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胶束固定化乳酸脱氢酶的催化动力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庹浔 程洁 柳畅先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80-282,共3页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ATB)-辛烷-己醇反胶束体系对乳酸脱氢酶(LDH)进行固定化,试验了含水量、CTAB和己醇浓度对LDH固定化的影响。对游离酶和固定化酶的催化动力学性质研究表明:酶促反应的最适pH值分别为9.2和9.5,最适温度分别是37℃...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ATB)-辛烷-己醇反胶束体系对乳酸脱氢酶(LDH)进行固定化,试验了含水量、CTAB和己醇浓度对LDH固定化的影响。对游离酶和固定化酶的催化动力学性质研究表明:酶促反应的最适pH值分别为9.2和9.5,最适温度分别是37℃和43℃,对乳酸的米氏常数Km分别为1.4 mmol/L和2.3mmol/L。30℃时,游离酶存放2 h,约失活50%,而固定化酶仅失活10%,表明反胶束固定化LDH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胶束 乳酸脱氢 固定化 酶催化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脱氢酶在反胶束溶液中的催化动力学性质 被引量:2
2
作者 何进星 柳畅先 孙小梅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81-984,共4页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辛烷-己醇反胶束体系对醇脱氢酶(ADH)进行固定化,考察了含水量、酶液pH值、CTAB和己醇浓度对ADH固定化的影响。对游离酶和固定化酶的催化动力学性质研究表明,酶促反应的最适pH值分别为8.2和8.8,最适温度...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辛烷-己醇反胶束体系对醇脱氢酶(ADH)进行固定化,考察了含水量、酶液pH值、CTAB和己醇浓度对ADH固定化的影响。对游离酶和固定化酶的催化动力学性质研究表明,酶促反应的最适pH值分别为8.2和8.8,最适温度分别是31和20℃,对乙醇的米氏常数Km分别为12和7.4 mmol/L。在30℃时,游离酶存放150 min后失活90%,固定化酶失活50%,表明反胶束固定化ADH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胶束 醇脱氢 固定化 酶催化动力学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iS的表达、纯化及催化3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水解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冯吉利 杨霞 +6 位作者 闫小艳 高会洲 冯雷 程序 贾超 吴迪 杨科武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97-200,216,共5页
目的研究金属β-内酰胺酶(MBL)ImiS催化β-内酰胺类抗生素水解的动力学特征,为研发MBLs的通用型抑制剂提供实验数据。方法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ImiS,以SP-Sepharose离子交换层析柱纯化,通过MALDI-TOF MS测定其分子量,用UV-VIS测定ImiS催... 目的研究金属β-内酰胺酶(MBL)ImiS催化β-内酰胺类抗生素水解的动力学特征,为研发MBLs的通用型抑制剂提供实验数据。方法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ImiS,以SP-Sepharose离子交换层析柱纯化,通过MALDI-TOF MS测定其分子量,用UV-VIS测定ImiS催化法罗培南等3类6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水解的酶动力学参数,并考察不同pH、温度及底物浓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征获得ImiS的分子量为25209Da,ImiS对法罗培南、青霉素G、氨苄西林及羧苄青霉素水解的催化常数Kcat分别为(2.15±0.03),(0.85±0.03),(0.71±0.02)和(0.58±0.02)s-1,对头孢三嗪和头孢噻肟无活性。底物为法罗培南时,ImiS最适活性的pH为7.5±0.1,在酸性环境中酶活性降低较为明显,最适活性的温度为(44.8±0.8)℃。结论治疗携带ImiS的病菌引起的感染,使用法罗培南不妥,而头孢三嗪或头孢噻肟为合理。实验结果为ImiS抑制剂的设计与合成提供了很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耐药 金属β-内酰胺ImiS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酶催化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T-L1与Co(Ⅱ)-L1的光谱表征及催化水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动力学研究
4
作者 闫小艳 高会洲 +2 位作者 冯吉利 杨霞 杨科武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88-393,共6页
目的表征金属β-内酰胺酶(MBL)L1的结构和动力学特性,以其发展MBL的通用型抑制剂。方法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表达并纯化野生型L1(Wild type L1,WT-L1),以SDS-PAGE电泳确认;用EDTA除去WT-L1中的Zn(Ⅱ)离子得Apo-L1,再用Co(II)滴定制得... 目的表征金属β-内酰胺酶(MBL)L1的结构和动力学特性,以其发展MBL的通用型抑制剂。方法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表达并纯化野生型L1(Wild type L1,WT-L1),以SDS-PAGE电泳确认;用EDTA除去WT-L1中的Zn(Ⅱ)离子得Apo-L1,再用Co(II)滴定制得Co(Ⅱ)-L1;通过UV-Vis,CD及荧光光谱表征WT-L1及Co(Ⅱ)-L1活性中心的结构;采用稳态动力学方法测定WT-L1及Co(Ⅱ)-L1催化3类9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水解反应的酶动力学参数,确定抗生素对L1的稳定性。结果获得纯化的WT-L1和重组的Co(Ⅱ)-L1;光谱表征表明L1具有两个金属活性中心,Co(II)-L1的二级结构发生显著变化;WT-L1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酶促活性最强,青霉素类次之,头孢类抗生素较弱,Co(Ⅱ)-L1比WT-L1的酶催活性弱。结论 Co(Ⅱ)-L1的重组实现了对MBL-L1的结构表征,L1对青霉素类抗生素呈现强的催化活性,对头孢类抗生素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β-内酰胺L1 金属重组 光谱表征 β-内酰胺类抗生素:酶催化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腈水合酶反应动力学与酶失活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志东 梁伟 +4 位作者 苗磊 张洪林 王战勇 邱峰 邱江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6年第14期2072-2075,共4页
在以丙烯腈为原料,微生物转化生产丙烯酰胺的过程中,酶催化反应是过程的关键。为了了解酶催化的动力学,以自由细胞的酶为催化剂,进行了腈水合酶的反应动力学和失活动力学的研究。首先研究了菌体浓度、温度、pH值、丙烯腈浓度、丙烯酰胺... 在以丙烯腈为原料,微生物转化生产丙烯酰胺的过程中,酶催化反应是过程的关键。为了了解酶催化的动力学,以自由细胞的酶为催化剂,进行了腈水合酶的反应动力学和失活动力学的研究。首先研究了菌体浓度、温度、pH值、丙烯腈浓度、丙烯酰胺浓度等对腈水合酶催化反应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这些因素中,温度和丙烯酰胺浓度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经过对不同温度下的反应速度的研究,得到腈水合酶水合反应的活化能为Ea=60.87kJ/mol,酶失活反应的活化能为89.36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 丙烯腈 腈水合 催化反应动力学 失活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通道内酶组装及其催化反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上官莉 徐璇 刘松琴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02-311,共10页
研究酶的组装和催化反应不仅有利于探索生命活动的本质,同时对开发酶在工业合成、分析检测、疾病治疗等领域的实际应用价值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发现,酶的有效固定和有序组装是保持酶活性、酶促反应的稳定性和对酶催化过程进行控制... 研究酶的组装和催化反应不仅有利于探索生命活动的本质,同时对开发酶在工业合成、分析检测、疾病治疗等领域的实际应用价值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发现,酶的有效固定和有序组装是保持酶活性、酶促反应的稳定性和对酶催化过程进行控制的重要途径,而在纳米通道内进行单酶或多酶的有序组装,利用纳米通道的限域效应可有效保持酶的构型进而提高酶催化反应的选择性和催化效率,增强酶级联反应的动力学进程.本文概述了近年来基于纳米通道的酶反应器在生物传感领域的研究进展,着重描述纳米通道限域空腔内酶的组装方法、酶催化反应及其动力学机制,并展望了基于纳米通道的酶反应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通道 组装 反应器 限域效应 酶催化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手持式农药速测仪酶法现场测定蔬菜中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农药残毒 被引量:20
7
作者 邹明强 杨蕊 +2 位作者 赵丽丽 于爱民 金钦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016-1018,共3页
A simple, convenient and on-site determination method and the corresponding handheld analyzer for monitoring toxicity of organophosphates and carbamates in vegetables were developed based on enzyme catalytic dynamic p... A simple, convenient and on-site determination method and the corresponding handheld analyzer for monitoring toxicity of organophosphates and carbamates in vegetables were developed based on enzyme catalytic dynamic photometry. Variousexperimental parameters were studied and optimized. The toxicity level can be judged according to the enzyme inhibition rate directly displayed on the analyzer. The method is rapid, with an average analysis time of 6-8 min for per sample. It is of practicality and great value, and can effectively be applied for monitoring the toxicity of pesticides, such as organophosphates and carbamates, commonly used for vegetab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持式农药速测仪 现场测定 蔬菜 有机磷农药 氨基甲酸酯农药 残毒量 酶催化动力学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氧化石墨烯固定化果胶酶 被引量:6
8
作者 朱珣之 李强 +4 位作者 华楠 季更生 李天程 屠洁 赵翔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324-3328,共5页
磁性氧化石墨烯固定化酶的研究鲜见报道,本实验采用水热沉淀法制备了铁磁性氧化石墨烯(magnetic graphene oxide,MGO),通过交联剂固定化果胶酶。采用红外光谱和SEM表征了制备的MGO的活性基团和特性。结果表明MGO具有—OH等亲水活性基团... 磁性氧化石墨烯固定化酶的研究鲜见报道,本实验采用水热沉淀法制备了铁磁性氧化石墨烯(magnetic graphene oxide,MGO),通过交联剂固定化果胶酶。采用红外光谱和SEM表征了制备的MGO的活性基团和特性。结果表明MGO具有—OH等亲水活性基团,可以较好地分散在水相催化体系中。磁性氧化石墨烯的蛋白上载量可达1453mg/g MGO,远高于颗粒活性碳,硅藻土和粉末活性炭的上载量。并且研究了酶催化的动力学,酶的催化转化值7.41h-1,催化效率0.98m L/(h?mg),Km7.55mg/m L。固定化酶稳定性明显增强,且重复使用10次活性仍然可以保持在初始酶活的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氧化石墨烯 固定化 果胶 酶催化动力学 回收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形理论及其在食品科学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倪静安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4-110,共7页
将研究非线性系统中产生的不规则、不光滑几何形体的分形理论应用于食品科学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功.分形理论很好地解释了DNA、蛋白质和酶等生物大分子、食品质量控制、食品加工过程、酶催化动力学等方面的许多非线性问题.分形理论为... 将研究非线性系统中产生的不规则、不光滑几何形体的分形理论应用于食品科学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功.分形理论很好地解释了DNA、蛋白质和酶等生物大分子、食品质量控制、食品加工过程、酶催化动力学等方面的许多非线性问题.分形理论为人们研究食品科学领域中的非线性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理论 食品科学 食品质量控制 酶催化动力学 应用 食品物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华理工大学发明牛奶检测新技术
10
《湖南畜牧兽医》 2008年第6期44-44,共1页
东华理工大学校质谱研究室在牛奶现场检测技术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研制成两种廉价的现场检测技术和一种最快速灵敏的质谱检测新技术,能高灵敏地确定三聚氰胺含量,并可在毫秒内判断三聚氰胺是否超标。目前,对牛奶三聚氰胺的检... 东华理工大学校质谱研究室在牛奶现场检测技术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研制成两种廉价的现场检测技术和一种最快速灵敏的质谱检测新技术,能高灵敏地确定三聚氰胺含量,并可在毫秒内判断三聚氰胺是否超标。目前,对牛奶三聚氰胺的检测,世界上大都采用成本较高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等技术排查,在鲜奶和奶制品的质量检测普遍存在着检测设备不足、耗时长、效率低以及检测技术单一、成本较高、速度慢等问题。对此.该校的陈焕文率领的团队综合酶催化动力学、分子光谱学、生物化学、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等多学科的知识和研究成果,开发出具有广泛实用性的新型快速专一性检测三聚氰胺的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测技术 质谱检测 牛奶 光机电一体化技术 三聚氰胺 发明 大学 酶催化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