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49篇文章
< 1 2 1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纤维增强酚醛树脂/石墨复合材料双极板的性能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彦明 王威强 +4 位作者 李爱菊 阴强 夏利刚 敖海勇 童佳佳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6,10,共4页
研究了碳纤维表面处理方法及其含量对碳纤维增强酚醛树脂/石墨复合材料导电性能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空气氧化处理碳纤维表面形成微孔和刻蚀沟槽,容易形成应力集中,复合材料的强度不高;空气加液相氧化处理填充了碳纤维表面的... 研究了碳纤维表面处理方法及其含量对碳纤维增强酚醛树脂/石墨复合材料导电性能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空气氧化处理碳纤维表面形成微孔和刻蚀沟槽,容易形成应力集中,复合材料的强度不高;空气加液相氧化处理填充了碳纤维表面的微裂纹,对复合材料有一定的补强作用;液相氧化处理有利于提高碳纤维表面活性以及碳纤维的均匀分散性,使材料表现出较好的力学性能与导电性能;随碳纤维含量增多,材料电导率变小,材料强度开始增大,达到最大值后材料强度下降。对碳纤维进行液相氧化处理,碳纤维含量在3%~4%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导电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醛树脂/石墨复合材料 双极板 碳纤维 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增强酚醛树脂/石墨复合材料双极板的低温热模压试验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彦明 王威强 +4 位作者 李爱菊 阴强 夏利刚 敖海勇 童佳佳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8-222,共5页
介绍了国外制备树脂/石墨复合材料双极板的研究结果。研究了低温热模压成型工艺制备酚醛树脂/石墨复合材料双极板,结果表明:酚醛树脂含量为15wt%时,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满足双极板的要求,但力学性能偏低。提出了碳纤维增强的解决方案,研... 介绍了国外制备树脂/石墨复合材料双极板的研究结果。研究了低温热模压成型工艺制备酚醛树脂/石墨复合材料双极板,结果表明:酚醛树脂含量为15wt%时,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满足双极板的要求,但力学性能偏低。提出了碳纤维增强的解决方案,研究了碳纤维表面处理方法以及碳纤维含量对复合材料导电性能与力学性能的影响。得到对碳纤维进行液相氧化处理,碳纤维含量3wt%是综合性能较好的一种试验方案。采用低温热模压工艺制备低成本酚醛树脂/石墨复合材料双极板,双极板材料的性能突破必将促进燃料电池的商业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醛树脂/石墨复合材料 双极板 低温热模压 碳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化氧化石墨烯改性酚醛树脂微发泡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3
作者 刘聪 夏绍灵 +3 位作者 许纪贤 赵聪聪 郭升东 贾煜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9-116,共8页
以N-氨乙基哌嗪(AEP)和二氧化碳为原料,制备发泡剂B-AEP,并将其负载在氧化石墨烯(GO)表面,成功制备出集成核、发泡、增强为一体的功能化氧化石墨烯粒子(GO@B-AEP),采用一步法受限发泡制备出功能化氧化石墨烯改性酚醛(GO/PF)微发泡复合... 以N-氨乙基哌嗪(AEP)和二氧化碳为原料,制备发泡剂B-AEP,并将其负载在氧化石墨烯(GO)表面,成功制备出集成核、发泡、增强为一体的功能化氧化石墨烯粒子(GO@B-AEP),采用一步法受限发泡制备出功能化氧化石墨烯改性酚醛(GO/PF)微发泡复合材料。采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GO@B-AEP的结构;采用万用试验机和邵氏硬度计研究了GO添加量、表观密度以及发泡剂含量对GO/PF微发泡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SEM对微孔结构与孔径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GO添加量为0.4wt%时,GO/PF力学性能最佳,同时热稳定性最佳;当表观密度为1.0 g/cm^(3)时,泡孔质量最佳;当发泡剂含量为1.5wt%时,泡孔形状与尺寸较好,GO/PF微发泡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 酚醛树脂复合材料 微发泡 增强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埃洛石纳米管/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综合实验设计
4
作者 田月兰 王素娟 +3 位作者 白利斌 宋洪赞 武永刚 赵洪池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6-211,共6页
围绕新材料领域的前沿研究热点及科研成果设计了埃洛石纳米管/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综合实验项目。该实验项目以复合材料制备、表征测试和应用为主线,模拟科研工作的全过程。通过该综合实验,学生能够了解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熟悉埃洛石... 围绕新材料领域的前沿研究热点及科研成果设计了埃洛石纳米管/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综合实验项目。该实验项目以复合材料制备、表征测试和应用为主线,模拟科研工作的全过程。通过该综合实验,学生能够了解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熟悉埃洛石纳米管的结构和性能特点,掌握复合材料的研发思路。该综合实验设计方案注重训练学生对多学科知识和实验技能的综合运用,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和探究兴趣,培养科研精神和自主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洛石纳米管 酚醛树脂 复合材料 综合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H/EG对酚醛树脂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王鑫 曹京宜 +4 位作者 倪爱清 王兵 李想 殷文昌 王继辉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0-58,67,共10页
本文通过添加不同配比的阻燃剂氢氧化铝(ATH)和阻燃剂可膨胀石墨(EG),对碳纤维增强酚醛树脂复合材料(CFPF)进行了阻燃改性,并对其进行了试验研究,考察了改性前后复合材料的阻燃抑烟性能、热降解行为、力学性能和残炭形貌。试验结果表明... 本文通过添加不同配比的阻燃剂氢氧化铝(ATH)和阻燃剂可膨胀石墨(EG),对碳纤维增强酚醛树脂复合材料(CFPF)进行了阻燃改性,并对其进行了试验研究,考察了改性前后复合材料的阻燃抑烟性能、热降解行为、力学性能和残炭形貌。试验结果表明,两种阻燃剂的加入使材料的阻燃抑烟性能和热稳定性得到明显提升。当ATH与EG的质量比为1∶2时,得到的阻燃CFPF-2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LOI)增长到68.4%。锥形量热测试结果表明,与未添加阻燃剂的CFPF-0相比,CFPF-2的热释放速率峰值(pHRR)、总热释放(THR)、总发烟量(TSP)和平均比消光面积(ASEA)分别下降了49.73%、65.30%、94.89%和94.63%。烟密度测试结果表明CFPF-2的最大比光密度(Ds,max)下降了93.71%,这说明ATH和EG有很好的协同阻燃效果,尤其在抑烟方面有极为显著的效果。热失重分析(TGA)结果表明,CFPF-2的残炭量提高到了13.72%,与CFPF-0的2.70%相比有明显的提升。另外,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ATH/EG阻燃体系可以提高CFPF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醛树脂 可膨胀石墨 氢氧化铝 阻燃 抑烟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陶瓷化酚醛树脂及其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6
作者 张健 行小龙 +1 位作者 刘祎 张承双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182,共11页
酚醛树脂因具有烧蚀性能优异、成本低廉、工艺简单、力学性能及尺寸稳定性良好等特点,在航空航天领域被广泛使用。作为一种新兴的改性酚醛,可陶瓷化酚醛树脂在烧蚀过程中可形成碳/陶瓷耦合层,能进一步提高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的耐烧蚀性... 酚醛树脂因具有烧蚀性能优异、成本低廉、工艺简单、力学性能及尺寸稳定性良好等特点,在航空航天领域被广泛使用。作为一种新兴的改性酚醛,可陶瓷化酚醛树脂在烧蚀过程中可形成碳/陶瓷耦合层,能进一步提高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的耐烧蚀性能和抗氧化性能,是新一代高性能防隔热系统的优选材料。文中聚焦于硅、硼元素改性的可陶瓷化酚醛树脂及其复合材料,从填料改性和化学改性两方面介绍了当前可陶瓷化酚醛树脂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并总结了这些改性手段的优势与难点。最后对可陶瓷化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前景做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醛树脂 可陶瓷化 硼硅改性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苯二甲腈-硼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7
作者 郝力博 刘毅 +2 位作者 韦雪丽 周策 贾坤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2-147,共6页
硼酚醛树脂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较高的残炭率,但其耐热性(初始热分解温度)仍有待进一步提高。邻苯二甲腈树脂是一类由邻苯二甲腈单体在活性氢固化剂作用下形成的高度交联型热固性树脂,具有极为优异的耐热性,但其普遍存在加工温度高、... 硼酚醛树脂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较高的残炭率,但其耐热性(初始热分解温度)仍有待进一步提高。邻苯二甲腈树脂是一类由邻苯二甲腈单体在活性氢固化剂作用下形成的高度交联型热固性树脂,具有极为优异的耐热性,但其普遍存在加工温度高、加工温度窗窄等问题。本文结合两类树脂优势,以双官能化邻苯二甲腈树脂和热塑性硼酚醛树脂为基体树脂,制备了连续玻璃纤维预浸料与复合材料层压板。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失重分析仪(TG)、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动态流变等手段研究了共聚树脂的热学性能和化学结构等。结果显示,等质量比共聚树脂较邻苯二甲腈树脂起始固化温度降低60℃以上,共聚树脂固化后初始热分解温度较硼酚醛树脂提高143℃。此外,采用共聚树脂制备的连续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综上所述,本文所报道的邻苯二甲腈-硼酚醛改性树脂是一类具有极大成本优势的耐超高温热固性树脂,有望在轨道交通、航空航天及电子封装领域获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腈树脂 酚醛树脂 热固性树脂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耐烧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酚醛树脂/石墨模压成型复合材料双极板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8
8
作者 王彦明 王威强 +1 位作者 李爱菊 阴强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4-36,42,共4页
以石墨与酚醛树脂粉料为原料通过低温热模压成形工艺制备低成本酚醛树脂/石墨复合材料双极板,对材料的力学性能与导电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酚醛树脂含量是影响复合材料导电性能与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酚醛树脂含量低于20%时,材料... 以石墨与酚醛树脂粉料为原料通过低温热模压成形工艺制备低成本酚醛树脂/石墨复合材料双极板,对材料的力学性能与导电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酚醛树脂含量是影响复合材料导电性能与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酚醛树脂含量低于20%时,材料具有较高的导电性能;提高固化温度与固化压力,可以提高材料的抗弯强度,但材料的导电性能明显降低;适中的固化压力与固化温度有利于材料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与导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醛树脂/石墨复合材料 双极板 低温热模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传热-热解模型构建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冬 柳云钊 +2 位作者 陈鑫 杨云华 刘宏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9-59,共11页
针对现有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传热-热解模型忽略产物气体渗流可压缩效应的问题,建立了考虑热解气体可压缩流动的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传热-热解模型。通过可压缩压力耦合方程组半隐式方法,求解完整的Navier-Stocks方程,以实现对热解气体可... 针对现有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传热-热解模型忽略产物气体渗流可压缩效应的问题,建立了考虑热解气体可压缩流动的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传热-热解模型。通过可压缩压力耦合方程组半隐式方法,求解完整的Navier-Stocks方程,以实现对热解气体可压缩流动的模拟,而非现有模型普遍采用的不可压缩Darcy方程;改进了热解度的计算方式,提高了孔隙动态演化时热解区域材料物性插值的准确性。以一种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酚醛气凝胶复合材料为例,通过热质量试验数据,推导了热解动力学模型。测量了完全热解前后材料的关键计算输入参数。通过10 kPa低气压热试验测得了1000℃加热下材料的背温。结果表明:酚醛气凝胶复合材料存在200~550℃、550~800℃、800~1200℃共3个主要热解区间;完全热解前、后,材料孔隙率分别为0.568、0.484,渗透率分别为10^(-13)、10^(-12) m^(-2)。计算模型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最大相对误差为9.2%;热解气体向舱内渗流形成富集区域的现象对材料隔热有负面影响,但低导热系数和产物气体热阻塞作用仍使材料具备优异的防隔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醛树脂复合材料 热解动力学模型 传热-热解模型 低气压热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白石墨基阻燃剂的PVC复合材料阻燃抑烟改性
10
作者 刘晓辉 李迪 张秋艳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28,36,共7页
为解决聚氯乙烯(PVC)热降解或燃烧过程中释放大量的有毒烟雾和阻燃性差的问题,基于路易斯酸碱理论进行设计,成功合成了“白石墨”基阻燃剂BN-GP-PMA,采用磷酸胍(GP)和磷钼酸水合物(PMA)对具有“白石墨”之称的氮化硼(BN)进行改性,并利... 为解决聚氯乙烯(PVC)热降解或燃烧过程中释放大量的有毒烟雾和阻燃性差的问题,基于路易斯酸碱理论进行设计,成功合成了“白石墨”基阻燃剂BN-GP-PMA,采用磷酸胍(GP)和磷钼酸水合物(PMA)对具有“白石墨”之称的氮化硼(BN)进行改性,并利用共混改性法制备了PVC复合材料。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探讨了阻燃剂的结构组成;利用热重分析仪、临界氧指数测定仪和锥形量热仪分析了PVC及其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和阻燃性性能,并推测了其阻燃机理。结果表明:添加6.5%(质量分数)阻燃剂的BNGP-PMA/PVC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LOI)值为28.5%,相较于纯PVC的LOI值(25%)提升了14.0%;BNGP-PMA/PVC复合材料的热释放速率峰值、总热释放量和总产烟量相较于纯PVC分别下降了28.6%、24.1%和13.1%;BN-GP-PMA/PVC复合材料在氮气气氛、800℃下的残炭量相较于纯PVC提高了179.7%。由此表明“白石墨”基阻燃剂BN-GP-PMA赋予了PVC良好的阻燃性和抑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PVC)复合材料 氮化硼(BN) 石墨基阻燃剂 抑烟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酚醛⁃不饱和聚酯树脂石墨双极板复合材料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航 杜玲枝 +2 位作者 吴晓林 冯巧 李桂丽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9,共5页
以天然鳞片石墨(NG)为导电骨料,酚醛树脂(PF)和不饱和聚酯树脂(UPR)为黏结剂,采用模压成型工艺制备了NG/PF/UPR双极板复合材料。研究了PF与UPR的质量比、树脂含量、成型工艺条件对复合材料电导率和弯曲强度的影响,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进... 以天然鳞片石墨(NG)为导电骨料,酚醛树脂(PF)和不饱和聚酯树脂(UPR)为黏结剂,采用模压成型工艺制备了NG/PF/UPR双极板复合材料。研究了PF与UPR的质量比、树脂含量、成型工艺条件对复合材料电导率和弯曲强度的影响,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树脂含量为20%(质量分数,下同)、PF与UPR的质量比为6∶1、施压温度为100℃、模压压力为30 MPa、成型温度为180℃、模压时间为2 h的条件下,NG/PF/UPR双极板复合材料的电导率为336.1 S/cm,弯曲强度为46.5 MPa,对于相同条件下的NG/PF双极板复合材料,样品的电导率提高了134.9%,弯曲强度提高了2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鳞片石墨 酚醛树脂 不饱和聚酯树脂 电导率 弯曲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热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聂佳承 王志 +1 位作者 徐松 文放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7-141,共5页
使用热重-差热同步分析仪研究了某飞机框架部位用碳纤维/酚醛树脂复合材料在不同气氛和不同升温速率条件下的热分解特性。结果表明:在空气气氛下碳纤维/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热解反应分为3个阶段,在氮气气氛下热解反应分为2个阶段;随着升温... 使用热重-差热同步分析仪研究了某飞机框架部位用碳纤维/酚醛树脂复合材料在不同气氛和不同升温速率条件下的热分解特性。结果表明:在空气气氛下碳纤维/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热解反应分为3个阶段,在氮气气氛下热解反应分为2个阶段;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氮气气氛下复合材料热解的初始分解温度、第2阶段起始温度都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而增加,2个阶段的热解温度范围都逐渐变宽且每一阶段的温度范围都要高于前一个热解阶段,最大失重速率温度也向高温方向移动,相同温度下失重明显变大。采用Kissnger法、FWO法、Starink法对碳纤维/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的热解动力学进行计算,得到其表观活化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碳纤维/酚醛树脂 热解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硼酸酯键的可重塑酚醛树脂及其复合材料
13
作者 行小龙 黄金鑫 +3 位作者 张健 刘祎 阮英波 张承双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4-42,共9页
针对传统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不具备可重塑性的问题,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一种侧基含有苯基硼酸结构的新型含硼酚醛树脂(BNR),加热固化后可以形成具备可重塑性能的硼酸酯交联型酚醛树脂。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水热法可以高效地制备出BNR树脂,产... 针对传统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不具备可重塑性的问题,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一种侧基含有苯基硼酸结构的新型含硼酚醛树脂(BNR),加热固化后可以形成具备可重塑性能的硼酸酯交联型酚醛树脂。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水热法可以高效地制备出BNR树脂,产率可达到94.1%;不需要外加固化剂,BNR在160℃下加热即可固化;固化树脂具有高热稳定性,成炭率可以达到66%,可以用作耐烧蚀复合材料基体;与传统的酚醛树脂相比,硼酸酯交联型酚醛树脂在热的作用下可以实现完全的应力松弛,赋予复合材料优异的可重塑性。因此,BNR树脂有作为新型耐烧蚀复合材料树脂基体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醛树脂 硼酸酯 可重塑 耐烧蚀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陶瓷化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14
作者 李晓玥 张庆波 姜大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11,16,共6页
可陶瓷化酚醛树脂复合材料是一种由酚醛树脂基体、成瓷填料、助熔剂等填料组成的新型耐热材料,这种材料可在高温中形成陶瓷层,起到隔绝氧气和热量的作用,提高材料的耐热性能。从可陶瓷化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的主要填料和酚醛树脂耐热改性... 可陶瓷化酚醛树脂复合材料是一种由酚醛树脂基体、成瓷填料、助熔剂等填料组成的新型耐热材料,这种材料可在高温中形成陶瓷层,起到隔绝氧气和热量的作用,提高材料的耐热性能。从可陶瓷化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的主要填料和酚醛树脂耐热改性两方面进行综述,并对可陶瓷化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醛树脂 可陶瓷化 耐热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增强木质素基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彭 吴玉潇 +1 位作者 林虹豆 王春广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61,74,共6页
采用碱催化酚化的方式增加木质素反应活性以替代苯酚,用于制备酚醛树脂及碳纤维增强木质素基酚醛树脂复合材料,探讨了碱催化酚化工艺条件对木质素结构的影响,表征了不同取代比的木质素基酚醛树脂的结构,以及碳纤维增强木质素基酚醛树脂... 采用碱催化酚化的方式增加木质素反应活性以替代苯酚,用于制备酚醛树脂及碳纤维增强木质素基酚醛树脂复合材料,探讨了碱催化酚化工艺条件对木质素结构的影响,表征了不同取代比的木质素基酚醛树脂的结构,以及碳纤维增强木质素基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的形貌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经碱催化酚化的木质素反应活性明显增加,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90℃,时间90 min,碱用量4%(w);木质素基酚醛树脂与传统酚醛树脂结构相似,当木质素替代率为30%(w)时,可获得弯曲性能和层间剪切强度高的碳纤维增强木质素基酚醛树脂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酚醛树脂 碳纤维 复合材料 酚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酚醛树脂原位复合材料的热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 被引量:14
16
作者 徐伟华 韦春 +3 位作者 刘红霞 余传柏 苏乐 曾思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9-82,共4页
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GO),通过超声分散与苯酚、甲醛进行原位聚合,将所得原位聚合树脂与其它填料一起通过辊炼、模压成型制备GO/酚醛树脂(PF)原位复合材料。研究GO含量对GO/PF原位复合材料的热性能、力学性能、动态力学... 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GO),通过超声分散与苯酚、甲醛进行原位聚合,将所得原位聚合树脂与其它填料一起通过辊炼、模压成型制备GO/酚醛树脂(PF)原位复合材料。研究GO含量对GO/PF原位复合材料的热性能、力学性能、动态力学性能、蠕变和应力松弛的影响,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复合材料的冲击断面形貌。研究结果表明,当GO加入量为1%时,GO/PF原位复合树脂的初始热分解温度比纯酚醛树脂(PF)提高了55.8℃;当GO加入量为0.25%时,GO/PF原位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提高18.6%;当GO加入量为0.5%时,GO/PF原位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比纯PF复合材料提高78.3%,Tg提高了8.9℃。SEM观察发现,GO/PF原位复合材料的冲击断面凹凸不平,表明GO的加入能有效提高PF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 酚醛树脂 原位聚合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酚醛树脂纳米复合材料的热解行为 被引量:16
17
作者 黄桂荣 刘洪波 +3 位作者 杨丽 何月德 夏笑虹 陈惠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12-418,共7页
将氧化石墨烯与自制酚醛树脂乳液(PF)共混,经水合肼还原和热固化制备石墨烯/酚醛树脂(GNS/PF)纳米复合材料。利用AFM、SEM、FTIR和TG—DTG技术考察石墨烯对GNS/PF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构、热稳定性和残炭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石... 将氧化石墨烯与自制酚醛树脂乳液(PF)共混,经水合肼还原和热固化制备石墨烯/酚醛树脂(GNS/PF)纳米复合材料。利用AFM、SEM、FTIR和TG—DTG技术考察石墨烯对GNS/PF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构、热稳定性和残炭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石墨烯片均匀分布在PF中,没有发生团聚,且石墨烯片与PF间具有良好的界面结合。石墨烯薄片对PF基体强烈的吸附作用增加了PF分子链的活性和有序性,显著提高了GNS/PF纳米复合材料内PF基体的固化交联密度.进而提高了PF基体的耐热性和高温残炭率。在300~450℃条件下,纯酚醛树脂的热分解峰值温度为382.7℃,添加质量分数0.65%的GNS后,热分解峰值温度提高到408℃。在隔绝空气下900℃热处理,纯酚醛树脂的残炭率为46.2%,添加0.65%氧化石墨烯后残炭率增至59.4%,提高了1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醛树脂 氧化石墨 热解 残炭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钯纳米颗粒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吸氢强化机理 被引量:1
18
作者 洪建成 孙彦丽 +4 位作者 刘喆 严舒 王瑞琪 张慧 白红存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80,共10页
基于氧化还原结合浸渍法,制备得到Pd负载的氧化石墨烯。进一步以NaBH 4为还原剂,室温环境下一步还原制备获得不同Pd负载量的还原氧化石墨烯(Pd-rGO)复合材料。利用XRD、FT-IR、Raman、TEM和N 2吸附-脱附等分析手段对材料进行表征,明确不... 基于氧化还原结合浸渍法,制备得到Pd负载的氧化石墨烯。进一步以NaBH 4为还原剂,室温环境下一步还原制备获得不同Pd负载量的还原氧化石墨烯(Pd-rGO)复合材料。利用XRD、FT-IR、Raman、TEM和N 2吸附-脱附等分析手段对材料进行表征,明确不同Pd负载量的Pd-rGO复合材料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制备得到的Pd-rGO复合材料具有高的缺陷程度以及比表面积,孔径均匀分布于3.9~4.2 nm范围内,Pd纳米粒子粒径平均为5 nm,粒径小且分散均匀;通过对材料进行氢气吸附性能测试,获得了Pd-rGO复合材料的储氢性能,经过Pd负载的石墨烯基于氢溢出效应,使得石墨烯的储氢容量提高最大达到64.7%。此外,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对该复合体系强化储氢机理进行了计算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复合材料 储氢 石墨 钯金 分子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石墨/酚醛树脂复合材料双极板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惠 刘洪波 +3 位作者 涂文懋 杨荔 杨丽 何月德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326-3330,共5页
以膨胀石墨为导电骨料、炭黑为添加剂、酚醛树脂为黏结剂,采用模压成形工艺制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膨胀石墨/酚醛树脂复合材料双极板。考察树脂含量、成形压力、添加剂用量及添加剂加入方式对复合材料双极板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以膨胀石墨为导电骨料、炭黑为添加剂、酚醛树脂为黏结剂,采用模压成形工艺制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膨胀石墨/酚醛树脂复合材料双极板。考察树脂含量、成形压力、添加剂用量及添加剂加入方式对复合材料双极板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上述因素对复合材料双极板的性能影响较大,黏结剂的加入量(质量分数)为20%~30%、压力在10~12 MPa较为合适;炭黑对复合材料双极板的性能影响比较复杂,在实验用炭黑范围内,随着炭黑用量的增加,电导率增大较快,抗折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在复合材料的混料过程中,将炭黑添加在树脂中,制备的复合材料双极板性能比炭黑添加在膨胀石墨性能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双极板 复合材料 膨胀石墨 酚醛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酚醛树脂/炭纤维层次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18
20
作者 刘燕珍 李永锋 +2 位作者 杨永岗 温月芳 王茂章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77-384,共8页
分别以氧化石墨粉(GO)、还原氧化石墨烯乙醇悬浮液(RGO)和热法还原石墨烯粉(TRG)为填料,分散于酚醛树脂(PR)的乙醇溶液中,再将这些基体混合物涂覆于炭纤维(CF)布上,经热压成型工艺制备氧化石墨烯/酚醛树脂/炭纤维、还原氧化石墨烯乙醇... 分别以氧化石墨粉(GO)、还原氧化石墨烯乙醇悬浮液(RGO)和热法还原石墨烯粉(TRG)为填料,分散于酚醛树脂(PR)的乙醇溶液中,再将这些基体混合物涂覆于炭纤维(CF)布上,经热压成型工艺制备氧化石墨烯/酚醛树脂/炭纤维、还原氧化石墨烯乙醇悬浮液/酚醛树脂/炭纤维、热法还原氧化石墨烯/酚醛树脂/炭纤维层次复合材料。研究了GO、RGO和TRG对复合材料结构、压缩性能、弯曲性能及磨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纯酚醛树脂/炭纤维复合材料相比,当纳米填料的质量分数仅为0.1%时,层次复合材料的压缩性能可显著提高,其中,热法还原氧化石墨烯/酚醛树脂/炭纤维的压缩强度和模量分别提高了178.9%,129.5%;弯曲性能也可得到一定的改善。还原氧化石墨烯乙醇悬浮液/酚醛树脂/炭纤维层次复合材料的最大储能模量可提高75.2%。所有改性石墨烯/酚醛树脂/炭纤维层次复合材料的Tg均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 还原氧化石墨 炭纤维 层次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