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酞菁类化合物对MH/Ni电池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芳 吴锋 杨凯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854-857,共4页
针对MH/Ni电池充电过程中氧的产生和不恰当的消除方式带来的内压升高和热量聚集使电池总体性能衰减很快的问题,提出采用降低化学催化氧还原的比例,提高热量产生少的电催化氧还原比例的方法加以解决.金属酞菁类化合物是一种电催化氧还原... 针对MH/Ni电池充电过程中氧的产生和不恰当的消除方式带来的内压升高和热量聚集使电池总体性能衰减很快的问题,提出采用降低化学催化氧还原的比例,提高热量产生少的电催化氧还原比例的方法加以解决.金属酞菁类化合物是一种电催化氧还原剂.添加酞菁的MH/Ni电池与对比电池进行容量衰减、内压、大电流放电等特性比较,其性能均有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酞菁类化合物 MH/NI电池 性能 电化学催化剂 消氧 动力电池 电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熊胆中磷脂类化合物PC、PI和PE的含量 被引量:8
2
作者 卢学清 洪筱坤 +2 位作者 王智华 沈平娘 朱莲华 《中成药》 CAS CSCD 1999年第7期372-375,共4页
探索了用HPLC法分离、测定6种熊胆样品中3种主要磷脂组合,即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肌醇(PI)、磷脂酰乙醇胺(PE)的方法。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组分PC的平均回收率为88.50%。重现性实验中,PC保留时间的相... 探索了用HPLC法分离、测定6种熊胆样品中3种主要磷脂组合,即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肌醇(PI)、磷脂酰乙醇胺(PE)的方法。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组分PC的平均回收率为88.50%。重现性实验中,PC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差(RSD)为0.79%,峰面积的RSD为7.24%。同时用正交实验对从熊胆样品中提取磷脂的方法进行了优化,得到最佳提取条件是:提取液氯仿和甲醇的配比为1∶1,提取液与样品体积比为25∶1,混合后涡旋4min,用于洗涤的饱和NaCl溶液与样品液体积比为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磷脂类化合物 熊胆 pc PI P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酞菁类化合物用于DMFC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马文涛 唐浩林 +1 位作者 潘牧 邬静杰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98-400,共3页
综述了酞菁类化合物(Pcs)用于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催化剂的研究进展;概述了Pcs用于DMFC阴极催化剂的催化机理和影响因素及耐甲醇性能;讨论了Pcs修饰Pt构成的DMFC阳极复合催化剂的研究现状和催化机理。
关键词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 酞菁类化合物(pcs)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非线性光学材料及其进展概述——论酞菁类化合物的三阶非线性光学及特性 被引量:2
4
作者 焦凤华 张建成 沈悦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5期441-446,共6页
该文简要介绍非线性光学材料及其特性 ,着重阐述了有机非线性光学材料 ,尤其对金属酞菁及其衍生物的三阶非线性的结构因 χ3测量和如何提高其三阶非线性光学特性等问题均进行了分析、评估等 .
关键词 酞菁类化合物 三阶非线性光学 非线性光学效应 金属酞菁 有机非线性光学材料 光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酞菁类化合物在有机光电探测领域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李小龙 王晨宇 +3 位作者 颜嘉豪 库梦婷 马永宁 杨雨豪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307-1319,共13页
光电探测器因其探测波长的可调谐性、低成本制造、易与柔性/轻质器件兼容等优点,在图像显示、光学通信、生物传感等前沿科技领域备受关注。酞菁类化合物具有窄而可调的光学带隙、优异的物理化学稳定性、较高的光生载流子效率等优点,已... 光电探测器因其探测波长的可调谐性、低成本制造、易与柔性/轻质器件兼容等优点,在图像显示、光学通信、生物传感等前沿科技领域备受关注。酞菁类化合物具有窄而可调的光学带隙、优异的物理化学稳定性、较高的光生载流子效率等优点,已在光电探测器核心功能层——光活性层中极具应用潜力,成为近年来被重点研究的一类光敏材料。首先,介绍了酞菁类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分类;然后,简述了光电探测器的探测原理、器件基本结构和光电特性参数;重点回顾并分析了不同类型酞菁化合物在光电探测器光活性层的制备、探测波长的调节、器件功能的整体优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影响因素;最后,总结并展望了酞菁类化合物在有机光电探测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探测器 酞菁类化合物 稳定性 光活性层 性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酞菁类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6
作者 余远斌 杨锦宗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15-120,共6页
综述了酞菁类催化剂在催化有机反应中的研究进展,分析了酞菁类催化剂结构与其催化性能的关系。介绍了金属酞菁催化剂活化分子氧的过程。
关键词 酞菁类化合物 催化剂 结构 分子氧 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Cl_(14)Pc/Y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其催化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杨槐馨 李瑞丰 +2 位作者 杜君 范彬彬 谢克昌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39-544,共6页
用沸石合成法制备了CuCl14Pc/Y分子筛纳米复合材料(简称为CuCl14Pc/nano-Y),考察了合成条件对纳米复合材料的粒度影响.用XRD、ICP、TG-DTA、TEM、FTIR、UV-vis及催化反应等对其性能... 用沸石合成法制备了CuCl14Pc/Y分子筛纳米复合材料(简称为CuCl14Pc/nano-Y),考察了合成条件对纳米复合材料的粒度影响.用XRD、ICP、TG-DTA、TEM、FTIR、UV-vis及催化反应等对其性能作了表征.结果表明:铜酞菁(CuCl14Pc)经过水热晶化后,部分被分装在纳米Y型分子筛的空腔中,其催化氧化性能较普通CuCl14Pc/Y分子筛复合材料有很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Cl14pc/Y 纳米复合材料 制备 表征 催化性能 酞菁 分子筛 环己烷 氧化反应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酞菁铜衍生物对Li/SOCl2电池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许占位 赵建社 +1 位作者 冯虹 马素杰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75-277,共3页
合成了酞菁铜[Cu(Ⅱ)Pc]及其衍生物四乙酰胺酞菁铜[Cu(Ⅱ)TcaPc]、四乙酸酞菁铜[Cu(Ⅱ)TcPc]、四吡啶并卟啉铜[Cu(Ⅱ)PTp]和四吡嗪并卟啉铜[Cu(Ⅱ)PTpz],并用元素分析法及红外光谱法进行了研究。通过恒电阻放电实验研究了它们对Li/SOCl... 合成了酞菁铜[Cu(Ⅱ)Pc]及其衍生物四乙酰胺酞菁铜[Cu(Ⅱ)TcaPc]、四乙酸酞菁铜[Cu(Ⅱ)TcPc]、四吡啶并卟啉铜[Cu(Ⅱ)PTp]和四吡嗪并卟啉铜[Cu(Ⅱ)PTpz],并用元素分析法及红外光谱法进行了研究。通过恒电阻放电实验研究了它们对Li/SOCl2电池放电电压及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Cu(Ⅱ)PTp及Cu(Ⅱ)PTpz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酞菁铜[Cu(Ⅱ)pc] 锂/亚硫酰氯(Li/SOCl2)电池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