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活血益肾汤联合西药治疗酒精性股骨头坏死疗效及对血脂和血液流变学影响 被引量:19
1
作者 魏伟 沈计荣 +3 位作者 姚晨 张超 魏爱淳 刘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71-1274,共4页
目的:探讨活血益肾汤联合西药对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疗效及对血脂和血液流变学影响。方法: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82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41例与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用口服阿仑膦酸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活血益肾汤治疗。两... 目的:探讨活血益肾汤联合西药对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疗效及对血脂和血液流变学影响。方法: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82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41例与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用口服阿仑膦酸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活血益肾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个月。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髋关节功能评分、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优良率(92.68%)高于对照组(73.17%),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疼痛、行走距离、关节活动度和生活能力评分增加(观察组:t=11.936、9.131、12.446、13.707,对照组:t=6.991、5.527、4.668、5.585,P<0.05);观察组治疗后疼痛、行走距离、关节活动度和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t=5.892、4.538、7.086、7.566,P<0.05)。两组治疗后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红细胞压积水平降低(观察组:t=B13.089、21.655、13.604、18.434,对照组:t=4.617、9.569、9.080、9.601,P<0.05);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红细胞压积水平低于对照组(t=10.039、12.757、7.606、10.373,P<0.05)。两组治疗后HDL-C水平增加而LDL-C、TC和TG水平降低(观察组:t=12.238、8.908、11.905、14.690,对照组:t=7.178、4.915、4.690、7.041,P<0.05);观察组治疗后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而LDL-C、TC和TG水平低于对照组(t=5.026、5.195、9.179、8.820,P<0.05)。结论:活血益肾汤联合西药对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血脂和血液流变学,具有重要临床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益肾汤 西药 酒精性股骨头坏死 疗效 血脂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酒精性股骨头坏死骨密度及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徐小文 王亮 +9 位作者 马远征 董红宇 苏天娇 陈立英 付雪梅 李大伟 马伟凤 谢媛媛 王天天 杨帆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70-574,共5页
目的研究探讨男性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骨密度及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酒精性股骨头坏死男性患者20例为研究组1,年龄27-47岁,平均35±6岁;选取同期我院门诊、病房及体检中心接诊的有... 目的研究探讨男性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骨密度及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酒精性股骨头坏死男性患者20例为研究组1,年龄27-47岁,平均35±6岁;选取同期我院门诊、病房及体检中心接诊的有大量饮酒史但无股骨头坏死病史的男性患者20例为研究组2,年龄23-48岁,平均36±8岁;选取同期我院门诊、病房及体检中心接诊的无饮酒史、无股骨头坏死的青中年男性患者20例为对照组,年龄24-48岁,平均36±7岁。收集身高、体重、BMI等一般资料,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对所有患者进行腰椎(L1-L4)和左侧髋部(包括Neck、Troch、Ward’s三角区)骨密度测量,测定所有患者空腹血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酐(CRE)、尿素氮(BUN)及血清25羟维生素D等生化指标,比较各组骨密度及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差异性。结果各组间骨密度及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方差分析结果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进一步组间两两比较显示饮酒者的骨密度及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均低于未饮酒者(P<0.05),且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的骨密度及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均低于有饮酒史但无股骨头坏死患者(P<0.05)。结论大量饮酒可以引起骨密度减低和维生素D缺乏,且骨密度减低和维生素D缺乏都是酒精性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股骨头坏死 骨密度 维生素D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老年早期酒精性股骨头坏死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孙海忠 蔡剑 +5 位作者 刘歆 赵宝祥 姜良斌 肖伯莲 张芳 韦标方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11期2337-2339,共3页
目的:观察内服外敷中药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老年早期酒精性股骨头坏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96髋老年早期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48髋。治疗组给予内服健脾补肾中药,1剂/d,外用活血化瘀中药,2~3次/d,体... 目的:观察内服外敷中药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老年早期酒精性股骨头坏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96髋老年早期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48髋。治疗组给予内服健脾补肾中药,1剂/d,外用活血化瘀中药,2~3次/d,体外冲击波每日1次;对照组只给予体外冲击波,1次/d。两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rris评分、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固醇(TC)、血清骨钙素(BGP),并检测安全性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Harri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Harris评分、LDL、TC、BGP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安全性指标未见异常。结论:健脾补肾中药内服活血化瘀中药外用联合体外冲击波能有效改善老年早期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有效调节脂代谢及骨代谢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股骨头坏死 中药 体外冲击波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滤泡辅助性T细胞与B细胞在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中的作用 被引量:5
4
作者 丁福鹏 戚长林 +3 位作者 高辉 刘易军 王井 单玉兴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09-1112,1119,共5页
目的:探讨酒精相关性股骨头坏死患者外周血滤泡辅助性T细胞、B细胞、白细胞介素(IL)-21的表达水平与疾病临床相关指标的相关性及其在酒精性股骨头坏死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流式细胞仪测定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Tf... 目的:探讨酒精相关性股骨头坏死患者外周血滤泡辅助性T细胞、B细胞、白细胞介素(IL)-21的表达水平与疾病临床相关指标的相关性及其在酒精性股骨头坏死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流式细胞仪测定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Tfh和B细胞的水平;ELISA法检测患者和健康对照血清中IL-21的表达水平。结果: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外周血CD19+B细胞、CD86+CD19+B细胞、CD95+CD19+B细胞Tfh细胞、PD-1+Tfh细胞和IL-21+Tfh细胞百分率高于对照组;外周血Tfh细胞百分率与CD19+B细胞百分率呈正相关,外周血IL-21+Tfh细胞百分率与CD86+CD19+B细胞百分率呈正相关,CD27+CD19+B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减少,CD86+CD19+B细胞百分率与股骨头坏死评分呈正相关。结论: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外周血Tfh细胞及B细胞水平显著增高,CD86+B细胞与疾病进展具有相关性,且Tfh细胞与B细胞的变化在疾病中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提示Tfh-B细胞相互作用在酒精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股骨头坏死 滤泡辅助性T细胞 B细胞 白细胞介素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精性和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外周血脂质组学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闫玉珠 于燕 +2 位作者 刘俊叶 赵和平 王冀邯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72-880,共9页
目的: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又被称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多数患者并发脂肪代谢紊乱。本研究探讨不同亚型的ONFH的脂代谢表达谱模式。方法:将受试者分为酒精性股骨头坏死(alcohol-induced osteonecrosis of ... 目的: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又被称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多数患者并发脂肪代谢紊乱。本研究探讨不同亚型的ONFH的脂代谢表达谱模式。方法:将受试者分为酒精性股骨头坏死(alcohol-induced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AONFH)组(n=16)、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teroid-induced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SONFH)组(n=29)、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NC)组(n=32)。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串联(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mass spectrometry tandem apparatus,UPLC-MS/MS)技术对受试者的外周血标本进行脂质代谢物的检测,鉴定疾病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对代谢物表达谱进行预处理,再通过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计算变量投影重要度(variable importance for the projection,VIP)来衡量各脂质代谢物的表达模式对各组样本分类判别的影响强度和解释能力。筛选出不同组间倍数改变(fold change,FC)>2、P<0.05且VIP>1的脂质代谢物作为差异脂质物。其中,AONFH组和SONFH组中共同存在的差异脂质物被视为ONFH的共有差异脂质物,单独存在的差异脂质物被视为AONFH组或SONFH组的特异性差异脂质物。在差异脂质物的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评价差异脂质物对疾病的诊断价值。依据AONFH组和SONFH组患者的疾病分期信息,分析差异脂质物与疾病分期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血浆样本中共检测到1358种脂质代谢物。与NC组相比,AONFH组和SONFH组脂质代谢谱表达模式均有显著差异。分别在AONFH组和SONFH组患者外周血中筛选出62和64种差异脂质物(FC>2,P<0.05,VIP>1),且均以上调为主。进一步鉴定出AONFH组和SONFH组共有的差异脂质物有9种,AONFH组有6种脂质物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于0.7,它们分别为1-myristoyl-2-docosahexaenoyl-sn-glycero-3-phosphocholine、次黄嘌呤(hypoxanthin)、血清素(serotonin)、PE(19:0/22:5)、PE(19:0/22:5)、cholest-5-en-3-yl beta-Dglucopyranosiduronic acid;AONFH组鉴定出特异性差异脂质物53种。SONFH组鉴定出特异性差异脂质物55种,SONFH组有6种脂质物的曲线下面积大于0.9,分别为1D-myo-Inositol 1,2-cyclic phosphate、L-pyroglutamic acid、DL-carnitine、8-amino-7-oxononanoic acid、Clobetasol和presqualene diphosphate。AONFH组中有9种差异脂质代谢物与疾病分期有关,分别为LPG 18:1、serotonin、PC(22:4e/23:0)、PC(19:2/18:5)、hypoxanthin、PE(18:1/20:3)、LPE18:1、1-stearoyl-2-arachidonoyl-sn-glycerol、PE(16:0/18:1);随着AONFH疾病分期由Ⅰ/Ⅱ期向Ⅲ/Ⅳ期进展,该9种差异脂质物含量呈升高趋势。SONFH组中有8种差异脂质代谢物与疾病分期有关,分别为TM6076000、4-(1,1-dimethylpropyl)phenol、D-617、asarone、phenylac-gln-OH、肌酸(creatine)、leu-pro、8-amino-7-oxononanoic acid;随着SONFH疾病分期由Ⅰ/Ⅱ期向Ⅲ/Ⅳ期进展,该8种差异脂质物含量逐渐升高。结论:本研究分析了临床工作中常见AONFH和SONFH患者的血浆脂质表达谱特征,鉴定出了与疾病诊断及病情评估有关的差异脂质物,为探索ONFH的脂质代谢变化和挖掘新型敏感性、特异性生物标志物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股骨头坏死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脂质组学 ARCO分期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