿压力为48.7~51.4 MPa,对应深度为5.56~5.72 km;经与浅成热液型金矿、造山型金矿主要特征进行对比,初步厘定贾公台金矿床为浅成热液型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 流体包裹体 地质特征 成热矿床 花岗岩 下奥陶统 甘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紫金山矿田五子骑龙铜矿床成矿流体特征研究
8
作者 陈静 陈衍景 +1 位作者 钟军 孙艺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463-464,共2页
福建省紫金山矿田包括了紫金山高硫型金铜矿床、罗卜岭斑岩型铜钼矿床、悦洋低硫型银多金属矿床以及矿化类型不清或介于斑岩型-浅成低温热液型之间的五子骑龙铜矿、龙江亭铜矿等,是目前国内唯一的多种类型并存的斑岩-浅成热液成矿系统,... 福建省紫金山矿田包括了紫金山高硫型金铜矿床、罗卜岭斑岩型铜钼矿床、悦洋低硫型银多金属矿床以及矿化类型不清或介于斑岩型-浅成低温热液型之间的五子骑龙铜矿、龙江亭铜矿等,是目前国内唯一的多种类型并存的斑岩-浅成热液成矿系统,也是世界范围内典型的多种矿化类型发育齐全的岩浆-流体成矿系统(华仁民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金山矿田 金铜矿床 包裹体 矿化类 福建省 成热成矿系统 银多金属矿床 斑岩铜钼矿床 成低温热 均一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贵定竹林沟锌矿床发现锗超常富集 被引量:7
9
作者 周家喜 杨德智 +2 位作者 余杰 罗开 周祖虎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65-666,共2页
1研究目的(Objective)锗(Ge)是一种典型的稀散元素,其地壳丰度为1.5×10^(-6),主要富集在煤和铅锌矿床中。统计结果显示,闪锌矿是铅锌矿床中Ge的主要载体矿物,但不同类型铅锌矿床闪锌矿中Ge的含量存在差异。除热液脉型和浅成热液型... 1研究目的(Objective)锗(Ge)是一种典型的稀散元素,其地壳丰度为1.5×10^(-6),主要富集在煤和铅锌矿床中。统计结果显示,闪锌矿是铅锌矿床中Ge的主要载体矿物,但不同类型铅锌矿床闪锌矿中Ge的含量存在差异。除热液脉型和浅成热液型铅锌矿床闪锌矿中Ge的含量较高(可达2500×10^(-6))外,其他主要类型(如喷流沉积型,SEDEX;火山块状硫化物型,VMS;密西西比河谷型,MVT,等)铅锌矿床闪锌矿中Ge的平均含量通常<300×10^(-6)。本次发现贵州贵定竹林沟锌矿床闪锌矿中Ge的显著超常富集现象,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床 贵州贵定 超常富集 喷流沉积 密西西比河谷 块状硫化物 成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硫成矿系统中明矾石的稳定同位素特征 被引量:5
10
作者 唐敏惠 周涛发 +1 位作者 范裕 袁峰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402-1407,共6页
根据矿物组合及蚀变特征,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可划分为高硫化型和低硫化型,明矾石是高硫化型金矿床中典型矿物。高硫化型矿床中的酸性硫酸盐蚀变共分为4种环境:岩浆热液环境、岩浆蒸汽环境、蒸汽-加热环境和表生环境。岩浆热液环境中明... 根据矿物组合及蚀变特征,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可划分为高硫化型和低硫化型,明矾石是高硫化型金矿床中典型矿物。高硫化型矿床中的酸性硫酸盐蚀变共分为4种环境:岩浆热液环境、岩浆蒸汽环境、蒸汽-加热环境和表生环境。岩浆热液环境中明矾石的δD值接近岩浆水,δ^18OOH值大于岩浆水,δ^34S值比共生的黄铁矿高1.6%-2.8%,δ^18OSO4值通常为0.8%-1.6%,Δ^34Salunite-py值可很好地反映成矿温度;岩浆蒸汽环境中明矾石的δ^34S值接近δ^34SΣS值,且δD和δ^18OSO4值接近岩浆流体,δ^18OOH值与流体平衡;蒸汽-加热环境中明矾石的δ^34S值与初期H2S相同,δD值与当地大气水相同,δ^18OSO4值与δ^18OH2O值反映大气水与围岩交换的程度;表生环境中明矾石δ^34S值与早期硫化物相同,而δD值比当地地表水略小,δD值和δ^18OOH值位于与大气水平行的区域,Δ^18OSO4-OH值通常为负值。明矾石的稳定同位素特征可以很好地反映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的形成环境和流体来源,对找矿工作有着重要的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低温热矿床 高硫矿床 酸性硫酸盐蚀变 明矾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西南紫金山矿田英安玢岩同位素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成矿意义 被引量:5
11
作者 胡春杰 黄文婷 +2 位作者 包志伟 梁华英 王春龙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588-589,共2页
紫金山Au-Cu-Ag-Mo多金属矿田位于福建省西南部,区内紫金山高硫型铜金矿床、罗卜岭斑岩型铜钼矿床、悦洋低硫型银多金属矿床及五子骑龙铜矿、龙江亭铜矿等共同构成了紫金山斑岩-浅成热液成矿系统,是国内外罕见的各类矿化发育齐全的斑岩... 紫金山Au-Cu-Ag-Mo多金属矿田位于福建省西南部,区内紫金山高硫型铜金矿床、罗卜岭斑岩型铜钼矿床、悦洋低硫型银多金属矿床及五子骑龙铜矿、龙江亭铜矿等共同构成了紫金山斑岩-浅成热液成矿系统,是国内外罕见的各类矿化发育齐全的斑岩-浅成热液成矿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金山矿田 地球化学研究 成热成矿系统 玢岩 银多金属矿床 斑岩铜钼矿床 岩体 多金属矿田 铜金矿床 同位素年代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萨吾尔山阔尔真阔腊金矿区的深部找铜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尹意求 陈大经 +3 位作者 唐红松 李嘉兴 胡兴坪 郭正林 《桂林工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93-98,共6页
阔尔真阔腊地区位于新疆准噶尔西北缘萨吾尔山东部 ,为晚古生代岛弧构造环境 ,中性、中酸性火山 -次火山岩浆活动频繁而强烈 ,火山角砾岩、隐爆角砾岩及火山机构十分发育 ,对次火山岩型铜 (钴 )成矿有利。阔尔真阔腊金矿与福建紫金山、... 阔尔真阔腊地区位于新疆准噶尔西北缘萨吾尔山东部 ,为晚古生代岛弧构造环境 ,中性、中酸性火山 -次火山岩浆活动频繁而强烈 ,火山角砾岩、隐爆角砾岩及火山机构十分发育 ,对次火山岩型铜 (钴 )成矿有利。阔尔真阔腊金矿与福建紫金山、台湾金瓜石铜金矿均属于酸性硫酸盐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 ,矿化蚀变特征极为相似。研究表明阔尔真阔腊金矿深部具有形成铜矿体的地质条件和找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硫酸盐 成低温热矿床 次火山岩铜矿 晚古生代 岩浆活动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