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洗茶条件对信阳夏秋绿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3
1
作者
朱静
刘坤峰
+2 位作者
邢淑婕
陆瑶
徐晓光
《农产品加工》
2017年第6期1-5,共5页
从儿茶素、氨基酸含量、酚/氨比变化,探讨洗茶时间、pH值对信阳夏秋绿茶冲饮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和洗茶时间对信阳夏秋绿茶儿茶素、氨基酸含量的影响较大。随着洗茶时间的延长,茶汤中儿茶素和氨基酸含量逐渐增加,但酚/氨比在20 s...
从儿茶素、氨基酸含量、酚/氨比变化,探讨洗茶时间、pH值对信阳夏秋绿茶冲饮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和洗茶时间对信阳夏秋绿茶儿茶素、氨基酸含量的影响较大。随着洗茶时间的延长,茶汤中儿茶素和氨基酸含量逐渐增加,但酚/氨比在20 s后无显著差异,确定最适洗茶时间为20 s,pH值为6~7,20 s时,茶汤中酚/氨比最低,感官品质有所提升。娃哈哈饮用水和信阳地区自来水最适合淋洗及浸泡夏秋绿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茶素
氨
基酸
酚/氨比
PH值
信阳夏秋绿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绿茶加工中主要滋味物质动态变化及其对绿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68
2
作者
许伟
彭影琦
+2 位作者
张拓
孔莹莹
肖文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6-41,共6页
以茶树品种‘碧香早’春季一芽二叶为原料,按照摊放、杀青、揉捻、干燥工艺将其加工成绿茶,在分析绿茶加工中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可溶性糖、儿茶素等主要滋味物质质量分数动态变化基础上,通过酚/氨比、简单儿茶素/酯型...
以茶树品种‘碧香早’春季一芽二叶为原料,按照摊放、杀青、揉捻、干燥工艺将其加工成绿茶,在分析绿茶加工中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可溶性糖、儿茶素等主要滋味物质质量分数动态变化基础上,通过酚/氨比、简单儿茶素/酯型儿茶素比以及感官品质分析,探讨绿茶加工中主要滋味物质的动态变化及其对滋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茶加工过程中,水浸出物、茶多酚、儿茶素、氨基酸、咖啡碱、可溶性糖等滋味物质质量分数整体上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其中水浸出物、氨基酸、咖啡碱、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在摊放过程中呈上升趋势;这些滋味物质的动态变化使得酚/氨比在摊放阶段由11.45下降到6.21,在杀青阶段逐渐上升到8.01,在揉捻和干燥阶段趋于稳定;而简单儿茶素/酯型儿茶素比在摊放阶段由0.43上升至0.45,在杀青阶段由0.47下降到0.44,在揉捻和干燥过程中逐渐缓慢降低至0.35;同时,这些滋味物质质量分数与绿茶滋味品质明显相关,当酚/氨比为5.5~6.5、简单儿茶素/酯型儿茶素比为0.3~0.5时,绿茶滋味品质由粗淡、苦涩逐渐转化为醇厚、鲜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加工
绿茶
滋味物质
酚/氨比
简单儿茶素/酯型儿茶素
滋味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洗茶条件对信阳夏秋绿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3
1
作者
朱静
刘坤峰
邢淑婕
陆瑶
徐晓光
机构
信阳农林学院食品学院
空间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出处
《农产品加工》
2017年第6期1-5,共5页
基金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142102310214、152102210221)
文摘
从儿茶素、氨基酸含量、酚/氨比变化,探讨洗茶时间、pH值对信阳夏秋绿茶冲饮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和洗茶时间对信阳夏秋绿茶儿茶素、氨基酸含量的影响较大。随着洗茶时间的延长,茶汤中儿茶素和氨基酸含量逐渐增加,但酚/氨比在20 s后无显著差异,确定最适洗茶时间为20 s,pH值为6~7,20 s时,茶汤中酚/氨比最低,感官品质有所提升。娃哈哈饮用水和信阳地区自来水最适合淋洗及浸泡夏秋绿茶。
关键词
儿茶素
氨
基酸
酚/氨比
PH值
信阳夏秋绿茶
Keywords
catechins
amino-acids
ratio of polyphenols and amino acids
pH
summer-autumn green tea of Xinyang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绿茶加工中主要滋味物质动态变化及其对绿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68
2
作者
许伟
彭影琦
张拓
孔莹莹
肖文军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6-41,共6页
基金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17YFD0400803)
长沙市科技计划重大专项(kq1703003)
文摘
以茶树品种‘碧香早’春季一芽二叶为原料,按照摊放、杀青、揉捻、干燥工艺将其加工成绿茶,在分析绿茶加工中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可溶性糖、儿茶素等主要滋味物质质量分数动态变化基础上,通过酚/氨比、简单儿茶素/酯型儿茶素比以及感官品质分析,探讨绿茶加工中主要滋味物质的动态变化及其对滋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茶加工过程中,水浸出物、茶多酚、儿茶素、氨基酸、咖啡碱、可溶性糖等滋味物质质量分数整体上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其中水浸出物、氨基酸、咖啡碱、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在摊放过程中呈上升趋势;这些滋味物质的动态变化使得酚/氨比在摊放阶段由11.45下降到6.21,在杀青阶段逐渐上升到8.01,在揉捻和干燥阶段趋于稳定;而简单儿茶素/酯型儿茶素比在摊放阶段由0.43上升至0.45,在杀青阶段由0.47下降到0.44,在揉捻和干燥过程中逐渐缓慢降低至0.35;同时,这些滋味物质质量分数与绿茶滋味品质明显相关,当酚/氨比为5.5~6.5、简单儿茶素/酯型儿茶素比为0.3~0.5时,绿茶滋味品质由粗淡、苦涩逐渐转化为醇厚、鲜爽。
关键词
茶叶加工
绿茶
滋味物质
酚/氨比
简单儿茶素/酯型儿茶素
滋味品质
Keywords
tea processing
green tea
taste substance
phenol/ammonia ratio
non-esterified/esterified catechins ratio
taste quality
分类号
S571.7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洗茶条件对信阳夏秋绿茶品质的影响
朱静
刘坤峰
邢淑婕
陆瑶
徐晓光
《农产品加工》
201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绿茶加工中主要滋味物质动态变化及其对绿茶品质的影响
许伟
彭影琦
张拓
孔莹莹
肖文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6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