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多菌种混合发酵生产酢辣椒工艺初探
被引量:18
- 1
-
-
作者
邵伟
张亚雄
熊泽
黎姝华
-
机构
湖北三峡学院生物工程系
-
出处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8-20,共3页
-
文摘
介绍从市售酢辣椒分离筛选菌种,确定菌种间的比例。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条件进行了初步摸索,并以鲜辣椒、玉米粉为主要原料,采用多菌种混合静置固态发酵,生产出色、香、味俱佳,不含任何防腐剂的纯天然醉辣椒新产品,从而为工业化生产醉辣椒提供技术依据。
-
关键词
酢辣椒
鲜辣椒
玉米粉
多菌种
混合发酵
-
分类号
TS255.5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TS264.29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
-
题名传统酢辣椒制作工艺改进
被引量:13
- 2
-
-
作者
邵伟
张亚雄
熊泽
黎姝华
-
机构
湖北三峡学院生物工程系
-
出处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2-24,26,共4页
-
文摘
本文介绍了通过采用菌种分离、菌种筛选等微生物学的方法对传统酢辣椒制作工艺进行了改进 ,并对分离、筛选出的菌种进行初步鉴定 ,确定菌种间的比例。然后选用现成菌种代替上述菌种 ,以鲜辣椒 ,玉米粉等原料进行多菌种混合静置固体发酵。通过对发酵条件的初步摸索 ,并生产出色、香、味俱佳 ,不含任何防腐剂的纯天然酢辣椒新产品 。
-
关键词
酢辣椒
鲜辣椒
玉米粉
混合发酵
工艺改进
-
Keywords
fermented cayenne
cayenne
corn powder
mixed-fermentation
-
分类号
TS255.36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
-
题名酢辣椒中微生物的分离及其作用初探
被引量:10
- 3
-
-
作者
邵伟
张亚雄
黎姝华
-
机构
三峡大学生物工程研究所
-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0-22,共3页
-
文摘
通过对发酵酢辣椒中的微生物的分离,并对所分离到的微生物进行鉴定及对它们在酢辣椒风味形成中的作用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
关键词
酢辣椒
微生物
分离
作用
风味形成
发酵
-
Keywords
Fermented cayenne Microorganism Separating Function
-
分类号
TS255.5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
-
题名HACCP在发酵酢辣椒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 4
-
-
作者
邵伟
周媛
黎妹华
张亚雄
-
机构
湖北三峡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
出处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2-34,共3页
-
文摘
文中探讨了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占 (HACCP)质量管理系统在发酵酢辣椒生产中的应用。
-
关键词
酢辣椒
危害分析
关键控制点
发酵生产
质量控制
-
分类号
F407.826.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TS255.5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
-
题名特色食品酢辣椒发酵过程中物质消长变化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9
- 5
-
-
作者
张亚雄
胡滨
邵伟
-
机构
三峡大学生物工程研究所
-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74-76,共3页
-
文摘
在酢辣椒发酵过程中,通过对基料中有关物质含量的测定,来研究它们在发酵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以及与酢辣椒风味形成的关系。
-
关键词
酢辣椒
物质
风味
发酵过程
变化规律
食品
-
Keywords
Fermented cayenne, Substance,Flavorh
-
分类号
TS255.5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
-
题名酢辣椒中微生物成分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5
- 6
-
-
作者
钟正伟
孙杨
-
机构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化学工程系
-
出处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19-21,共3页
-
文摘
采用多菌种混合发酵法制酢辣椒,利用多波长扫描法测定所得酢辣椒中微生物的数量。通过与传统发酵法作比较,探索两种酢辣椒中微生物数量的变化关系,为酢辣椒的大规模工业自动化生产提供理论参考。
-
关键词
酢辣椒
混合发酵
多波长扫描
-
Keywords
fermented cayenne
mixing fermentation
multi-wavelength scanning
-
分类号
TS255.5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
-
题名酢辣椒中益生乳酸菌的筛选及其功能特性
被引量:15
- 7
-
-
作者
夏海燕
周思多
张明喆
方晗
黄艺
董明盛
-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3-99,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371807)
-
文摘
为从酢辣椒筛选出具有益生特性的菌株,开发辣椒益生菌产品,本实验从地方特色发酵食品酢辣椒中分离得到16株乳酸菌,以产酸速度、耐人工胃液能力为指标进行初筛,通过生化实验和16S rDNA序列分析方法鉴定;并通过研究菌株对工艺逆境的耐受能力,表面疏水性和自聚合能力以及抑菌活性、抗氧化能力、降解亚硝盐能力和安全特性来评价乳酸菌的益生特性。结果表明:发酵乳杆菌17-1、发酵乳杆菌18-2和短乳杆菌L3-5能耐受0.4%苯酚、溶酶菌和热处理;具有较高的表面疏水性和自聚合能力;能产生具有广谱抑菌效果的细菌素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菌株L3-5和17-1具有较高的抗氧化能力;3株菌都具有胆盐水解酶活性和产γ-氨基丁酸能力,并且都属于安全性菌株。综上所述,传统酢辣椒是分离益生乳酸菌新的天然来源,从中分离得到的发酵乳杆菌17-1、发酵乳杆菌18-2和短乳杆菌L3-5可以作为潜在的益生性菌株。
-
关键词
酢辣椒
益生菌
分离
功能特性
抗氧化
-
Keywords
Zuolajiao
probiotic
isolation
functional properties
antioxidant activity
-
分类号
TS201.3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