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配电网通信与分布式储能技术协同应用的意义与发展 被引量:1
1
作者 田野 王珊珊 +2 位作者 姚旭 刘佳鑫 韩晓冬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0-192,共3页
电力系统发展及分布式发电普及,使配电网稳定性和运行效率成为研究重点。配电网通信技术实现设备信息传递与数据交换,支持电网监控、控制与管理;分布式储能技术是调峰调频的重要手段,对电网稳定性意义重大。两者协同应用是电力系统重要... 电力系统发展及分布式发电普及,使配电网稳定性和运行效率成为研究重点。配电网通信技术实现设备信息传递与数据交换,支持电网监控、控制与管理;分布式储能技术是调峰调频的重要手段,对电网稳定性意义重大。两者协同应用是电力系统重要发展方向,对提高电网稳定性、可靠性,优化能源配置,提升电能质量等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就此进行综述,包括技术进展、原理、优势及协同应用的意义与发展,配电网通信与分布式储能技术的协同应用,是当前电力系统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对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优化能源配置、提升电能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通信 分布式储能技术 电网稳定性 环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提高配电网通信可靠性的智能切换方案 被引量:1
2
作者 徐韬 许圣 +6 位作者 全汉滨 洪焕华 侯婧媖 陈小惠 苏雷 吴世帆 邓亚芝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4-143,共10页
配电网侧的终端通信接入方式多样,但多种通信接入方式之间并未完全实现互联互通,导致通信可靠性较差,因此,实现终端多种通信接入方式自动切换与多网融合,进而提高配电网通信网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双向转发检测(bidirectional for... 配电网侧的终端通信接入方式多样,但多种通信接入方式之间并未完全实现互联互通,导致通信可靠性较差,因此,实现终端多种通信接入方式自动切换与多网融合,进而提高配电网通信网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双向转发检测(bidirectional forwarding detection,BFD)链路双向监测、单刀双掷隔离、旁路(Bypass)技术及隧道技术等多种成熟技术在通信网络中广泛应用的研究,提出了提升配电网可靠性的关键技术和相融合的方法,并搭建实物仿真环境验证所提方案的可行性。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案能够很好地适用于复杂的配电网通信网络,从而提升其自愈能力,满足物理隔离要求以及业务传输对时延的要求,进而提升整个配电网通信网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通信 网络自愈 网络物理隔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配电网通信无线传感器网络QoS建模 被引量:11
3
作者 孙伟 王建平 +2 位作者 钱自拓 张崇巍 穆道明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59-64,共6页
根据配电网系统结构和设备分布特点,给出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的配电网监测数据通信网络架构。针对电力工业通信规范对WSN的要求,建立了基于IEEE 802.15.4标准媒体访问控制(MAC)层协议并引入服务质量(QoS)的QoS-MAC模型,给出... 根据配电网系统结构和设备分布特点,给出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的配电网监测数据通信网络架构。针对电力工业通信规范对WSN的要求,建立了基于IEEE 802.15.4标准媒体访问控制(MAC)层协议并引入服务质量(QoS)的QoS-MAC模型,给出了配电网监测节点数据缓冲队列马尔可夫链模型和各节点竞争信道状态概率计算方法。为衡量配电网WSN的性能,建立了节点MAC层具有QoS支持的载波侦听多点接入/冲突避免(CSMA/CA)信道冲突率模型、传输延时模型、网络有效数据吞吐率模型,设计了网络分析测试环境。在不同的配电网数据产生率下,对所提出的QoS-MAC协议网络传输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实际应用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为配电网数据监控提供有效的QoS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服务质量 马尔可夫链模型 配电网通信 智能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网通信系统综合性能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家全 《陕西电力》 2010年第5期61-65,共5页
配电网通信系统的性能决定了配电网自动化的实现程度,对通信系统综合性能的研究有利于发现系统建设的薄弱环节,实施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提高配电网自动化水平。针对配电网通信系统的特点,从技术性、可靠性、安全性和扩展性4个方面建立... 配电网通信系统的性能决定了配电网自动化的实现程度,对通信系统综合性能的研究有利于发现系统建设的薄弱环节,实施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提高配电网自动化水平。针对配电网通信系统的特点,从技术性、可靠性、安全性和扩展性4个方面建立了通信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综合评价模型,最后通过对2个地区配电网通信系统的评价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通信系统 综合性能评价 模糊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网EPON通信接入与分区自治 被引量:22
5
作者 郑毅 甘志洲 陈潋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114-118,共5页
为满足配电自动化等配电网业务系统应用需要,考虑配电网网架结构特征并分析配电通信网对电力骨干通信网的依存关系,研究了大规模配电网通信基于以太网的无源光网络(EPON)技术以及上联骨干通信相关关键技术和工程问题。提出配电网通信采... 为满足配电自动化等配电网业务系统应用需要,考虑配电网网架结构特征并分析配电通信网对电力骨干通信网的依存关系,研究了大规模配电网通信基于以太网的无源光网络(EPON)技术以及上联骨干通信相关关键技术和工程问题。提出配电网通信采用EPON灵活组网和应用的技术路线,包括配电通信系统EPON设计原则,分区自治优化结构方法,网络收敛性、网络健壮性保证和效益比较。给出了实际大规模EPON接入网及其上联局端组网结构和IP域分区自治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自动化 配电网通信 接入网 分区自治 EP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小流量的智能配电网WSNs通信模型 被引量:8
6
作者 方如举 王建平 孙伟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18-1226,共9页
为了解决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的规模大、分布广而带宽有限与智能配电网对通信数据实时性和可靠性有上确界之间的矛盾,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流量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通信模型。以无线传感器网络链路节点中接收到数据与发送出的数据之间... 为了解决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的规模大、分布广而带宽有限与智能配电网对通信数据实时性和可靠性有上确界之间的矛盾,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流量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通信模型。以无线传感器网络链路节点中接收到数据与发送出的数据之间的流量平衡为切入点并结合无线传感器网的通信约束条件以及配电网数据传输的实时性需求,建立了基于最小流量的智能配电网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路由通信模型。利用庞特里雅金极值的方法构建出所设计智能配电网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模型的哈密尔顿函数。利用极值存在的唯一性,从必要性出发判断出无线传感器节点是否在最优路链路径上。并给出了最优控制模型的求解过程。最后对采取所提出的通信模型的延时时间、网络能量消耗、数据传输能力以及数据传输的错误率对比测试。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通信模型完全能够满足智能配电网通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路 最优路径 智能配电网通信模型 哈密尔顿函数 性能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网高速载波通信耦合技术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华玲 张保会 刘海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3-126,共4页
为适应电力线通信向宽带高速化发展的趋势,在配电网高速载波通信中,提出了高效耦合器的设计原则和方法.通过对配电网的高频阻抗特性简化模型的分析和数据统计,指出10kV配电网结构稳定,网络阻抗可以定量计算,380V网络是时变的,网络阻抗... 为适应电力线通信向宽带高速化发展的趋势,在配电网高速载波通信中,提出了高效耦合器的设计原则和方法.通过对配电网的高频阻抗特性简化模型的分析和数据统计,指出10kV配电网结构稳定,网络阻抗可以定量计算,380V网络是时变的,网络阻抗变化剧烈,只能统计分析.进而提出了耦合器设计原则是在满足带宽要求的前提下,减小配电网络阻抗和耦合器阻抗不匹配产生的衰耗.最后,通过两个设计实例,说明了依照此原则设计的配电网耦合器性能满足通信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高速载波通信 耦合技术 耦合器 高频阻抗 电力线通信 网络阻抗 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电网中的配电通信网关键问题探讨 被引量:7
8
作者 权楠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3期149-152,共4页
一直以来,我国配电自动化和用电信息采集的应用程度不高,主要的一个原因是落后的配电网通信制约了他们的发展。低性能、低可靠性的通信系统限制了配电网功能的发展。智能电网下的配用电业务迅速增加,大部分业务需要高速、实时、可靠的... 一直以来,我国配电自动化和用电信息采集的应用程度不高,主要的一个原因是落后的配电网通信制约了他们的发展。低性能、低可靠性的通信系统限制了配电网功能的发展。智能电网下的配用电业务迅速增加,大部分业务需要高速、实时、可靠的通信作为支撑。本文探讨了智能电网中配电网通信建设的关键问题,对过去配电网通信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设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配电网通信 配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数估计的配电网载波通信异常信号识别方法 被引量:14
9
作者 严宇平 洪雨天 +1 位作者 陈守明 王建永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3-129,共7页
为减少电力信息通信错误,实现准确调度,配电网载波通信异常信号准确识别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参数估计的配电网载波通信异常信号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配电网载波通信网络模型明确通信节点分布情况。再以构建的配电网载... 为减少电力信息通信错误,实现准确调度,配电网载波通信异常信号准确识别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参数估计的配电网载波通信异常信号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配电网载波通信网络模型明确通信节点分布情况。再以构建的配电网载波通信网络模型为参考,在其各个节点上部署采集器,采集经过该节点的载波通信信号,并利用独立分量分析的方法实施去噪处理。利用遗传算法与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相结合的算法估计配电网载波通信信号参数,得出信号初始频率估计值和信号斜率估计值。最后将两种估计值组成信号特征,并以此为输入,通过分类器实现配电网载波通信异常信号识别。结果表明:与传统识别方法相比,提出方法可以更准确的对配电网载波通信异常信号进行识别,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载波通信 网络模型 异常信号采集 去噪 参数估计 分类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