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泌尿系结石并发肾绞痛患者应用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与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的效果分析
1
作者 张国臣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7期101-103,共3页
目的分析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间苯三酚注射液在泌尿系结石并发肾绞痛患者中的效果。方法94例泌尿系结石并发肾绞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予以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酮咯酸... 目的分析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间苯三酚注射液在泌尿系结石并发肾绞痛患者中的效果。方法94例泌尿系结石并发肾绞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予以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评分]、镇痛起效时间、疼痛因子[前列腺素E2(PGE2)、P物质(SP)]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74%(45/47)高于对照组的80.85%(38/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 h,两组VAS评分、PGE2、SP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VAS评分(2.03±0.24)分、PGE2(13.57±1.62)pg/ml、SP(1.02±0.24)μg/ml低于对照组的(2.79±0.58)分、(16.29±2.14)pg/ml、(1.71±0.36)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镇痛起效时间为(16.41±2.49)min,短于对照组的(21.48±3.5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间苯三酚注射液能够有效减轻泌尿系结石并发肾绞痛患者的疼痛程度,降低疼痛因子水平,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结石 肾绞痛 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 间苯三酚注射液 不良反应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苯三酚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在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的应用效果观察
2
作者 何植秋 罗斌 《北方药学》 2025年第3期163-165,共3页
目的:探究间苯三酚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在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于我院接受ESWL术治疗的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106例,按照简单化随机分组(单双号法),将106例患者分为... 目的:探究间苯三酚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在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于我院接受ESWL术治疗的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106例,按照简单化随机分组(单双号法),将106例患者分为间苯三酚组与联合组,各53例,间苯三酚组采用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联合组采用间苯三酚注射液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结石排出时间、肾绞痛发作次数、术后1个月的排石率、结石排净率,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d、3d、7d的视觉模拟(VAS)评分及术前及术后1个月的尿流动力学指标,统计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联合组结石排出时间、肾绞痛发作次数低于间苯三酚组(P<0.05),联合组排石率和结石排净率高于间苯三酚组(P<0.05);术后1d、3d及7d后两组VAS评分逐渐降低(P<0.05),且联合组较同期间苯三酚组更低(P<0.05);术后1个月,两组残余尿量和最大尿流率均显著改善(P<0.05),但联合组较间苯三酚组改善更明显(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间苯三酚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可提高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ESWL术后排石效果,减轻患者肾绞痛发作次数和疼痛程度,用药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苯三酚 丁三 输尿管下段结石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急诊治疗肾绞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吴燕生 康德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34期32-33,共2页
目的探讨肌内注射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急诊治疗肾绞痛的效果。方法将肾绞痛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6组例,对照组52例,观察组采用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30 mg肌内注射;对照组强痛定50 mg肌内注射。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 目的探讨肌内注射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急诊治疗肾绞痛的效果。方法将肾绞痛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6组例,对照组52例,观察组采用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30 mg肌内注射;对照组强痛定50 mg肌内注射。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P<0.01),起效及显效时间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良反应小。结论采用肌内注射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能有效提高止痛效果,起效快,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 肾绞痛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急性胆绞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4
作者 范小勇 付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28期45-46,共2页
目的:观察酮咯酸氨对胆绞痛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应用酮咯酸氨丁三醇(治疗组)、奈福泮(对照组1)和盐酸哌替啶(对照组2)进行肌内注射,观察比较三种药物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酮咯酸氨丁三醇在... 目的:观察酮咯酸氨对胆绞痛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应用酮咯酸氨丁三醇(治疗组)、奈福泮(对照组1)和盐酸哌替啶(对照组2)进行肌内注射,观察比较三种药物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酮咯酸氨丁三醇在镇痛效果与盐酸哌替啶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优于奈福泮。不良反应比较,酮咯酸氨丁三醇与奈福泮无显著性差异;两者与盐酸哌替啶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且副作用小。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治疗急性胆绞痛时,镇痛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三 胆绞痛 奈福泮 哌替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哚美辛栓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在嵌顿痔外剥内扎术后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景长迁 吴永将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12期123-126,共4页
目的观察吲哚美辛栓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在嵌顿痔外剥内扎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嵌顿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吲哚美辛栓塞肛,观察组术后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注射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比较... 目的观察吲哚美辛栓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在嵌顿痔外剥内扎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嵌顿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吲哚美辛栓塞肛,观察组术后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注射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主观疼痛程度,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8、12 h,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分别为(5.77±2.32)、(4.70±1.73)、(3.08±0.63)、(2.11±0.57)分,均低于对照组的(7.88±2.06)、(6.95±1.89)、(5.35±2.80)、(4.95±1.0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主观疼痛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33%,低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吲哚美辛栓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可有效缓解嵌顿痔外剥内扎术患者术后肛门疼痛,且术后不良反应更少,安全性较高,对患者术后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顿痔 外剥内扎术 吲哚美辛栓 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 镇痛 尿潴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肾绞痛的效果探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史晓甜 杜康彭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14期112-113,共2页
目的:探讨用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肾绞痛的效果。方法:将徐州市铜山区人民医院接诊的54例肾绞痛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Reference组和Experimental组。对Reference组27例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Experimental组27例患者应用酮... 目的:探讨用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肾绞痛的效果。方法:将徐州市铜山区人民医院接诊的54例肾绞痛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Reference组和Experimental组。对Reference组27例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Experimental组27例患者应用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用药后20 min和用药后40 min,Experimental组患者的VAS评分均低于Reference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P>0.05。结论:用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对肾绞痛患者进行治疗可快速地减轻其疼痛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绞痛 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间苯三酚治疗急性结石性肾绞痛的效果观察
7
作者 陈信忠 邱永鹏 《北方药学》 2025年第2期112-113,116,共3页
目的:分析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间苯三酚治疗急性结石性肾绞痛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结石性肾绞痛患者171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81,采用间苯三酚治疗)和观察组(n=90,采用间苯三酚联合酮... 目的:分析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间苯三酚治疗急性结石性肾绞痛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结石性肾绞痛患者171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81,采用间苯三酚治疗)和观察组(n=90,采用间苯三酚联合酮咯酸丁三醇治疗)。对比治疗后不同时间点两组疼痛程度、症状持续时间、治疗总有效性与安全性。结果:给药后、给药8小时、给药1天,两组VA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给药1小时、给药2小时、给药4小时,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热、腹痛、呕吐、恶心症状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安全性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间苯三酚治疗急性结石性肾绞痛的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VAS评分,改善症状,治疗安全性及疗效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三 间苯三酚 急性结石性肾绞痛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酮咯酸氨丁三醇在痔疮手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对疼痛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浩宇 《北方药学》 2024年第6期135-137,共3页
目的:分析酮咯酸氨丁三醇在痔疮手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对疼痛评分的影响。方法: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所有痔疮手术患者中抽选60例为观察对象,案例选择时间在2018年4月—2021年5月,随机分两组。对照组(30例患者)实施常规术后曲马多治疗,观察... 目的:分析酮咯酸氨丁三醇在痔疮手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对疼痛评分的影响。方法: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所有痔疮手术患者中抽选60例为观察对象,案例选择时间在2018年4月—2021年5月,随机分两组。对照组(30例患者)实施常规术后曲马多治疗,观察组(30例患者)在术后采取酮咯酸氨丁三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综合治疗效果(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疼痛、睡眠质量、生活质量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观察组的VAS评分、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在痔疮手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较好,能够减轻术后疼痛、改善睡眠和生活质量,可提高手术整体疗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后药物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痔疮手术 丁三 临床效果 疼痛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腕踝针疗法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在混合痔患者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
9
作者 冯祥荣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7期106-108,共3页
目的:分析腕踝针疗法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在混合痔患者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9月—2024年1月枣庄市中医医院收治的70例混合痔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酮咯酸氨丁三醇治疗,观... 目的:分析腕踝针疗法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在混合痔患者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9月—2024年1月枣庄市中医医院收治的70例混合痔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酮咯酸氨丁三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腕踝针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术后疼痛程度、治疗效果、术后恢复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4 h、术后1 d、术后2 d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首次排尿时间、首次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排尿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腕踝针疗法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在混合痔术后患者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促进其术后恢复,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痔 腕踝针 丁三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酮咯酸氨丁三醇对输尿管结石患者止痛治疗的效果分析
10
作者 赖建洋 《北方药学》 2024年第10期126-128,共3页
目的:探讨输尿管结石患者采用酮咯酸氨丁三醇的止痛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输尿管结石患者9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n=48)与对照组(n=48),对照组给予间苯三酚治疗,研究组给予酮咯酸氨丁三醇治疗,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输尿管结石患者采用酮咯酸氨丁三醇的止痛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输尿管结石患者9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n=48)与对照组(n=48),对照组给予间苯三酚治疗,研究组给予酮咯酸氨丁三醇治疗,比较两组镇痛效果、镇痛起效时间、疼痛程度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镇痛总有效率(97.92%)较对照组(83.33%)更高(P<0.05);研究组镇痛起效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0.05);两组用药1h后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降低(P<0.05),研究组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研究组(6.25%)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20.83%)更低(P<0.05)。结论:输尿管结石患者应用酮咯酸氨丁三醇,可提升镇痛效果,快速发挥镇痛作用,且疼痛程度缓解效果显著,减少各类不良反应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丁三 止痛效果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透明质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效果 被引量:3
11
作者 叶晓歌 尤良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3期473-474,共2页
目的分析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透明质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2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KOA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接受透明质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观察组接受... 目的分析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透明质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2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KOA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接受透明质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观察组接受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透明质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5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12%)较对照组(78.05%)高(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76%(4/41)]与对照组[4.88%(2/4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透明质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KOA安全可靠,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腔内注射 膝骨性关节炎 丁三 透明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酮咯酸氨丁三醇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12
作者 袁志国 刘新法 +3 位作者 张杰 项冬 满金钰 谢国柱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7期83-85,共3页
目的观察酮咯酸氨丁三醇(KT)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镇痛效果及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下行择期剖宫产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术后镇痛用KT 3 mg/kg复合... 目的观察酮咯酸氨丁三醇(KT)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镇痛效果及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下行择期剖宫产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术后镇痛用KT 3 mg/kg复合舒芬太尼1μg/kg,对照组用舒芬太尼1μg/kg。观察术后6、12、24、48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于术前、复苏后及术后4、8、24 h对患者进行痛阈值测定,依据术后疼痛程度评测患者满意度,分别于麻醉前(T_1)、术后1 d(T_2)、术后2 d(T_3)进行血栓弹力图(TEG)分析,并观察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6、12、24 h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复苏后及术后4、8、24 h痛阀值高于对照组(P均<0.05)。实验组、对照组镇痛满意度分别为83.3%(25/30)、63.3%(19/30),两组比较P<0.05。与对照组T_2、T_3时比较,实验组TEG参数R、K值增大,α、MA值降低(P均<0.05)。实验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KT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好,可一定程度改善患者高凝状态且不增加出血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三 舒芬太尼 剖宫产 术后镇痛 凝血功能 血栓弹力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达唑仑滴鼻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超前镇痛对小儿麻醉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奕皓 帅训军 +3 位作者 程绍波 李会 范金鑫 艾登斌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25期100-103,共4页
目的 探讨咪达唑仑滴鼻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超前镇痛对小儿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9月于山东省青岛市市立医院择期行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患儿60例,ASA分级Ⅰ级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和试验组... 目的 探讨咪达唑仑滴鼻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超前镇痛对小儿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9月于山东省青岛市市立医院择期行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患儿60例,ASA分级Ⅰ级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和试验组(M组),每组各30例。麻醉诱导前30 min,M组给予咪达唑仑0.2 mg/kg滴鼻,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麻醉诱导前10 min,M组静脉注射酮咯酸氨丁三醇0.5 mg/kg(最大剂量不超过15 mg),C组静脉滴注等容量生理盐水。麻醉诱导:两组均静脉注射芬太尼3μg/kg、丙泊酚2 mg/kg、维库溴铵0.1 mg/kg。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吸入七氟烷维持麻醉。记录患儿入室镇静情绪评分、面罩接受程度、手术时间及苏醒时间;分别于入室时(T0)、拔除管时(T1)、拔管后5 min(T2)、拔管后10 min(T3)、拔管后30 min(T4)和拔管后1 h(T5)记录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T1~T5时FLACC评分、PAED评分和Ramsay评分,并观察恶心呕吐、低氧血症、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T0比较,C组在T1~T5时MAP升高;与C组比较,M组术前镇静满意率和诱导面罩接受率升高,在T1~T5时HR和FLACC评分降低,在T1~T4时MAP和PAED评分降低,Ramsay评分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麻醉诱导前咪达唑仑0.2 mg/kg滴鼻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0.5 mg/kg超前镇痛可获得良好的镇静作用和安全有效的镇痛效果,且能显著减少苏醒期躁动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达唑仑 丁三 超前镇痛 苏醒期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肢骨折术后盐酸氢吗啡酮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的镇痛效果观察 被引量:10
14
作者 汪信 张英 刘庆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1期105-106,共2页
盐酸氢吗啡酮是一种强效半合成阿片类镇痛药,主要作用于μ阿片类受体,并在一定程度上作用于δ受体,其镇痛作用是吗啡的5~10倍[1~3],适用于急慢性疼痛的治疗。酮咯酸氨丁三醇是一种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它通过阻断花生四烯酸代谢,抑制前... 盐酸氢吗啡酮是一种强效半合成阿片类镇痛药,主要作用于μ阿片类受体,并在一定程度上作用于δ受体,其镇痛作用是吗啡的5~10倍[1~3],适用于急慢性疼痛的治疗。酮咯酸氨丁三醇是一种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它通过阻断花生四烯酸代谢,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发挥镇痛作用。近年来,我们对四肢骨折术后患者应用氢吗啡酮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静脉自控镇痛,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三 氢吗啡 阿片类受体 镇痛作用 镇痛效果 静脉自控镇痛 四肢骨折 阿片类镇痛药 慢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酮咯酸氨丁三醇与氟比洛芬酯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镇痛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周晓忠 王晶 +3 位作者 李贵涛 齐勇 徐汪洋 孙鸿涛 《现代医院》 2013年第11期22-24,共3页
目的比较酮咯酸氨丁三醇和氟比洛芬酯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疗效差异。方法58例行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年龄在62~78岁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9例。酮咯酸氨丁三醇治疗组(T组):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60mg+生理盐水... 目的比较酮咯酸氨丁三醇和氟比洛芬酯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疗效差异。方法58例行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年龄在62~78岁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9例。酮咯酸氨丁三醇治疗组(T组):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60mg+生理盐水100ml;氟比洛芬酯治疗组(F组):氟比洛芬酯注射液100mg+生理盐水100ml,均待镇痛效果不佳时静滴给药。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给药后30min、1h、4h,8h、12h、24h等时间点疼痛缓解情况,Ramsay镇静评分评估以上时间点两组药物的镇静效果,并记录两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和患者对术后镇痛效果的总体满意度。结果F组术后8、12h的VAS评分明显高于T组,而T组术后4、8、12h的Ramsay得分低于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F组,患者的整体镇痛满意度也更高。结论两种药物均可用于老年粗隆间骨折术后镇痛,而酮咯酸氨丁三醇因其良好的镇痛效果、较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满意度较高而更适合此类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三 氟比洛芬酯 粗隆间骨折镇痛 术后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酮咯酸氨丁三醇复合芬太尼用于老年股骨头置换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被引量:15
16
作者 赵国良 赵中丽 杨静蕊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3-44,共2页
目的观察酮咯酸氨丁三醇复合芬太尼用于老年股骨头置换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将60例老年股骨头置换术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术后分别采用芬太尼20μg/kg、酮咯酸氨丁三醇3 mg/kg复合芬太尼10μg/kg泵入镇痛。记录术后4、8、24、48 h两组... 目的观察酮咯酸氨丁三醇复合芬太尼用于老年股骨头置换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将60例老年股骨头置换术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术后分别采用芬太尼20μg/kg、酮咯酸氨丁三醇3 mg/kg复合芬太尼10μg/kg泵入镇痛。记录术后4、8、24、48 h两组心率、血氧饱和度及镇痛、镇静评分,比较两组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头晕、皮肤瘙痒、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心率、血氧饱和度及VA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8 h时A组镇静评分较B组高(P<0.05),其余时间点无明显差异(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A组头晕、心动过缓、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均较B组高(P均<0.05)。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复合芬太尼用于老年股骨头置换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良好,并可减少芬太尼所致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自控镇痛 丁三 芬太尼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酚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应用于无痛人流手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7
作者 高洁 张中军 丁娴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10-110,共1页
2010年3月-2010年9月,我院采用异丙酚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麻醉行无痛人流手术,镇痛效果及患者临床表现均良好。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丁三 无痛人流手术 异丙酚 临床观察 应用 临床表现 镇痛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酮咯酸氨丁三醇用于眼科术后镇痛5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秀莹 于金玲 +1 位作者 孙万里 李建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95-96,共2页
100例眼科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酮咯酸氨丁三醇(Keto)组和芬太尼(Fen)组,各50例。分别使用酮咯酸氨丁三醇或芬太尼进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A)。记录术后0、4、8、12、24、48h各时间点的疼痛评分、镇静评分、PCA次数、并发症。结果术后4、8... 100例眼科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酮咯酸氨丁三醇(Keto)组和芬太尼(Fen)组,各50例。分别使用酮咯酸氨丁三醇或芬太尼进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A)。记录术后0、4、8、12、24、48h各时间点的疼痛评分、镇静评分、PCA次数、并发症。结果术后4、8、12、24hKeto组VAS评分明显低于Fen组(p<0.05),;Keto组各时间点镇静评分均明显高于Fen组(P<0.05);Keto组PCA按压次数显著低于Fen组(p<0.05)。认为酮咯酸氨丁三醇用于眼科手术后镇痛安全有效,且镇静效果优于芬太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三 眼科手术 自控静脉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酮咯酸氨丁三醇对儿童患者全身麻醉下扁桃体切除术中芬太尼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蓬勃 张艺凤 +7 位作者 熊虹飞 雷珊 郑娟 吴刚 张珍妮 张粉婷 张会娟 牛晓丽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9期766-768,共3页
目的研究酮咯酸氨丁三醇对儿童患者全身麻醉下扁桃体切除术中芬太尼用量的节俭作用。方法择期气管内插管全麻下行扁桃体切除术儿童40例,年龄4-8岁,按住院号奇偶数分为两组:酮咯酸氨丁三醇组和芬太尼组,每组20例。两组患儿的麻醉诱导均... 目的研究酮咯酸氨丁三醇对儿童患者全身麻醉下扁桃体切除术中芬太尼用量的节俭作用。方法择期气管内插管全麻下行扁桃体切除术儿童40例,年龄4-8岁,按住院号奇偶数分为两组:酮咯酸氨丁三醇组和芬太尼组,每组20例。两组患儿的麻醉诱导均为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 mg/kg、芬太尼0.005 mg/kg、丙泊酚2 mg/kg、顺式阿曲库胺0.18 mg/kg。酮咯酸氨丁三醇组气管插管完成后立即静脉注射酮咯酸氨丁三醇0.5 mg/kg,芬太尼组不注射酮咯酸氨丁三醇,两组术中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记录入室后平均动脉压(MAP)与心率(HR)、切扁桃体时的MAP与HR、术中出血量、输液量、术毕芬太尼用量及苏醒期躁动情况。结果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体重、入室MAP、HR、术中出血量及术中补液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切除扁桃体时的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芬太尼组的HR明显高于酮咯酸氨丁三醇组(P<0.05);术毕芬太尼组的芬太尼消耗量高于酮咯酸氨丁三醇组(P<0.05);两组患儿苏醒期躁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行扁桃体切除术中应用酮咯酸氨丁三醇能够明显减少芬太尼的用量且不增加患儿苏醒期的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三 儿童 扁桃体切除术 芬太尼 全身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酮咯酸氨丁三醇超前应用对小儿断指再植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林培敏 贾海滨 刘庆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1-92,共2页
目的观察酮咯酸氨丁三醇超前应用对小儿断指再植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行断指再植的患儿3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观察组麻醉诱导前给予酮咯酸氨丁三醇0.5 mg/kg,对照组麻醉诱导前不给予任何镇痛药物。术中采用气管插管静吸复... 目的观察酮咯酸氨丁三醇超前应用对小儿断指再植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行断指再植的患儿3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观察组麻醉诱导前给予酮咯酸氨丁三醇0.5 mg/kg,对照组麻醉诱导前不给予任何镇痛药物。术中采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观察术后30 min、1、2、4、6 h的疼痛评分和术后5、10、20、30 min及1 h的镇静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6 h内各时点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1);两组术后1 h内各时点镇静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小儿断指再植术超前镇痛模式应用酮咯酸氨丁三醇可以获得安全、有效的镇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三 断指再植 超前镇痛 小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