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河流域酒泉绿洲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分析 被引量:89
1
作者 郭明 肖笃宁 李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57-466,共10页
以1986年和2000年的酒泉市遥感数据为基础资料,利用GIS软件生成研究区的景观类型图,计算各景观斑块的面积、数目、形状等空间特征和基于景观空间邻接的绿洲生态安全指标,进而在空间格局方面对绿洲的生态安全进行评价,以了解在人类活动... 以1986年和2000年的酒泉市遥感数据为基础资料,利用GIS软件生成研究区的景观类型图,计算各景观斑块的面积、数目、形状等空间特征和基于景观空间邻接的绿洲生态安全指标,进而在空间格局方面对绿洲的生态安全进行评价,以了解在人类活动影响下酒泉绿洲的生态安全状况,为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从1986年到2000年,绿洲不断扩张,各绿洲斑块类型面积呈增加趋势,同时强烈的人类活动也造成了沙地和裸土面积的增加;(2)从1986年到2000年,受沙化威胁程度最大的斑块类型由耕地变成了草地,而城乡居民用地始终是受胁程度最小的斑块类型;除了城乡居民用地,各绿洲斑块类型受沙化的潜在威胁程度是增加的,人类有目的性的干扰活动改变了干旱区有限水资源的分布与分配,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导致了生态环境的退化;(3)与1986年相比,2000年各绿洲斑块类型受盐碱化威胁呈减弱趋势,表明注水洗盐改良土壤使得局部地区生态系统向良性方向演替。干旱区绿洲生态环境有脆弱性和易变性的特点,加强区域景观生态建设和生态安全控制有利于将景观演化导入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动态 干旱区 遥感 GIS 酒泉绿洲 空间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泉绿洲近45年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21
2
作者 王枫叶 刘普幸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99-1004,共6页
采用气候倾向率、趋势系数、空间插值、小波分析,对酒泉绿洲6个测站1960—2004年逐月日照时数变化进行了趋势分析。结果表明:近45年酒泉绿洲年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平均每10年减少11.48h。日照时数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除春季日照时数表... 采用气候倾向率、趋势系数、空间插值、小波分析,对酒泉绿洲6个测站1960—2004年逐月日照时数变化进行了趋势分析。结果表明:近45年酒泉绿洲年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平均每10年减少11.48h。日照时数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除春季日照时数表现为增加趋势外,其它季节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减少趋势,以秋季减幅最显著,其次为夏季和冬季。1960—1980年代日照时数表现为显著的减少趋势,平均每10年减少2.5h;1990年代以后,日照时数表现为显著的增加趋势。从酒泉绿洲日照时数小波分析中可以看出,日照时数存在5~7年的振荡周期(通过了90%的置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泉绿洲 日照时数 气候倾向率 趋势系数 空间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泉-金塔盆地绿洲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被引量:1
3
作者 崔志杰 徐镱钦 +2 位作者 高俊红 孙朋 巩杰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52-257,272,共7页
基于1990,1999,2006年和2010年4期Landsat TM土地利用类型数据,以酒泉—金塔盆地绿洲为例探究干旱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并对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研究区1990—2010年土地利用发生了较大变化,耕地、林地、草地、城镇... 基于1990,1999,2006年和2010年4期Landsat TM土地利用类型数据,以酒泉—金塔盆地绿洲为例探究干旱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并对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研究区1990—2010年土地利用发生了较大变化,耕地、林地、草地、城镇居民地面积持续增加,水域面积萎缩,未利用地大幅度减少。(2)酒泉—金塔绿洲1990,1999,2006及2010年研究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别为24.53,26.99,29.84和30.16亿元/a,呈现逐步增长的趋势,但增长率逐步降低,分别为10.04%,10.54%和1.09%。(3)生态系统单项服务价值分析表明研究区服务性价值大于生产性价值。(4)研究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趋势与生态风险指数变化一致,应合理开发和管理水土资源以降低绿洲资源利用的生态风险,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 土地利用 时空变化 生态系统服务 酒泉-金塔盆地绿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