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响应面分析优化酶法辅助超声提取余甘子多糖工艺 被引量:4
1
作者 罗兰 曾茂贵 +1 位作者 饶雪娥 李羚羚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4年第4期264-268,共5页
利用酶法辅助超声提取法从余甘子中提取多糖,考查了超声时间、液料比、超声温度和超声功率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优化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余甘子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温度41℃,液料比6... 利用酶法辅助超声提取法从余甘子中提取多糖,考查了超声时间、液料比、超声温度和超声功率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优化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余甘子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温度41℃,液料比6∶1,超声时间75 min,超声功率300 W,多糖提取率为5.76%,接近于模型预测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甘子 多糖 酶法辅助超声提取 单因素试验 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辅助酶法提取藤茶多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分析
2
作者 尹团章 邵佩 +3 位作者 庄虎 陈浩 朱杰 何启强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005-2013,共9页
为优化藤茶多糖超声辅助提取工艺条件,并测定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以恩施藤茶为原料,通过响应面法和超声波辅助酶法优化藤茶多糖的提取工艺条件,运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检测(HPLC-CAD)法分析藤茶多糖的单糖组成,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 为优化藤茶多糖超声辅助提取工艺条件,并测定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以恩施藤茶为原料,通过响应面法和超声波辅助酶法优化藤茶多糖的提取工艺条件,运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检测(HPLC-CAD)法分析藤茶多糖的单糖组成,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藤茶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5 g/mL,复合酶添加量3%,超声时间30 min,超声温度50℃,藤茶多糖得率达到12.01%±0.13%,藤茶多糖由6种单糖组成,其中蔗糖、葡萄糖含量较高。藤茶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20 mg/mL的藤茶多糖对·OH的清除率为(89.12±0.21)%,对ABTS+·的清除率为(94.50±0.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茶 多糖 超声辅助酶法提取 响应面 单糖组成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藜麦多糖超声辅助酶法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抑制胰脂肪酶活性分析
3
作者 滕聪 吴萧宇 +1 位作者 郝宇琼 李莹 《山西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135-142,共8页
为了解决藜麦多糖提取不充分造成的资源浪费问题,以多糖得率为指标,以复合酶添加量、提取时间、超声功率和料液比为变量,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响应面优化试验,并通过扫描电镜分析藜麦多糖的表观形貌,以明确超声辅助酶法提取藜麦多糖... 为了解决藜麦多糖提取不充分造成的资源浪费问题,以多糖得率为指标,以复合酶添加量、提取时间、超声功率和料液比为变量,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响应面优化试验,并通过扫描电镜分析藜麦多糖的表观形貌,以明确超声辅助酶法提取藜麦多糖的最佳工艺,基于体外胰脂肪酶抑制试验评价藜麦多糖的降脂活性。响应面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回归模型极显著,R2值为0.982 5,变量对响应值的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料液比>提取时间>酶添加量;酶添加量和提取时间的交互作用影响显著,料液比和酶添加量的交互作用、料液比和提取时间的交互作用影响均不显著。通过超声辅助酶法提取藜麦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功率450 W、料液比1∶14.3、复合酶添加量2.1%、超声提取时间130 min。在此条件下,得出藜麦多糖的提取率为17.02%。扫描电镜结果表明,通过此方式提取的藜麦多糖结构松散,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藜麦多糖对胰脂肪酶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并呈剂量依赖性,当样品质量浓度为10 mg/mL时,抑制率达到71.35%,表明藜麦多糖具有显著的体外降脂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多糖 工艺优化 超声辅助酶法提取 胰脂肪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刺玫果总黄酮超声辅助酶法提取工艺 被引量:6
4
作者 孟永海 付敬菊 +3 位作者 牟景龙 邸金霖 孟祥瑛 翟春梅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9年第12期21-28,共8页
以刺玫果总黄酮提取率为考核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酶种类及用量、乙醇体积分数、溶液pH值、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超声功率、超声温度、超声时间、提取方式等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刺玫果总黄酮的超... 以刺玫果总黄酮提取率为考核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酶种类及用量、乙醇体积分数、溶液pH值、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超声功率、超声温度、超声时间、提取方式等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刺玫果总黄酮的超声辅助酶法提取工艺,确定最优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用量15 mg·g^-1、乙醇体积分数60%、溶液pH值5、料液比1∶15(g∶mL)、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2.0 h、超声功率450 W、超声温度50℃、超声时间40 min,在此条件下,刺玫果总黄酮提取率达到128.6 mg·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玫果 总黄酮 超声辅助酶法提取 单因素实验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桑叶总黄酮的工艺 被引量:16
5
作者 张丽霞 魏照辉 赵婉晴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13期217-217,218-221,共5页
利用响应面法对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桑叶总黄酮的条件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3个因素为自变量,以桑叶总黄酮提取率为响应值,进行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当加酶量... 利用响应面法对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桑叶总黄酮的条件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3个因素为自变量,以桑叶总黄酮提取率为响应值,进行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当加酶量为0.8%,超声功率为200W,超声时间为10min时,提取桑叶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8(g/mL),提取温度51℃,提取时间3.6h,在此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为5.55%,总黄酮产量理论值与试验平均值相对标准误差为0.89%,表明Box-Behnken模型优化可用于桑叶总黄酮提取条件优化,所得参数准确可靠,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总黄酮 超声辅助酶法提取 响应面法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微波辅助酶法提取糜子麸皮可溶性膳食纤维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颜飞翔 朱立斌 +3 位作者 朱丹 苗欣月 牛广财 魏文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63-172,共10页
以糜子麸皮为原料,采用超声-微波辅助酶法研究液料比、协同时间、提取温度、复合酶添加量对糜子麸皮可溶性膳食纤维(SDF)得率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进行工艺优化,并分析糜子麸皮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响应面法优化糜子麸... 以糜子麸皮为原料,采用超声-微波辅助酶法研究液料比、协同时间、提取温度、复合酶添加量对糜子麸皮可溶性膳食纤维(SDF)得率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进行工艺优化,并分析糜子麸皮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响应面法优化糜子麸皮SDF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为31:1 mL/g、协同时间21 min、提取温度56℃、复合酶添加量1.4%,该条件下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为6.35%,纯度为91.27%。抗氧化活性表明,当样品浓度为14 mg/mL时,糜子麸皮SDF还原力为1.219,其对于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自由基清除率和羟自由基清除率的IC;值分别为2.45、26.15和5.98 mg/mL,说明糜子麸皮SDF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糜子麸皮 可溶性膳食纤维 超声-微波辅助酶法提取 工艺优化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点设计法优化超声酶法提取蓝莓粉中花青素的工艺 被引量:4
7
作者 孙倩怡 李慧萍 +2 位作者 张晶 鲁宝君 夏玉婷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1-48,共8页
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超声酶法提取蓝莓中花青素的工艺,以酶种类、酶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醇浓度和p H值为因素,以花青素提取率为指标,进行提取工艺的单因素优化;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星点设计-效应... 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超声酶法提取蓝莓中花青素的工艺,以酶种类、酶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醇浓度和p H值为因素,以花青素提取率为指标,进行提取工艺的单因素优化;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考察联合提取时体系中醇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对提取结果的影响,从而确定了酶-辅助超声法提取蓝莓中花青素的最佳工艺为:β-葡聚糖酶,提取时间为20 min,料液比为1∶20,往体系中补充无水乙醇,使得体系中的醇浓度为55%,再继续超声提取10 min。花青素提取率可达到19.156%,提取条件温和,酶用量小,提取率高,可为蓝莓中花青素的深度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花青素 酶法-超声辅助提取 星点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ackett-Burman和Box-Behnken联合优化复合酶辅助超声波提取桑叶总黄酮工艺 被引量:4
8
作者 刘芸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4-80,共7页
试验研究复合酶法辅助超声提取桑叶中总黄酮的工艺。研究先以芦丁为对照品,比较了盐酸-镁粉法、NaNO2-Al(NO3)3-NaOH法、AlCl3法3种络合方法对桑叶总黄酮的适应性;选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对9个单因素进行筛选,确定了具有显著性影响... 试验研究复合酶法辅助超声提取桑叶中总黄酮的工艺。研究先以芦丁为对照品,比较了盐酸-镁粉法、NaNO2-Al(NO3)3-NaOH法、AlCl3法3种络合方法对桑叶总黄酮的适应性;选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对9个单因素进行筛选,确定了具有显著性影响的3个因素,再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采用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以桑叶总黄酮得率为响应值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AlCl3法对桑叶总黄酮适应性最佳;最佳工艺条件为:复合酶比1:1(w/w)、用酶量为1.0%、pH值为5.0、酶解时间50 min、酶解温度50℃、乙醇浓度71%、超声功率225 W、超声温度60℃、超声时间33 min。在此条件下,桑叶总黄酮得率为27.76 mg/g。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得率高,为桑叶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法超声辅助提取 桑叶 总黄酮 Plackett-Burnman Box-Behnke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复合酶辅助超声波提取柚子皮总黄酮工艺 被引量:33
9
作者 刘媛洁 张良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143-150,共8页
本研究以马家柚柚子皮为研究对象,采用复合酶法辅助超声波法优化了柚子皮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首先研究复合酶(纤维素酶∶果胶酶)的配比、复合酶的用量、pH、料液比、酶解温度、酶解时间、超声功率和超声时间共8个要素因子对柚子皮中总... 本研究以马家柚柚子皮为研究对象,采用复合酶法辅助超声波法优化了柚子皮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首先研究复合酶(纤维素酶∶果胶酶)的配比、复合酶的用量、pH、料液比、酶解温度、酶解时间、超声功率和超声时间共8个要素因子对柚子皮中总黄酮得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先选用Plackett-Burnman试验设计确定了具有显著性影响的因子为:复合酶的用量、酶解温度、超声功率和超声时间,再选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优化了柚子皮中的总黄酮提取条件。结果表明,酶法辅助超声波法提取柚子皮中总黄酮的提取条件为:复合酶的配比(纤维素酶∶果胶酶)为3∶2、复合酶的用量1.70%、pH4.5、料液比1∶20 g/mL、酶解温度55.0℃、酶解时间60 min、超声功率183.00 W、超声时间41.00 min,在此条件下柚子皮中总黄酮得率为2.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子皮 总黄酮 酶法超声辅助提取 Plackett-Burnman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黄菌丝体的液体发酵培养及多糖提取和抗氧化活性测定 被引量:13
10
作者 宋红志 王方芹 +2 位作者 王俊 盛晟 吴福安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00-710,共11页
为高效利用桑黄资源开发多糖类抗氧化剂,以菌丝体生物量为考核指标,对桑黄菌丝体的液体摇瓶发酵培养条件进行单因素试验,筛选出较佳的培养条件:以葡萄糖为碳源,大豆蛋白胨为氮源,发酵液p H为6,培养温度为30℃,摇瓶转速为140 r/min,接... 为高效利用桑黄资源开发多糖类抗氧化剂,以菌丝体生物量为考核指标,对桑黄菌丝体的液体摇瓶发酵培养条件进行单因素试验,筛选出较佳的培养条件:以葡萄糖为碳源,大豆蛋白胨为氮源,发酵液p H为6,培养温度为30℃,摇瓶转速为140 r/min,接种量(体积分数)为4%。采用超声波辅助复合酶法提取桑黄多糖,复合酶由3%纤维素酶(酶活力为1.0×10~4U/g)、2%木瓜蛋白酶(1.5×10~4U/g)和1.5%果胶酶(4.0×10~4U/g)组成,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质量浓度20 g/L、超声波功率300 W、处理温度50℃、处理时间45 min,在此条件下多糖得率可达10.867%。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6个来源菌株培养桑黄菌丝提取粗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6种桑黄粗多糖样品均表现出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其中韩国来源菌株、中国金寨来源菌株的桑黄多糖对ABTS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强,具有进一步开发为天然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黄 发酵培养 多糖 超声辅助复合酶法提取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