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磺胺二甲嘧啶抗体的制备及酶联免疫分析方法的建立
1
作者 李子颖 刘一兵 +3 位作者 袁志刚 许文革 冯婷婷 郑婷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B09期63-67,共5页
应用人工合成免疫原免疫动物、杂交瘤融合技术制备出抗磺胺二甲嘧啶的单抗及多抗。抗体亲和常数均大于1.0×108L/mol。利用多抗2510建立酶联免疫分析方法。该方法测量范围为0.1^30 ng/mL,灵敏度为0.08 ng/mL,批内变异〈15%,批间变异... 应用人工合成免疫原免疫动物、杂交瘤融合技术制备出抗磺胺二甲嘧啶的单抗及多抗。抗体亲和常数均大于1.0×108L/mol。利用多抗2510建立酶联免疫分析方法。该方法测量范围为0.1^30 ng/mL,灵敏度为0.08 ng/mL,批内变异〈15%,批间变异〈21%。不同样品回收率在80.5%^137.8%之间,稀释实验测定值与稀释度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为0.9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免疫分析方法 磺胺二甲嘧啶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分析方法检测青霉素G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玉珍 田茂忠 +2 位作者 张小玲 温雅琼 王珠倩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57-661,共5页
本研究介绍了青霉素G残留的危害,并建立了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分析方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牛奶类样品中青霉素G的残留量。首先制备出青霉素G的单克隆抗体,在最优实验条件下,青霉素G浓度范围在1~1000 ng·mL... 本研究介绍了青霉素G残留的危害,并建立了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分析方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牛奶类样品中青霉素G的残留量。首先制备出青霉素G的单克隆抗体,在最优实验条件下,青霉素G浓度范围在1~1000 ng·mL^(-1)内,所建立方法的灵敏度(IC_(50))为17.33 ng·mL^(-1),检出限为0.75 ng·mL^(-1)。该抗体与苄星青霉素交叉反应率为30.09%,而与氨苄青霉素、羧苄青霉素、阿莫西林、先锋霉素、头孢噻肟钠均无交叉反应。牛奶类样品中青霉素G的加标回收率为81.70%~99.08%,相对标准偏差为1.82%~11.41%。以上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强的特异性,可以用于青霉素G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素G 单克隆抗体 免疫吸附分析方法(ELISA) 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赭曲霉毒素A单克隆抗体建立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刘仁荣 余宙 +1 位作者 何庆华 许杨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74-177,共4页
本研究通过活性酯法合成赭曲霉毒素A人工抗原,免疫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竞争ELISA检测方法,线性范围为200~6000pg/ml,检测下限为150pg/ml。单抗与赭曲霉毒素B的交叉反应率为35%,与桔霉素、黄曲霉毒素B1和展青霉素等毒... 本研究通过活性酯法合成赭曲霉毒素A人工抗原,免疫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竞争ELISA检测方法,线性范围为200~6000pg/ml,检测下限为150pg/ml。单抗与赭曲霉毒素B的交叉反应率为35%,与桔霉素、黄曲霉毒素B1和展青霉素等毒素交叉反应低于0.01%。在小麦样品中的加标回收率为83%~116%,变异系数为9.4%~19.8%。测试23份样品,赭曲霉毒素A的含量在0.6~2.56μg/kg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赭曲霉毒素A 人工抗原 单克隆抗体 免疫吸附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异性对硫磷单克隆抗体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建立 被引量:2
4
作者 吕丽兰 张娅 +7 位作者 邹承武 甘志勇 吴静娜 李乾坤 吕玉莲 易国强 温绍聪 何丽珊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93-1200,共8页
【目的】制备特异性识别对硫磷(PA)的单克隆抗体,建立其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ic-ELISA),为实现对硫磷的农残快检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化合物4-(二乙氧基硫代磷酸酯基)苯甲酸为半抗原,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卵清白蛋白(... 【目的】制备特异性识别对硫磷(PA)的单克隆抗体,建立其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ic-ELISA),为实现对硫磷的农残快检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化合物4-(二乙氧基硫代磷酸酯基)苯甲酸为半抗原,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卵清白蛋白(OVA)偶联制备人工抗原,免疫7周龄Balb/c雌性小鼠,取抗血清效价最高、特异性最优小鼠的脾脏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细胞融合,采用间接酶联免疫方法(i-ELISA)及ic-ELISA分别评价融合细胞株的阳性和特异性,通过有限稀释法筛选稳定分泌对硫磷抗体的单克隆细胞株。再通过棋盘格试验筛选出抗原抗体最佳工作浓度组合建立对硫磷ic-ELISA标准曲线,并基于对硫磷单克隆抗体与各结构类似物的交叉反应率,评估ic-ELISA的特异性。采购西红柿样品进行对硫磷的添加回收试验,运用气相色谱法(GC)验证ic-ELISA的准确性。【结果】成功合成对硫磷人工抗原PA-BSA和PA-OVA,经5次免疫后融合小鼠的血清效价为8×103;通过有限稀释法筛选获得灵敏度高、特异性最强的对硫磷单克隆细胞株4F11A10。以2μg/mL包被抗原PA-OVA、0.25μg/mL细胞株4F11A10分泌抗体为最佳抗原抗体工作浓度组合,建立对硫磷ic-ELISA及其标准曲线,其半抑制浓度(IC50)为50 ng/mL,检测范围(IC20~IC80)为2.34~300 ng/mL;所建立的对硫磷ic-ELISA与5种有机磷农药(丙溴磷、杀扑磷、倍硫磷、水胺硫磷和甲拌磷)均无交叉反应。对比ic-ELISA和GC测定西红柿样品中对硫磷的添加回收试验结果,发现ic-ELISA的添加回收率为84.86%~100.27%,GC的添加回收率为97.60%~106.40%,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好。【结论】建立的ic-ELISA可用于快速检测蔬菜、水果等农产品中的对硫磷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硫磷 间接竞争免疫吸附分析方法(ic-ELISA) 单克隆抗体 气相色谱法(G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Casomorphin-7的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源淑 钟海涛 +1 位作者 邹思湘 陈伟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4-97,共4页
β-酪啡肽-7(β-Casomorphin-7)是一个有代表性的乳源外啡肽,有调节动物消化道运动和采食、内分泌、免疫等多种生物学功能。本研究以β-Casomorphin-7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经戊二醛交联的复合物作为包被抗原;一抗为鸡抗β-Casomorphin-7... β-酪啡肽-7(β-Casomorphin-7)是一个有代表性的乳源外啡肽,有调节动物消化道运动和采食、内分泌、免疫等多种生物学功能。本研究以β-Casomorphin-7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经戊二醛交联的复合物作为包被抗原;一抗为鸡抗β-Casomorphin-7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交联复合物的抗血清;酶标二抗为兔抗鸡IgG经戊二醛与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交联的复合物。包被抗原和一抗的稀释度经方阵稀释实验确定。本实验所建立的竞争ELISA方法的孔间差异为3.3%,板间差异为8.6%,检测灵敏度20ng/ml,检测范围20~320ng/ml,在实验浓度范围内。β-Casomor-phin-7的抗血清与β-内啡肽、脑啡肽、强啡肽、精氨酸降压素和神经降压素等活性肽未显示免疫交叉反应。表明所建立的方法有较高的特异性,可用于酪啡肽的体内功能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学 β-Casomorphin-7 ELISA 多克隆抗体 检测 免疫吸附分析方法 酪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尿激酶原临床Ⅰ期药代动力学研究
6
作者 宋海晶 杨伟志 +5 位作者 张卓梅 欧伦 陈方 王清清 董立厚 刘秀文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2年第6期672-676,共5页
目的:研究健康受试者单次静脉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后的药代动力性质。方法:采用ELISA分析方法测定血浆总uPA、sc-uPA抗原浓度以及联合免疫生色底物法测定纤溶活性变化。结果:健康受试者单次静脉注射给药剂量分别为20、40和60mg... 目的:研究健康受试者单次静脉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后的药代动力性质。方法:采用ELISA分析方法测定血浆总uPA、sc-uPA抗原浓度以及联合免疫生色底物法测定纤溶活性变化。结果:健康受试者单次静脉注射给药剂量分别为20、40和60mg,血浆uPA、sc-uPA和纤溶活性的AUC和Cmax呈剂量依赖性增加,剂量比为1∶2∶3,AUCuPA之比为1∶2.1∶3.3;AUCsc-uPA之比1∶1.9∶2.9;不同给药剂量组间的uPA、sc-uPA抗原浓度的CLS、VSS、MRT、末端t1/2和tmax等参数无统计学差异。血浆纤溶活性浓度时间曲线的AUC和Cmax随剂量增加而增加,但表现出一定的非线性变化趋势,Cmax之比为1∶2.3∶3.9,AUC之比为1∶2.9∶4.7,CLS与Vd随剂量增加而逐渐减少。结论:健康受试者个体口服20~60mg剂量rhproUK后,血浆总u-PA、sc-uPA抗原浓度变化表现为线性药代动力学;而血浆纤溶活性浓度表现出非线性药代动力学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尿激 药代动力学 免疫吸附分析方法 血药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坏死花叶病毒CP基因原核表达及其抗血清制备 被引量:2
7
作者 邢飞 王红清 李世访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69,共7页
苹果坏死花叶病毒(Apple necrotic mosaic virus,ApNMV)是近年新发现的病原物,并且是与我国苹果花叶病症状高度相关的重要病毒,进行ApNMV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基因原核表达、制备多克隆抗血清,以建立快速、灵敏、准确的ApNMV常规... 苹果坏死花叶病毒(Apple necrotic mosaic virus,ApNMV)是近年新发现的病原物,并且是与我国苹果花叶病症状高度相关的重要病毒,进行ApNMV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基因原核表达、制备多克隆抗血清,以建立快速、灵敏、准确的ApNMV常规检测方法尤为必要.通过设计特异性引物,以RT-PCR方法成功获得ApNMV CP基因序列,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利用IPTG进行重组蛋白(含His-tag)诱导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CP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高效表达,用Ni Sepharose 6 Fast Flow进行蛋白纯化,回收共得到重组蛋白2.4 mg.在屏障环境下免疫2只SPF级新西兰兔,制备出多克隆抗血清,稀释400倍后仍能与ApNMV阳性苹果叶片样品发生免疫反应.由此证明,本研究建立的ApNMV间接ELISA检测方法具有较好的灵敏性,检测效率高,能够用于田间大量样品ApNMV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坏死花叶病毒 外壳蛋白基因 原核表达 抗血清 免疫吸附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性二噁英筛选-确认技术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康 戎志毅 +2 位作者 邓芸芸 贾丽娟 殷浩文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99-804,共6页
以酶联免疫分析(EIA)方法筛选和同位素稀释、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HRGC-HRMS)技术确认相结合的方式,对上海地区土壤二噁英水平进行了研究.以w(二噁英)的区域筛选值19.0 ng/kg(以EIA-TEQ计)作为筛选标准,以文献上限值... 以酶联免疫分析(EIA)方法筛选和同位素稀释、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HRGC-HRMS)技术确认相结合的方式,对上海地区土壤二噁英水平进行了研究.以w(二噁英)的区域筛选值19.0 ng/kg(以EIA-TEQ计)作为筛选标准,以文献上限值10.0 ng/kg作为确认标准,对超过筛选标准的样品进行确认,并对高于确认标准的样品进行了化学组分分析.共筛选了包括农业土壤、林地、绿地在内的145个样品,其中高于筛选标准的样品有7个,经HRGC-HRMS确认后有3个样品高于确认标准,其w(二噁英)为10.2-61.2 ng/kg(以I-TEQ计).这些样品来自工业区和垃圾焚烧厂周围.组成模式分析结果显示,它们可能受到焚烧输入源的影响,但是否直接由潜在排放源引起还需进一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相对快速和成本较低的筛选-评估体系适用于较大范围区域性二噁英污染的快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DD/FS 筛选-评估体系 酶联免疫分析方法 HRGC-HRMS 土壤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香人工抗原的合成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4
9
作者 卞欢 仇新媛 +4 位作者 李鹏鹏 陈琳 耿志明 王道营 徐为民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1-57,共7页
利用脱氢松香胺(DHAM)为半抗原合成了松香的完全抗原、并通过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了多克隆抗体。首先DHAM与琥珀酸酐(SUC)反应合成琥珀酸单酰脱氢松香胺(DHAM-SUC),然后再与牛血清蛋白(BSA)和钥孔血蓝蛋白(KLH)进行偶联,合成了松香的... 利用脱氢松香胺(DHAM)为半抗原合成了松香的完全抗原、并通过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了多克隆抗体。首先DHAM与琥珀酸酐(SUC)反应合成琥珀酸单酰脱氢松香胺(DHAM-SUC),然后再与牛血清蛋白(BSA)和钥孔血蓝蛋白(KLH)进行偶联,合成了松香的完全抗原DHAM-SUCBSA和DHAM-SUC-KLH,偶联比分别为12和35。以DHAM-SUC-KLH为免疫原对新西兰大白兔进行免疫,制备了抗血清,效价达1.28×10~5,脱氢松香酸(DHA)和松香酸(AA)的50%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25. 1μg/L和36. 4μg/L。研究合成的松香人工抗原具有理想的免疫原性,获得的多克隆抗体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可为建立畜禽肉制品中松香残留的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方法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香 脱氢松香胺 人工抗原 多克隆抗体 免疫吸附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