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野桑蚕酚氧化酶原基因PPO1的克隆及其特征(英文)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永亮 盛东峰 朱勇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6-262,共7页
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克隆野桑蚕(Bombyx mandarina)酚氧化酶原基因PPO1,获得其cDNA序列;该序列长2 086bp,含有一个2 058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一个由68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质;该基因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鳞翅目昆... 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克隆野桑蚕(Bombyx mandarina)酚氧化酶原基因PPO1,获得其cDNA序列;该序列长2 086bp,含有一个2 058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一个由68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质;该基因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鳞翅目昆虫PPO1基因相应的氨基酸序列有较高的同源性,该序列具有它们的PPO基因所共有的典型特征。RT-PCR检测分析表明该基因仅在野桑蚕的头部和血液中表达,而Northern杂交检测表明该基因仅在血液中有表达。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提供了分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桑蚕 酚氧化酶原基因ppo1 克隆 序列分析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角滨对虾酚氧化酶原cDNA克隆及序列结构分析
2
作者 许尤厚 胡超群 《钦州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1-6,共6页
采用RT-PCR原理和长片段扩增技术克隆细角滨对虾酚氧化酶原基因。结果表明,细角滨对虾血淋巴细胞内存在2个pro PO基因。pro PO gene 1的c DNA序列包含有372氨基酸,前190个氨基酸为一个M家族血蓝蛋白,是一个铜结合位点区域,191-372为一个... 采用RT-PCR原理和长片段扩增技术克隆细角滨对虾酚氧化酶原基因。结果表明,细角滨对虾血淋巴细胞内存在2个pro PO基因。pro PO gene 1的c DNA序列包含有372氨基酸,前190个氨基酸为一个M家族血蓝蛋白,是一个铜结合位点区域,191-372为一个C家族的血蓝蛋白,是一个免疫球蛋白样的区域。pro PO gene 2的2个功能位点之间的序列有重叠,pro PO gene 2 c DNA序列的6-935bp包含了第一个功能位点,928-1464bp则包含了第二个功能位点。系统进化树比对分析发现2个基因之间的序列差异非常大。细角滨对虾和凡纳滨对虾的pro PO gene 2同处于一个密切相关的群,pro PO gene 1则和其他几种对虾的pro PO gene处于一个群。pro PO gene 2与pro PO gene 1在对虾免疫活动中是否存在不同的功能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角滨对虾 氧化酶 基因克隆 序列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竹PPO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及表达分析
3
作者 关鹰 王弋 +2 位作者 郭小勤 林新春 方伟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14,共5页
以紫竹(Phyllostachys nigra)一年紫嫩叶的cDNA为材料获得一个多酚氧化酶基因(命名为PnPPO1)片段,测序显示,该序列长438 bp,该片段编码有14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酚氧化酶保守区,该区域包含CuB结合区,其编码的蛋白属于酪氨酸酶(tyrosina... 以紫竹(Phyllostachys nigra)一年紫嫩叶的cDNA为材料获得一个多酚氧化酶基因(命名为PnPPO1)片段,测序显示,该序列长438 bp,该片段编码有14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酚氧化酶保守区,该区域包含CuB结合区,其编码的蛋白属于酪氨酸酶(tyrosinase)。Blastp分析显示,该氨基酸序列与小麦(Triticum aestiv)、水稻(Oryza sativa)中的多酚氧化酶有很高的同源性。该蛋白片段分子量约为36.2 kD,pI为5.03。比对一年紫和台湾紫中该基因的序列发现,两者同源性为84.45%,两者间还存在明显的SNP位点会导致酶切点位发生变化和新酶切位点的产生。RT-PCR分析结果表明,PnPPO1基因在叶芽中表达最高,鞭根中微量表达,其余供试组织中未检测到其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竹 ppo基因 氧化酶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PPO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4
作者 张恩启 谭永毅 +3 位作者 云俊文 孙甲玲 聂婧 牛向丽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34-1138,共5页
万寿菊(Tagetes erecta L.)作为一种兼具观赏和经济价值的优质植物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文章依据万寿菊转录组数据,通过RNA提取、反转录克隆了万寿菊原卟啉原氧化酶(Tagetes erecta protoporphyrinogen oxidase,TePPO)基因。PPO... 万寿菊(Tagetes erecta L.)作为一种兼具观赏和经济价值的优质植物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文章依据万寿菊转录组数据,通过RNA提取、反转录克隆了万寿菊原卟啉原氧化酶(Tagetes erecta protoporphyrinogen oxidase,TePPO)基因。PPO作为催化叶绿素合成的关键酶,在植物叶绿素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TePPO三维结构预测及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其编码蛋白三维结构较为稳定,与向日葵和紫花苜蓿同源基因的一致性最高。进一步利用不同花色、不同发育时期万寿菊花组织样品,对TePPO基因表达水平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TePPO在万寿菊的花组织中表达,且在叶绿素量较高的花发育早期丰度更高;在花色中绿色更明显、叶绿素量更高的万寿菊品种中,TePPO基因表达水平也明显升高,提示TePPO基因与万寿菊花中叶绿素的合成及花色形成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寿菊 卟啉氧化酶(ppo)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甲基环丙烯处理延迟采后油梨果实后熟的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钟秋平 夏文水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47-150,共4页
以'哈斯'油梨果实为试材,在20℃和相对湿度85%~90%的条件下,研究了20、40、60、80 nL/L的1-甲基环丙烯(1-MCP)对果实的乙烯释放量、硬度、褐变指数、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多酚氧化酶(PPO)和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 以'哈斯'油梨果实为试材,在20℃和相对湿度85%~90%的条件下,研究了20、40、60、80 nL/L的1-甲基环丙烯(1-MCP)对果实的乙烯释放量、硬度、褐变指数、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多酚氧化酶(PPO)和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1-MCP可以明显降低果实的乙烯释放量,使果实乙烯峰值约推迟8~10 d出现;在处理后的10 d内,1-MCP能有效保持果实的颜色;1-MCP能有效抑制PPO、纤维素酶的活性,并推迟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高峰出现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甲基环丙烯 果实后熟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1-MCP 乙烯释放量 油梨 采后 延迟 纤维素酶 氧化酶 相对湿度 褐变指数 梨果实 20℃ 活性 pp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