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的实验教学及体会 被引量:1
1
作者 沈伟云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42-43,共2页
本文从训练思维广度、增进思维深度和提高思维难度三方面总结了,“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的实验教学及体会。
关键词 酶催化作用 实验教学 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反胶束固定化酶的催化性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朱苗苗 柳畅先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8-171,共4页
探讨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ATC)-戊醇-辛烷反胶束体系固定化乳酸脱氢酶(LDH)和醇脱氢酶(ADH)的催化作用。试验了含水量、表面活性剂以及助溶剂浓度对于酶固载量的影响。对游离酶和固定化酶催化性质研究表明:LDH酶促反应的适宜p H值分别... 探讨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ATC)-戊醇-辛烷反胶束体系固定化乳酸脱氢酶(LDH)和醇脱氢酶(ADH)的催化作用。试验了含水量、表面活性剂以及助溶剂浓度对于酶固载量的影响。对游离酶和固定化酶催化性质研究表明:LDH酶促反应的适宜p H值分别为9.2和9.0,适宜温度为51℃和29℃,米氏常数15mmol·L-1和2mmol·L-1;ADH酶促反应的适宜p H值为8.8和8.2,适宜温度为33℃和39℃,米氏常数4mmol·L-1和17mmol·L-1。应用反胶束固定化酶测定了试样中微量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胶束 固定化 乳酸脱氢 醇脱氢 酶催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鹰嘴豆β-半乳糖苷酶的分离纯化与表征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绪渊 赵克浩 +1 位作者 孟延发 涂伟霞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7期629-634,共6页
从鹰嘴豆中分离得到了三种β-半乳糖苷酶(酶Ⅰ、酶Ⅱ和酶Ⅲ)。将酶Ⅰ和酶Ⅱ进一步纯化,其比活力分别提高了19倍和48倍.酶活力回收率分别为16%和18%,测得它们的表观分子里分别为2.4×104和5.8×104;最适pH分别5.9和5.... 从鹰嘴豆中分离得到了三种β-半乳糖苷酶(酶Ⅰ、酶Ⅱ和酶Ⅲ)。将酶Ⅰ和酶Ⅱ进一步纯化,其比活力分别提高了19倍和48倍.酶活力回收率分别为16%和18%,测得它们的表观分子里分别为2.4×104和5.8×104;最适pH分别5.9和5.0,最适温度分别为55℃和45℃.酶Ⅰ水解ONPG和PNPG的KM分别为33×10-2mol·dm-3和60×10-3mol·dm-3;酶Ⅱ水解ONPG和PNPG的KM分别为30×10-3mol·dm-3和60×10-4mol·dm-3.乳糖和半乳糖为该酶的竞争性可逆抑制剂,棉子糖为非竞争性可逆抑制剂.该酶受Hg2+和PCMB强烈抑制和NEM明显抑制,而Mg2+、Zn2+和Ca2+具有激活作用,推知巯基(-SH)是酶活性中心必须基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半乳糖苷 鹰嘴豆 分离纯化 表征 酶催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陈代谢与酶”的探索性实验
4
作者 胡虹 《生物学教学》 2000年第11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催化作用 气泡产生 过氧化 浸出液 催化 氧化铁 新陈 设计实验 生物学教学 唾液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