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0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终极控制权配置要素与相关研究综述
1
作者 李刚 侯晓红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6期31-35,共5页
文章总结了上市公司终极控制权配置的理论要素,然后按照这些主题分析国内外文献,发现两权分离是终极控制权配置的核心特征,不同的控制权强化机制会产生不同的经济后果,国有性质的终极控制权配置有别于家族性质,终极控制权配置状态依存... 文章总结了上市公司终极控制权配置的理论要素,然后按照这些主题分析国内外文献,发现两权分离是终极控制权配置的核心特征,不同的控制权强化机制会产生不同的经济后果,国有性质的终极控制权配置有别于家族性质,终极控制权配置状态依存于公司特征、法律环境等内外制度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极控制权 配置要素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社会化服务对长江经济带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基于劳动力和资本要素配置视角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卫洪 于晴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30,共10页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实现农业生产绿色转型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2009—2021年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对农业生态效率进行测算,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探究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及内在机制。...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实现农业生产绿色转型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2009—2021年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对农业生态效率进行测算,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探究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农业生态效率总体上呈“U”型变化趋势,上游农业生态效率高于中游、下游及总体区域;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生态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可以通过优化劳动力和资本要素配置间接提升农业生态效率。门槛检验进一步表明,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呈现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由此,长江经济带应加快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促进农业生态效率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社会化服务 劳动力 资本 要素配置 农业生态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着力健全要素保障和优化配置体制机制:改革历程、现实挑战与实施路径 被引量:1
3
作者 盖庆恩 高晶晶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0-94,共15页
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必须要健全农村要素保障和优化配置体制机制。本文在总结中国农村要素配置体制机制发展和改革历程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当前取得的主要成就和面临的挑战,进而提出未来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必须要健全农村要素保障和优化配置体制机制。本文在总结中国农村要素配置体制机制发展和改革历程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当前取得的主要成就和面临的挑战,进而提出未来深化改革、提升农村要素保障水平和优化配置的实现路径。整体来看,中国农村的土地、劳动、资本、数据等主要生产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已取得实质性进展,但仍存在土地要素配置体系不够完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有待加快、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够健全、数据要素配套体系建设存在明显短板等问题。未来,需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建立要素优化配置长效机制,实现城乡要素双向高效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配置 市场化改革 城乡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要素配置驱动城市经济韧性的多元模式 被引量:1
4
作者 毛丰付 邵芳琴 林红光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2-112,F0002,共12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数据要素配置日益成为驱动城市经济韧性的重要因素。从组态视角看,数据要素配置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表现出多元性。虽然数据的开发利用、管理、传播以及应用环境并不是产生城市经济韧性的必...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数据要素配置日益成为驱动城市经济韧性的重要因素。从组态视角看,数据要素配置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表现出多元性。虽然数据的开发利用、管理、传播以及应用环境并不是产生城市经济韧性的必要条件,但在经济生产、流通和应用过程中,数据要素仍然能够对城市经济韧性产生广泛影响。数据要素配置的方式通过创新和治理的驱动,形成了推动城市经济韧性的多元模式,这些模式包括数据创新市场驱动、数据社会治理驱动、数据技术治理驱动和数据要素治理驱动四种类型。其中,治理驱动被认为是提升城市经济韧性的主要有效措施,也是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重要发展方向。因此,优化数据要素配置对推动城市经济韧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配置 城市经济韧性 组态 多元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碳交易价格提高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分析——基于技术进步效应和要素资源配置效应视角 被引量:3
5
作者 孙玉环 许子易 董莹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8-99,共12页
为实现新时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探索我国碳交易政策背景下碳交易价格提高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机制,对改善我国碳市场机制、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绿色经济增长框架中尝试引入碳交易,并基于2005—2... 为实现新时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探索我国碳交易政策背景下碳交易价格提高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机制,对改善我国碳市场机制、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绿色经济增长框架中尝试引入碳交易,并基于2005—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分别构建基准回归模型、以地区全要素生产率为中介变量的简单中介效应模型,以及将绿色生产率与行业间要素配置效率作为并行中介变量的多重中介效应模型。通过考察碳交易价格对地区生产总值的影响机制发现,提高碳交易价格能够通过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来实现地区经济增长;在进一步将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之后,碳交易价格提高会产生绿色生产率提升效应和行业间要素配置效率优化效应,从而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以上结论均通过了稳健性检验。基于经济区层面的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碳交易价格提高对地区经济增长的有效性及作用机制在不同经济区的表现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交易价格 地区经济增长 中介效应模型 技术进步效应 要素资源配置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作创新对流通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基于要素资源优化配置的中介效应
6
作者 吴晓明 石磊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0-143,共4页
本文基于2000-2022年我国A股流通企业面板数据,以合作创新影响企业新质生产力为理论基础,实证分析合作创新对流通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效果,并检验要素资源优化配置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第一,合作创新对流通企业新质生产力存在正向影... 本文基于2000-2022年我国A股流通企业面板数据,以合作创新影响企业新质生产力为理论基础,实证分析合作创新对流通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效果,并检验要素资源优化配置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第一,合作创新对流通企业新质生产力存在正向影响效应,并且统计意义显著。第二,利用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生产率作为要素资源优化配置的代理变量,发现要素资源优化配置在合作创新对流通企业新质生产力影响路径中存在中介效应。为更进一步推动流通企业新质生产力建设,本文从扶持流通企业创新、加快劳动力培训和推进资本市场改革三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合作创新 流通企业 要素资源优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算力外部性、要素市场化配置与重大生产力布局优化
7
作者 马涛 钟化鑫 李子愚 《理论探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4-161,共8页
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使算力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型动力,其外部性效应对要素市场化配置和重大生产力布局优化具有重要影响。算力通过增强要素流动性、改变要素组合结构、重塑要素集聚形态影响要素市场化配置,并作用于重大生产力布局优化。发... 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使算力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型动力,其外部性效应对要素市场化配置和重大生产力布局优化具有重要影响。算力通过增强要素流动性、改变要素组合结构、重塑要素集聚形态影响要素市场化配置,并作用于重大生产力布局优化。发挥算力的外部性效应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需要重点关注五个方面,即因地制宜构建算力基础设施网络、完善算力驱动的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发挥智能技术的空间重塑效应、创新算力与能源协同发展模式、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基于外部性理论,探究算力要素市场化配置与重大生产力布局优化的内在关联,对促进重大生产力布局优化的均衡性、安全性与可持续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力 算力外部性 要素配置 重大生产力 生产力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数据要素配置与劳动收入份额
8
作者 陈萍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9-98,共10页
新质生产力发展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对于推进工资合理分配、提升劳动收入份额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2014—2022年我国30个省份(未包括西藏和港澳台地区)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新质生产力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主... 新质生产力发展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对于推进工资合理分配、提升劳动收入份额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2014—2022年我国30个省份(未包括西藏和港澳台地区)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新质生产力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主要结论如下:新质生产力与劳动收入份额呈正相关关系;数据要素配置在新质生产力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中发挥中介效应;新质生产力在高创新能力以及高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对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据此,建议助推数字创新技术发展,全方位挖掘新质生产力发展潜能;优化数据要素配置,系统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布局;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因地制宜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以期为提升劳动收入份额提供有效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数据要素配置 劳动收入份额 产业结构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的内在机理与法治进路
9
作者 冯果 吕佳欣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7,共12页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在于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在推进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中必须充分发挥法治的协调、保障与促进功能,紧紧抓住交易机制、...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在于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在推进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中必须充分发挥法治的协调、保障与促进功能,紧紧抓住交易机制、规制面向、培育环境三大环节,立足中国国情,以整体主义和功能主义为视角,着力打通堵点卡点,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扫除制约生产要素有效流动的机制障碍,提升生产要素配置效率,营造公开、透明、有序的生产要素配置环境,推动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就法治的协调功能而言,亟须完善生产要素交易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升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就法治的保障功能而言,要充分重视政府对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的规制作用,对市场竞争与要素价格进行有效规制;就法治的促进功能而言,要着力优化促进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的社会环境,为生产要素配置的创新提供长远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 要素市场化配置 要素交易 全国统一大市场 数据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契机”还是“阻力”?——基于要素配置效率视角的再检验
10
作者 陈丽 吴国瑞 张建勋 《农业展望》 2025年第4期13-20,共8页
数字经济是经济绿色转型的核心驱动力,是促进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数据生产力,也是地方政府和企业主要关注和布局的重点产业。本研究以2015—2020年31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未包括港澳台地区)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探讨分析数字经济对城... 数字经济是经济绿色转型的核心驱动力,是促进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数据生产力,也是地方政府和企业主要关注和布局的重点产业。本研究以2015—2020年31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未包括港澳台地区)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探讨分析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背后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明显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该结论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数字经济发展通过缓解信息不对称、降低劳动力错配等途径提升要素资源配置效率,进而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3)门槛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促进效应存在经济发展水平的门槛效应,并呈现出“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4)数字经济发展对国内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体现在:东部地区体现出促进作用但不明显,中部地区明显体现出促进作用,而西部地区体现出显著抑制作用。基于此,从加快数字经济发展、缩小数字经济地区差异、优化城乡数字经济环境、提升人才培养和就业机会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要素配置效率 城乡收入差距 区域异质性 可持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要素市场化配置与旅游经济包容性增长
11
作者 刘佳 安珂珂 赵青华 《旅游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6-91,共26页
旅游经济包容性增长能够同时实现效率与公平,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在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浪潮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正在成为推进旅游经济包容性增长的关键动能,但二者的逻辑机理及传导渠道的系统研究尚需深... 旅游经济包容性增长能够同时实现效率与公平,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在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浪潮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正在成为推进旅游经济包容性增长的关键动能,但二者的逻辑机理及传导渠道的系统研究尚需深化拓展。作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重要抓手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为回答上述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文章构建旅游经济包容性增长分析框架,基于2011—2021年中国内地31个省份面板数据,利用动态面板模型与修正的中介效应模型实证研究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旅游经济包容性增长效应及其区域异质性,并基于要素市场化配置视角分析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显著促进了旅游经济包容性增长,在带动旅游经济发展的同时能够缩小旅游发展差距,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2)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旅游经济包容性增长效应具有区域异质性,东部、中部及东北地区促进作用显著,西部地区促进作用不显著;(3)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通过促进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推动旅游经济包容性增长。文章理清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赋能旅游经济包容性增长的内在逻辑与作用效应,有助于为数字经济时代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基础设施 旅游经济包容性增长 要素市场化配置 增长效应 分配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农业要素配置效率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来自中国1572个县域的证据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玉静 涂圣伟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192,共11页
数字普惠金融在促进农业资本深化、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手段。利用2016—2022年中国1572个县域的面板数据,定量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以及农业要素配置效率... 数字普惠金融在促进农业资本深化、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手段。利用2016—2022年中国1572个县域的面板数据,定量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以及农业要素配置效率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够显著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农业要素配置效率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从异质性影响看,相对于非数字试点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较好的试点村在城乡收入差距收敛方面表现较好,但在短期内存在一定的政策扭曲,影响城乡收入差距收敛效果。从结构性影响看,受数字鸿沟影响,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促进收入差距收敛效果较小。这些发现表明,在强化数字普惠金融赋能作用的同时,还需要关注其异质性、结构性特征对促进城乡收入居民差距有效收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农业要素配置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化肥减量效应及影响机制研究——基于生产要素配置的视角 被引量:1
13
作者 姚威 朱应雨 +1 位作者 白冰 张艳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34,共3页
在“大国小农”背景下,农业社会化服务被视为小农户有机衔接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同时也为落实化肥减量增效提供了思路。本文基于2010-2021年的市级农业面板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探讨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化肥减量施用的... 在“大国小农”背景下,农业社会化服务被视为小农户有机衔接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同时也为落实化肥减量增效提供了思路。本文基于2010-2021年的市级农业面板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探讨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化肥减量施用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农业社会化服务有效促进了化肥减量施用,主要结果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生产要素配置在农业社会化服务影响化肥减量施用中发挥中介效应。农业社会化服务通过提升农地规模经营水平、促进农业技术进步、优化劳动力配置促进了化肥减量施用。建议持续发挥农业社会化服务对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作用,多措并举、扎实稳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社会化服务 化肥减量 要素配置 绿色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资源要素配置与农业农村现代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伟祁 谭卓敏 柳松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39-143,共5页
作为传统普惠金融数字化的产物,数字普惠金融能否成为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力抓手,是值得关注的重点问题。文章基于2011—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 作为传统普惠金融数字化的产物,数字普惠金融能否成为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力抓手,是值得关注的重点问题。文章基于2011—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与覆盖广度相比,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的提高更有助于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在资源要素配置视角下,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通过发挥资本供给效应、技术溢出效应和劳动力回流效应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粮食主产区和低财政水平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赋能效果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农村现代化 数字普惠金融 资源要素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机社会化服务、要素配置与农业粮食生产效率 被引量:1
15
作者 韦成宇 姜军松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12-321,333,共11页
农机社会化服务本质上是分工与专业化,并优化要素配置,而要素优化配置又会影响农业粮食生产效率,因此,探究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粮食生产效率的具体影响对于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助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基于CLDS数据库中2014年、201... 农机社会化服务本质上是分工与专业化,并优化要素配置,而要素优化配置又会影响农业粮食生产效率,因此,探究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粮食生产效率的具体影响对于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助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基于CLDS数据库中2014年、2016年的混合截面数据,运用随机前沿一步法以及中介效应模型实证研究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机社会化服务能有效提高农业粮食生产效率。农业政策与土地经营规模均会影响农机社会化服务作用效果。3种要素配置手段均发挥显著中介作用。农机社会化服务通过提高兼业化程度、提高农业短期投入、降低长期投资,以提高农业粮食生产效率,但在一定条件下会限制农户土地流转,从而降低其农业粮食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机社会化服务 要素配置 粮食生产效率 随机前沿一步法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与区域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基于政策性诱导集聚的调节效应研究
16
作者 严娜 程名望 林善浪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35,52,共16页
高铁发展促进了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开发区作为空间载体在要素配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2003—2019年中国28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考察高铁发展对区域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政策性诱导集聚对上述二者间关系的调节作用。... 高铁发展促进了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开发区作为空间载体在要素配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2003—2019年中国28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考察高铁发展对区域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政策性诱导集聚对上述二者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1)高铁发展显著提升了要素配置效率,但其影响在不同要素市场上存在差异。其中,高铁开通和站点增设对劳动力错配的改善作用更强,而新增线路对资本错配的优化作用更明显。(2)政策性诱导集聚强化了高铁发展的要素配置作用,且对高铁开通的调节作用最强,表明高铁从无到有的变革对要素流动影响更深远。(3)政策性诱导集聚的调节效应因要素市场不同而异,资本市场依赖政策效应和竞争效应,而劳动力市场则主要受集聚效应和竞争效应驱动。(4)在东部地区和具有国家级开发区的城市,政策性诱导集聚的调节作用较强,而在中西部地区较弱,省级开发区的竞争效应甚至会削弱高铁发展对资本配置效率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要素配置 政策性诱导集聚 集聚效应 政策效应 竞争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要素配置效率与现代产业体系构建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璐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0-155,共6页
文章基于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要素配置效率与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要素配置效率在数字普惠金融与现代产业... 文章基于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要素配置效率与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要素配置效率在数字普惠金融与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之间发挥正向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与“一带一路”沿线省份更强。基于此,应深挖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优势,持续赋能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构建要素配置新机制,凝聚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新动能;因地制宜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引导地区间现代产业体系均衡化建设,以加速促进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要素配置效率 现代产业体系构建 固定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要素配置与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基于长江经济带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18
作者 邱浩然 孔令成 徐辉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2-83,共12页
以数字经济为抓手,厘清其对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内在影响机理并驱动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对于推动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SBM-GML模型和熵值法,分别对该区... 以数字经济为抓手,厘清其对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内在影响机理并驱动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对于推动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SBM-GML模型和熵值法,分别对该区域经济带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和数字经济水平进行了有效测度,并深入探讨了该区域经济带数字经济对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①样本期间内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发展总体呈现逐步上升趋势,且数字经济对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②加入三种要素配置中介变量之后发现,数字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缓解劳动力配置扭曲程度进而提高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水平;③异质性分析得出,在经济更为发达的地区,如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武汉经济圈等,数字经济对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加明显。该结论为国家倡导的“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以数字兴农”提供了实证支撑,且对推动长江经济带要素合理配置,提高该区域经济带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要素配置扭曲 超效率SBM-GML 中介KHB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要素配置与出口韧性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兵 宋超凡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1-174,共14页
数字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动力,赋能创新要素等新型要素与出口贸易产业链相融合,为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的背景下实现我国出口稳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契机。基于2011—2021年中国28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使用熵值法... 数字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动力,赋能创新要素等新型要素与出口贸易产业链相融合,为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的背景下实现我国出口稳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契机。基于2011—2021年中国28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使用熵值法、SFA法、DEA法测度了城市数字经济和创新要素配置指标,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出口韧性的影响机制及作用途径。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正向影响城市出口韧性,线性正向促进效应主要发生在高外资、低开放度、低风险敞口区和出口市场主要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城市;机制检验发现,创新要素配置在数字经济增强出口韧性中起中介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是调节效应发挥作用的关键,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城市的正向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更显著。研究结论为明晰城市数字经济发展路径及数字经济的创新要素配置效应、研判未来出口贸易政策的调整方向提供了经验证据和路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出口韧性 创新要素配置 出口技术复杂度 出口市场多样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贸易对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发展的影响——基于产业集聚与要素配置视角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子豪 王悦 《经济经纬》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9,共13页
基于2011—2021年中国276个城市的数据,以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作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探讨数字贸易对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发展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贸易可以促进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发展,且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机... 基于2011—2021年中国276个城市的数据,以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作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探讨数字贸易对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发展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贸易可以促进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发展,且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机制分析发现,数字贸易通过对数字服务业与跨境贸易企业的集聚和对传统要素与新型要素配置的优化来促进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发展;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贸易对大城市、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和非老工业基地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贸易对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发展产生了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主要通过跨境贸易企业集聚与创新要素配置来实现。研究结论为中国发展数字贸易、增强城市碳污协同治理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贸易 减污降碳 产业集聚 要素配置 空间溢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