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金属有机骨架多孔碳材料的分散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中4种酚类内分泌干扰物 被引量:6
1
作者 王盼 马继平 +2 位作者 李爽 程嘉雯 黄超囡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4-274,共11页
酚类内分泌干扰物是一种干扰内分泌系统的外源性物质,其进入生物体后会干扰细胞的正常功能,引起生殖发育毒性,因此亟需开发一种快速、灵敏的分析方法,用于环境水体中酚类内分泌干扰物的检测。本研究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一种由金属有机骨... 酚类内分泌干扰物是一种干扰内分泌系统的外源性物质,其进入生物体后会干扰细胞的正常功能,引起生殖发育毒性,因此亟需开发一种快速、灵敏的分析方法,用于环境水体中酚类内分泌干扰物的检测。本研究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一种由金属有机骨架衍生的多孔碳材料(UiO-66-C),并将其作为萃取吸附剂来富集水中的4种酚类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4-叔辛基苯酚、4-壬基酚、壬基酚)。建立了一种分散固相萃取(DSPE)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测定水中酚类内分泌干扰物的分析方法。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测试方法对UiO-66-C进行表征,证明了该材料的成功制备。对DSPE条件进行优化,包括UiO-66-C用量、水样pH、吸附时间、洗脱液种类及体积、洗脱时间和离子强度。在最佳实验条件下,4种酚类内分泌干扰物在0.5~1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1~0.13μg/L和0.03~0.42μg/L,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分别为1.5%~10.6%和6.1%~13.2%。将该方法应用于自来水和地表水的检测,4种酚类内分泌干扰物的加标回收率为77.1%~116.6%;在自来水样品中未检测到4种酚类内分泌干扰物,而在地表水中检测到微量的4-壬基酚和壬基酚,检出水平分别为1.38μg/L和0.26μg/L。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为环境水体中酚类内分泌干扰物的检测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灵敏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分散固相萃取 内分泌干扰 环境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流域宜溧河酚类内分泌干扰物的空间分布及风险评价 被引量:24
2
作者 王志强 张依章 +3 位作者 张远 王圣瑞 吴攀 黄剑锋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51-1358,共8页
以NP(nonylphenol,壬基酚)、4-t-OP(4-t-octylphenol,辛基酚)和BPA(bisphenol A,双酚A)为目标物质,研究酚类EDCs(内分泌干扰物)在太湖流域宜溧河地表水体和悬浮物中的空间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太湖流域宜溧河地表水体中ρ(NP)、... 以NP(nonylphenol,壬基酚)、4-t-OP(4-t-octylphenol,辛基酚)和BPA(bisphenol A,双酚A)为目标物质,研究酚类EDCs(内分泌干扰物)在太湖流域宜溧河地表水体和悬浮物中的空间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太湖流域宜溧河地表水体中ρ(NP)、ρ(4-t-OP)和ρ(BPA)分别为156.2~434.0、11.8~19.4和89.8~353.8 ng/L,悬浮物中w(NP)、w(4-t-OP)和w(BPA)分别为520.0~9 818.2、52.0~454.5和39.0~2 454.5 ng/g.流域内生活及工业污水排放可能是宜溧河流域水体中酚类EDCs的主要来源,ρ(NP)与ρ(NO3-)呈显著正相关(R=0.860,P<0.01).宜溧河水系中酚类EDCs在水相-悬浮物相的有机碳标准分配系数为4.14~6.41,表明悬浮颗粒物的吸附是水体中EDCs迁移的一个重要途径.研究区域中NP、4-t-OP和BPA的入湖量分别为506、57.9和297 kg/a.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该地区部分河段ρ(EDCs)具有潜在的生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溧河 内分泌干扰(edcs) 分配系数 太湖 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羟基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滇池水体中酚类内分泌干扰物 被引量:13
3
作者 余方 潘学军 +2 位作者 王彬 王宇 高建培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44-748,共5页
采用PTA-OH为衍生化试剂,对酚类内分泌干扰物的衍生化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在优化条件下,利用固相萃取-羟基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了滇池水体中酚类内分泌干扰物的浓度.结果表明,目标物PTA-OH衍生化在乙酸乙酯中、20℃条件下衍生化5mi... 采用PTA-OH为衍生化试剂,对酚类内分泌干扰物的衍生化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在优化条件下,利用固相萃取-羟基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了滇池水体中酚类内分泌干扰物的浓度.结果表明,目标物PTA-OH衍生化在乙酸乙酯中、20℃条件下衍生化5min可达到最佳衍生化效果,衍生化后酚类内分泌干扰物的GC/MS检测限达到0.1pg.μl-1,检测范围为20—1000pg.μl-1;滇池水体中的辛基酚的浓度为ND—56.5ng.l-1;枯烯基酚的浓度为23.5—48.5ng.l-1;壬基酚的浓度为13.6—141.6ng.l-1;双酚A的浓度为ND—4713.6ng.l-1.滇池水体中4种酚类内分泌干扰物普遍存在,其中双酚A的污染较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分泌干扰 衍生化 气相色谱-质谱 滇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酚类内分泌干扰物在珠江口不同水体中质量浓度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向丽 邹世春 +2 位作者 栾天罡 翁少萍 林里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6-101,共6页
应用固相微萃取衍生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珠江口地区不同水体中3种酚类内分泌干扰物(pEDCs):辛基酚(OP)、壬基酚(NP)和双酚A(BPA)的质量浓度分布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淡水水体中3种pEDCs质量浓度为:饮用水水源最低,水产养殖鱼... 应用固相微萃取衍生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珠江口地区不同水体中3种酚类内分泌干扰物(pEDCs):辛基酚(OP)、壬基酚(NP)和双酚A(BPA)的质量浓度分布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淡水水体中3种pEDCs质量浓度为:饮用水水源最低,水产养殖鱼塘次之,其后依次是珠江河段(广州和中山河段)和污水处理厂,而垃圾渗沥液处理厂的质量浓度最高。垃圾渗沥液中OP、NP和BPA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58~4.35μg·L^(-1)、79.0~276μg·L^(-1)和862~18 891 μg·L^(-1)。咸淡水水体中,深圳福田自然保护区NP质量浓度高于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平均值分别为0.88 μg·L^(-1)和0.39 μg·L^(-1)。两个保护区内BPA的质量浓度明显高于OP和NP的质量浓度。海洋水体中pEDCs质量浓度与部分淡水和咸淡水相当,其中东莞近海水域中NP的质量浓度比中山和深圳近海水域偏高(分别为0.76~1.12μg·L^(-1)和0.26~0.73μg·L^(-1))。垃圾渗沥液中pEDCs的污染严重,可能是周围环境水体受pEDCs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直接排放到周围水体,对生物具有潜在的生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内分泌干扰 珠江口 水体 环境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STFA-GC-MS联用技术分析测定痕量酚类内分泌干扰物 被引量:7
5
作者 王彬 董发勤 +5 位作者 代群威 朱静平 王有志 谭江月 谌书 潘学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53-557,共5页
采用N,O-双三甲基硅基三氟乙酰胺-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化学手段,建立了壬基酚二氧乙烯醚(nonylphenol-di-ethoxylate,NP2EO)、壬基酚单氧乙烯醚(nonylphenol-mono-ethoxylate,NP1EO)、4-壬基酚(4-nonylphenol,4-NP)、双酚A(bisphenol A,B... 采用N,O-双三甲基硅基三氟乙酰胺-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化学手段,建立了壬基酚二氧乙烯醚(nonylphenol-di-ethoxylate,NP2EO)、壬基酚单氧乙烯醚(nonylphenol-mono-ethoxylate,NP1EO)、4-壬基酚(4-nonylphenol,4-NP)、双酚A(bisphenol A,BPA)、枯烯基酚(4-cumylphenol,4-CP)和4-t-辛基酚(4-t-octylphenol,4-t-OP)六种典型酚类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EDCs)高效、可靠的分析方法。酚类EDCs衍生化条件是以N,O-双三甲基硅基三氟乙酰胺为衍生化试剂,在70℃条件下反应50 min。该方法简化了操作、改善了色谱峰形,检出限较低,具有很好的重现性,相对标准偏差(RSDs)小于1%。运用该方法对某污水处理厂进水中的酚类EDCs进行了分析检测,验证了该方法能够很好的应用于环境样品中痕量酚类EDCs的定量分析,具有较大地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衍生化 气相色谱-质谱 内分泌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酚类内分泌干扰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6
作者 金芬 张妍 王静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63-266,270,共5页
壬基酚、辛基酚和双酚A等以其相似的结构特征和类雌激素效应被称为酚类内分泌干扰物,它们在食品包装材料及食品中的残留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以食品中的酚类内分泌干扰物为重点,对壬基酚、辛基酚和双酚A的性质、应用、毒性以及... 壬基酚、辛基酚和双酚A等以其相似的结构特征和类雌激素效应被称为酚类内分泌干扰物,它们在食品包装材料及食品中的残留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以食品中的酚类内分泌干扰物为重点,对壬基酚、辛基酚和双酚A的性质、应用、毒性以及在食品中的污染水平、主要来源和分析测定方法等进行了评述,为我国开展食品领域内酚类内分泌干扰物的限量制定和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分泌干扰 壬基 辛基 A 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人尿液中5种酚类内分泌干扰物 被引量:12
7
作者 夏同伟 刘良坡 +1 位作者 张文静 申河清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1-217,共7页
采用通用电喷雾离子源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ESI MS/MS)分析技术,通过丹磺酰氯衍生化处理,建立了同时测定人尿液中双酚A(BPA)、三氯生(TCS)、炔雌酮(EE2)、雌酮(E1)、雌二醇(E2)5种酚类内分泌干扰物的高灵敏方法。5种酚类化合物... 采用通用电喷雾离子源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ESI MS/MS)分析技术,通过丹磺酰氯衍生化处理,建立了同时测定人尿液中双酚A(BPA)、三氯生(TCS)、炔雌酮(EE2)、雌酮(E1)、雌二醇(E2)5种酚类内分泌干扰物的高灵敏方法。5种酚类化合物在0.2~10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在0.99以上,检出限(LOD)在0.02~0.27μg/L之间。在5、10、50μg/L加标水平下,平均回收率为85%~125%,相对标准偏差(RSD,n=3)为0.53%~14.4%。该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回收率高、操作简单,可作为人尿液中酚类内分泌干扰物暴露分析的备选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内分泌干扰 尿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自动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江水中8种酚类内分泌干扰物 被引量:9
8
作者 华永有 林麒 卢翠英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04-911,共8页
移取江水样500mL,加入50.0μg·L^-1内标混合溶液100μL,采用全自动固相萃取仪(装有ENVI TM-18固相萃取柱)进行富集净化,收集洗脱液,于40℃水浴氮吹至近干,用乙腈(1+1)溶液定容至1.0mL,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其中8... 移取江水样500mL,加入50.0μg·L^-1内标混合溶液100μL,采用全自动固相萃取仪(装有ENVI TM-18固相萃取柱)进行富集净化,收集洗脱液,于40℃水浴氮吹至近干,用乙腈(1+1)溶液定容至1.0mL,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其中8种酚类内分泌干扰物的含量。以HSS T3色谱柱为固定相,以不同体积比的0.1%(质量分数)氨水和乙腈的混合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串联质谱分析中采用电喷雾负离子源和多反应监测模式。采用内标法定量,8种酚类内分泌干扰物的线性范围均为0.10~40.00μg·L^-1,检出限(3S/N)为0.008~0.096ng·L^-1。方法用于闽江水样的分析,加标回收率为80.0%~91.8%,回收量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2.9%~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内分泌干扰 江水 全自动固相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催化去除水体中酚类内分泌干扰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9
作者 冯义平 毛亮 +1 位作者 董仕鹏 高士祥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218-1225,共8页
内分泌干扰物(EDCs)会干扰生物体的内分泌系统从而对人类、野生动物以及水生生物产生负面影响,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广泛分布于自然环境中的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具有较强的催化氧化能力,能够催化... 内分泌干扰物(EDCs)会干扰生物体的内分泌系统从而对人类、野生动物以及水生生物产生负面影响,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广泛分布于自然环境中的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具有较强的催化氧化能力,能够催化去除雌激素、双酚A等多种具有内分泌干扰效应的污染物.本文在介绍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两种过氧化物酶的相关性质和催化氧化机理的基础上,从污染物结构与其催化去除效率关系的角度综述了过氧化物酶去除具有内分泌干扰效应的污染物的研究进展.为污水处理过程中过氧化物酶用于去除内分泌干扰物提供依据,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根过氧化酶(HRP) 木质素过氧化酶(LiP) 内分泌干扰 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化妆品中8种双酚类及烷基酚类内分泌干扰物 被引量:15
10
作者 袁晓倩 韩晶 +3 位作者 简龙海 陈静 毛北萍 郑荣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06-911,共6页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化妆品中8种双酚类及烷基酚类化合物含量的分析方法。粉类、水剂、膏霜乳液类、凝胶类化妆品采用乙腈-1%氨水(4∶1,体积比)混合溶液超声提取,经BEH Phenyl色谱柱(2.1 mm×100 m...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化妆品中8种双酚类及烷基酚类化合物含量的分析方法。粉类、水剂、膏霜乳液类、凝胶类化妆品采用乙腈-1%氨水(4∶1,体积比)混合溶液超声提取,经BEH Phenyl色谱柱(2.1 mm×100 mm,2.5μm)分离,用流动相甲醇和0.1%氨水溶液梯度洗脱,在负离子模式下,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扫描方式测定。在优化条件下,8种双酚类及烷基酚类化合物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系数(r)均大于0.997,方法检出限(LOD)为0.00125~0.025 mg/kg,定量下限为0.005~0.05 mg/kg。回收率为75.1%~107%,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0.1%~1.6%。该方法灵敏度高、通用性强、重复性好,能够有效分离多种同分异构体,适用于同时测定化妆品中的8种双酚类和烷基酚类内分泌干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 化妆品 烷基 内分泌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黄海近岸海域生物体中酚类内分泌干扰物富集与放大作用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邱丽娜 云霞 +4 位作者 那广水 高会 袁秀堂 宗虎民 魏葳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53-357,共5页
在北黄海近岸海域21个典型区域采集了可构成3个营养级的6种生物样品,分别为海带、裙带菜、牡蛎、扇贝、海参和黑鱼。采用HPLC-MS/MS检测6种生物样品中双酚A(BPA)、辛基酚(OP)、壬基酚(NP)、2,4-二氯酚(2,4-DCP)、对叔丁基苯酚(... 在北黄海近岸海域21个典型区域采集了可构成3个营养级的6种生物样品,分别为海带、裙带菜、牡蛎、扇贝、海参和黑鱼。采用HPLC-MS/MS检测6种生物样品中双酚A(BPA)、辛基酚(OP)、壬基酚(NP)、2,4-二氯酚(2,4-DCP)、对叔丁基苯酚(PTBP)和对特辛基苯酚(POP)质量比,并进一步采用生物富集因子(BAF)和生物放大因子(TMF)评价了北黄海近岸海域生物体内酚类内分泌干扰物的富集作用与放大能力。结果表明,北黄海近岸海域生物体中6种酚类内分泌干扰物的质量比范围为检出限(nd)~1 796.26 ng/g,其中2,4-二氯酚具有较强的生物富集效应,辛基酚和壬基酚具有潜在的生物富集效应,同时营养级越高,生物放大作用越明显。研究表明,海洋生物体对酚类内分泌干扰物的富集能力随营养级升高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内分泌干扰 富集 放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酚类内分泌干扰物在长江鱼体血浆中的生物富集 被引量:8
12
作者 吕银知 赵建亮 +4 位作者 姚理 何良英 陈军 史文俊 应光国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43-453,共11页
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 EDCs)广泛存在于水环境,可在生物体内富集,具有潜在生态和健康风险.本研究选取双酚A(BPA)、辛基酚(4-t-OP)、雌酮(E1)、17β-雌二醇(E2)和炔雌醇(EE2)共5种酚类EDCs,分别测定其在长江中... 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 EDCs)广泛存在于水环境,可在生物体内富集,具有潜在生态和健康风险.本研究选取双酚A(BPA)、辛基酚(4-t-OP)、雌酮(E1)、17β-雌二醇(E2)和炔雌醇(EE2)共5种酚类EDCs,分别测定其在长江中下游地表水和鱼体血浆中的含量及生物富集因子(Bioaccumulation factor, BAF),并结合血浆BAF预测模型对其生物富集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BPA、4-t-OP和E1污染最为普遍,在地表水和鱼体血浆中检出率均超过50%,而其它两种EDCs(E2和EE2)在水体和鱼体血浆中的检出率和浓度均较低.综合检出频率和含量来看:BPA> 4-t-OP> E1> E2、EE2,5种酚类EDCs在水体中的最大浓度分别为99.7、22.3、2.47 ng·L^(-1)、ND(未检出)和ND,在鱼体血浆中的最大浓度分别为172、91.5、21.1、5.34、5.90 ng·mL^(-1).检出的3种酚类EDCs(BPA、4-t-OP和E1)的log BAF范围分别为2.29—4.20、3.18—4.18和3.29—3.75,表明鱼体血浆对酚类EDCs具有较高的生物富集潜能.对比模型预测的log BAF,实测的log BAF值明显较高,差异的产生与模型建立的前提假设、水温和溶解氧等因素密切相关.本研究有助于认识长江中下游鱼体中酚类EDCs的生物富集特征,并为其生态风险评价和管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分泌干扰(edcs) 野外鱼体 富集因子 长江中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表饮用水水源地有机类内分泌干扰物污染现况分析 被引量:14
13
作者 程晨 陈振楼 +6 位作者 毕春娟 许世远 王东启 史贵涛 王利 张翠 李海雯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46-450,454,共6页
有机类内分泌干扰物(EDCs)是一类对人类和生物内分泌系统产生干扰,并可造成其紊乱的特殊外来物质,对人类和生物健康有极大的危害。以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地表饮用水水源地中的有机类EDCs为研究重点,对中国目前地表饮用水水源地EDCs污... 有机类内分泌干扰物(EDCs)是一类对人类和生物内分泌系统产生干扰,并可造成其紊乱的特殊外来物质,对人类和生物健康有极大的危害。以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地表饮用水水源地中的有机类EDCs为研究重点,对中国目前地表饮用水水源地EDCs污染状况、污染物种类及其来源及可能的污染途径进行了评述。目前,中国各地区地表饮用水水源地均有有机类EDCs检出,其中以有机氯农药六六六及其异构体、DDT及其代谢产物和多氯联苯检出率最高,且某些地区检测浓度相当高,主要来源是农药使用和污水排放。国内外对地表饮用水水源地EDCs突发污染事件的研究均较少,应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饮用水水源地 有机 内分泌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黄浦江水源地六六六、滴滴涕类内分泌干扰物污染特征分析及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11
14
作者 程晨 陈振楼 +2 位作者 毕春娟 许世远 王东启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05-710,共6页
通过现场采样及室内分析对上海市主要饮用水源地黄浦江上游干流河段表层水体,表层沉积物及支流表层水体及其周边表层土壤中有机氯类内分泌干扰物的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黄浦江干流1到6号采样点,水体六六六含量在0.1-0.12μg·... 通过现场采样及室内分析对上海市主要饮用水源地黄浦江上游干流河段表层水体,表层沉积物及支流表层水体及其周边表层土壤中有机氯类内分泌干扰物的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黄浦江干流1到6号采样点,水体六六六含量在0.1-0.12μg·L-1之间,滴滴涕含量在0.02-0.03μg·L-1之间;表层沉积物中六六六含量在1.0-7.0μg·kg-1之间,滴滴涕含量在3.0-32.0μg·kg-1之间;支流7到15号采样点水体中只有HCH检出,含量范围为0.02-0.03μg·L-1。支流周边土壤中DDT含量范围为2-8μg·kg-1。根据表层水体和表层沉积物中的滴滴涕类内分泌干扰物的含量检测结果判断,4-6号采样点附近有新的DDTs污染物排入河道。根据实地考察推断,污染源可能为畜禽养殖场所排畜禽粪便。利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价,目前黄浦江饮用水源地中HCH、DDT类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风险仍处较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源地 六六六 滴滴涕内分泌干扰 污染特征分析 健康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的吸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徐朋飞 王光辉 +3 位作者 李鹏 王学刚 姜遥 喻文超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7-20,共4页
双酚A是一种典型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广泛存在于地表水、地下水及废水中,饮用水中也含有微量双酚A。其具有生物毒性和内分泌干扰作用,对生态环境安全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重点介绍了几种材料对双酚A的吸附效果和特性,通过化学改性... 双酚A是一种典型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广泛存在于地表水、地下水及废水中,饮用水中也含有微量双酚A。其具有生物毒性和内分泌干扰作用,对生态环境安全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重点介绍了几种材料对双酚A的吸附效果和特性,通过化学改性可以明显提高吸附材料对双酚A的吸附效果,最后对环境水体中双酚A吸附研究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 吸附 化学改性 内分泌干扰 饮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对水中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的吸附性能(英文) 被引量:15
16
作者 徐婧 朱永法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29-836,共8页
以氧化石墨烯(GO)为吸附剂,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BPA)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GO对水中BPA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GO对BPA的最大吸附量(qm)约为87.80mg·g-1(25℃),30min左右即可达到吸附平衡,远快于活性碳;吸附动力学和等温线数据分别符合... 以氧化石墨烯(GO)为吸附剂,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BPA)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GO对水中BPA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GO对BPA的最大吸附量(qm)约为87.80mg·g-1(25℃),30min左右即可达到吸附平衡,远快于活性碳;吸附动力学和等温线数据分别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吸附模型;在溶液接近中性和低温的条件下有利于吸附的进行,在溶液中存在电解质的条件下不利于吸附的进行.GO具有优异的循环吸附性能,经过多次循环使用后依然可以保持良好的吸附能力.GO对BPA的吸附机理主要是由于GO本身的片状结构以及表面的含氧极性基团,会与BPA之间产生π-π色散作用和氢键作用.虽然GO对BPA的吸附能力不如石墨烯,但是相比于石墨烯,GO表面含有大量极性基团,具有良好的亲水性,且GO合成方法相对简单,可批量生产用于工业污水处理.因此,在水处理领域,GO有能力成为新型高效的吸附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氧化石墨烯 A 内分泌干扰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和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与婴幼儿女童乳房早发育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7
作者 曾燕 胡红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21-1024,共4页
目的探讨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disrupting compounds,EDCs)与0~3岁婴幼儿女童乳房早发育(premature thelarche,PT)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3年8月至2014年6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科就诊并诊断为单纯... 目的探讨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disrupting compounds,EDCs)与0~3岁婴幼儿女童乳房早发育(premature thelarche,PT)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3年8月至2014年6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科就诊并诊断为单纯乳房发育的女童60例为病例组,正常健康女童60例为对照组。分别由家长填写调查问卷并对其进行B超检查。由专业实验人员采集女童血清,测定其雌二醇(estradiol,E2)、促卵泡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促黄体激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双酚A(bisphenol A,BPA)和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iethyl phthalate,DEP)等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病例组较对照组的年龄、FSH和LH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745、0.721、0.195),而病例组的E2分泌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65,P=0.017);病例组的BPA以及DEP的含量均远远高于对照组[(272.9±101.3)μg/L vs(21.8±18.4)μg/L;(0.8±0.3)mg/L vs(0.3±0.1)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0)。病例组的BPA与DEP存在正相关性(r=0.601,P=0.002),而对照组患者血清中的两种物质无相关性(r=0.302,P=0.102);各组性激素与两种分内分泌干扰物间的数据相关系数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内雌激素水平以及BPA和DEP等与0~3岁女童的乳房早发育具有重要关联,且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早发育 A 邻苯二甲酸二乙酯 内分泌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氧化石墨烯对水中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的吸附性能”评论的回复
18
作者 徐婧 朱永法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392-1392,共1页
首先,感谢Yuh-Shan Ho教授对我们在《物理化学学报》上发表的论文(Elimination of Bisphenol A from Water via Graphene Oxide Adsorption)的关注,以及对文献引用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内分泌干扰 吸附性能 氧化石墨 A 回复 评论 理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废水处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熠明 焦昭杰 +4 位作者 张贤明 付文洋 王龙 龚海峰 蒋光明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019-4031,共13页
双酚A是一种典型的内分泌干扰物,环境暴露量逐渐升高;其分子结构稳定,不易降解,且具有一定的毒性,对生态环境安全和哺乳动物健康造成威胁,因此发展高效、绿色且经济的双酚A处理技术已成为一个研究重点.本文简单介绍了环境中双酚A的来源... 双酚A是一种典型的内分泌干扰物,环境暴露量逐渐升高;其分子结构稳定,不易降解,且具有一定的毒性,对生态环境安全和哺乳动物健康造成威胁,因此发展高效、绿色且经济的双酚A处理技术已成为一个研究重点.本文简单介绍了环境中双酚A的来源与危害,综述了近期国内外处理双酚A废水的技术方法,着重论述了吸附法、膜技术、生物法、臭氧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电催化氧化法及过硫酸盐氧化法、等离子体降解法在双酚A废水处理方面的反应机制和技术优缺点,分析了相关技术目前所取得的研究进展.总体而言,目前这些单一的处理技术在矿化效率、催化剂合成、二次污染控制和处理成本等问题上难以兼顾,因此我们建议可采用多种技术联合实施的处理方案,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对含双酚A废水的高效、安全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 内分泌干扰 废水处理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级氧化降解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胜男 伏迪 +1 位作者 李凤祥 华涛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6,共6页
介绍了高级氧化法(AOPs)原理和优缺点,叙述了高级氧化法中Fenton法和UV/H2O2法的原理和降解双酚A(BPA)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其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问题和发展趋势,总结了高级氧化降解BPA的新研究应用,如耦合式AOPs、应用高效催化剂AOPs及产生... 介绍了高级氧化法(AOPs)原理和优缺点,叙述了高级氧化法中Fenton法和UV/H2O2法的原理和降解双酚A(BPA)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其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问题和发展趋势,总结了高级氧化降解BPA的新研究应用,如耦合式AOPs、应用高效催化剂AOPs及产生高效氧化基团AOPs。提出应着重研究降低高级氧化法的能耗和处理成本,进一步提高处理效率;认为合成高效廉价的催化剂依然是高级氧化技术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对于工业化应用来说,光催化氧化法还存在着光能利用率较低、催化剂回收、反应器不适合工业应用等问题。以期为今后高级氧化技术降解BPA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分泌干扰 A 高级氧化 羟基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