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提取物、活性成分及复方对酒精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姝琪 李志恒 +2 位作者 李华爽 柳志诚 刘永刚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9-147,共9页
近年来,人们的饮食结构与生活方式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产生变化,饮酒人数逐年升高,导致酒精性肝损伤疾病患者数逐年增长且趋于年轻化,对人类的健康及社会发展造成威胁。肝脏作为人体的主要代谢器官,具有生物转化的作用,承担着维持生命的... 近年来,人们的饮食结构与生活方式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产生变化,饮酒人数逐年升高,导致酒精性肝损伤疾病患者数逐年增长且趋于年轻化,对人类的健康及社会发展造成威胁。肝脏作为人体的主要代谢器官,具有生物转化的作用,承担着维持生命的重要功能。因此,亟需从天然产物中寻找适合开发利用的药物来针对性治疗酒精性肝损伤,从而减轻此类疾病对人类的危害。本文通过梳理近年来相关文献,从中药提取物、中药活性成分、中药复方3个方面对中药防治酒精性肝损伤的报道及作用机制进行综述,旨在为相关临床应用及药物研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提取物 中药活性成分 中药复方 酒精性肝损伤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有效成分及其复方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5
2
作者 潘雨晴 毛傲洁 +1 位作者 于楚楚 胡义扬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33-1941,共9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目前全球患病率最高的慢性肝病,发病机制复杂,临床治疗手段局限。近20多年来,从中药中发现治疗NAFLD的有效成分以及能发挥多靶点综合作用的成分复方是研究热点之一。本文根据其化学成分,以黄酮类、酚类、萜...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目前全球患病率最高的慢性肝病,发病机制复杂,临床治疗手段局限。近20多年来,从中药中发现治疗NAFLD的有效成分以及能发挥多靶点综合作用的成分复方是研究热点之一。本文根据其化学成分,以黄酮类、酚类、萜类、生物碱类、皂苷类分类阐述具有治疗NAFLD前景的中药有效成分,以及具有配伍增效作用的有效成分复方,以期进一步为NAFLD药物治疗策略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中药 复方配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和生物信息学探讨专利中药复方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高松林 韦柳婷 +5 位作者 温文建 管晓 梁菲 卢容兰 覃雁 黄贵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5期10715-10725,共11页
专利中药复方是实用性较强的验方,但其治疗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的用药规律和作用机制尚不明确。采用数据挖掘方法探讨中药专利复方治疗ALD的用药规律,运用生物信息学探索核心药对调节铁死亡治疗ALD的潜在作用机制... 专利中药复方是实用性较强的验方,但其治疗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的用药规律和作用机制尚不明确。采用数据挖掘方法探讨中药专利复方治疗ALD的用药规律,运用生物信息学探索核心药对调节铁死亡治疗ALD的潜在作用机制。通过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对治疗ALD的专利中药复方进行数据挖掘,提取核心药对。从GSE28619数据集、FerrDb和BATMAN-TCM数据库中获取“核心药对-ALD-铁死亡”共同分子靶点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并分析其相关性和富集分析。构建机器学习模型筛选关键DEGs,构建列线图模型预测ALD的患病风险并验证。共获得229个专利中药复方,包含609味中药。高频药物有丹参、甘草等23味,以补虚药、利水渗湿药、清热药和活血化瘀药为主,丹参-山楂是核心药对。共有10个共同分子靶点DEGs,它们具有相互调控、介导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糖尿病并发症中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及其受体等信号通路的作用。RF机器学习模型的预测效果最佳,磷酸丝氨酸转氨酶1(phosphoserine aminotransferase 1,PSAT1)、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early growth response factor 1,EGR1)、醌氧化还原酶1(NADPH quinone oxidoreductase 1,NQO1)、醛酮还原酶1C3(aldo-keto reductase 1C3,AKR1C3)、JUN原癌基因(Jun proto-oncogene,JUN)是关键的DEGs。列线图模型能够准确地预测ALD的患病风险。结果表明:中药专利复方治疗ALD以扶正祛邪为基本原则,用药以补虚药为主,兼以利水渗湿、清热、活血化瘀等药物。核心药对丹参-山楂调节铁死亡治疗ALD可能与PSAT1、EGR1、NQO1等DEGs及其介导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糖尿病并发症中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及其受体等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肝病 中药专利复方 铁死亡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生物信息学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脾气散精”理论探讨线粒体和炎症小体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进展中的作用
4
作者 刘彤 李善政 +3 位作者 周铖 尚东方 刘素彤 赵文霞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38-1042,共5页
中医学认为脾气散精功能失常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关键病机之一,现代医学认为线粒体功能障碍是导致NAFLD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线粒体是细胞能量代谢的重要场所,中医之脾通过升清功能将水谷精微和津液输送全身,二者在生理上都... 中医学认为脾气散精功能失常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关键病机之一,现代医学认为线粒体功能障碍是导致NAFLD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线粒体是细胞能量代谢的重要场所,中医之脾通过升清功能将水谷精微和津液输送全身,二者在生理上都与机体的能量代谢相关;在病理上脾不散精产生的痰湿病理产物与线粒体障碍产生的氧化应激代谢产物存在契合之处。当痰湿堆积日久,久病化瘀,NAFLD会进展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痰瘀互结证。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是导致NAFLD进展为NASH的重要因素,痰瘀互结的代谢产物与NLRP3炎症小体产生的炎症介质同样存在契合之处。因此,通过探究“脾气散精”与线粒体和NLRP3炎症小体的关系,可以为NAFLD/NASH的治疗提供一定的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脾气散精 痰瘀互结 线粒体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 炎症小体 活性氧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2023年中药复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随机对照试验质量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姚伟伟 焦睿珉 +4 位作者 刘可佳 徐帅 李丽 尤红 赵静洁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406-2414,共9页
目的评价中药复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随机对照试验(RCT)的研究质量,为规范该领域RCT的研究设计和报告提出建议。方法系统检索2018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 目的评价中药复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随机对照试验(RCT)的研究质量,为规范该领域RCT的研究设计和报告提出建议。方法系统检索2018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等数据库发表的中药复方干预NASH的RCT相关文献,参照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RoB 2.0)和临床试验报告统一标准CONSORT 2010及针对中药复方CONSORT-CHM Formulas 2017扩展版分别对文献进行筛选评价及分析讨论。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文献45篇,大部分研究被RoB 2.0评为高风险偏倚。根据CONSORT对照检查清单发现大部分关于RCT研究质量的关键条目报告率较低。结论近6年中药复方治疗NASH的临床研究偏倚风险较大,报告质量较差,从而可能造成证据质量不高,提示在挖掘中医药优势的同时更应注重临床研究的顶层设计,提高研究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中草药 复方 随机对照试验(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中药对酒精性肝病大鼠核因子κB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健 王炳元 +1 位作者 鞠晓华 傅宝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8-39,共2页
目的:探讨复方中药对酒精性肝病核因子κB(NF-κB)的影响。方法:63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酒精组、中药组。酒精组及中药组分别用酒精和中药灌胃,在4、8、12周末分别处死3组大鼠,观察肝脏病理改变及肝组织中NF-κB的表达。结果:随着酒... 目的:探讨复方中药对酒精性肝病核因子κB(NF-κB)的影响。方法:63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酒精组、中药组。酒精组及中药组分别用酒精和中药灌胃,在4、8、12周末分别处死3组大鼠,观察肝脏病理改变及肝组织中NF-κB的表达。结果:随着酒精性肝病的发展,酒精组大鼠肝细胞坏死增多,炎细胞浸润成团,细胞胞浆NF-κB的着色逐渐增强。而复方中药组病理改变和NF-κB的表达明显减弱。结论:NF-κB表达的强弱反映了酒精性肝损害的程度。复方中药能防止酒精性肝损害,有效地抑制NF-κB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肝病 复方中药 核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纤复方Ⅰ号对酒精性肝病大鼠α-SMA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健 王炳元 +1 位作者 鞠晓华 傅宝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9-150,共2页
目的:探讨抗纤复方Ⅰ号对酒精性肝病时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影响。方法:63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酒精组,中药组。酒精组及中药组分别用酒精和中药灌胃,在4、8、12周分别处死3组大鼠,观察肝脏病理改变及肝组织中α-SMA的表达。结... 目的:探讨抗纤复方Ⅰ号对酒精性肝病时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影响。方法:63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酒精组,中药组。酒精组及中药组分别用酒精和中药灌胃,在4、8、12周分别处死3组大鼠,观察肝脏病理改变及肝组织中α-SMA的表达。结果:随着酒精性肝病的发展,中药组病理改变及α-SMA的表达与酒精组相比明显减弱。结论:α-SMA表达的强弱反映了酒精性肝病时星状细胞活化及酒精肝病的程度;抗纤复方Ⅰ号能防止酒精性肝损害,有效地抑制α-SM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肝病.复方中药 仅平滑肌肌动蛋白 星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酒精性肝病46例 被引量:10
8
作者 黎红光 钟根明 +3 位作者 尚惺杰 朱雅碧 栾双梅 朱安善 《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8期793-794,共2页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酒精性肝痛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临床确诊的酒精性肝病患者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均常规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门冬氨酸钾镁、维生素及氨基酸类药物治疗,并严格禁酒。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酒精性肝痛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临床确诊的酒精性肝病患者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均常规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门冬氨酸钾镁、维生素及氨基酸类药物治疗,并严格禁酒。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次40~80mL,qd。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玻璃酸、层黏连蛋白等指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有极显著性(均P〈0.01)。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酒精性肝病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苷 复方 酒精性肝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精性肾损害时核转录因子κB的表达及复方中药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7
9
作者 张健 鞠晓华 +1 位作者 王炳元 傅宝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09-510,共2页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在酒精性肾损害时的表达及复方中药的干预作用。方法:63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酒精组及中药组,按本室方法用乙醇及抗纤复方I号直接灌胃,于4,8,12周末处死大鼠,HE染色、透射电镜观察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方...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在酒精性肾损害时的表达及复方中药的干预作用。方法:63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酒精组及中药组,按本室方法用乙醇及抗纤复方I号直接灌胃,于4,8,12周末处死大鼠,HE染色、透射电镜观察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中NF-κB的表达。结果:中药组同酒精组比较,肾小球系膜增殖、间质局灶性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管上皮扁平化和肾小管扩张等病理改变出现延迟且明显减轻。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酒精组NF-κB表达进行性增强;中药组与酒精组比较明显减弱(P<0.05)。结论:抗纤复方I号能够抑制酒精性肾损害时NF-κB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肾损害 核转录因子KB 复方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川芎嗪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韩俊岭 韩莹 +4 位作者 张春艳 李朝晖 曲磊红 李莉 郑岳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607-1610,共4页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川芎嗪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疗效。方法:将160例酒精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复方甘草酸苷组、川芎嗪组及联合治疗组,治疗4周后观察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6(IL-6)、瘦素(...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川芎嗪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疗效。方法:将160例酒精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复方甘草酸苷组、川芎嗪组及联合治疗组,治疗4周后观察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6(IL-6)、瘦素(Leptin)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各组治疗后肝功能较治疗前均显著好转,肝纤维化指标、TGFβ1、IL-6、Leptin及TNF-α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复方甘草酸苷组及川芎嗪组之间治疗后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TGFβ1、IL-6、Leptin及TNF-α无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肝功能较对照组、复方甘草酸苷组及川芎嗪组显著改善(P<0.05),肝纤维化指标、TGFβ1、IL-6、Leptin及TNF-α较对照组、复方甘草酸苷组及川芎嗪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川芎嗪治疗酒精性肝病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甘草酸苷 川芎嗪 酒精性肝病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丹参治疗酒精性肝病94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1
作者 马颖光 夏兴洲 闫国亭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98-200,共3页
关键词 复方甘草酸苷 丹参注射液 酒精性肝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酒精性肝病大鼠中的表达及抗纤复方I号对其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崔巍 敖然 傅宝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酒精性肝病大鼠肝脏中的表达及抗纤复方I号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给予乙醇8~10g·kg^-1·^-1,3次灌胃12周制备酒精性肝病大鼠模型为酒精组,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酒精性肝病大鼠肝脏中的表达及抗纤复方I号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给予乙醇8~10g·kg^-1·^-1,3次灌胃12周制备酒精性肝病大鼠模型为酒精组,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中药组在给予同酒精组等量乙醇的基础上,给予抗纤复方I号水煎剂4.0mL·ks^-1·d^-1,2次灌胃,共12周。实验4、8、12周末分批处死动物,HE及VG染色观察肝脏组织学改变。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BFGF在酒精性肝病过程中的定位及表达,并用病理图象分析仪对其结果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造模12周时,酒精组大鼠肝脏呈现重度脂肪变性,点片状肝细胞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纤维条索形成;而中药组大鼠仅呈现轻度脂肪变,无纤维条索形成。BFGF表达在正常对照组主要位于血管内皮细胞的胞浆中,中药组表达同正常对照组基本一致;在酒精组BFGF的表达除位于血管内皮细胞外,还位于窦周细胞、纤维间隔内浸润细胞的胞浆及汇管区、纤维间隔区的细胞外基质中。结论:在酒精性肝病BFGF的表达增强,抗纤复方I号能降低其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肝病 大鼠 中药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纤复方Ⅰ号对酒精性肝病大鼠TNF-α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颖 綦丹 +1 位作者 赵兴 王炳元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8-210,共3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酒精性肝病大鼠肝脏中的表达及抗纤复方Ⅰ号(KXⅠ)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给予乙醇8~10g·kg-1·d-1,3次灌胃,共12周,制备酒精性肝病大鼠模型为酒精组,对照组每只大鼠给予生理盐水2.0...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酒精性肝病大鼠肝脏中的表达及抗纤复方Ⅰ号(KXⅠ)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给予乙醇8~10g·kg-1·d-1,3次灌胃,共12周,制备酒精性肝病大鼠模型为酒精组,对照组每只大鼠给予生理盐水2.0ml,KXⅠ组在给予同酒精组等量乙醇的基础上,给予KXⅠ水煎剂4.0ml.kg-1·d-1,2次灌胃,共12周。实验4,8,12周末分批处死对照组、酒精组、KXⅠ组大鼠,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TNF-α在酒精性肝病过程中的定位及表达,并用病理图像分析仪对其结果半定量分析。结果酒精组12周末,肝小叶脂肪变,肝细胞坏死增多,炎性细胞浸润明显;KXⅠ组肝细胞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不明显。对照组的正常肝脏组织,肝细胞的胞浆中散在有TNF-α弱表达,酒精组4周末开始,以中央静脉为中心,肝细胞胞浆中TNF-α表达增多,且随着乙醇刺激时间的延长,肝细胞胞浆中TNF-α的表达呈进行性增加,差异显著(P<0.01)。结论酒精性肝病过程中,TNF-α表达进行性增强,KXⅠ能抑制TNF-α的表达,延缓肝纤维化的形成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肝病 大鼠 抗纤复方Ⅰ号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复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吴百灵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31-732,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中药复方;对照组口服多烯磷脂酰胆碱(易善复)。疗程1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00%。结论:中药复...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中药复方;对照组口服多烯磷脂酰胆碱(易善复)。疗程1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00%。结论:中药复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优于西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脂肪肝 中药复方 对照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纤复方Ⅰ号对酒精性肝病大鼠脂质过氧化产物的影响
15
作者 崔巍 刘杨 +2 位作者 刘沛 林红 傅宝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59-260,共2页
目的观察抗纤复方Ⅰ号对酒精性肝病大鼠脂质过氧化产物的影响。方法9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酒精组和中药组。酒精组采用乙醇灌胃法制备酒精性肝病大鼠模型,中药组预防性给予抗纤复方Ⅰ号水煎剂灌胃,共12W。实验4、8、12W末HE染色观察... 目的观察抗纤复方Ⅰ号对酒精性肝病大鼠脂质过氧化产物的影响。方法9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酒精组和中药组。酒精组采用乙醇灌胃法制备酒精性肝病大鼠模型,中药组预防性给予抗纤复方Ⅰ号水煎剂灌胃,共12W。实验4、8、12W末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学改变,同时应用TBA比色法检测肝组织内丙二醛(MDA)含量,羟胺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结果与酒精组相比,中药组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坏死明显减轻,无纤维化形成。酒精组MDA含量随乙醇摄入量的增加而进行性升高,与正常组及中药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酒精组和中药组SOD活性在实验4W末均有升高,但随着实验进程,酒精组SOD活性进行性下降(P<0.05),而中药组仍维持较高水平,与酒精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抗纤复方Ⅰ号能够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从而阻止酒精性肝纤维化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肝病 大鼠 中药 脂质过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复方鲜石斛颗粒防治酒精性肝病的作用机制及实验验证 被引量:6
16
作者 赵勉 邱雨轩 +5 位作者 胡杨 刘子涵 王培丽 陈伟伟 潘安 程建明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95-909,共15页
目的结合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实验验证探讨复方鲜石斛颗粒防治酒精性肝病(ALD)的作用靶点及潜在机制。方法借助TCMSP、ETCM、BATMAN-TCM数据库及文献报道检索复方鲜石斛颗粒的化学成分,利用Swiss ADME数据库筛选优效目标化合物,并通过Swiss... 目的结合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实验验证探讨复方鲜石斛颗粒防治酒精性肝病(ALD)的作用靶点及潜在机制。方法借助TCMSP、ETCM、BATMAN-TCM数据库及文献报道检索复方鲜石斛颗粒的化学成分,利用Swiss ADME数据库筛选优效目标化合物,并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对活性成分靶点进行预测。通过GeneCards、OMIM、DrugBank、DisGeNET数据库获取ALD相关疾病靶点,采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靶点相互作用网络图(PPI)及“中药-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图,将预测的潜在作用靶点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GO/KEGG功能富集分析预测作用机制。构建酒精性肝损伤小鼠模型,通过病理染色、ELISA检测、qPCR及Western blot来验证网络药理学富集分析结果。结果通过数据库及文献报道共筛选获得73个关键活性成分,与ALD交集靶点有720个,根据P<0.05,FDR<0.05的GO注释分析得到789个BP信息,93个CC信息,204个MF信息,194个KEGG信号通路,主要涉及代谢过程、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钙信号通路等。体内实验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肝细胞索排列紊乱,肝小叶界限不清,肝细胞出现明显炎性细胞浸润和脂肪空泡,血清中ALT、AST活力,肝组织TG、TCHO含量及IL-1β、CXCL10、Srebp-1c的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升高,CPT1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炎症通路蛋白p-AKT、p-mTOR、p-p65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复方鲜石斛颗粒治疗后,小鼠肝细胞炎性细胞浸润和脂肪空泡数量减少,肝脏恢复正常细胞结构,血清中ALT、AST活力,肝组织TG、TCHO含量及IL-1β、CXCL10、Srebp-1c的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降低,CPT1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同时p-AKT、p-mTOR、p-p65蛋白表达水平也显著降低。结论复方鲜石斛颗粒能有效改善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肝脏炎症和脂质代谢,并可能通过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组织炎症。该研究初步揭示了复方鲜石斛颗粒防治ALD的作用机制,为临床用药和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食同源 网络药理学 复方鲜石斛颗粒 酒精性肝病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关系及中药对其缓解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7
作者 杨兴鑫 王曦 +4 位作者 董金材 李凤娇 曾鳞粞 顾雯 俞捷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799-1804,共6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一种临床病理综合症,其特征在于无过量饮酒史情况下肝实质发生脂肪变性和脂肪储存。线粒体功能障碍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键病机,主要包括肝细胞线粒体形态学改变、线粒体DNA损伤、能量代谢异常、氧化...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一种临床病理综合症,其特征在于无过量饮酒史情况下肝实质发生脂肪变性和脂肪储存。线粒体功能障碍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键病机,主要包括肝细胞线粒体形态学改变、线粒体DNA损伤、能量代谢异常、氧化应激与脂质过氧化、线粒体主导的肝细胞凋亡、脂肪酸代谢紊乱、线粒体自噬异常。尽管目前尚缺乏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特效药物,但很多中药可通过调节线粒体功能而加以缓解,并具有副作用低、疗效稳定、多途径作用、作用温和持久等优势。本文就线粒体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关系,以及中药对其缓解作用进行概述,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线粒体 中药 缓解作用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8
作者 钟杰璋 陈贻威 +1 位作者 潘家丽 黄慧学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2期504-507,512,共5页
酒精性肝病(ALD)是因摄入酒精超量引起的一类严重损害肝脏功能的疾病。随着近年来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酒精消费逐年增加,国内ALD患者也呈逐年提高的趋势,是病毒性肝炎之外最多的肝病发病原因之一。有鉴于此,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此病症... 酒精性肝病(ALD)是因摄入酒精超量引起的一类严重损害肝脏功能的疾病。随着近年来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酒精消费逐年增加,国内ALD患者也呈逐年提高的趋势,是病毒性肝炎之外最多的肝病发病原因之一。有鉴于此,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此病症的关注和研究也越来越重视。本文对近年来ALD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发现中药治疗ALD的研究越来越多,且具有多靶点、多环节治疗的特点,临床整体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肝病 中药应用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氧化应激探讨中药活性成分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静 张德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951-2956,共6页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是一种多因素病理性疾病,尽管尚未完全了解NAFLD发生的分子机制,但氧化应激被认为在该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影响多种生理功能。近年来中药活性成分用于防治NAFLD成为研究热点,从抗氧化应激角度综述了中药活性成分...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是一种多因素病理性疾病,尽管尚未完全了解NAFLD发生的分子机制,但氧化应激被认为在该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影响多种生理功能。近年来中药活性成分用于防治NAFLD成为研究热点,从抗氧化应激角度综述了中药活性成分在治疗NAFLD中的作用,为防治NAFLD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氧化应激 中药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调控肠道菌群干预酒精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厉颖 李灿委 +5 位作者 范孟然 王雪雪 陶柱萍 刘卫红 尹爱武 高鹏飞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7-115,共9页
酒精性肝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目前尚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中药多靶点、多途径治疗疾病的特点与肠道菌群的整体调节作用高度吻合,可通过改善肠道菌群结构、恢复肠屏障功能、缓解肠道炎症反应等作用机制治疗酒精性肝病。本文综合... 酒精性肝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目前尚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中药多靶点、多途径治疗疾病的特点与肠道菌群的整体调节作用高度吻合,可通过改善肠道菌群结构、恢复肠屏障功能、缓解肠道炎症反应等作用机制治疗酒精性肝病。本文综合近年来中药调控酒精性肝病的研究进展,从肠道菌群与酒精性肝病的关系,以及中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菌群结构、恢复肠屏障功能、缓解肠道炎症反应来发挥干预酒精性肝病的作用,以期为中药干预酒精性肝病的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肝病 中药 肠道菌群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