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ipozyme TL100L催化米糠酸化油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研究
1
作者 窦伟国 陈明霞 +3 位作者 孟晓鹏 吴安石 毕艳兰 陈竞男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0-117,共8页
旨在为米糠酸化油的产业化应用提供参考,以米糠酸化油为原料,经丙酮提取预处理后,采用酶法催化制备生物柴油。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脂肪酶种类、酶添加量、醇油物质的量比和反应温度对生物柴油产率的影响,结合正交实验对生物柴油制备的工... 旨在为米糠酸化油的产业化应用提供参考,以米糠酸化油为原料,经丙酮提取预处理后,采用酶法催化制备生物柴油。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脂肪酶种类、酶添加量、醇油物质的量比和反应温度对生物柴油产率的影响,结合正交实验对生物柴油制备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采用分子蒸馏对生物柴油进行精制,同时对精制生物柴油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米糠酸化油经预处理后,过氧化值、谷维素及不皂化物含量无显著变化,酸值、皂化值显著升高,水分及挥发物含量、磷脂含量、灰分和皂含量显著降低;生物柴油制备的最优工艺条件为醇油物质的量比3∶1、液体脂肪酶LipozymeTL100L添加量4%、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4h,在此条件下生物柴油产率达(86.77±0.54)%,经分子蒸馏纯化后脂肪酸甲酯含量达(97.00±0.04)%;精制生物柴油理化指标均符合GB25199—2017要求;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证实了产物中含脂肪酸甲酯,热重分析表明精制生物柴油在178.0~293.2℃区间内失重最快,差示扫描量热分析表明-37.5~-47.2℃的峰与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的晶体有关,-7.9~-3.7℃的峰与饱和脂肪酸甲酯的晶体相关,生物柴油的结晶起始温度为-8.87℃。综上,以米糠酸化油为原料采用酶法制备生物柴油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糠酸化油 脂肪酶 酯化反应 生物柴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壳聚糖固定化皱褶假丝酵母脂肪酶催化酸化油生产脂肪酸
2
作者 张萍波 滕士奇 +3 位作者 王鹏飞 范修霖 严琴 范明明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0-46,共7页
为了探索和建立生物催化在油脂副产品利用中的应用策略,将皱褶假丝酵母脂肪酶(CRL)固定在磁性壳聚糖(Fe_(3)O_(4)@CS)载体上制备磁性固定化脂肪酶(Fe_(3)O_(4)@CS-CRL)。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 为了探索和建立生物催化在油脂副产品利用中的应用策略,将皱褶假丝酵母脂肪酶(CRL)固定在磁性壳聚糖(Fe_(3)O_(4)@CS)载体上制备磁性固定化脂肪酶(Fe_(3)O_(4)@CS-CRL)。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Fe_(3)O_(4)@CS-CRL进行了表征,测定了Fe_(3)O_(4)@CS-CRL的脂肪酶负载量、比活性及酶学稳定性,并将其用于催化水解大豆酸化油生产脂肪酸,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催化反应条件对水解率的影响,考察了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结果表明:制备的Fe_(3)O_(4)@CS-CRL保留了Fe_(3)O_(4)的磁性晶型,呈球形颗粒状,饱和磁化强度为61.1emu/g,脂肪酶负载量为5.53mg/g,比活性为7.70U/g;相比游离CRL,Fe_(3)O_(4)@CS-CRL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pH稳定性、有机溶剂稳定性及储存稳定性;Fe_(3)O_(4)@CS-CRL催化水解大豆酸化油生产脂肪酸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40℃、水油比2∶1(PBS与大豆酸化油体积比)、催化剂用量15%(以大豆酸化油质量计)、反应时间36h,在该条件下大豆酸化油的水解率达到84.93%;Fe_(3)O_(4)@CS-CRL经过5次重复使用后保持了61.4%的初始水解活性。综上,Fe_(3)O_(4)@CS-CRL在酸化油中进行催化反应拓宽了固定化CRL的应用范围,该催化反应体系是一种油脂精炼行业副产品的可持续高效利用方式,在代替传统高能耗工业反应中具有良好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 脂肪酶 水解 酸化油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酸催化酯化酸化油合成生物柴油的研究 被引量:32
3
作者 张海荣 邬国英 林西平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4-117,共4页
介绍了一种改性的SO24--TiO2/粘土固体酸催化剂,适用于工业精制脂肪酸和泔水油等酸化油原料制取生物柴油。改性的SO24--TiO2/粘土固体酸催化剂改变了SO42-/粘土催化剂的酸性分布,酸性增强。正丁胺-TPD法的测试结果表明,它是一种中等强... 介绍了一种改性的SO24--TiO2/粘土固体酸催化剂,适用于工业精制脂肪酸和泔水油等酸化油原料制取生物柴油。改性的SO24--TiO2/粘土固体酸催化剂改变了SO42-/粘土催化剂的酸性分布,酸性增强。正丁胺-TPD法的测试结果表明,它是一种中等强度的酸性催化剂。使用改性的SO24--TiO2/粘土固体酸催化剂合成生物柴油,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70℃,醇油质量比0.43∶1,催化剂用量为原料油投料用量的5%,反应时间为6~8h(视原料酸值而定)。在规定的反应条件下,使用工业精制脂肪酸原料,达到相同的转化率时,改性的SO42--TiO2/粘土固体酸催化剂可循环使用20次;使用泔水油为原料,须对原料和粗产品进行精制,能得到合格产品。说明改性的SO24--TiO2/粘土固体酸催化剂的酯化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好,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化油 生物柴油 固体酸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酸化油破乳技术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沈明欢 王振宇 +1 位作者 于丽 李本高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6,共6页
塔河油田酸化油破乳困难,其影响因素主要为采出液中的残余药剂、固体颗粒以及原油自身胶质、沥青质含量。针对上述影响因素开展了酸化油破乳技术研究,分别开发了性能优良的破乳剂、润湿剂、中和剂以及水洗、电场等配套处理技术,形成了... 塔河油田酸化油破乳困难,其影响因素主要为采出液中的残余药剂、固体颗粒以及原油自身胶质、沥青质含量。针对上述影响因素开展了酸化油破乳技术研究,分别开发了性能优良的破乳剂、润湿剂、中和剂以及水洗、电场等配套处理技术,形成了塔河油田酸化油破乳脱水处理工艺。试验结果表明,酸化油经水洗预处理后既可以减少药剂用量,又能给后续化学破乳提供良好的环境,同时有利于电脱水器的平稳运行,经后续化学破乳技术、静电场脱水技术处理后原油含水率低于1%,处理效果满足现场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化油 破乳 润湿 中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塔河油田酸化油破乳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沈明欢 王振宇 +1 位作者 于丽 李本高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9,共5页
酸化油破乳一直是困扰油田的技术难题,采用光散射法及静电场法研究了塔河油田的2种酸化油破乳情况,然后从残余药剂、固体颗粒、胶质与沥青质3方面分析了影响酸化油破乳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压裂液中的瓜胶及酸化液中的盐酸不利于破乳;... 酸化油破乳一直是困扰油田的技术难题,采用光散射法及静电场法研究了塔河油田的2种酸化油破乳情况,然后从残余药剂、固体颗粒、胶质与沥青质3方面分析了影响酸化油破乳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压裂液中的瓜胶及酸化液中的盐酸不利于破乳;固体颗粒主要为亲油型硫铁类化合物,促进W/O采出液的稳定;酸化油中沥青质聚集体的溶解性更差,易于形成稳定的沥青质膜。上述3种因素的协同作用导致酸化油破乳难度加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化油 破乳 残酸 固体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酸化油常压水解制备混合脂肪酸的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陈权 唐书泽 汪勇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43-46,共4页
在常压下水解大豆酸化油,研究了不同催化剂对水解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催化活性最好。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水解大豆酸化油的最佳条件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用量1.5%(W/W),水解时间7 h,硫酸浓度10%(W/W),油水比2∶1。在最佳... 在常压下水解大豆酸化油,研究了不同催化剂对水解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催化活性最好。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水解大豆酸化油的最佳条件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用量1.5%(W/W),水解时间7 h,硫酸浓度10%(W/W),油水比2∶1。在最佳条件下水解产物酸值达185 mgKOH/g。在催化剂作用下,可以通过常压一次水解大豆酸化油,达到蒸馏要求。水解液通过真空蒸馏得到大豆混合脂肪酸,混合脂肪酸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原料低,饱和脂肪酸含量比原料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酸化油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水解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植物油脂酸化油的组成及其浮选性能 被引量:6
7
作者 罗惠华 李成秀 +2 位作者 汤家焰 王亚运 陈炳炎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2期21-24,共4页
为了研究棉油、大豆油、蓖麻油、玉米油等几种植物酸化油在温度20℃下的浮选性能,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了其脂肪酸的组成,通过浮选试验评价了其性能.结果表明,这几种植物酸化油中,含有脂肪酸的组成不同,大豆与玉米酸化油的不饱和脂肪酸亚... 为了研究棉油、大豆油、蓖麻油、玉米油等几种植物酸化油在温度20℃下的浮选性能,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了其脂肪酸的组成,通过浮选试验评价了其性能.结果表明,这几种植物酸化油中,含有脂肪酸的组成不同,大豆与玉米酸化油的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含量较高,而棉油酸化油主要含有油酸与亚油酸、无亚麻酸,蓖麻油主要是羟基油酸.不同植物酸化油捕收剂的浮选性能不同,它们的浮选性能低于油酸.这几种植物酸化油捕收能力是棉油酸化油>大豆酸化油>蓖麻酸化油>玉米酸化油;而大豆酸化油与玉米酸化油捕收剂的选择性相当,但高于棉籽油酸化油和蓖麻油酸化油.因此,作为捕收剂应选用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亚油酸和亚麻酸的含量高的酸化油,有利于胶磷矿的浮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化油 胶磷矿 浮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大豆酸化油合成生物柴油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单保明 夏力 +1 位作者 贾小平 项曙光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6期503-506,共4页
采用大豆酸化油在催化剂浓硫酸的作用下与甲醇发生酯化反应制备脂肪酸甲酯(生物柴油),研究了醇油摩尔比,催化剂质量分数,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对产物收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反应条件:醇油摩尔比16∶1,催化剂质量分数2%,反应时... 采用大豆酸化油在催化剂浓硫酸的作用下与甲醇发生酯化反应制备脂肪酸甲酯(生物柴油),研究了醇油摩尔比,催化剂质量分数,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对产物收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反应条件:醇油摩尔比16∶1,催化剂质量分数2%,反应时间8 h,反应温度70℃。在最佳条件下,酸化油酸值由128降至5.6,酯化率达到95.6%,生物柴油的收率为6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酸化油 生物柴油 酯化反应 脂肪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化油水解废水净化与甘油回收工艺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梁少华 董彩文 +1 位作者 戴荣昌 胡前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7-50,共4页
报道了从酸化油水解废水中提取甘油的新工艺。酸化油水解废水采用化学净化法净化后,胶体杂质的杂质总脱除率达94%以上;再经多效蒸发浓缩,得到甘油含量超过85%的粗甘油;最后经双塔连续精馏、脱色后得到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成品甘油。应用... 报道了从酸化油水解废水中提取甘油的新工艺。酸化油水解废水采用化学净化法净化后,胶体杂质的杂质总脱除率达94%以上;再经多效蒸发浓缩,得到甘油含量超过85%的粗甘油;最后经双塔连续精馏、脱色后得到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成品甘油。应用此工艺能大量减少废水的排放,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化油水解废水 甘油 净化 蒸发 浓缩 精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籽酸化油酸催化两步法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秦丙昌 王志勇 高艳萍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3-36,41,共5页
以棉籽酸化油和甲醇为原料,采用酸催化两步法制备生物柴油。第一步为酸催化酯化和一次酯交换反应,第二步为酸催化二次酯交换反应。通过大量试验优化了反应条件:在酯化和一次酯交换阶段,醇油质量比为0.5∶1,催化剂用量为棉籽酸化油质量的... 以棉籽酸化油和甲醇为原料,采用酸催化两步法制备生物柴油。第一步为酸催化酯化和一次酯交换反应,第二步为酸催化二次酯交换反应。通过大量试验优化了反应条件:在酯化和一次酯交换阶段,醇油质量比为0.5∶1,催化剂用量为棉籽酸化油质量的3%,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150min;在二次酯交换阶段,醇油质量比为0.7∶1,催化剂用量为棉籽油质量的4%,反应时间为90min。在此条件下,生物柴油的产率达到94%以上,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籽酸化油 生物柴油 脂肪酸甲酯 酸催化两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化油生物柴油磁场降黏与超声波降黏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常文 宋宇 崔方方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4-66,共3页
分别采用磁场及超声波对酸化油生物柴油进行了降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磁场降黏试验中,磁感应强度为580 mT,磁化时间为15 h时,降黏率最大为6%,但降黏效果具有时效性;在超声波降黏试验中,当超声波作用时间30 min,超声波作用强度70 W/c... 分别采用磁场及超声波对酸化油生物柴油进行了降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磁场降黏试验中,磁感应强度为580 mT,磁化时间为15 h时,降黏率最大为6%,但降黏效果具有时效性;在超声波降黏试验中,当超声波作用时间30 min,超声波作用强度70 W/cm2,超声波作用频率1.25 MHz,试样温度40℃时,最大降黏率为6.92%,静置150 min后降黏率为3.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化油生物柴油 磁场 超声波 降黏 时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化油水解废水采用FeCl_3脱胶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梁少华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63-65,共3页
研究了从酸化油水解废水中提取甘油时废水净化处理的重要工艺———FeCl3法脱胶工艺条件及影响因素 ,并通过L9( 34)正交实验确定了脱胶的最佳工艺条件。
关键词 三氯化铁 酸化油水解废水 脱胶工艺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酸化油高频脉冲电脱水实验研究及现场应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倩 赵毅 +1 位作者 周勇 李琰磊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0年第5期11-15,共5页
针对塔河油田酸化油乳化程度高,常规方法无法实现深度脱水的问题,通过高频脉冲电脱水单因素实验,考察脱水电压、频率、脉宽比和温度4个因素对脱水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高频脉冲电脱水的最佳参数为电压1 300 V、频率16 kHz、脉宽比... 针对塔河油田酸化油乳化程度高,常规方法无法实现深度脱水的问题,通过高频脉冲电脱水单因素实验,考察脱水电压、频率、脉宽比和温度4个因素对脱水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高频脉冲电脱水的最佳参数为电压1 300 V、频率16 kHz、脉宽比70%。现场试验表明,高频脉冲电脱水装置在设计处理量以内运行时,能有效地将酸化油、老化油含水率降低至1%以下,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化油 老化油 高频脉冲电脱水 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油田酸化油的处理方法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建强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7期5-10,共6页
针对西北局新疆油田增油上产需要,酸化压裂等增油上产作业不断增加,酸化压裂残液与原油形成酸化油,并且由于酸化油含有较多量的表面活性剂,细小泥沙杂质类颗粒,部分未反应的无机酸等问题,这些外侵物质使得油水形成更为稳定的乳状液,造... 针对西北局新疆油田增油上产需要,酸化压裂等增油上产作业不断增加,酸化压裂残液与原油形成酸化油,并且由于酸化油含有较多量的表面活性剂,细小泥沙杂质类颗粒,部分未反应的无机酸等问题,这些外侵物质使得油水形成更为稳定的乳状液,造成酸化油难于脱水,通过酸化油基本物理性质分析、离心分析得到酸化油处理困难的因素主要是酸化油中含有残余的无机酸及水相pH值、大量的表活剂、细小的固体颗粒状杂质、酸化淤渣等,并且通过中和及水洗预处理可以有效地消减这些因素.根据酸化油处理机理以及酸化油处理实验,研究了一种有效的适合于新疆油田酸化油处理的方法,经处理后的新疆油田酸化油中杂质及无机酸含量会大大降低,原油含水可降至2%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化油 中和处理 水洗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化油水解废水采用Na_2CO_3最后净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梁少华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3-16,共4页
研究了从酸化油水解废水中提取甘油时废水净化处理的重要工艺———Na2 CO3法最后净化工艺条件及影响因素 ,并通过L9(34)
关键词 碳酸钠 酸化油水解废水 净化工艺 胶体杂质 残留量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化油生物柴油碰壁试验研究
16
作者 刘建新 鲍贯阳 +2 位作者 杜慧勇 王站成 徐斌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5-58,63,共5页
为研究酸化油生物柴油作为车用柴油机代用燃料的可行性,对高压容器内酸化油生物柴油的碰壁现象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碰壁距离和碰壁角度对酸化油生物柴油碰壁过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酸化油生物柴油碰壁后油束形态与柴油相似,与柴油... 为研究酸化油生物柴油作为车用柴油机代用燃料的可行性,对高压容器内酸化油生物柴油的碰壁现象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碰壁距离和碰壁角度对酸化油生物柴油碰壁过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酸化油生物柴油碰壁后油束形态与柴油相似,与柴油相比,酸化油生物柴油的扩散直径和卷吸高度略大;随碰壁入射角的增大,酸化油生物柴油雾注上游半径减小,下游半径增大,卷吸高度变化不大,近壁区油气卷吸运动加强;随着碰壁距离的增加,酸化油生物柴油喷雾体的扩散直径和卷吸高度有所减小,近壁区油气卷吸运动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化油 生物柴油 燃油雾化 喷雾碰壁 卷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海上油田酸化油的处理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恩清 龚俊 刘香山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1-53,共3页
酸化油形成的乳状液体系稳定性好,采用在用破乳剂和加热沉降等常规处理方法对酸化油破乳脱水无明显作用。导致酸化油处理困难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乳状液体系的pH值、酸化淤渣,以及酸化液中的盐酸、助排剂、防膨剂和缓蚀剂。针对酸化油破乳... 酸化油形成的乳状液体系稳定性好,采用在用破乳剂和加热沉降等常规处理方法对酸化油破乳脱水无明显作用。导致酸化油处理困难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乳状液体系的pH值、酸化淤渣,以及酸化液中的盐酸、助排剂、防膨剂和缓蚀剂。针对酸化油破乳脱水问题,在地面集输系统中采取的处理措施主要为调整乳状液体系的pH值和控制酸化淤渣的生成。酸化处理剂可选取碳酸钠作为酸化油的碱化剂,加注量依据乳状液体系的pH值调至6~8范围内为原则,可选取TS—90破乳剂作为酸化油的破乳剂,加入浓度宜控制在200 mg/L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化油 酸化淤渣 破乳 脱水 酸化返排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式反应器中酸化油甲酯化反应的研究
18
作者 马莹 孔蓉 +2 位作者 姚志龙 孙培永 张胜红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5-68,共4页
在管式反应器内,以酸化油为原料,对制备生物柴油过程中第一步甲酯化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管式反应器可以增强传质,缩短反应时间;在管式反应器中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浓硫酸为催化剂,催化剂用量3%(以反应物的总质量计),甲醇与酸化... 在管式反应器内,以酸化油为原料,对制备生物柴油过程中第一步甲酯化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管式反应器可以增强传质,缩短反应时间;在管式反应器中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浓硫酸为催化剂,催化剂用量3%(以反应物的总质量计),甲醇与酸化油摩尔比30∶1,反应温度100℃,线速度15.4 mm/s(对应停留时间7.24 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产物酸值(KOH)降至1.49 mg/g,可满足下一步酯交换反应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式反应器 酸化油 甲酯化 生物柴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酸化油甲酯环氧化合成无毒环保型增塑剂 被引量:21
19
作者 史润萍 蒋平平 施赛泉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6-39,共4页
介绍了一种无浓硫酸催化、无溶剂条件下合成无毒环保型增塑剂的方法,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合成工艺条件,考察了反应温度、保温时间、甲酸用量、双氧水滴加量等因素对产品环氧值的影响。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m(大豆酸化油甲酯)∶m(双氧水)... 介绍了一种无浓硫酸催化、无溶剂条件下合成无毒环保型增塑剂的方法,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合成工艺条件,考察了反应温度、保温时间、甲酸用量、双氧水滴加量等因素对产品环氧值的影响。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m(大豆酸化油甲酯)∶m(双氧水)∶m(甲酸)=1∶0.55∶0.15,反应温度55℃,保温时间5 h,所得产品的环氧值达4.57%,碘值(I)为5 g/100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酸化油甲酯 环氧化 增塑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2SO_4一步法催化棉籽酸化油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魏书梅 徐亚荣 +1 位作者 张力 张晓飞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5-67,共3页
采用传统液体酸浓H2SO4一步法催化棉籽酸化油与甲醇的酯化反应制备生物柴油,考察了醇油质量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对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酯化反应最佳反应条件为:醇油质量比1∶1,催化剂用量2.5%(占油质量),反应时间10 h;在此条... 采用传统液体酸浓H2SO4一步法催化棉籽酸化油与甲醇的酯化反应制备生物柴油,考察了醇油质量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对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酯化反应最佳反应条件为:醇油质量比1∶1,催化剂用量2.5%(占油质量),反应时间10 h;在此条件下酯化率为92.17%。制得的生物柴油与我国0#柴油标准(GB/T 19147—2003)的主要性能指标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棉籽酸化油 酯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