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复合控制的风光储系统配置状态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李澍 陈峦 +4 位作者 李坚 张真源 张栋珀 黄琦 张新伟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14-218,共5页
针对新能源系统中风、光能源输出功率的不稳定性和强随机性特点,提出一种以储能系统存电量比和功率平滑参数为目标的复合控制算法,该算法通过对系统进行充电、放电或离网运行等操作,可将波动幅度控制在设定值之内。在单、双储能两种配... 针对新能源系统中风、光能源输出功率的不稳定性和强随机性特点,提出一种以储能系统存电量比和功率平滑参数为目标的复合控制算法,该算法通过对系统进行充电、放电或离网运行等操作,可将波动幅度控制在设定值之内。在单、双储能两种配置状态下,采用该复合控制算法分别进行仿真试验,对比其功率平滑效果、经济效益及其他综合指标。结果表明,单储能状态下系统具有更好的运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系统 复合控制算法 配置状态 仿真试验 功率平滑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v6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机制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宋晓宇 邱泽阳 《现代电子技术》 2005年第6期81-82,共2页
随着 Internet技术的发展 ,IPv6协议将取代 IPv4协议成为下一代互联网协议 ,IPv6协议具有许多新的特性与功能 ,如提供更大的地址空间、支持网络节点的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等 ,因而提高了因特网的扩展性、可管理性。典型的 IPv6主机单播... 随着 Internet技术的发展 ,IPv6协议将取代 IPv4协议成为下一代互联网协议 ,IPv6协议具有许多新的特性与功能 ,如提供更大的地址空间、支持网络节点的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等 ,因而提高了因特网的扩展性、可管理性。典型的 IPv6主机单播地址由全局路由前缀、子网 ID和 6 4位接口 ID组成 ,接口 ID由主机自动生成 ,全局路由前缀和子网ID可以通过路由通告消息得到。介绍了在 Windows XP环境下由 4 8位 MAC地址生成接口 ID的转换算法 ,借助网络上捕获的数据报分析了主机获得全局路由前缀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地址自动配置 接口ID 路由器请求 路由器宣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在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中DAD攻击的防御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宋广佳 季振洲 王晖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4-60,共7页
在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中,新IP地址在使用前需要进行重复地址检测。在检测过程中,一旦有攻击节点声称解析地址已经被占用,将导致节点地址配置失败,从而形成重复地址检测攻击。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使用WAY机制作为防御手段,WAY机制使用逆向... 在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中,新IP地址在使用前需要进行重复地址检测。在检测过程中,一旦有攻击节点声称解析地址已经被占用,将导致节点地址配置失败,从而形成重复地址检测攻击。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使用WAY机制作为防御手段,WAY机制使用逆向地址确认、自我声明及WAY-table检查的方法,对欺骗报文进行过滤,使欺骗节点攻击成本增加且无法进行二次欺骗。仿真实验表明,WAY机制弥补了邻居发现协议安全性的不足,可大幅提升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安全 地址解析 IPV6 状态地址自动配置 重复地址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工软件研制体系中的软件配置管理相关概念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雪龙 胡宁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33-39,共7页
软件配置管理(Software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SCM)是我国军工软件研制体系中一项重要的软件工程活动,军工软件研制单位中对于SCM相关的一些概念还有理解上的不一致,制约了SCM活动的实施。本文将探讨其中的一些概念:配置项(Configur... 软件配置管理(Software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SCM)是我国军工软件研制体系中一项重要的软件工程活动,军工软件研制单位中对于SCM相关的一些概念还有理解上的不一致,制约了SCM活动的实施。本文将探讨其中的一些概念:配置项(Configuration Item,CI)、配置库和配置状态记实(Configuration Status Accounting,CSA)等,旨在消除军工软件研制单位对配置管理概念理解的误区、指导配置管理活动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配置管理 配置 配置 配置状态记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委终端IPv6地址分配方式思考
5
作者 谷立成 宗华丽 赵满胜 《海河水利》 2024年第6期98-101,共4页
随着全球网络信息技术的加速创新变革和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快速演进升级,IPv4地址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互联网需求,加快推进IPv6的规模部署成为加快网络强国建设的迫切要求。探讨了几种常用的终端IPv6地址分配方式及其优缺点,分析了使... 随着全球网络信息技术的加速创新变革和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快速演进升级,IPv4地址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互联网需求,加快推进IPv6的规模部署成为加快网络强国建设的迫切要求。探讨了几种常用的终端IPv6地址分配方式及其优缺点,分析了使用不同地址分配方式可能面临的问题,可为类似局域网的IPv6地址科学分配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v6地址分配 DHCPV6 SLAAC 状态地址自动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Pv6的网络传感器路由技术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森 叶晓慧 王红霞 《电子器件》 EI CAS 2005年第4期867-870,共4页
在IPv6(InternetProtocolvision6)的地址结构中定义了一段新的IP地址,将这些IP地址作为每个传感器的标识I地址。在mobileIPv6的基础上,提出了传感器的转交地址配置方法,即手动配置方法和mobileIPv6中的无状态自动地址配置方法,通过转交... 在IPv6(InternetProtocolvision6)的地址结构中定义了一段新的IP地址,将这些IP地址作为每个传感器的标识I地址。在mobileIPv6的基础上,提出了传感器的转交地址配置方法,即手动配置方法和mobileIPv6中的无状态自动地址配置方法,通过转交地址和标识地址的“完全绑定”来实现数据报的路由。最后给出了基于IPv6的传感器网络的网络结构。解决了传感器在计算机网络中相互区别的问题,并通过转交地址在传感器与计算机之间建立无缝连接,使计算机和传感器之间的数据报实现最优的直接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V6 网络传感器 完全绑定 状态自动地址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Pv6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编址方案 被引量:2
7
作者 邹琳 周兰 《电信快报(网络与通信)》 2012年第9期45-48,共4页
WSN(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大量能量有限的传感器节点组成的,因此,能量有效性策略就成为了协议设计中的关键问题。基于IPv6的编址有利于WSN与IPv6网间无缝连接。然而由于WSN、IPv6的地址太长,要采用基于IPv6的编址,必须先解决能耗问题。... WSN(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大量能量有限的传感器节点组成的,因此,能量有效性策略就成为了协议设计中的关键问题。基于IPv6的编址有利于WSN与IPv6网间无缝连接。然而由于WSN、IPv6的地址太长,要采用基于IPv6的编址,必须先解决能耗问题。文章通过简化IPv6地址提出一种改进的自组织编址方案,实现动态编址及无状态自动地址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SN 能量有效性 IPV6 动态编址 状态自动地址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PON保护组解决方案 被引量:1
8
作者 韩倩 程友清 柏帆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77-80,共4页
无源光网络(PON)无疑是下一代接入网的一种主流方案。由于该技术一般采用点到多点(P2MP)的树形拓扑结构,因此从局端设备OLT的PON MAC到ONU的PON MAC之间的链路可靠性就显得极为重要。文章提供了一种快速、稳定、成本低、易扩展且与PON... 无源光网络(PON)无疑是下一代接入网的一种主流方案。由于该技术一般采用点到多点(P2MP)的树形拓扑结构,因此从局端设备OLT的PON MAC到ONU的PON MAC之间的链路可靠性就显得极为重要。文章提供了一种快速、稳定、成本低、易扩展且与PON系统其他软件模块兼容的光纤保护倒换的整体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N保护倒换 配置状态同步 接口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园IPv6网络的部署与实践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波 魏孔鹏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20年第10期22-24,共3页
本文阐述了在实现校园网IPv6环境部署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针对这些问题采取了双栈等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和措施,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成功完成校园IPv6网络的部署,实现了校园用户的IPv6访问互联网资源以及校内应用的IPv6访问。
关键词 双栈技术 IPV6 路由设计 DHCPV6 状态自动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hieving Consistence for Cross-Domain WAN Control in Software-Defined Networks 被引量:2
10
作者 ZHOU Boyang WU Chunming +3 位作者 GAO Wen HONG Xiaoyan JIANG Ming CHEN Shuangxi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5年第10期136-146,共11页
When applying Software-Defined Networks(SDN) to WANs,the SDN flexibility enables the cross-domain control to achieve a better control scalability.However,the control consistence is required by all the cross-domain ser... When applying Software-Defined Networks(SDN) to WANs,the SDN flexibility enables the cross-domain control to achieve a better control scalability.However,the control consistence is required by all the cross-domain services,to ensure the data plane configured in consensus for different domains.Such consistence process is complicated by potential failure and errors of WANs.In this paper,we propose a consistence layer to actively and passively snapshot the cross-domain control states,to reduce the complexities of service realizations.We implement the layer and evaluate performance in the PlanetLab testbed for the WAN emulation.The testbed conditions are extremely enlarged comparing to the real network.The results show its scalability,reliability and responsiveness in dealing with the control dynamics.In the normalized results,the active and passive snapshots are executed with the mean times of 1.873 s and 105 ms in135 controllers,indicating its readiness to be used in the real networ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ftware-defined networking distributed control plane cross-domain contr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域网用户IPv6地址获取方式深入解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阮志丹 《广东通信技术》 2015年第10期54-58,共5页
IPv6是下一代互联网协议,中国电信集团积极接应国家要求,推进网络向IPv6演进。结合广东电信在城域网进行双栈改造、发展IPv6用户的实践,通过理论梳理和抓包分析,对城域网宽带用户IPv6地址获取方式进行深入解析和归纳总结。
关键词 IPV6 ND协议 状态地址自动配置 DHCPV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Pole Assignment Design Method of Process Control System for Tubular Heat Exchanger
12
作者 周清泉 《Chinese Quarterly Journal of Mathematics》 CSCD 1992年第4期13-19,共7页
This Paper has first studied the simplified model of tubular heat exchanger which is widely used in the industry and other field.On the basis of reference 2,a new pole assignment design method of pro-cess control syst... This Paper has first studied the simplified model of tubular heat exchanger which is widely used in the industry and other field.On the basis of reference 2,a new pole assignment design method of pro-cess control system with derivative control action is found.For the above system,the method and the for-mation which calculate the feedback matrix K and gain matrix L is given,and the simulation of the system is ma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bular heat exchanger process control system pole assignment design method feedback matrix Gain matri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