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农业气候资源配置系数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杨乐心 谷晓平 赵天良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5期223-226,共4页
为给贵州农业气候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利用贵州省84个气象台站1982—2010年的气象资料,采用配制系数法分析日照、气温和降水等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异状况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贵州省农业气候资源配置存在明显的地域特征,年际变化趋势... 为给贵州农业气候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利用贵州省84个气象台站1982—2010年的气象资料,采用配制系数法分析日照、气温和降水等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异状况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贵州省农业气候资源配置存在明显的地域特征,年际变化趋势不同。气候资源配置好的区域分布于省内西南部、中部和东部边缘区域以及北部部分区域,这些区域的配置系数有减小的趋势;气候资源配置一般的区域分布于省内西部地区、南部边缘片区和北部地区,其中大部分地区的配置系数有减小趋势;气候资源配置差和很差的区域分布于省的西部边缘地区,部分地区的配置系数有增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资源 配置系数 地域特征 变化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理论的装备维修资源优化配置模型 被引量:2
2
作者 康进军 董长清 +1 位作者 宋建兴 魏晓平 《四川兵工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31-33,共3页
本文利用模糊决策与动态规划方法讨论了雷达兵旅(团)部队装备维修资源的配置模型,并针对提出雷达部队战备特点提出维修资源配置系数修正了配置模型。
关键词 模糊决策 维修资源配置系数 动态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机械臂运动速度的PI控制策略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小彭 陈国文 +1 位作者 尹猛 付嘉兴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09-1416,共8页
柔性机械臂和柔性负载会随着机械臂位姿的改变,导致转动惯量等具体参数发生改变,进而对伺服驱动系统的输出转速产生影响.采用相同阻尼系数的极点配置方法对驱动系统的比例-积分(proportional-integral,PI)控制器参数进行调节,使PI控制... 柔性机械臂和柔性负载会随着机械臂位姿的改变,导致转动惯量等具体参数发生改变,进而对伺服驱动系统的输出转速产生影响.采用相同阻尼系数的极点配置方法对驱动系统的比例-积分(proportional-integral,PI)控制器参数进行调节,使PI控制器随机械臂位姿改变自动调节参数,动态稳定电动机输出转速.根据拉格朗日原理和连续体振动理论建立数学模型,通过状态方程获得传递函数,采用相同阻尼系数极点配置方法调节PI控制器参数,应用到转速环控制中.分析阻尼系数与自然频率对系统谐振峰值、谐振频率和带宽的影响.通过数值仿真证明,合理调节阻尼系数可以减小伺服驱动系统转速波动.通过与齐格勒-尼科尔斯法则自整定(Ziegler-Nichols self-tuning,Z-N)方法的对比,表明相同阻尼系数的极点配置方法使系统达到稳定的时间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机械臂 柔性负载 PI控制器 相同阻尼系数极点配置 伺服驱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技术资本:社会经济的第四种资本 被引量:58
4
作者 罗福凯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3-73,共11页
技术如何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其实质是技术如何转变为资本。因为,在商品市场经济里,只有资本才创造价值。从资本基础理论出发,探索技术资本生成机制,可以发现,技术资本的产生,需要经过生产活动、登记所有权凭证确定技术产权、完成买卖交... 技术如何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其实质是技术如何转变为资本。因为,在商品市场经济里,只有资本才创造价值。从资本基础理论出发,探索技术资本生成机制,可以发现,技术资本的产生,需要经过生产活动、登记所有权凭证确定技术产权、完成买卖交易进入经济领域等三个关键环节,资本生成机制是技术资本存在的理论基石。技术资本是一种可测度的要素资本,并作为企业价值函数的一个变量,其数额主要由技术提供者的数量、技术转化为资本的转化率和技术资产存量等因素共同决定。只有自主技术研发能力与货币资本筹集能力、机器配置能力和人力配置能力相当时,才可实现企业技术资本与要素资本配置的最优化。企业要素资本虽然属于异质性资本,但要素资本之间具有替代性。并且,技术替代人力的程度远大于机器设备替代人力的程度,企业技术水平的高低与员工数量之间具有负向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资本 资本生成机制 登记产权凭证 要素资本函数 要素配置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困境与思考 被引量:15
5
作者 魏丽华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7-126,共10页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是当前我国区域发展战略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的产业协同发展更是至关重要。借助产业分工指数、产业区域配置系数、区位商对京津冀三地第二第三产业进行测算、比较和分析发现,京津冀三地产业存在明显和程度不一的产业...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是当前我国区域发展战略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的产业协同发展更是至关重要。借助产业分工指数、产业区域配置系数、区位商对京津冀三地第二第三产业进行测算、比较和分析发现,京津冀三地产业存在明显和程度不一的产业同构现象,且同构产业在三地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其中津冀两地的产业同构现象更为突出;京津冀三地存在各自比较优势突出的主导产业,如北京的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等,河北的黑色金属采选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纺织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天津的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等。考虑到京津冀产业同构对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造成的极其不利的影响,为更好地优化京津冀产业布局,推动京津冀产业结构协同,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深化实施,必须从布局优化、分工合理、产业成链的协同视角出发,突破行政区域壁垒,以产业关联度、产业链契合度、资源配置合理度等为标准,构建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体系,推动产业跨区域整合,试点横向分税制,突破地方政府为争夺税收而设立的各种产业布局壁垒,按照参与产业链条的要素贡献度高低进行税收分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产业协同 产业分工指数 产业区域配置系数 区位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要素错配与中国工业增长 被引量:14
6
作者 韩国珍 李国璋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9-76,共8页
采用一个测度要素错配对总生产率效应的核算框架,使用中国工业1994~2011年两位数行业的数据,在行业层面上研究了要素错配对产出、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行业间的生产率增长和要素配置扭曲程度均存在很大差异,2009~2011年要素错配引起... 采用一个测度要素错配对总生产率效应的核算框架,使用中国工业1994~2011年两位数行业的数据,在行业层面上研究了要素错配对产出、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行业间的生产率增长和要素配置扭曲程度均存在很大差异,2009~2011年要素错配引起的产出缺口约为29%,通过优化要素配置提升中国工业增长效率的潜力很大。分行业来看,资源垄断性行业存在严重的资本和劳动错配;劳动配置效应比较大的行业主要是劳动力不足的技术密集型行业和劳动力过剩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分要素来看,资本错配程度更高,资本投入和资本配置效应对产出增长的作用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错配 配置扭曲系数 全要素生产率 产出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住区供配电设计新标准应用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施晶 《江苏电机工程》 2007年第z2期1-4,共4页
结合居住区供配电设计新标准,对住宅负荷的取值、配置系数的选择、供电方式的确定以及节能设备的运用等关键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
关键词 居住区 负荷取值 配置系数 供电方式 节能环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rmal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borehole size effect on geothermal heat exchanger 被引量:2
8
作者 CHOI Hoon-ki YOO Geun-jong +2 位作者 LIM Kyung-bin LEE Sang-hoon LEE Chang-hee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12期3524-3529,共6页
Thermal performance wa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in the development of borehole heat exchanger utilizing geothermal energy. The thermal performance was affected by many different design parameters, such as configurat... Thermal performance wa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in the development of borehole heat exchanger utilizing geothermal energy. The thermal performance was affected by many different design parameters, such as configuration type and borehole size of geothermal heat exchanger. These eventually determined the operation and cost efficiency of the geothermal heat exchanger system.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work was to assess the thermal performance of geother^nal heat exchanger with variation of borehole sizes and numbers of U-tubes inside a borehole. For this, a thermal response test rig was established with line-source theory. The thermal response test was performed with in-line variable input heat source. Effective 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thermal resistance were obtained from the measured data. From the measurement, the effective thermal conductivity is found to have similar values for two- pair type (4 U-tubes) and three-pair type (6 U-tubes) borehole heat exchanger systems indicating similar heat transfer ability. Meanwhile, the thermal resistance shows lower value for the three-pair type compared to the two-pair type. Measured data based resistance have lower value compared to computed result from design programs. Overall comparison finds better thermal performance for the three-pair type, however, fluctuating temperature variation indicates complex flow behavior inside the borehole and requires further study on flow characteris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rge size borehole heat exchanger thermal response test effective thermal conductivity thermal resistance BOREHO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