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室温钠-硫电池电解液的研究现状与展望(Ⅰ) 被引量:2
1
作者 侯润乔 袁守怡 王永刚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共6页
由于原料丰富、能量密度高和成本低,室温钠-硫电池的应用潜力很大。多硫化钠穿梭效应、硫和硫化钠电子电导率低、钠负极腐蚀和枝晶生长给该电池的实际应用带来了很大挑战。目前,研究人员聚焦于正极材料设计和电解液优化两方面来应对这... 由于原料丰富、能量密度高和成本低,室温钠-硫电池的应用潜力很大。多硫化钠穿梭效应、硫和硫化钠电子电导率低、钠负极腐蚀和枝晶生长给该电池的实际应用带来了很大挑战。目前,研究人员聚焦于正极材料设计和电解液优化两方面来应对这些挑战。近年来,关于室温钠-硫电池电解液改性的研究众多,但不同改性策略的优化机理和电解液的设计原则有待总结。综述近期室温钠-硫电池电解液的研究。在分析酯类和醚类电解液充放电机理的基础上,回顾并总结酯类、醚类电解液及添加剂优化改性的研究,着重探讨优化改性的具体机理。展望室温钠-硫电池电解液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硫电池 充放电机理 酯类电解液 醚类电解液 穿梭效应 电解液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酸根添加剂提升钠金属电池循环稳定性
2
作者 朱珏 梁叔全 曹鑫鑫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61-1169,共9页
钠金属电池由于金属钠具有的高比能量密度和低电极电势特性极具发展潜力,然而,传统的碳酸酯类电解液与钠金属之间持续反应,导致电池的循环稳定性能不理想。添加剂策略是一种提升电解液性能的简单有效策略,通过盐包盐策略成功制备了NaNO_... 钠金属电池由于金属钠具有的高比能量密度和低电极电势特性极具发展潜力,然而,传统的碳酸酯类电解液与钠金属之间持续反应,导致电池的循环稳定性能不理想。添加剂策略是一种提升电解液性能的简单有效策略,通过盐包盐策略成功制备了NaNO_(3)作为添加剂的酯类电解液。DFT计算和NMR测试结果表明,NO_(3)^(-)将进入Na+溶剂化鞘层内侧,在钠金属负极优先还原。对于钠金属界面的SEM和XPS表征结果及电化学测试显示,NO_(3)^(-)的还原构建了含氮的SEI界面,助力均匀稳定的钠金属沉积剥离行为。Na_(3)V_(2)(PO_(4))_(3)(NVP)与钠金属负极组装的钠离子电池在NO_(3)^(-)改性的酯类电解液中可获得超长稳定循环,在2 C(1 C=110 mA/g)下循环了2000次后容量保持率高达89.9%,在5 C下循环100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9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金属电池 酯类电解液 硝酸根添加剂 固态电解质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