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多指标-响应面法优选酒蒸地黄炮制工艺
1
作者
高如汐
王凡一
+2 位作者
刘想
袁楚
单国顺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33-1843,共11页
目的基于多指标-响应面法对酒蒸地黄炮制工艺进行优化。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法考察酒蒸地黄的蒸制时间、闷润时间和加酒量;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UPLC-QqQ-MS/MS)技术测定酒蒸地黄中水苏糖、甘露三糖、蜜二糖等活性成...
目的基于多指标-响应面法对酒蒸地黄炮制工艺进行优化。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法考察酒蒸地黄的蒸制时间、闷润时间和加酒量;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UPLC-QqQ-MS/MS)技术测定酒蒸地黄中水苏糖、甘露三糖、蜜二糖等活性成分的含量,采用色差仪分析酒蒸地黄色度,采用阿贝折射仪测定酒蒸地黄含糖量。通过层次分析法-赋值法(AHP-CRITIC)混合加权法将上述化学成分的含量与酒蒸地黄饮片的色度以及甜度值作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进行实验设计,并对酒蒸地黄炮制工艺进行优化。结果优化酒蒸地黄的最佳炮制工艺为蒸制时间6.5 h,闷润时间1.5 h,每100 g药材加酒量为20.6 g。结论该实验确定的酒蒸地黄工艺可行,可为熟地黄的工艺研究提供参考,对该炮制品种工业化生产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蒸地黄
炮制工艺
混合加权
响应面法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多指标-响应面法优选酒蒸地黄炮制工艺
1
作者
高如汐
王凡一
刘想
袁楚
单国顺
机构
辽宁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炮制工艺原理重点研究室
出处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33-1843,共11页
基金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1-MS-251)
古代经典名方技术开发能力提升项目(2022JH1/10800106)。
文摘
目的基于多指标-响应面法对酒蒸地黄炮制工艺进行优化。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法考察酒蒸地黄的蒸制时间、闷润时间和加酒量;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UPLC-QqQ-MS/MS)技术测定酒蒸地黄中水苏糖、甘露三糖、蜜二糖等活性成分的含量,采用色差仪分析酒蒸地黄色度,采用阿贝折射仪测定酒蒸地黄含糖量。通过层次分析法-赋值法(AHP-CRITIC)混合加权法将上述化学成分的含量与酒蒸地黄饮片的色度以及甜度值作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进行实验设计,并对酒蒸地黄炮制工艺进行优化。结果优化酒蒸地黄的最佳炮制工艺为蒸制时间6.5 h,闷润时间1.5 h,每100 g药材加酒量为20.6 g。结论该实验确定的酒蒸地黄工艺可行,可为熟地黄的工艺研究提供参考,对该炮制品种工业化生产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酒蒸地黄
炮制工艺
混合加权
响应面法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
Keywords
Wine steamed Radix Rehmania
Processing technology
Mixed weighting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riple quadrupole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QqQ-MS/MS)
分类号
R286 [医药卫生—中药学]
R927.1 [医药卫生—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多指标-响应面法优选酒蒸地黄炮制工艺
高如汐
王凡一
刘想
袁楚
单国顺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