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菜长链酰基辅酶A合成酶基因(LACS4)的电子克隆和表达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崇保强 谭小力 +2 位作者 周佳 袁伟伟 朱福各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8-43,共6页
长链酰基辅酶A合成酶(LACSs)把游离脂肪酸活化成为酰基辅酶A硫脂,在油脂的合成和降解途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电子克隆的方法,发现了1个油菜(Brassica napus)LACS基因。该基因长2270 bp,包含2004 bp的开放阅读框,预测编码1个含有66... 长链酰基辅酶A合成酶(LACSs)把游离脂肪酸活化成为酰基辅酶A硫脂,在油脂的合成和降解途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电子克隆的方法,发现了1个油菜(Brassica napus)LACS基因。该基因长2270 bp,包含2004 bp的开放阅读框,预测编码1个含有667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命名该蛋白为BnLACS4,序列分析显示,BnLACS4具有典型的LACS分子特征。表达分析显示BnLACS4在成熟油菜的根、茎、叶和花中都有表达。在授粉后(DAP)35 d,不同含油量的角果皮和种子中,BnLACS4的表达也存在差异。表达谱说明,BnLACS4可能参与油脂的生物合成以及油菜种子中的油脂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基辅a合成酶 序列分析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长链酰基辅酶A合成酶6基因(LACS6)的克隆、鉴定与组织表达 被引量:2
2
作者 徐日荣 陈湘瑜 唐兆秀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64-1170,共7页
长链酰基辅酶A合成酶(long chain acyl-CoA synthetase:LACS)是油脂代谢的重要催化酶。为揭示花生脂肪酸代谢机理,采用RT-PCR技术,首次从花生Arachis hypogaea L.克隆到LACS6(GenBank登录号:KU301860),分析该基因的结构组成,预测... 长链酰基辅酶A合成酶(long chain acyl-CoA synthetase:LACS)是油脂代谢的重要催化酶。为揭示花生脂肪酸代谢机理,采用RT-PCR技术,首次从花生Arachis hypogaea L.克隆到LACS6(GenBank登录号:KU301860),分析该基因的结构组成,预测编码氨基酸与其他植物的同源性,采用Real-Time PCR技术对LACS6的组织表达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花生LACS6基因全长2 116bp,包含2 088bp的ORF,编码695个氨基酸,有23个外显子和22个内含子。氨基酸序列比对显示花生LACS6有真核生物酰基辅酶A合成酶保守结构域,并含有保守的激活位点和绑定位点。同源性分析发现花生LACS6与鹰嘴豆、绿豆、大豆、梅等13种物种的氨基酸一致性在79%~87%,进化树分析显示,花生LACS6与鹰嘴豆等豆科植物亲缘较近。实时荧光PCR分析表明,花生LACS6在花生根、茎、叶、子房柄、仁和花等组织均有表达,且差异明显。子房柄和花的表达量极高,与根、茎、叶和仁等组织有极显著差异,花生LACS6组织的表达量大小排序为花〉子房柄〉叶〉仁〉茎〉根。本研究结果为揭示花生脂肪酸代谢和品质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基辅a合成酶 组织表达 油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长链酰基辅酶A合成酶1基因鉴定及其蛋白磷酸化位点检测 被引量:2
3
作者 陈莹 王晓峰 陈少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9-55,共7页
【目的】对玉米中长链酰基辅酶A合成酶1(ZmLACS1)基因及其蛋白磷酸化位点进行鉴定,为研究玉米脂肪酸的降解及其利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通过结构域分析查找质谱鉴定到蛋白中的长链酰基辅酶A合成酶1,通过系统发育树分析判断玉米中长... 【目的】对玉米中长链酰基辅酶A合成酶1(ZmLACS1)基因及其蛋白磷酸化位点进行鉴定,为研究玉米脂肪酸的降解及其利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通过结构域分析查找质谱鉴定到蛋白中的长链酰基辅酶A合成酶1,通过系统发育树分析判断玉米中长链酰基辅酶A合成酶1与拟南芥超家族中长链酰基辅酶A合成酶的同源性,通过质谱分析鉴定该蛋白的磷酸化修饰位点。通过3D建模模拟长链酰基辅酶A合成酶1的结构以及磷酸化位点所在位置。【结果】玉米长链酰基辅酶A合成酶1(ZmLACS1)与拟南芥中的长链酰基辅酶A合成酶1(AtLACS1)具有高度同源性;通过质谱分析鉴定到3个该蛋白的磷酸化位点分别为S360、Y365和S366,同时鉴定到的磷酸化位点位于长链酰基辅酶A合成酶的保守结构域(AMP-binding domain)中,3个磷酸化位点位置一致,位于两个α螺旋中间,处于蛋白结构的关键位置。【结论】磷酸化修饰可能是调节长链酰基辅酶A合成酶1功能的关键性方式之一,ZmLACS1可能与AtLACS1在功能上具有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基辅a合成酶 磷酸化修饰 蛋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MO特异性蛋白酶1在铁死亡中的潜在作用
4
作者 谢滨 白蒙 +3 位作者 吴妍 沃璐璐 黄莺 张晶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9,共9页
目的:探究SUMO特异性蛋白酶1(SUMO-specific peptidase 1,SENP1)在铁死亡中的潜在作用。方法:通过肿瘤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分析SENP1基因与铁死亡相关基因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acyl-CoA synthetase... 目的:探究SUMO特异性蛋白酶1(SUMO-specific peptidase 1,SENP1)在铁死亡中的潜在作用。方法:通过肿瘤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分析SENP1基因与铁死亡相关基因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acyl-CoA synthetase long chain family member 4,ACSL4)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表达的相关性。使用铁死亡诱导剂RSL3(RAS-selective lethal 3)诱导人纤维素瘤细胞HT1080、鼠纤维素瘤细胞MCA-205和人胚胎肾细胞293T发生铁死亡,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SENP1的表达。在293T细胞中通过免疫沉淀-质谱联用技术检测SENP1在铁死亡过程中的相互作用蛋白。在293T细胞中瞬转Flag-SENP1过表达质粒,并通过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SENP1的过表达效率以及铁死亡相关基因ACSL4和GPX4的表达水平。结果:TCGA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在绝大多数的肿瘤组织中,SENP1和ACSL4的表达呈正相关,与GPX4的表达呈负相关。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RSL3处理HT1080、MCA-205和293T细胞一段时间后,SENP1的表达水平均发生明显下调。免疫沉淀-质谱联用技术鉴定结果显示,SENP1在细胞铁死亡过程中富集SUMO分子。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SENP1过表达后ACSL4蛋白水平上升,GPX4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RT-qPCR结果显示,SENP1过表达后,ACSL4和GPX4 mRNA水平均无明显变化。结论:SENP1基因表达在铁死亡过程中发生下调,并可能参与调控铁死亡相关蛋白ACSL4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死亡 SUMO特异性蛋白1 基辅a合成酶家族成员4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4 小分子泛素相关修饰物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湖裸鲤ACSL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分析及其盐碱胁迫响应
5
作者 张玉璟 崔妍蓉 +6 位作者 颜鲁杨 张罗丹 王统刚 魏姝瑾 卫福磊 俞录贤 梁健 《水生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16-125,共10页
为探究长链酰基辅酶A合成酶(ACSL)基因家族在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盐碱适应中的作用,研究基于裸鲤全基因组数据对ACSL家族进行了系统鉴定,并分析了盐碱胁迫(盐度16.67‰,碱度32 mmol/L)条件下ACSL家族的组织特异表达模... 为探究长链酰基辅酶A合成酶(ACSL)基因家族在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盐碱适应中的作用,研究基于裸鲤全基因组数据对ACSL家族进行了系统鉴定,并分析了盐碱胁迫(盐度16.67‰,碱度32 mmol/L)条件下ACSL家族的组织特异表达模式。结果显示,青海湖裸鲤ACSL基因家族包含9个成员(ACSL1a、ACSL1b、ACSL2、ACSL3a、ACSL3b、ACSL4a、ACSL4b、ACSL5、ACSL6),分别编码640—834个氨基酸。Motif和结构域分析表明,除ACSL3a(缺失motif6、motif10)和ACSL3b(缺失motif10)外,其余成员均拥有10个motif。9个ACSL基因分布于9条染色体(Chr8、13、15、40、41、48、64、82、87)。所有ACSL蛋白均为亲水性蛋白,其中ACSL4b产物为酸性蛋白质,其余均为碱性蛋白质。除ACSL2和ACSL3a外,其余均为稳定蛋白。亚细胞定位预测结果显示,ACSL2定位于细胞质,ACSL3a、ACSL3b、ACSL4a、ACSL4b定位于过氧化物酶体,其余均定位于细胞膜。qRT-PCR结果显示,ACSL基因家族成员表现出不同的组织分布模式,ACSL3b、ACSL4b和ACSL5在肾脏中高表达,ACSL3a、ACSL4a和ACSL5在肠道中高表达。在盐碱胁迫后,ACSL2、ACSL3a、ACSL6在鳃组织中显著上调,ACSL1a、ACSL2、ACSL3a、ACSL5在肾脏组织中显著上调,ACSL3b、ACSL6在肠道组织中表达显著上调。研究揭示了青海湖裸鲤ACSL基因家族在盐碱胁迫下通过脂代谢供能、维持渗透平衡及免疫调控的多种生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辅a合成酶 盐碱胁迫 基因家族 青海湖裸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地龟汤通过改善高糖足细胞铁死亡治疗糖尿病肾脏疾病的作用机制
6
作者 李冰 王学艺 +2 位作者 韩佳瑞 王慧丽 王晨辉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38-745,共8页
目的:研究活血地龟汤(HXDGT)对高糖诱导的足细胞铁死亡的调控作用,明确其治疗糖尿病肾脏疾病(DKD)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常规培养MPC-5足细胞,分为正常组、DKD组、HXDGT组、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rf2)激动剂莱菔硫烷(Sulforaphane... 目的:研究活血地龟汤(HXDGT)对高糖诱导的足细胞铁死亡的调控作用,明确其治疗糖尿病肾脏疾病(DKD)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常规培养MPC-5足细胞,分为正常组、DKD组、HXDGT组、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rf2)激动剂莱菔硫烷(Sulforaphane)组、Nrf2抑制剂ML385组,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足突蛋白(Podocin)、肾病蛋白(Nephrin)、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ACSL4)、Nrf2、铁转运蛋白1(FPN1)的蛋白表达和定位;Western Blot法检测GPX4、ACSL4、Nrf2、FPN1蛋白的表达;普鲁士蓝染色观察足细胞内铁离子积累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DKD组Podocin、Nephrin、GPX4、Nrf2、FPN1荧光强度减弱,ACSL4荧光强度增强,GPX4、Nrf2、FPN1蛋白表达下调(P<0.01),ACSL4蛋白表达上调(P<0.01),普鲁士蓝染色加深;与DKD组比较,HXDGT组和Sulforaphane组Podocin、Nephrin、GPX4、Nrf2、FPN1荧光强度增强,ACSL4荧光强度减弱,GPX4蛋白表达上调(P<0.01)、Nrf2蛋白表达上调(P<0.05),FPN1蛋白表达上调(P<0.01,P<0.05),普鲁士蓝染色减轻。结论:HXDGT可能通过上调Nrf2蛋白表达,促进FPN1蛋白表达,减轻DKD足细胞铁沉积以减轻铁死亡,从而发挥保护足细胞、治疗DKD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地龟汤 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 基辅a合成酶家族成员4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4 铁转运蛋白1 铁死亡 足细胞 糖尿病肾脏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桐LACS4基因的克隆与原核及真核表达 被引量:4
7
作者 吕佳斌 龙洪旭 +1 位作者 李泽 谭晓风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5-71,共7页
长链酰基辅酶A合成酶(LACS)在油脂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油桐近成熟种子为材料,在已构建的转录组数据库基础上,克隆得到一个油桐长链酰基辅酶A合成酶基因,在此基因c DNA全长序列的基础上,成功构建了油桐LACS4基因的真核表达和... 长链酰基辅酶A合成酶(LACS)在油脂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油桐近成熟种子为材料,在已构建的转录组数据库基础上,克隆得到一个油桐长链酰基辅酶A合成酶基因,在此基因c DNA全长序列的基础上,成功构建了油桐LACS4基因的真核表达和原核表达载体,其中,酵母表达载体p YES2-LACS4成功转入酿酒酵母菌株INVSc1中,并进行相关生长趋势分析;在大肠杆菌BL21(DE3)宿主细胞中,原核表达载体p ET30a-LACS4也成功诱导表达,并获得大约为74k Da的表观分子量的相应目的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桐 基辅a合成酶 原核表达: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铁死亡探讨乌司他丁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实 赵漾 +3 位作者 周尧 郁冬玲 黄娇 蓝雨雁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80-788,共9页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分成3组,分别为假手术组(Sham组)、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组(HIRI组)、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乌司他丁预处理组(HIRI+UTI组),每组8只。采用阻断肝门静脉和肝动脉1 h...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分成3组,分别为假手术组(Sham组)、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组(HIRI组)、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乌司他丁预处理组(HIRI+UTI组),每组8只。采用阻断肝门静脉和肝动脉1 h的方法建立大鼠HIRI模型,HIRI+UTI组于造模前30 min腹腔注射乌司他丁,Sham组和HIRI组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造模6 h后处死大鼠,收集大鼠血清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检测肝组织病理学改变;透射电镜观察肝组织线粒体超微结构改变;免疫荧光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酶4(GPX4)表达;检测肝组织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铁、活性氧簇(ROS)及GPX4含量;检测肝组织GPX4、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4(ACSL4)信使RNA(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Sham组相比,HIRI组血清ALT、AST水平升高,肝脏出现淤血、肝细胞坏死和肝小叶结构异常等病理改变,病理学评分升高,线粒体缩小,膜密度增加,线粒体嵴断裂甚至消失,ROS、MDA、铁含量升高,GSH含量下降,GPX4荧光强度减弱,ACSL4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GPX4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均为P<0.05)。与HIRI组比较,HIRI+UTI组血清ALT、AST水平降低,肝组织损伤减轻,病理学评分降低,线粒体缩小、嵴断裂情况改善,ROS、MDA、铁含量降低,GSH含量升高,GPX4荧光强度增强,ACSL4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GPX4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均为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减轻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铁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肝移植 乌司他丁 铁死亡 谷胱甘肽过氧化4 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4 活性氧簇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叶木素对RSL3诱导小鼠精母细胞GC-2铁死亡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9
作者 马宝莲 胡晓雪 +1 位作者 艾霄文 张永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81-1490,共10页
目的:探讨香叶木素(DIO)对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抑制剂(1S,3R)-RSL3(RSL3)诱导小鼠精母细胞GC-2铁死亡的抑制作用,并阐明相关作用机制。方法:GC-2细胞分为对照组、RSL3组、RSL3+0.8 nmol·L^(-1)DIO组、RSL3+4.0 nmol·L^... 目的:探讨香叶木素(DIO)对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抑制剂(1S,3R)-RSL3(RSL3)诱导小鼠精母细胞GC-2铁死亡的抑制作用,并阐明相关作用机制。方法:GC-2细胞分为对照组、RSL3组、RSL3+0.8 nmol·L^(-1)DIO组、RSL3+4.0 nmol·L^(-1)DIO组、RSL3+20.0 nmol·L^(-1)DIO组和RSL3+铁死亡抑制剂Ferrostain-1(Fer-1)组(200 nmol·L^(-1)Fer-1)。分别采用0、1、5、10、50、100、500和1000 nmol·L^(-1)RSL3溶液及0、0.1、0.5、1.0、5.0、10.0和50.0μmol·L^(-1)DIO溶液处理细胞。另取GC-2细胞,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给药组,给药组GC-2细胞按照处理方式分为0.8、4.0和20.0 nmol·L^(-1)DIO组及RSL3+0.8 nmol·L^(-1)DIO组、RSL3+4.0 nmol·L^(-1)DIO组和RSL3+20.0 nmol·L^(-1)DIO组。噻唑蓝(MTT)法检测各组GC-2细胞存活率。采用100 nmol·L^(-1)RSL3分别作用GC-2细胞0、6、12、24、36和48 h,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GC-2细胞中铁死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试剂盒检测各组GC-2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及谷胱甘肽(GSH)/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比值,免疫荧光法观察各组GC-2细胞中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ACSL4)蛋白荧光强度。结果:MTT法检测,与0 nmol·L^(-1)RSL3组比较,50、100、500和1000 nmol·L^(-1)RSL3组GC-2细胞存活率均明显降低(P<0.01);与0μmol·L^(-1)DIO组比较,0.5、1.0、5.0、10.0和50.0μmol·L^(-1)DIO组GC-2细胞存活率均明显降低(P<0.01),后续实验中选择100 nmol·L^(-1)RSL3作用GC-2细胞,DIO作用浓度<0.1μmol·L^(-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GC-2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RSL3+20.0 nmol·L^(-1)DIO组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P<0.01)。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0 h比较,RSL3作用6 h时GC-2细胞中GPX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RSL3作用12 h时GC-2细胞中HO-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GPX4和FTH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RSL3作用24 h时GC-2细胞中GPX4和HO-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RSL3作用36和48 h时GC-2细胞中HO-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将100 nmol·L^(-1)RSL3作用GC-2细胞12 h作为后续实验条件。与对照组比较,RSL3组GC-2细胞中MDA水平明显升高(P<0.01),SOD活性和GSH/GSSG比值均明显降低(P<0.05);与RSL3组比较,RSL3+0.8 nmol·L^(-1)DIO组、RSL3+4.0 nmol·L^(-1)DIO组、RSL3+20.0 nmol·L^(-1)DIO组和RSL3+Fer-1组GC-2细胞中SOD活性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RSL3+20.0 nmol·L^(-1)DIO组和RSL3+Fer-1组GC-2细胞中MDA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RSL3+4.0 nmol·L^(-1)DIO组、RSL3+20.0 nmol·L^(-1)DIO组和RSL3+Fer-1组GC-2细胞中GSH/GSSG比值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免疫荧光法观察,与对照组比较,RSL3组GC-2细胞中ACSL4蛋白荧光强度明显增强;与RSL3组比较,RSL3+0.8 nmol·L^(-1)DIO组、RSL3+4.0 nmol·L^(-1)DIO组、RSL3+20.0 nmol·L^(-1)DIO组和RSL3+Fer-1组GC-2细胞中ACSL4蛋白荧光强度均明显减弱。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RSL3组GC-2细胞中HO-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GPX4和FTH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RSL3组比较,RSL3+0.8 nmol·L^(-1)DIO组、RSL3+4.0 nmol·L^(-1)DIO组、RSL3+20.0 nmol·L^(-1)DIO组和RSL3+Fer-1组GC-2细胞中HO-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GPX4和FTH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DOI能够减轻RSL3诱导的小鼠精母细胞GC-2铁死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HO-1蛋白表达,上调GPX4和FTH1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死亡 香叶木素 小鼠精母细胞GC-2 谷胱甘肽过氧化4 铁蛋白重1 基辅a合成酶家族成员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唑嘌呤对RSL3诱导小鼠精母细胞铁死亡的影响
10
作者 叶严珏 汤子怡 +3 位作者 谭钰培 阳诗盈 刘永 尹俐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17-1226,共10页
目的:探讨硫唑嘌呤(AZA)对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过氧化物酶4抑制剂RSL3诱导的小鼠精母细胞铁死亡的影响,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小鼠精母GC-2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不进行处理)、RSL3组(给予10 nmol·L^(-1) RSL3处理24 h)、RS... 目的:探讨硫唑嘌呤(AZA)对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过氧化物酶4抑制剂RSL3诱导的小鼠精母细胞铁死亡的影响,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小鼠精母GC-2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不进行处理)、RSL3组(给予10 nmol·L^(-1) RSL3处理24 h)、RSL3+铁死亡抑制剂(Fer-1)组(给予10 nmol·L^(-1) RSL3处理24 h+2μmol·L^(-1) Fer-1处理12 h)、RSL3+低剂量AZA组(给予10 nmol·L^(-1)RSL3处理24h+5μmol·L^(-1)AZA处理12h)、 RSL3+中剂量AZA组(给予10 nmol·L^(-1) RSL3处理24 h+10μmol·L^(-1) AZA处理12 h)和RSL3+高剂量AZA组(给予10 nmol·L^(-1) RSL3处理24 h+20μmol·L^(-1) AZA处理12 h)。MTT法检测不同浓度AZA和不同浓度RSL3作用后GC-2细胞活性,采用GSH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检测试剂盒检测GC-2细胞中GSH和GSSG水平,采用丙二醛(MDA)试剂盒检测各组GC-2细胞中MDA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GC-2细胞中长链脂酰CoA合成酶4 (ACSL4)、血红素氧合酶1 (HO-1)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GPX4)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GC-2细胞中ACSL4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5、10和20μmol·L^(-1)AZA组GC-2细胞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和40μmol·L^(-1) AZA组GC-2细胞细胞活力明显降低(P<0.01),因此AZA作用浓度选择为20μmol·L^(-1)以内。与对照组比较,1、5和10 nmol·L^(-1) RSL3组GC-2细胞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0、100、500和1 000 nmol·L^(-1)RSL3组GC-2细胞活性明显降低(P<0.05或P<0.01),因此将RSL3作用浓度定为10 nmol·L^(-1)以内。GSH和MDA试剂盒检测,与对照组比较,RSL3组GC-2细胞中GSSG和MDA水平明显升高(P<0.05), GSH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RSL3组比较,RSL3+Fer-1组和RSL3+AZA组GC-2细胞中GSSG和MDA水平明显降低(P<0.01), GSH水平明显升高(P<0.01)。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RSL3组GC-2细胞中ACSL4和HO-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GPX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RSL3组比较,RSL3+Fer-1组和RSL3+AZA组GC-2细胞中GPX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ACSL4和HO-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免疫荧光检测,与对照组比较,RSL3组GC-2细胞中ACSL4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多;与RSL3组比较,RSL3+Fer-1组和RSL3+AZA组ACSL4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结论:AZA可以减轻RSL3诱导的小鼠精母细胞铁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唑嘌呤 铁死亡 精母细胞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4 a合成酶家族成员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死亡在结直肠癌再生细胞放疗抵抗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 被引量:3
11
作者 常钰涵 戈雨桐 +2 位作者 哈文韬 魏晓为 龚涌灵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26-433,共8页
目的:探讨铁死亡在结直肠肿瘤再生细胞放疗抵抗中的功能和机制。方法:采用二维常规条件培养结肠癌HCT116细胞(Control细胞),同时通过机械力方法在三维纤维蛋白软胶中培养并筛选出具有高致瘤能力的肿瘤再生细胞(TRC);用不同剂量(2、4、6... 目的:探讨铁死亡在结直肠肿瘤再生细胞放疗抵抗中的功能和机制。方法:采用二维常规条件培养结肠癌HCT116细胞(Control细胞),同时通过机械力方法在三维纤维蛋白软胶中培养并筛选出具有高致瘤能力的肿瘤再生细胞(TRC);用不同剂量(2、4、6、8 Gy)的X-射线照射Control细胞和TRC,并通过MTS、细胞克隆实验分别检测各组细胞的存活率和增殖能力;Control细胞和TRC在采用铁死亡诱导剂(Erastin)和X-射线分别处理后,用C11-BODIPY试剂进行染色,通过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观察并测定细胞的脂质过氧化水平。用qPCR法检测X-射线照射、Erastin处理对Control细胞和TRC中铁死亡相关基因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和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ACSL4)表达的影响,用WB法检测对细胞中铁死亡相关蛋白GPX4、ACSL4表达的影响。结果:从纤维蛋白软胶中培养并筛选出高干性的TRC;用不同剂量(2、4、6、8 Gy)的X-射线照射后,Control细胞存活率较TRC显著降低(P<0.05),且Control细胞的克隆大小和数量较TRC显著降低(均P<0.05);Control细胞采用不同剂量X-射线(4、8 Gy)照射及用Erastin处理后,X-射线处理组细胞脂质过氧化水平较未处理组细胞显著升高(P<0.05),Erastin处理组细胞脂质过氧化水平较DMSO处理组细胞显著升高(P<0.05),而TRC各处理组间无显著差异(均P>0.05)。机制研究发现,TRC中GPX4和ACSL4在铁死亡诱导条件(X-射线照射或Erastin处理)下较Control细胞呈现出有助于抵抗的表达模式,即GPX4持续上调、ACSL4持续下调,且表现为Erastin剂量依赖性。结论:结直肠TRC可能通过高表达GPX4、低表达ACSL4来抵抗铁死亡,从而抵抗放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肿瘤再生细胞 放疗抵抗 铁死亡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4 基辅a合成酶家族成员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