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9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压热-酶解法制备高粱抗性淀粉
1
作者 李倩 张奇志 +3 位作者 徐同成 李世香 杜方岭 宗爱珍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5-39,共5页
以高粱淀粉为原料,采用压热-酶解法制备高粱抗性淀粉。以高粱抗性淀粉含量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结果表明:最优制备工艺为淀粉乳质量浓度0.050 g/mL、压热时间60 min、普鲁兰酶活性20 U/g(以干高粱淀粉... 以高粱淀粉为原料,采用压热-酶解法制备高粱抗性淀粉。以高粱抗性淀粉含量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结果表明:最优制备工艺为淀粉乳质量浓度0.050 g/mL、压热时间60 min、普鲁兰酶活性20 U/g(以干高粱淀粉质量为基准)、酶解时间8 h、老化时间40 h,在此条件下,制备的高粱抗性淀粉含量达55.79%,且其直链淀粉含量高达74.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抗性淀粉 压热-酶解法 普鲁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动物油脂酶解法制备及其品质对比分析
2
作者 孙龙珠 郭玉杰 +2 位作者 李娟 张春晖 曹克涛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34,共7页
我国动物油脂资源丰富,作为加工复合调味料的重要原料,广泛应用于现代食品工业中。为探究不同物种来源动物油脂的理化性质和营养组分差异,分别以马脂、牛脂、羊脂和猪脂为原料,采用酶解法制备不同动物油脂,并对其酸价、碘价、过氧化值... 我国动物油脂资源丰富,作为加工复合调味料的重要原料,广泛应用于现代食品工业中。为探究不同物种来源动物油脂的理化性质和营养组分差异,分别以马脂、牛脂、羊脂和猪脂为原料,采用酶解法制备不同动物油脂,并对其酸价、碘价、过氧化值等理化特性和脂肪酸组成、生育酚含量、矿物质元素等营养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马油酸价为1.13 mg/g,明显低于其他动物油脂(猪油1.30 mg/g,牛油1.48 mg/g,羊油1.77 mg/g);马油碘价为81.6 g/100 g,明显高于猪油(55.27 g/100 g)、羊油(46.53 g/100 g)和牛油(34.04 g/100 g)。对比分析脂肪酸组成发现,动物油脂主要由棕榈酸(C16∶0)、硬脂酸(C18∶0)、油酸(C18∶1n9c)和亚油酸(C18∶2n6c)组成,马油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31.13%,亚油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油脂(P<0.05)。4种动物油脂中都不含β-生育酚,马油中的δ-生育酚含量最高;4种油脂的矿物质组成无明显差异,常量元素以钙、钠和磷元素为主,微量元素铁和锌含量较多。综上,不同物种来源动物油脂的理化性质和营养组分均存在显著差异;与其他动物油脂相比,马油在理化特性和营养组分方面品质突出,更符合现代健康饮食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油脂 酶解法 理化特性 脂肪酸组成 营养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酶解法及抑味法浸泡型青梅酒脱苦工艺优化
3
作者 韩俊燃 王菲 +3 位作者 赵曼欣 李映陶 郑经绍 黄苇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52-258,共7页
该研究以浸泡型青梅酒为研究对象,采用苦杏仁苷酶解法和β-环糊精抑味法对其进行脱苦,并以苦杏仁苷脱除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对2种脱苦工艺进行优化。此外,探讨苦仁苷含量与苦味的相关关系,并利用色差仪和电子鼻分别... 该研究以浸泡型青梅酒为研究对象,采用苦杏仁苷酶解法和β-环糊精抑味法对其进行脱苦,并以苦杏仁苷脱除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对2种脱苦工艺进行优化。此外,探讨苦仁苷含量与苦味的相关关系,并利用色差仪和电子鼻分别对脱苦浸泡型青梅酒的色泽和气味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苦杏仁苷酶解法最佳脱苦工艺为苦杏仁苷酶添加量0.3 U/mL、酶解温度50℃、初始pH值4.8;β-环糊精抑味法最佳脱苦工艺为β-环糊精添加量1.0%、作用温度40℃、作用时间60 min;在此优化条件下,浸泡型青梅酒中苦杏仁苷脱除率分别为25.54%、23.92%,残留量分别为1.52 mg/L、1.56 mg/L,均低于其在青梅酒中的阈值(1.59 mg/L)。苦杏仁苷酶解法脱苦酒样与未处理酒样的总色差值(ΔE值)仅为0.07,色泽差别较小;苦杏仁苷酶解法脱苦酒样的青梅典型果香风味物质苯甲醛(甲基类)保留较好,且硫化物含量降低,硫臭味减弱,青梅酒感官品质得到明显改善。综上,2种脱苦工艺均能有效降低浸泡型青梅酒苦味,且苦杏仁苷酶解法优于β-环糊精抑味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泡型青梅酒 苦杏仁苷 苦杏仁苷酶解法 β-环糊精抑味法 脱苦 色泽 气味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辅助酶解法提取废弃烟草活性多糖的条件优化及其结构特征分析
4
作者 杨瑞丽 莫琬滢 +2 位作者 徐志强 徐毅 贺增洋 《中国烟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0-116,共7页
【目的】拟优化烟草多糖的提取方法并明确其结构特征。【方法】以田间弃烤烟叶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酶解法提取粗多糖,采用葡聚糖层析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分析提取条件对提取率的影响及纯化多糖的结构特征。【结果】(1)当使用料液比(质量... 【目的】拟优化烟草多糖的提取方法并明确其结构特征。【方法】以田间弃烤烟叶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酶解法提取粗多糖,采用葡聚糖层析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分析提取条件对提取率的影响及纯化多糖的结构特征。【结果】(1)当使用料液比(质量体积比)1:60、超声时间20 min、超声功率200 W、温度45℃时,烟草粗多糖的提取率可达3.15%;当使用酶浓度1.5%、酶解时间80 min、温度55℃、pH 5.5时,烟草粗多糖的提取率可达4.75%。(2)对辅助酶解法的工艺顺序优化后,先酶解后超声的提取方法效果最好,粗多糖的提取率可达6.42%。(3)经过DEAE-52纤维素柱层析后,多糖纯度较高,且具有β-型异头碳的结构,主要由1,4连接的葡萄糖苷和1,4连接的甘露糖苷键组成。【结论】先酶解后超声的方法对烟草活性多糖的提取比较有利,所获得的新活性多糖具有β-型异头碳的结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多糖 超声辅助酶解法 正交分析 结构鉴定 红外光谱 紫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酶解法提取石榴皮不溶性膳食纤维工艺条件优化
5
作者 马玉坤 邓俊熙 +2 位作者 杨得梅 吴妍 刘太林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8期90-94,共5页
本试验以石榴皮为原料,采用酶解法从果皮的膳食纤维中分离出不溶性膳食纤维(IDF),以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探究果胶酶添加量、木瓜蛋白酶添加量、纤维素酶添加量、酶解温度和水浴时间对IDF得率的影响,并进行工艺条件优化。单因素试验结... 本试验以石榴皮为原料,采用酶解法从果皮的膳食纤维中分离出不溶性膳食纤维(IDF),以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探究果胶酶添加量、木瓜蛋白酶添加量、纤维素酶添加量、酶解温度和水浴时间对IDF得率的影响,并进行工艺条件优化。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果胶酶、木瓜蛋白酶和纤维素酶的最佳添加量分别为1.00%、1.25%和0.75%,最佳酶解温度50℃,最佳酶解时间60min。正交优化试验确定酶法提取石榴皮IDF的最佳工艺条件:在料液比1∶25(m∶V),纤维素酶添加量0.75%的条件下,果胶酶和木瓜蛋白酶添加量均为1.00%最佳复合酶配比为1∶1,酶解温度50℃,水浴时间60min;在此条件下,IDF得率达47.93%,持水力、溶胀性分别为3.43g/g、3.45mL/g。本研究为后续获取膳食纤维并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皮 水不溶性膳食纤维 正交法 复合酶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反向传播神经网络优化高压-超声-酶解法提取羊皮胶原蛋白工艺 被引量:1
6
作者 朱明 张德权 +5 位作者 李少博 陈丽 侯成立 程成鹏 于江颖 关文强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2-50,共9页
采用高压-超声-酶解法提取羊皮胶原蛋白,对比遗传算法-反向传播(genetic algorithm-back propagation,GA-BP)神经网络模型和响应面模型的优化效果,确定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GA-BP神经网络在模型拟合和预测方面表现优于响应面模型;最... 采用高压-超声-酶解法提取羊皮胶原蛋白,对比遗传算法-反向传播(genetic algorithm-back propagation,GA-BP)神经网络模型和响应面模型的优化效果,确定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GA-BP神经网络在模型拟合和预测方面表现优于响应面模型;最佳提取参数为高压时间23 min、超声时间22 min、酶添加量3.2%、酶解时间222 min,羊皮胶原蛋白提取率达到(80.5±1.6)%,较传统的木瓜蛋白酶法提高40%;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果显示,此条件下提取的羊皮胶原蛋白结构完整,高压-超声-酶解法对胶原蛋白的破坏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皮 羊皮胶原蛋白 高压-超声-酶解法 遗传算法-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辅助酶解法制备小麦ACE抑制肽及其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嫚 张国治 +1 位作者 张康逸 何梦影 《轻工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9-39,共11页
以谷朊粉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酶解法制备小麦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肽,并以该抑制肽对ACE的抑制率为主要评价指标,以谷朊粉的水解度为次要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法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 以谷朊粉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酶解法制备小麦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肽,并以该抑制肽对ACE的抑制率为主要评价指标,以谷朊粉的水解度为次要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法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并研究该抑制肽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是适宜酶解谷朊粉制备小麦ACE抑制肽的蛋白酶。最佳超声辅助酶解法制备小麦ACE抑制肽的条件为超声时间17 min、超声功率300 W、酶解温度60℃、酶解时间2.7 h、酶用量3600 U/g和谷朊粉质量分数5.1%,在此条件下,所制备的小麦ACE抑制肽对ACE的抑制率为72.90%,疏水性氨基酸含量为29.37 g/100 g。当该抑制肽的相对分子质量<3 kDa时,具有较好的强酸环境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在一定浓度K^(+)、Mg^(2+)环境中的稳定性也较好,且经体外模拟消化后仍能保持原活性的79.26%。因此,超声辅助酶解法是制备小麦ACE抑制肽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辅助酶解法 小麦ACE抑制肽 谷朊粉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解法制备菌菇酱工艺优化
8
作者 陈静 唐浩国 +2 位作者 王嘉康 司启贺 申茹晓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3-209,共7页
目的:以香菇、杏鲍菇、双孢菇为原料,采用纤维素酶对其进行酶解处理制备菌菇酱。方法:采用酶解法,以氨基酸态氮含量为指标,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菌菇酱的最佳酶解工艺。结果:菌菇酱的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酶添加量0.6%、pH 6、酶解温度50℃、... 目的:以香菇、杏鲍菇、双孢菇为原料,采用纤维素酶对其进行酶解处理制备菌菇酱。方法:采用酶解法,以氨基酸态氮含量为指标,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菌菇酱的最佳酶解工艺。结果:菌菇酱的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酶添加量0.6%、pH 6、酶解温度50℃、料液比1∶30(g/mL),此工艺条件下,实测菌菇酱的氨基酸态氮含量为0.418μg/100 g。结论:该菌菇酱的感官评定及营养成分指标均达到或优于国标标准,表明该工艺切实可行,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菇酱 酶解法 氨基酸态氮 响应面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解法制备油莎豆粕抗氧化肽工艺优化
9
作者 赵忠祥 王家林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7期154-158,共5页
对酶解法制备油莎豆粕抗氧化肽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可以为油莎豆粕的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以油莎豆粕蛋白为底物,以水解度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评价指标,筛选得到碱性蛋白酶为制备油莎豆粕抗氧化肽的最优蛋白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 对酶解法制备油莎豆粕抗氧化肽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可以为油莎豆粕的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以油莎豆粕蛋白为底物,以水解度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评价指标,筛选得到碱性蛋白酶为制备油莎豆粕抗氧化肽的最优蛋白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优条件组合为温度50℃、酶底比4%、时间120 min和pH值9.5。在此条件下的水解度为25.94%,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82.04%。通过测定油莎豆粕抗氧化肽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得出IC50值为1.8359 mg/mL,其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莎豆粕蛋白 抗氧化肽 酶解法 正交试验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辅助离子液体法和酶解法提取鸡枞菌多糖及抗氧化性研究
10
作者 贾庆超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9-88,共10页
以鸡枞菌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离子液体法和酶解法提取鸡枞菌多糖,研究鸡枞菌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并对提取的多糖进行抗氧化性研究。结果表明,超声辅助离子液体法提取多糖的最佳工艺为离子液体体积1.5 mL、超声时间33 min、料液比1∶33... 以鸡枞菌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离子液体法和酶解法提取鸡枞菌多糖,研究鸡枞菌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并对提取的多糖进行抗氧化性研究。结果表明,超声辅助离子液体法提取多糖的最佳工艺为离子液体体积1.5 mL、超声时间33 min、料液比1∶33、超声温度56℃,在此条件下,多糖提取量为26.79 mg/g。超声辅助酶解法提取多糖的最佳工艺为酶溶液体积2.2 mL、提取温度51℃、料液比1∶21、提取时间51 min,在此条件下多糖提取量为18.67 mg/g。在两种方法的基础上探讨鸡枞菌多糖对DPPH·和·OH的清除能力,将其清除能力与V C作对比。结果表明,对DPPH·和·OH的清除能力均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当鸡枞菌多糖浓度为6 mg/mL时,超声辅助离子液体法和超声辅助酶解法得到的多糖对DPPH·和·OH的清除能力均达到最大,但均比同等浓度的V C低,对·OH的清除能力分别为59.59%和51.78%;对DPPH·的清除能力分别为73.98%和62.87%,表明鸡枞菌多糖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该研究为鸡枞菌多糖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枞菌 多糖 超声辅助离子液体法 超声辅助酶解法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秸纤维素酶解法产糖预处理过程工艺条件 被引量:39
11
作者 李稳宏 吴大雄 +3 位作者 高新 刘蓬军 王梅兰 李宝璋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27-230,共4页
介绍了以麦秸纤维素为原料酶解产物中含糖量的测定方法,着重报道了麦秸预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将麦秸粉碎至120~150目。
关键词 麦秸 纤维素 酶解法 预处理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解法制备罗非鱼油工艺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李梦凡 陶宁萍 +4 位作者 刘承初 潘镜 沈菊泉 肖琨 黄昭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11,共6页
采用酶解法提取冷冻罗非鱼头中的鱼油。以鱼油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利用单因素实验结合响应面分析法对酶解提鱼油工艺进行优化。确定的酶解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时间2.5 h、复合蛋白酶添加量1.25%、料液比1∶1、酶解温度56℃,在此条件下得... 采用酶解法提取冷冻罗非鱼头中的鱼油。以鱼油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利用单因素实验结合响应面分析法对酶解提鱼油工艺进行优化。确定的酶解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时间2.5 h、复合蛋白酶添加量1.25%、料液比1∶1、酶解温度56℃,在此条件下得到的鱼油提取率为81.3%,经小试实验鱼油提取率达到80.4%。粗鱼油经过活性白土脱色和过滤除杂,得到的精制鱼油理化指标除碘值外均符合SC/T 3502—2000精制鱼油一级标准。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精制鱼油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鱼油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72.15%),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占36.04%,主要为油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占36.11%,主要为亚油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油 酶解法 响应面 提取 精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解法提取薯蓣皂素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42
13
作者 佟玲 张胜科 +1 位作者 李锦 李宝林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1-83,共3页
以正交实验方法研究从人工栽培的黄姜中提取薯蓣皂素的酶解工艺.实验表明,酶解法提取薯蓣皂素的最佳条件为:150g黄姜在350mL水、3.0mL淀粉酶、40℃下酶解12h的条件下,薯蓣皂素的收率最高.在此条件下,皂素的得率平均可达2.37%,与直接酸... 以正交实验方法研究从人工栽培的黄姜中提取薯蓣皂素的酶解工艺.实验表明,酶解法提取薯蓣皂素的最佳条件为:150g黄姜在350mL水、3.0mL淀粉酶、40℃下酶解12h的条件下,薯蓣皂素的收率最高.在此条件下,皂素的得率平均可达2.37%,与直接酸水解法的得率1.84%相比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姜 薯蓣皂素 提取工艺 酶解法 正交实验 药物中间体 直接酸水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枣酶解法提汁工艺研究 被引量:37
14
作者 韩玉杰 李志西 杜双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85-87,共3页
应用果胶酶酶解技术,对红枣中营养及生理活性成分进行浸提,通过试验确定了红枣浸提的工艺参数为:果胶酶加量0.2%,浸提温度T=50℃,浸提液pH=3.5,浸提时间t=4h,5倍加水量。试验表明,采用果胶酶酶解法浸提枣汁工艺合理,提取率较传统的热水... 应用果胶酶酶解技术,对红枣中营养及生理活性成分进行浸提,通过试验确定了红枣浸提的工艺参数为:果胶酶加量0.2%,浸提温度T=50℃,浸提液pH=3.5,浸提时间t=4h,5倍加水量。试验表明,采用果胶酶酶解法浸提枣汁工艺合理,提取率较传统的热水法提高了16.12%,总糖含量提高了9.8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了4%,Vc含量提高了0.22mg/100ml,所得汁液枣香浓郁、无苦味、颜色为枣红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枣 果汁 果胶 加工工艺 浸提 酶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相酶解法提取菜籽油与菜籽蛋白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20
15
作者 刘志强 令玉林 +1 位作者 曾云龙 金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63-166,共4页
为提高菜籽蛋白的利用率,采用水相酶解法提取菜籽油与菜籽蛋白,以超滤法分离菜籽蛋白,重点对酶处理的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试验对各种酶的作用效果进行了比较,确定采用纤维素酶、果胶酶按活力比3∶1配方的复合酶处理效果较好;由优化试... 为提高菜籽蛋白的利用率,采用水相酶解法提取菜籽油与菜籽蛋白,以超滤法分离菜籽蛋白,重点对酶处理的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试验对各种酶的作用效果进行了比较,确定采用纤维素酶、果胶酶按活力比3∶1配方的复合酶处理效果较好;由优化试验得出酶处理的工艺参数为:固液比1∶5,酶用量30U/g,酶处理时间100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获得高质量的菜籽油与菜籽蛋白,油与蛋白质得率分别为92.6%、8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籽蛋白 菜籽油 水相酶解法 水浸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酶解法提取三七皂苷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7
16
作者 李元波 殷辉安 +2 位作者 唐明林 安莲英 周琳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5年第4期488-492,共5页
以三七提取液中总皂苷的含量和提取物得率为指标,考察了乙醇回流法、渗漉法、纤维素酶解法、果胶酶解法、复合酶解法的优劣,并采用单因素法和四因素(纤维素酶用量、果胶酶用量、酶解温度、乙醇浓度)三水平正交设计法对复合酶解法提取工... 以三七提取液中总皂苷的含量和提取物得率为指标,考察了乙醇回流法、渗漉法、纤维素酶解法、果胶酶解法、复合酶解法的优劣,并采用单因素法和四因素(纤维素酶用量、果胶酶用量、酶解温度、乙醇浓度)三水平正交设计法对复合酶解法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选,得到如下较理想的提取工艺条件:纤维素酶用量为15U/g生药)、果胶酶用量为140U/g(生药),酶解pH值为4.5,酶解温度为50℃,乙醇浓度为80%,提取时间为2.5h。所得三七提取液中总皂苷的含量为12.01%,提取物得率为35.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酶解法 三七 总皂苷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解法检测牛奶中的尿素 被引量:13
17
作者 王武生 时振强 +2 位作者 王纯玲 徐静 臧远彩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50-52,共3页
根据脲酶对尿素水解有特异催化作用的原理,利用普通仪器和常见试剂对掺入牛奶中的尿素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方法可靠,定量准确,回收率99.0%~101.2%,变异系数2.23%~5.04%之间,从而为及时准确地检出掺入或混入牛奶中的尿素、尿类,提供了一... 根据脲酶对尿素水解有特异催化作用的原理,利用普通仪器和常见试剂对掺入牛奶中的尿素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方法可靠,定量准确,回收率99.0%~101.2%,变异系数2.23%~5.04%之间,从而为及时准确地检出掺入或混入牛奶中的尿素、尿类,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解法 牛奶 尿素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解法提取大鲵尾部油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苗苗 罗庆华 +3 位作者 王海磊 宋英杰 王建文 向建国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10,共5页
为寻求我国大鲵资源利用新途径,并建立大鲵尾部油的最佳提取方法及工艺,采用酶解法从大鲵尾部脂肪组织中提取大鲵尾部油,并对所得的大鲵尾部油进行理化性质及脂肪酸组成分析。结果表明,酶解法提取大鲵尾部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添加量0.... 为寻求我国大鲵资源利用新途径,并建立大鲵尾部油的最佳提取方法及工艺,采用酶解法从大鲵尾部脂肪组织中提取大鲵尾部油,并对所得的大鲵尾部油进行理化性质及脂肪酸组成分析。结果表明,酶解法提取大鲵尾部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添加量0.3%,料液比1∶1.0,酶解时间1.0 h,酶解温度60℃,p H 6.5;在最佳条件下,提取率为98.53%。所提的大鲵尾部油达到我国水产行业SC/T 3502—2000粗鱼油的一级标准。酶解法所提大鲵尾部油中检测出17种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为49.42%,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为29.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鲵 大鲵尾部油 酶解法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相酶解法菜籽蛋白提取液超滤工艺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刘志强 曾云龙 +1 位作者 吴苏喜 李会东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2-56,共5页
对水相酶解法提取菜籽油与菜籽蛋白所得菜籽蛋白液进行超滤处理 ,研究超滤条件对超滤膜透过速率的影响 ,得出操作压力、温度、料液的 pH、料液蛋白质浓度影响较大。试验结果表明 ,控制操作压力 0 .2 0~ 0 .30MPa ,温度 5 0℃ ,料液 pH9... 对水相酶解法提取菜籽油与菜籽蛋白所得菜籽蛋白液进行超滤处理 ,研究超滤条件对超滤膜透过速率的影响 ,得出操作压力、温度、料液的 pH、料液蛋白质浓度影响较大。试验结果表明 ,控制操作压力 0 .2 0~ 0 .30MPa ,温度 5 0℃ ,料液 pH9~ 10时效果较好。采用超滤工艺 ,所得菜籽蛋白不含毒素、纯度及回收率在 90 %以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相酶解法 菜籽蛋白 超滤工艺 菜籽油 超滤膜 蛋白质浸提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控制酶解法从罗非鱼肉中制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 被引量:12
20
作者 朱志伟 曾庆孝 +2 位作者 林奕封 张立彦 阮征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71-76,共6页
实验以罗非鱼肉为材料,利用Trypsin、Alcalase2.4L、Protamex、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Flavourzyme和Kojizyme酶解制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ACEIP)。以ACE抑制率(Ⅰ值)、氨基酸态氮含量(Cn值)和TCA可溶性蛋白(短肽)含量(Cp值)为指... 实验以罗非鱼肉为材料,利用Trypsin、Alcalase2.4L、Protamex、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Flavourzyme和Kojizyme酶解制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ACEIP)。以ACE抑制率(Ⅰ值)、氨基酸态氮含量(Cn值)和TCA可溶性蛋白(短肽)含量(Cp值)为指标对酶解过程进行分析,说明了酶法水解以及不同酶水解生成产物的特点,指出控制酶解的方法,其中Trypsin、Alcalase2.4L、Protamex对罗非肉控制酶解制备ACEIP的效果较好,酶解产物(稀释20倍)的最大Ⅰ值分别为酶解1hⅠ值91.2%、酶解3hⅠ值90.9%,酶解产物对ACE的抑制率比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产物 鱼肉 酶解法 法水解 氨基酸态氮 水解 木瓜蛋白 血管紧张素转化 ACE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