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光气田多级交替注入闭合酸压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栋 徐心茹 +2 位作者 杨敬一 李国峰 张梅静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8-110,118,共3页
由于普光气田飞仙关组、长兴组碳酸盐岩储层具有高温、高压、岩性致密、非均质性强和天然裂缝发育等特点,常规酸压技术难以实现酸压深度改造。为此,在分析普光气田储层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多级交替注入闭合酸压酸液指进程度评价模型,开... 由于普光气田飞仙关组、长兴组碳酸盐岩储层具有高温、高压、岩性致密、非均质性强和天然裂缝发育等特点,常规酸压技术难以实现酸压深度改造。为此,在分析普光气田储层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多级交替注入闭合酸压酸液指进程度评价模型,开展了针对多级交替注入闭合酸压技术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①交替注入的级数越多,酸蚀裂缝导流能力越高,但需要根据现场施工条件进行优化调整;②稠化酸作用后的酸蚀裂缝导流能力高于普通酸;③排量越大,裂缝的导流能力越高;④采用闭合酸压技术能够有效提高酸蚀裂缝导流能力。该技术在普光9井实施后,产气量由酸压前的10.32×104m3/d增至123.86×104m3/d,增产效果显著。截至2010年6月,对普光气田的5口新钻井实施多级交替注入闭合酸压投产,平均无阻流量高达621.8×104m3/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交替注入 酸压深度改造注入级数 闭合 普光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牛地气田多级注入酸压工艺优化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徐兵威 何青 +2 位作者 王德安 李国锋 张永春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13年第3期283-286,共4页
在分析多级注入酸压酸岩反应原理基础上,针对大牛气田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特性,以数值模拟为依据,优化研究了多级注入酸压改造强度和注入级数,并通过实验分析不同注入级数下的酸压改造效果,最后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大牛地气田,取得无阻流... 在分析多级注入酸压酸岩反应原理基础上,针对大牛气田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特性,以数值模拟为依据,优化研究了多级注入酸压改造强度和注入级数,并通过实验分析不同注入级数下的酸压改造效果,最后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大牛地气田,取得无阻流量3.82×104 m3/d的酸压改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注入 白云岩 注入级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深度改造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4
3
作者 江夏 张烨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7-110,共4页
针对塔河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埋藏深、地层破裂压力高、主体区块部分井裂缝发育、酸液滤失量大、人工裂缝延伸距离短及难以实现深度改造的技术难题,开展了攻关研究和现场实践。通过酸化预处理、压裂前射孔、优化管柱结构、酸压工作... 针对塔河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埋藏深、地层破裂压力高、主体区块部分井裂缝发育、酸液滤失量大、人工裂缝延伸距离短及难以实现深度改造的技术难题,开展了攻关研究和现场实践。通过酸化预处理、压裂前射孔、优化管柱结构、酸压工作液加重等技术,可有效降低施工压力20~30MPa,针对缝洞型油藏不同储层类型形成了相应的深度酸压工艺;将单一储层改造工艺有机结合,形成了清洁转向酸与常规酸复合、冻胶酸携砂压裂等复合酸压工艺;针对碳酸盐岩储层加砂压裂难点,通过小型压裂测试、前置液段塞工艺、注砂程序优化等手段成功实现了对该类储层的加砂压裂改造,TK241井一次性加砂量为82.7t,支撑剂质量浓度最高达630kg/m3;2005年9月至2010年6月,现场试验并推广应用56井次,累积增产原油量达64.068×104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岩 超深井 深度改造 复合 水力 塔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税务深潜山AT3井复合酸压改造工艺技术 被引量:6
4
作者 余芳 徐克彬 +4 位作者 郑立军 付玥颖 白田增 李拥军 才博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4-121,共8页
廊固凹陷杨税务潜山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藏储层具有埋藏深、温度高、岩性致密、非均质性强等特点,实现有效改造、达到高产稳产的难度大。因此,研究了"多级注入酸压,纤维(颗粒)暂堵转向,加砂酸压"三项工艺,优选了"高温中... 廊固凹陷杨税务潜山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藏储层具有埋藏深、温度高、岩性致密、非均质性强等特点,实现有效改造、达到高产稳产的难度大。因此,研究了"多级注入酸压,纤维(颗粒)暂堵转向,加砂酸压"三项工艺,优选了"高温中性交联压裂液、高温清洁自转向酸、低摩阻滑溜水"3种措施液体系及暂堵转向(剂、球)技术,形成了具有耐高温、低摩阻的措施液体系,以及复合转向及多级注入加砂酸压工艺。在该区AT3井进行了现场应用,获得了日产气50×104 m^(3),日产油35 t的良好效果,实现了均匀酸化、造复杂缝网、沟通远井区域优势储层、提高纵向动用程度、提高人工裂缝导流能力的目的,满足了该类型储层大型体积酸压改造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山油气藏 多级注入 暂堵转向 复合 体积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盐岩储层多级交替酸压技术研究 被引量:26
5
作者 刘建坤 蒋廷学 +3 位作者 周林波 周珺 吴峙颖 吴沁轩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4-111,共8页
为扩大酸液在碳酸盐岩储层压裂裂缝中的波及范围及作用距离,实现酸液对裂缝中岩面的非均匀刻蚀,提高酸蚀导流能力,提出了碳酸盐岩多级交替酸压技术。在分析多级交替酸压机理的基础上,采用压裂裂缝模拟软件,对前置液造缝阶段裂缝参数变... 为扩大酸液在碳酸盐岩储层压裂裂缝中的波及范围及作用距离,实现酸液对裂缝中岩面的非均匀刻蚀,提高酸蚀导流能力,提出了碳酸盐岩多级交替酸压技术。在分析多级交替酸压机理的基础上,采用压裂裂缝模拟软件,对前置液造缝阶段裂缝参数变化规律、造缝液体类型及交替注酸阶段交替注入参数进行了模拟优化,并进行了流态模拟与酸液腐蚀试验,优化了交替注入液体体系。模拟及试验结果表明:设计压裂缝长的70%是在裂缝快速增加阶段形成的,裂缝快速增加阶段可作为最佳的前置液造缝阶段,该阶段结束后即是多级交替注入酸液的最佳时机。多级交替泵注胶凝酸+压裂液及胶凝酸+交联酸段塞过程中,每级顶替液排量以阶梯递增方式注入、每级顶替液液量按递减方式注入、提高顶替液黏度和增加交替注入级数都有利于提高酸液在裂缝中的波及范围及均匀分布。研究结果可为碳酸盐岩储层的高效酸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岩 交替注入 裂缝参数 正交模拟 改造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富县探区奥陶系马家沟组储层特征及气层改造技术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黄桂雄 孙明莉 +1 位作者 黄宏伟 杨平 《断块油气田》 CAS 2002年第3期26-28,共3页
陕北富县探区下古生界马家沟组沉积了一套以蒸发潮坪相为主的白云岩、含膏云岩等碳酸盐岩沉积物。据区内钻探的4口古生界探井分析,马家沟组碳酸盐岩溶蚀孔洞、裂缝不够发育,且大部分被方解石和泥质所充填,导致储层的基质孔隙度和渗透率... 陕北富县探区下古生界马家沟组沉积了一套以蒸发潮坪相为主的白云岩、含膏云岩等碳酸盐岩沉积物。据区内钻探的4口古生界探井分析,马家沟组碳酸盐岩溶蚀孔洞、裂缝不够发育,且大部分被方解石和泥质所充填,导致储层的基质孔隙度和渗透率较低,属Ⅲ类储层。通过对该碳酸盐岩储层特征的分析,在富古1、富古2井选择了多级注入酸压一闭合酸化气层改造工艺技术,施工取得了圆满成功,有效地改变了储层的渗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富县探区 奥陶系 马家沟组 储层特征 气层 改造 技术研究 天燃气藏 盐岩储层 溶蚀孔缝 多级注入-闭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