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配电系统的电源拥有多个输出层级,负荷运行方式灵活多变,系统运行状态急剧增加,导致可靠性评估效率降低。文中提出一种基于状态合并的直流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首先,该方法根据直流配电系统源-荷耦合呈现出的多种运行状态,建立...直流配电系统的电源拥有多个输出层级,负荷运行方式灵活多变,系统运行状态急剧增加,导致可靠性评估效率降低。文中提出一种基于状态合并的直流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首先,该方法根据直流配电系统源-荷耦合呈现出的多种运行状态,建立系统状态空间模型,根据不同状态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状态合并的条件。然后,将故障树分析法与马尔可夫过程结合,提出基于截断系数的状态合并方法,该方法实现了差异化转移率情况下的状态合并。最后,采用IEEERBTS BUS 6直流配电系统作为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展开更多
考虑风速时序性和自相关性的特点,建立了风速的自回归移动平均(auto-regressive and moving average,ARMA)模型,并结合常规机组、线路和变压器等状态模型,建立了基于蒙特卡罗仿真方法的风电场可靠性模型,对含风电场的发输电组合系统进...考虑风速时序性和自相关性的特点,建立了风速的自回归移动平均(auto-regressive and moving average,ARMA)模型,并结合常规机组、线路和变压器等状态模型,建立了基于蒙特卡罗仿真方法的风电场可靠性模型,对含风电场的发输电组合系统进行可靠性评估,同时建立了发输电组合系统的多状态机组等值模型,将该等值模型与配电系统相结合,计算了平均停电频率和停电电量损失等配电网可靠性指标,通过分析和比较可靠性指标研究了风电场对配电系统可靠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风电机组的接入对提高电力系统可靠性具有一定的作用。展开更多
随着电网智能化的发展,配电网已逐渐由传统的物理系统发展为信息-物理融合配电系统,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大幅提高配电网运行效率和可靠性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运行风险。该文根据配电网中分布式智能终端与主站协调控制的特点,深入分析...随着电网智能化的发展,配电网已逐渐由传统的物理系统发展为信息-物理融合配电系统,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大幅提高配电网运行效率和可靠性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运行风险。该文根据配电网中分布式智能终端与主站协调控制的特点,深入分析配电网故障处理过程中信息系统异常事件对物理系统的影响后果,构建了计及信息元件损坏以及传输延时、传输错误等信息故障形式的信息-物理融合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模型。最后,以IEEE-RBTS Bus 6配电网的主馈线F4为例,展示了基于所提模型的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过程,验证了所提模型的可行性。展开更多
配电自动化对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贡献程度有赖于通信方式的选择。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连续时间马尔科夫链的配电信息物理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建立层次化的系统可靠性模型,解析各层子系统的可靠性指标传递过程,利用灵敏度分析来比较不同...配电自动化对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贡献程度有赖于通信方式的选择。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连续时间马尔科夫链的配电信息物理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建立层次化的系统可靠性模型,解析各层子系统的可靠性指标传递过程,利用灵敏度分析来比较不同通信接入技术的场景适用性。最后,以罗伊-比尔顿测试系统(Roy Billton test system,RBTS)母线5为算例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并分析网络时延和误码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无线公网的配电自动化,在合适的信噪比条件下可达到应用光纤或电力线载波通信方式的可靠性水平。展开更多
文摘直流配电系统的电源拥有多个输出层级,负荷运行方式灵活多变,系统运行状态急剧增加,导致可靠性评估效率降低。文中提出一种基于状态合并的直流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首先,该方法根据直流配电系统源-荷耦合呈现出的多种运行状态,建立系统状态空间模型,根据不同状态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状态合并的条件。然后,将故障树分析法与马尔可夫过程结合,提出基于截断系数的状态合并方法,该方法实现了差异化转移率情况下的状态合并。最后,采用IEEERBTS BUS 6直流配电系统作为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文摘考虑风速时序性和自相关性的特点,建立了风速的自回归移动平均(auto-regressive and moving average,ARMA)模型,并结合常规机组、线路和变压器等状态模型,建立了基于蒙特卡罗仿真方法的风电场可靠性模型,对含风电场的发输电组合系统进行可靠性评估,同时建立了发输电组合系统的多状态机组等值模型,将该等值模型与配电系统相结合,计算了平均停电频率和停电电量损失等配电网可靠性指标,通过分析和比较可靠性指标研究了风电场对配电系统可靠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风电机组的接入对提高电力系统可靠性具有一定的作用。
文摘随着电网智能化的发展,配电网已逐渐由传统的物理系统发展为信息-物理融合配电系统,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大幅提高配电网运行效率和可靠性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运行风险。该文根据配电网中分布式智能终端与主站协调控制的特点,深入分析配电网故障处理过程中信息系统异常事件对物理系统的影响后果,构建了计及信息元件损坏以及传输延时、传输错误等信息故障形式的信息-物理融合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模型。最后,以IEEE-RBTS Bus 6配电网的主馈线F4为例,展示了基于所提模型的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过程,验证了所提模型的可行性。
文摘配电自动化对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贡献程度有赖于通信方式的选择。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连续时间马尔科夫链的配电信息物理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建立层次化的系统可靠性模型,解析各层子系统的可靠性指标传递过程,利用灵敏度分析来比较不同通信接入技术的场景适用性。最后,以罗伊-比尔顿测试系统(Roy Billton test system,RBTS)母线5为算例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并分析网络时延和误码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无线公网的配电自动化,在合适的信噪比条件下可达到应用光纤或电力线载波通信方式的可靠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