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酸性溶液预浸对酶法亚麻脱胶及纤维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田英华 刘晓兰 +1 位作者 郑喜群 王路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5-78,96,共5页
为克服亚麻脱胶过程中酶液向麻茎渗透的屏障,并且节约酶的用量和缩短脱胶时间,采用弱酸对亚麻原茎进行预处理,再经酶法脱胶,以蒸馏水处理为对照,考察了CH_3COOH、NaH_2PO_4/H_3PO_4、H_2SO_4和H_3PO_4溶液预浸处理对亚麻原茎质量损失率... 为克服亚麻脱胶过程中酶液向麻茎渗透的屏障,并且节约酶的用量和缩短脱胶时间,采用弱酸对亚麻原茎进行预处理,再经酶法脱胶,以蒸馏水处理为对照,考察了CH_3COOH、NaH_2PO_4/H_3PO_4、H_2SO_4和H_3PO_4溶液预浸处理对亚麻原茎质量损失率及纤维分离程度的影响。以还原糖和总糖含量、纤维分离程度为指标,研究酸溶液种类和浓度对酶法亚麻脱胶的影响,并考察了H_2SO_4和H_3PO_4溶液处理后脱胶麻纤维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20 mmol/L的H_2SO_4或H_3PO_4溶液处理的亚麻原茎再经酶法脱胶其释放的还原糖和总糖均较高,纤维断裂强力可达150 cN以上,过高和过低浓度的酸溶液对脱胶都没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 酶法脱胶 酸性溶液 预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有机物对LY12CZ铝合金在酸性溶液中的缓蚀行为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建华 盛华 +2 位作者 李明 李松梅 于美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1-47,共7页
本工作选取了2-巯基苯并噻唑(MBIH)、苯并三氮唑(BTA)和8-羟基喹啉(8Q)等几种典型的缓蚀剂,研究了其对LY12CZ铝合金在酸性溶液中的缓蚀效果及机理。通过腐蚀失重法研究了三种缓蚀剂对LY12CZ铝合金在酸性溶液中腐蚀动力学的影响。利用光... 本工作选取了2-巯基苯并噻唑(MBIH)、苯并三氮唑(BTA)和8-羟基喹啉(8Q)等几种典型的缓蚀剂,研究了其对LY12CZ铝合金在酸性溶液中的缓蚀效果及机理。通过腐蚀失重法研究了三种缓蚀剂对LY12CZ铝合金在酸性溶液中腐蚀动力学的影响。利用光学显微镜(OM)、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及能谱(EDS)等对合金组织和腐蚀形貌进行观察;利用动电位极化、交流阻抗谱(EIS)等研究了铝合金在含有这三种缓蚀剂溶液中的电化学特性,并对其缓蚀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三种有机物均能在酸性溶液中对LY12CZ铝合金起到缓蚀作用;缓蚀效果MBIH>BTA>8Q。MBIH和BTA能够选择性地吸附在LY12CZ铝合金表面S相残留物及杂质相颗粒表面,形成难溶物,抑制腐蚀反应的阴极过程,从而为LY12CZ铝合金在酸性溶液中的腐蚀提供良好的保护。8Q能够吸附在整个铝合金的表面,但随着阳极溶解的进行,吸附层遭到破坏,从而影响了缓蚀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Y12CZ铝合金 缓蚀剂 酸性溶液 腐蚀动力学 选择性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溶液中硝基苯在WC电极上的电化学还原 被引量:6
3
作者 马淳安 褚有群 +1 位作者 朱英红 徐志花 《电化学》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98-302,共5页
 以聚四氟乙烯为粘接剂制成碳化钨(WC)电极.采用循环伏安法、线性扫描法和恒电位阶跃法研究了硝基苯在酸性溶液中WC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表明:WC电极对硝基苯的还原具有较好的活性,电极过程受扩散和电化学步骤混合控制;表观活化能为...  以聚四氟乙烯为粘接剂制成碳化钨(WC)电极.采用循环伏安法、线性扫描法和恒电位阶跃法研究了硝基苯在酸性溶液中WC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表明:WC电极对硝基苯的还原具有较好的活性,电极过程受扩散和电化学步骤混合控制;表观活化能为23.7kJ·mol 1,其中,电化学步骤的活化能10.91kJ·mol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溶液 硝基苯 碳化钨电极 电化学还原 聚四氟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溶液中甲基红在钢表面的吸附 被引量:4
4
作者 刘瑞泉 刘红英 +1 位作者 向龙 张校刚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75-576,562,共3页
The corrosion rate and interface capacity of steel in 0.5mol/L H 2SO 4+0 5mol/L Na 2SO 4 solution containing methyl red were measured by curve-fitting method of polarization data and Ac impedance technique at 20℃.The... The corrosion rate and interface capacity of steel in 0.5mol/L H 2SO 4+0 5mol/L Na 2SO 4 solution containing methyl red were measured by curve-fitting method of polarization data and Ac impedance technique at 20℃.The degree of coverage of methyl red on steel surface was calculated.The degree of coverage was found to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ing of concentration of methyl red.The experimental data were treated with adsorption kinetic theory,too.It was found that adsorption of methyl red on steel surface in the acidic solutions was a substitution adsorption process and one water molecule was displaced by each adsorbed methyl molecule.The experimental result shows that at 20℃ the adsorption behavior follows the isotherm θ/ =1/55.5exp[27808-972 θ)/RT ].The ideal surface adsorption free energy was calculated.The interface capacity of steel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ing of the degree of surface coverage in acidic solutions at 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红 界面电容 覆盖度 酸性溶液 表面吸附 金属缓蚀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炔醇聚合股对铁在酸性溶液中的缓蚀作用 被引量:9
5
作者 闫丽静 何毓璠 +1 位作者 林海潮 吴维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726-734,共9页
应用电化学交流阻抗谱技术研究了Fe/H_2SO_4与Fe/H_2SO_4+H_2S体系中丙炔醇(PA)聚合膜的形成及其缓蚀作用,同时利用SEM、AFM及EDX对PA聚合不同时期铁表面腐蚀形貌进行观测与成分分析.结果表明,... 应用电化学交流阻抗谱技术研究了Fe/H_2SO_4与Fe/H_2SO_4+H_2S体系中丙炔醇(PA)聚合膜的形成及其缓蚀作用,同时利用SEM、AFM及EDX对PA聚合不同时期铁表面腐蚀形貌进行观测与成分分析.结果表明,Fe/H_2SO_4与 Fe/H_2SO_4+ H_2S体系中 PA可逐渐聚合成膜,从而有效抑制基体的腐蚀,使电极表面较为平整,微米尺度下呈现规则的块状结构;但Fe/H_2SO_4体系中宏观上PA并未形成连续的保护膜,导致电极表面局部发生腐蚀;而Fe/H_2SO_4+H_2S体系中,H_2S、HS-在电极表面的吸附减缓了PA聚合成膜,但长时间腐蚀后,由于硫化物的生成覆盖在PA聚合膜上,使其具有长期缓蚀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炔醇膜 酸性溶液 缓蚀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强酸性溶液的含铱涂层阳极 被引量:4
6
作者 张萌萌 林纪筠 +1 位作者 尹沧浪 陈康宁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69-71,共3页
近年来,强酸性溶液中析氧电极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如:电冶金生产Cu、Zn、Co等都用到此类电极.传统的尺寸稳定性阳极—含钌阳极的涂层在强酸环境中容易与O2作用生成可溶的RuO4使涂层迅速失活.IrO2Ta2O5涂层... 近年来,强酸性溶液中析氧电极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如:电冶金生产Cu、Zn、Co等都用到此类电极.传统的尺寸稳定性阳极—含钌阳极的涂层在强酸环境中容易与O2作用生成可溶的RuO4使涂层迅速失活.IrO2Ta2O5涂层是目前公认的具有良好电催化性能和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铱涂层阳极 酸性溶液 阳极 析氧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溶液中NaH_2PO_2在铂电极上氧化的原位红外光谱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蒋太祥 吴辉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464-1467,共4页
用 SNIFTIRS和循环伏安法研究酸性溶液中次亚磷酸钠在多晶铂电极上的电氧化机理 .分析了 0 .5mol/ L H2 SO4+ 0 .1 mol/ L Na H2 PO2 溶液中原位红外反射谱图与电极电位的关系 ,发现在发生反应的电位下Pt电极上的吸附物种有氢原子和 H2 ... 用 SNIFTIRS和循环伏安法研究酸性溶液中次亚磷酸钠在多晶铂电极上的电氧化机理 .分析了 0 .5mol/ L H2 SO4+ 0 .1 mol/ L Na H2 PO2 溶液中原位红外反射谱图与电极电位的关系 ,发现在发生反应的电位下Pt电极上的吸附物种有氢原子和 H2 PO2 ,最终的氧化产物是 H3 PO4而不是 H2 PO- 3 ,据此提出了酸性介质中次亚磷酸根离子在 Pt上氧化的新机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溶液 NAH2PO2 铂电极 电氧化 次亚磷酸根离子 化学镀 原位红外光谱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力显微镜研究酸性溶液中羟基磷灰石/胶原体系的微观形态 被引量:1
8
作者 吴佩珠 毛萱 +2 位作者 汤顺清 赵涛 蔡继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71-673,共3页
将纳米羟基磷灰石 (Hap)分散在不同pH值胶原稀溶液中 ,从而得到羟基磷灰石 /胶原分散体系。在原子力显微镜 (AFM)下观察 ,发现当pH≈ 2 5时 ,在酸溶的胶原溶液中获得高分散性的胶原包裹纳米羟基磷灰石体系 ;而当pH高于或低于此值时 。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酸性溶液 羟基磷灰石/胶原体系 微观形态 AFM 电子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503在酸性溶液中萃取元素的特性及规律 被引量:4
9
作者 卫芝贤 段咏胜 杨文斌 《华北工学院学报》 1997年第2期137-140,共4页
本文阐述了N503在酸性溶液中的萃取特性以及N503萃取元素的一般规律,澄清了N503从强酸体系中萃取机理的混乱局面,预测了何种离子易被N503萃取,何种离子萃取困难.
关键词 乙酰胺 萃取元素 酸性溶液 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按盐对铜和铝在酸性溶液中腐蚀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可龙 樊俐 +1 位作者 刘承科 陈振方 《中南矿冶学院学报》 CSCD 1989年第6期671-677,共7页
本文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十六烷基吡啶氯化铵(10^(-6)~10^(-3)mol·dm^(-3))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10^(-5)~10^(-3)mol·dm^(-3))对铜在硝酸溶液和铝在盐酸溶液中的腐蚀影响。当季铵盐浓度达10^(-4)mol·dm^(-3)时,缓蚀率... 本文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十六烷基吡啶氯化铵(10^(-6)~10^(-3)mol·dm^(-3))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10^(-5)~10^(-3)mol·dm^(-3))对铜在硝酸溶液和铝在盐酸溶液中的腐蚀影响。当季铵盐浓度达10^(-4)mol·dm^(-3)时,缓蚀率随其浓度的增加而达到一最大值。在25℃条件下,用恒电位法测定了有关体系的极化曲线,有季铵盐存在时,阳极极化曲线向低电流密度方向移动。根据Langmuir吸附等温式和季铵盐的结构特性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铵盐 酸性溶液 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_2AlN陶瓷粉体在酸性溶液中的水热腐蚀行为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毅 张梨梨 +2 位作者 李莹欣 张利锋 郭守武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3期51-54,共4页
基于MAX相陶瓷粉体的选择性腐蚀制备一类具有几个原子厚度的二维纳米材料,在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以MAX相陶瓷中的Ti_2AlN陶瓷粉体为腐蚀对象,研究了其在盐酸、硫酸和硝酸等酸性介质中的水热腐蚀行为.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 基于MAX相陶瓷粉体的选择性腐蚀制备一类具有几个原子厚度的二维纳米材料,在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以MAX相陶瓷中的Ti_2AlN陶瓷粉体为腐蚀对象,研究了其在盐酸、硫酸和硝酸等酸性介质中的水热腐蚀行为.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对腐蚀产物的表面形貌及物相结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腐蚀过程中的反应机制.研究发现:在水热腐蚀过程中,Ti_2AlN陶瓷晶格中的Ti层原子和Al层原子同时与腐蚀介质发生反应,在HCl_2、H_2SO_4和HNO_3溶液中,其腐蚀的最终产物分别为金红石型、锐钛矿型和板钛矿型TiO_2.这一结果表明通过酸性溶液的水热腐蚀不能实现Ti_2AlN陶瓷粉体晶格中Al层原子的选择性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铝氮陶瓷 水热腐蚀 酸性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溶液腐蚀后花岗岩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周倩 陈有亮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8年第1期225-231,共7页
以福建省安南市水头镇花岗岩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花岗岩在不同酸性溶液(p H=1,p H=3,p H=5)中浸泡不同时间(30d,60d,90d)后单轴压缩下的基本力学特性。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破坏后的花岗岩矿物形貌,并对破坏后的花岗岩进行X射线衍... 以福建省安南市水头镇花岗岩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花岗岩在不同酸性溶液(p H=1,p H=3,p H=5)中浸泡不同时间(30d,60d,90d)后单轴压缩下的基本力学特性。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破坏后的花岗岩矿物形貌,并对破坏后的花岗岩进行X射线衍射(XRD)分析其衍射图谱获得试样成分。探讨化学溶液腐蚀后的花岗岩微观破坏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化学腐蚀后的花岗岩物理力学特性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劣化,随着p H值的减小,花岗岩试块杨氏模量减小,峰值应力减小;随着腐蚀时间的增加,试块杨氏模量减小,峰值应力减小。观察SEM图像得知,随着腐蚀时间和溶液酸性的增大,花岗岩矿物晶体之间的连接变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岩石力学 酸性溶液 力学性能 矿物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溶液中抽油杆用9Cr钢与20CrMo钢的腐蚀及力学性能对比 被引量:1
13
作者 韩笑晨 李昭东 +3 位作者 孙新军 黄涛 陈小平 雍岐龙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6-68,79,共4页
为了提供新型抽油杆用钢材料,以缓解目前高强度和新型超高强度抽油杆用钢材料耐蚀性不足的状况,制备了新型9Cr钢,其采用低C,Mn,S,P高Cr设计,经低温回火获得了远高于现有20Cr Mo抽油杆用钢的常规拉伸强度以及与其相近的塑性。通过全浸试... 为了提供新型抽油杆用钢材料,以缓解目前高强度和新型超高强度抽油杆用钢材料耐蚀性不足的状况,制备了新型9Cr钢,其采用低C,Mn,S,P高Cr设计,经低温回火获得了远高于现有20Cr Mo抽油杆用钢的常规拉伸强度以及与其相近的塑性。通过全浸试验和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对比研究了抽油杆用9Cr钢与20Cr Mo钢在酸性溶液中的耐蚀性。结果表明:在NACE溶液(p H=2.7)中浸泡时,9Cr的耐蚀性高于20Cr Mo,9Cr钢在整个浸泡试验阶段腐蚀速率保持稳定,而20Cr Mo钢浸泡初期的腐蚀速率与9Cr钢相当,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其腐蚀速率不断增加,明显高于9Cr钢;在饱和H2S溶液中,9Cr钢的慢应变速率拉伸强度和拉断时间均大于20Cr Mo钢,但其断面收缩率显著小于20Cr Mo钢,表现为明显的脆性断裂,抗硫化氢应力腐蚀开裂性能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Cr钢 20CRMO钢 腐蚀速率 慢应变速率拉伸 抽油杆 酸性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_3(PO_4)_4在酸性溶液加热条件下化学形态转化及机理研究
14
作者 何继辉 顾爱群 +3 位作者 马骏 易灵 李京 赵仕林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19-722,共4页
磷酸高铈(Ce3(PO4)4)是一种难溶于水的化合物,本文测定磷酸高铈在常温pH=0.4的Ksp值为1~8×10^-34,但在测定过程中发现Ce3(PO4)4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尤其在50℃以上时,Ce3(PO4)4饱和溶液体系中的Ce^4+、PO... 磷酸高铈(Ce3(PO4)4)是一种难溶于水的化合物,本文测定磷酸高铈在常温pH=0.4的Ksp值为1~8×10^-34,但在测定过程中发现Ce3(PO4)4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尤其在50℃以上时,Ce3(PO4)4饱和溶液体系中的Ce^4+、PO4^3-和pH值均变化异常。根据测得的Ce^4+、PO^3-浓度以及pH值,推断出50℃以上时Ce3(PO4)4转化为Ce(HPO4)2,并建立了相应的转化机理,测定出Ce(HPO4)2的Ksp为3~7×10^-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高铈 酸性溶液 温度 形态转化 化学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酸性溶液的特性及正确测定pH值方法 被引量:6
15
作者 喻欢成 徐俊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2期48-53,共6页
绝对酸度相同的乙醇溶液和水溶液的pH值会发生较大的偏差。实验说明了发生偏差的范围和趋势。乙醇酸性溶液的这种特性可以用理论得到解释。提出了一种准确控制乙醇溶液PH值的方法。
关键词 酒精 乙醇 酸性溶液 HP值 测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溶液对花岗岩力学特性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田洪义 王华 司景钊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7-65,共9页
为探究酸性溶液作用下花岗岩力学特性损伤机制,在pH值分别为7、5、3的化学溶液中对花岗岩试件进行72 d饱和处理,然后对饱和试件和自然干燥试件进行三轴压缩试验、核磁共振试验、电镜扫描试验(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及X射... 为探究酸性溶液作用下花岗岩力学特性损伤机制,在pH值分别为7、5、3的化学溶液中对花岗岩试件进行72 d饱和处理,然后对饱和试件和自然干燥试件进行三轴压缩试验、核磁共振试验、电镜扫描试验(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及X射线衍射试验,并对比分析不同化学溶液作用下花岗岩试件三轴抗压强度损伤、变形特征及力学参数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1)花岗岩试件的三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及黏聚力随酸性溶液pH值降低而减小,泊松比随着pH值的降低而增大;2)在酸性溶液的腐蚀作用下,试件内斜长石及方解石等矿物成分的消耗导致试件内部结构疏松程度增加,强酸作用下伴有微裂隙产生;3)与自然干燥状态下的试件相比,在围压20 MPa的条件下经pH=3的酸性溶液酸化处理后的试件,其偏应力峰值强度降幅达39.94%;4)花岗岩在酸性溶液作用下,部分矿物溶解、迁出,使得孔隙结构不断劣化产生大量次生孔隙,且酸性溶液pH值越低,中、大孔隙占比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溶液 花岗岩 岩石力学参数 三轴压缩试验 核磁共振试验 电镜扫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铟酸性溶液二段中和法富集铟的生产实践 被引量:4
17
作者 胡智润 秦绍学 +1 位作者 潘辉 朱北平 《矿冶》 CAS 2021年第4期67-70,共4页
某湿法炼锌厂以含铟酸性溶液为原料,采用石灰二段中和工艺富集回收溶液中的铟,该工艺在生产实践中存在预中和渣含铟损失高、预中和底流矿浆难过滤及中和沉铟底流矿浆难过滤等问题。通过把预中和石灰石浆由直管加入改为盘管加入,按35→25... 某湿法炼锌厂以含铟酸性溶液为原料,采用石灰二段中和工艺富集回收溶液中的铟,该工艺在生产实践中存在预中和渣含铟损失高、预中和底流矿浆难过滤及中和沉铟底流矿浆难过滤等问题。通过把预中和石灰石浆由直管加入改为盘管加入,按35→25→15→10 g/L梯度控制预中和酸度,合理配料降低预中和前液的铁离子浓度,可降低预中和石膏渣含铟~100 g/t,并能改善预中和矿浆的过滤性能;通过把中和沉铟pH值由4.6提高至5.0并稳定控制,增加一个中和沉铟槽延长中和沉铟反应时间,可改善中和沉铟矿浆的过滤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溶液 二段中和 铟富集 生产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溶液作用下砂岩损伤时效特性机制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田洪义 王华 司景钊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44-252,共9页
为探究酸性溶液作用下砂岩损伤时效特征,以高黎贡山隧道岩溶段砂岩为试验研究对象,借助扫描电镜和XRD衍射试验分析酸性溶液对砂岩宏观形貌、缺陷形态、孔隙结构、矿物组成成分以及孔隙率的改造作用,在不同浸泡时间节点对不同溶液中砂岩... 为探究酸性溶液作用下砂岩损伤时效特征,以高黎贡山隧道岩溶段砂岩为试验研究对象,借助扫描电镜和XRD衍射试验分析酸性溶液对砂岩宏观形貌、缺陷形态、孔隙结构、矿物组成成分以及孔隙率的改造作用,在不同浸泡时间节点对不同溶液中砂岩试件的质量、尺寸及三轴抗压强度等进行测量。试验结果表明:1)溶液pH越低,同一时间节点内试件的孔隙率、质量和尺寸相对变化越大,且在各溶液中初期变化速率达到最快,后期均呈平稳趋势;2)在围压20 MPa条件下,与pH=7的溶液中49 d的岩样相比,pH=1的溶液中试件的三轴峰值抗压强度累计降低20.98%,其下降速率随时间推移而减缓,黏聚力与内摩擦角均随时间增加呈下降趋势,且黏聚力对酸性溶液的敏感程度高于内摩擦角;3)在酸性溶液侵蚀作用下,试件内长石与方解石等组成成分大量消耗致使试件微观结构改变,且随着溶液pH值降低,试样孔隙间距增大,胶结物消耗加剧,溶蚀孔洞及微裂隙发育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溶液 砂岩 化学侵蚀 损伤 时效特征 三轴压缩试验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水压力及酸性溶液对黄土湿陷的影响
19
作者 冯晓军 汪丽 史永跃 《山西建筑》 2006年第1期98-99,共2页
通过对受到不同浸水压力已经发生湿陷的试样再次做湿陷性试验,以及对黄土进行浸酸湿陷和用酸性溶液处理后的黄土进行湿陷性试验,发现浸水压力和酸性溶液对黄土的再次湿陷影响很大,而且还存在因果关系。
关键词 黄土 酸性溶液 再次湿陷 浸水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酸性溶液中回收铜的三步萃取流程
20
作者 陶德宁 《铀矿冶》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6-96,共1页
关键词 回收铜 酸性溶液 萃取 酸性溶液 The an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