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预防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112例 被引量:10
1
作者 赵林静 张磊 石计朋 《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3期350-353,共4页
目的评价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预防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空白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将232例患儿纳入研究,其中210例完成研究。对照组98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112例除常规治疗外,加用酪酸梭... 目的评价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预防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空白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将232例患儿纳入研究,其中210例完成研究。对照组98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112例除常规治疗外,加用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每次0.5袋,bid;摄入活菌量5×10^6CFU·d^-1。均连续治疗7 d。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NEC发生率无明显降低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471,95%CI:0.196-1.134)。但将发生NEC及死亡的风险作为整体分析,治疗组该风险显著下降(RR:0.438,95%CI:0.196-0.978)。结论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对早产儿有潜在的益处,可降低NEC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酸梭菌治疗对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免疫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7
2
作者 钟晓波 江进平 袁天明(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1889-1892,共4页
目的:研究给予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新生儿患者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治疗后对其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特征及用药效果与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60)与实验... 目的:研究给予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新生儿患者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治疗后对其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特征及用药效果与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60)与实验组(n=60),对照组患儿行常规支持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治疗,观察2组患儿在发病及治疗过程中的炎症因子与免疫特征,并观察其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两组患儿临床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治疗后免疫功能与炎症因子水平得到改善,其CD3^+、CD4^+免疫功能水平与IL-12炎症因子水平升高,CD8^+、IL-8、hs-CRP指标水平降低,总有效率显著提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新生儿在治疗中给予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可提高其治疗效果,改善患儿临床不良症状与免疫功能,同时减轻炎症反应,可用于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 免疫功能 炎症因子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