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免疫球蛋白受体B在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
1
作者 张钰 段柯杨 +2 位作者 王敬萱 王雪莹 孙涛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93-601,共9页
目的:探讨配对免疫球蛋白受体B(paired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 B,PIRB)在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ic pain,DPNP)中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特别关注其在神经炎症和炎性小体活化中的作用。方法:将小鼠... 目的:探讨配对免疫球蛋白受体B(paired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 B,PIRB)在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ic pain,DPNP)中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特别关注其在神经炎症和炎性小体活化中的作用。方法:将小鼠按简单随机抽样方法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DPNP)、模型+PIRB阴性对照组(DPNP+AAV control)、模型+PIRB腺相关病毒组(DPNP+PIRB),每组8只。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构建小鼠DPNP模型,并通过血糖升高及机械性痛觉过敏确认模型的成功建立。使用免疫印迹和qRT-PCR评估DPNP小鼠脊髓组织中PIRB的表达水平。通过鞘内注射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AAV)降低小鼠脊髓中PIRB的表达以进一步研究其作用。采用qRT-PCR检测神经炎症标志物(如IL-1β、IL-6、TNF-α),使用免疫印迹检测NF-κB p65的水平,并通过免疫印迹和免疫组化观察NLRP3炎性小体成分的变化。结果:与Sham组相比,DPNP组小鼠出现显著机械性痛觉过敏,并观察到PIRB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P<0.05)。通过AAV介导的PIRB敲低实验中,结果显示DPNP+PIRB组小鼠机械性痛觉过敏减轻(P<0.05),并且神经炎症标志物(IL-1β、IL-6、TNF-α)的表达减少。此外,DPNP+PIRB组较DPNP+AAV control组的NF-κB p65和NLRP3炎性小体成分(如Caspase-1、GSDMD和IL-1β)的表达也显著降低。结论:PIRB可能通过调节神经炎症和激活NLRP3炎性小体在DPNP的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抑制PIRB的表达可以减轻痛觉过敏现象并减少神经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对免疫球蛋白受体b 神经炎症 炎性小体 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对免疫球蛋白样受体B与神经再生
2
作者 肖岚 王永堂 +3 位作者 位景香 舒亚海 鲁秀敏 余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44-547,共4页
成年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CNS)损伤后难以恢复,主要是由于中枢微环境中髓磷脂相关抑制因子介导的神经生长抑制作用引起的。配对免疫球蛋白样受体B(Pir B)作为其主要受体之一,在CNS损伤后高表达,参与神经生长抑制信号的传递。敲除或阻断... 成年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CNS)损伤后难以恢复,主要是由于中枢微环境中髓磷脂相关抑制因子介导的神经生长抑制作用引起的。配对免疫球蛋白样受体B(Pir B)作为其主要受体之一,在CNS损伤后高表达,参与神经生长抑制信号的传递。敲除或阻断Pir B,能促进脊髓损伤动物神经再生,缓解β-淀粉样蛋白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影响,显著诱导缺氧缺血损伤后皮层神经元轴突再生,恢复中枢炎性神经病模型动物的神经功能,视神经损伤后的视觉重塑功能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对免疫球蛋白受体b 髓磷脂相关抑制因子 轴突生长 神经再生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对免疫球蛋白样受体B(PIR-B)对巨噬细胞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李苏童 丁晨光 田普训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563-1566,共4页
巨噬细胞作为重要的免疫细胞,广泛参与机体免疫应答、炎症、组织重塑、衰老等多种病理生理过程。这些活动可能是通过巨噬细胞表面表达的一系列受体分子介导的。这些分子受体包括活化性受体和抑制性受体。配对免疫球蛋白样受体B(PIR-B)... 巨噬细胞作为重要的免疫细胞,广泛参与机体免疫应答、炎症、组织重塑、衰老等多种病理生理过程。这些活动可能是通过巨噬细胞表面表达的一系列受体分子介导的。这些分子受体包括活化性受体和抑制性受体。配对免疫球蛋白样受体B(PIR-B)作为细胞表面的一种抑制性受体广泛表达于巨噬细胞、B细胞、淋巴细胞等细胞表面。目前,对于巨噬细胞表面受体,包括PIR-B等研究较少,推测PIR-B可能在巨噬细胞参与炎症、移植免疫耐受、组织纤维化等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就PIR-B对巨噬细胞的调节作用及其可能机制作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配对IgG样受体b(PIR—b) 移植免疫 纤维化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亚家族B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何舰 许洁 易祥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27-1332,共6页
白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亚家族B(leukocyte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 subfamily B,LILRB)在骨髓细胞、造血干细胞、神经细胞等多种机体细胞广泛表达。有研究发现,LILRB受体可以与多种配体结合并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包括调节炎症反... 白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亚家族B(leukocyte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 subfamily B,LILRB)在骨髓细胞、造血干细胞、神经细胞等多种机体细胞广泛表达。有研究发现,LILRB受体可以与多种配体结合并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包括调节炎症反应、免疫耐受、细胞分化和神经系统的可塑性等。近年来研究发现,LILRB在多种实体瘤和血液系统肿瘤表达增高并与患者预后显著相关,同时LILRB与免疫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自我更新直接相关,具有肿瘤支持因子和免疫检查点分子的双重作用。此外,肿瘤细胞表达的LILRB与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相互作用,调节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反应,敲除小鼠的LILRB同源基因后,小鼠的正常造血功能未受到明显影响。上述研究结果提示,LILRBs可能是肿瘤治疗的理想靶点。本文就LILRB与实体瘤和血液系统肿瘤的发生机制、LILRB在肿瘤细胞中的信号转导方式、LILRB与肿瘤的免疫治疗及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阐述,以期为后续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免疫球蛋白受体亚家族b 肿瘤 实体瘤 血液系统肿瘤 信号转导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抑制受体LILRB4在肿瘤和炎症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陈静怡 刘奕鎏 +5 位作者 茹克亚·吐尔逊江 丁瑞 尹金平 梁作文 赵佳 李晶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59-1564,共6页
白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LILRB4(ILT3或CD85k)是免疫抑制受体家族成员,主要表达于髓系来源免疫细胞的细胞膜,在免疫调节中通过激活自身抑制基序(ITIM)或抑制Fc受体激活基序(ITAM)发挥免疫抑制作用。在肿瘤中,LILRB4受体被激活后产生免疫... 白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LILRB4(ILT3或CD85k)是免疫抑制受体家族成员,主要表达于髓系来源免疫细胞的细胞膜,在免疫调节中通过激活自身抑制基序(ITIM)或抑制Fc受体激活基序(ITAM)发挥免疫抑制作用。在肿瘤中,LILRB4受体被激活后产生免疫抑制性的肿瘤微环境协助肿瘤的侵袭和转移。在炎症疾病中,LILRB4在单核细胞、巨噬细胞、肥大细胞等多种细胞上表达并减轻炎症反应。目前LILRB4已成为肿瘤以及多种炎症性疾病的治疗靶点,针对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的抗LILRB4单克隆抗体已进入临床试验。本综述从LILRB4的结构分布、信号转导、治疗靶点、新药开发等几方面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免疫球蛋白受体b4 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 免疫抑制受体 肿瘤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抑制性受体LILRB2促进新型冠状病毒刺突蛋白介导的炎症过程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文倩 陈迟琪 +4 位作者 赵路 曹力元 夏一秋 卢智刚 郑俊克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88-1196,共9页
目的·探究免疫抑制性受体白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亚家族B成员2(leukocyte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 subfamily B member 2,LILRB2)在新型冠状(新冠)病毒感染所导致的免疫细胞炎症因子释放中的作用及机制,为新冠病毒肺炎治疗... 目的·探究免疫抑制性受体白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亚家族B成员2(leukocyte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 subfamily B member 2,LILRB2)在新型冠状(新冠)病毒感染所导致的免疫细胞炎症因子释放中的作用及机制,为新冠病毒肺炎治疗提供潜在靶点。方法·收集包含刺突蛋白胞外段(S-ECD)的细胞上清液,分别使用Western blotting及流式细胞术检测上清液中蛋白表达情况及活性;通过流式细胞术及免疫共沉淀技术检测该上清液中S-ECD与LILRB2的结合;用刺突蛋白处理人单核细胞系THP1或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24 h后收集细胞,使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相关炎症因子基因mRNA水平改变,同时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IL-1β含量;将si LILRB2通过Lipofectamine 3000试剂转染至人外周血CD33~+髓系细胞中,24 h后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基因干扰效果;在对照组及LILRB2敲低的CD33~+髓系细胞中加入刺突蛋白培养24 h,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检测细胞培养液中IL-6的含量变化。结果·实验成功构建可分泌具有生物活性的新冠病毒S-ECD的293T细胞转染体系;免疫共沉淀实验显示刺突蛋白与LILRB2蛋白存在相互作用,且流式细胞术结果提示刺突蛋白胞外段能够与细胞表面的LILRB2结合;与对照组相比,经刺突蛋白处理24 h的THP1细胞中IL-6、IL-8、精氨酸酶(arginase 1)及IL-2基因表达水平均有明显上调(均P<0.05);PBMC经刺突蛋白处理24 h后,IL-6、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IL-8、IL-10及IL-1β的mRNA水平均显著上升(均P<0.05);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结果显示,在PBMC培养液中加入刺突蛋白能够提高上清液中IL-6及IL-1β的浓度(均P<0.05);使用S-ECD或刺突蛋白处理CD33~+髓系细胞,IL-1β及IL-6含量随之升高(均P<0.05);并且过表达LILRB2的THP1细胞经刺突蛋白刺激后展现了更强的IL-6分泌能力(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2条siRNA均能敲低CD33~+髓系细胞中的LILRB2,且si LILRB2-1敲除效果更好;LILRB2缺失后,刺突蛋白则不能促进CD33~+髓系细胞的IL-6分泌。结论·新冠病毒刺突蛋白通过与细胞表面分子LILRB2结合,引起髓系细胞释放IL-6、IL-1β等炎症因子,导致患者出现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刺突蛋白 白细胞免疫球蛋白受体亚家族b成员2 炎症因子 髓系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抑制性受体LILRB2对白血病细胞系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宇小婷 谢莉 +2 位作者 占蒙娜 郑俊克 于卓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67-972,977,共7页
目的探讨免疫抑制性受体—白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亚家族B成员2(LILRB2)在人白血病细胞系中的表达、功能和相关机制,为白血病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方向。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确定LILRB2在THP1、U937、K562等白血... 目的探讨免疫抑制性受体—白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亚家族B成员2(LILRB2)在人白血病细胞系中的表达、功能和相关机制,为白血病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方向。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确定LILRB2在THP1、U937、K562等白血病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以LILRB2高表达的THP1细胞为研究对象,利用特异性靶向LILRB2的shRNA慢病毒载体(带GFP标记)包装病毒并感染THP1细胞,使用流式细胞分选技术获得GFP+的稳定表达细胞株,并分别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检测shRNA干扰效率,同时监测LILRB2敲除后不同时间点细胞增殖、凋亡等细胞命运的变化,分析LILRB2敲除后其下游调控信号改变等相关分子机制。结果 3株细胞系均表达LILRB2,其中又以THP1的表达最高;通过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ting方法表明所构建的4个shRNA慢病毒干扰质粒中,shLILRB2-717及shLILRB2-1312能显著下调LILRB2的表达;抑制LILRB2在THP1细胞中的表达可导致细胞增殖明显减缓并出现大量坏死细胞。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shLILRB2-717和shLILRB2-1312组细胞早期凋亡率分别为(7.90±1.61)%和(24.80±1.32)%,显著高于对照组(Scramble组)的(3.96±0.64)%(P<0.05);两组细胞的晚期凋亡率分别为(13.80±0.98)%和(23.60±1.03)%,均显著高于Scramble组的(10.80±0.48)%(P<0.05);LILRB2敲除可导致SHP1和磷酸化SHP1(p-SHP1)表达的显著下调,提示LILRB2可能通过SHP1调控白血病细胞系的增殖和凋亡。结论免疫抑制性受体LILRB2可表达在多种白血病细胞系,抑制LILRB2的表达可引起THP1细胞中SHP1和p-SHP1的显著下调并导致细胞大量凋亡,揭示SHP1可能对白血病的演变具有正向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抑制性受体 白细胞免疫球蛋白受体亚家族b成员2 白血病 凋亡 SH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调控下免疫相关血浆蛋白对帕金森病的效应
8
作者 王子豪 李沛珊 +3 位作者 夏欢 杜心雨 克力比奴尔·塞地尔丁 杨新玲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06-810,共5页
目的 探讨免疫相关血浆蛋白与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的联系。方法 通过对4907种免疫相关血浆蛋白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评估血浆蛋白对PD风险的直接影响。研究还利用单细胞核RNA测序数据进行蛋白表达分析。结... 目的 探讨免疫相关血浆蛋白与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的联系。方法 通过对4907种免疫相关血浆蛋白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评估血浆蛋白对PD风险的直接影响。研究还利用单细胞核RNA测序数据进行蛋白表达分析。结果 4种免疫相关蛋白质脑源性多巴胺营养因子(cerebral dopamine neurotrophic factor, CDNF)、组织蛋白酶B(cathepsin B,CTSB)、免疫球蛋白G Fc受体2a(FCGR2A)、血红蛋白β亚基(HBB)与PD风险存在潜在联系;其中,CDNF、CTSB、HBB表达增高有助于降低PD风险(OR=0.871,95%CI:0.779~0.973,P=0.015;OR=0.835,95%CI:0.758~0.920,P=0.001;OR=0.735,95%CI:0.631~0.857,P=0.001),而FCGR2A表达增高与PD风险增高相关(OR=1.137,95%CI:1.058~1.223,P=0.001)。单细胞测序分析蛋白表达及其在脑中不同细胞类型中分布,CDNF、CTSB在大脑的多种细胞中大量表达;FCGR2A主要在大脑小胶质细胞中表达;HBB在大脑中几乎不表达。结论 研究揭示了CDNF、CTSB、FCGR2A及HBB 4种蛋白质与PD风险的潜在关联,强调了PD遗传风险变异通过调节这些免疫相关蛋白表达来影响PD发生。此外,单细胞表达数据揭示相关免疫蛋白在大脑的表达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组织蛋白b 蛋白质类 脑源性多巴胺营养因子 血红蛋白β亚基 单细胞测序 免疫球蛋白G Fc受体2a(FCGR2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二醇下调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妊娠患者B淋巴细胞表面部分抑制性受体的水平 被引量:2
9
作者 方揆 徐英英 陈细玲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541-1543,共3页
目的观察血清雌二醇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妊娠患者B淋巴细胞表面抑制性受体CD72、CD32b、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1(LAIR-1)表达的影响。方法提取40例SLE合并妊娠患者和10例健康妊娠妇女的B淋巴细胞,采集妊娠第5、6、7周外周血... 目的观察血清雌二醇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妊娠患者B淋巴细胞表面抑制性受体CD72、CD32b、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1(LAIR-1)表达的影响。方法提取40例SLE合并妊娠患者和10例健康妊娠妇女的B淋巴细胞,采集妊娠第5、6、7周外周血中雌二醇刺激B细胞进行培养。ELISA检测B淋巴细胞表面抑制性受体CD72、CD32b、LAIR-1表达水平。结果正常妊娠女性在孕5、6、7周时雌二醇浓度逐渐增加,而CD72、CD32b、LAIR-1无明显变化;分离SLE妊娠妇女B淋巴细胞,经(500、1000、1500)U/L雌二醇体外刺激后,B细胞CD72、CD32b、LAIR-1随着雌二醇剂量的增加逐渐降低,且低于正常妊娠妇女对照组。结论雌二醇可下调SLE合并妊娠患者B淋巴细胞CD72、CD32b、LAIR-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二醇 系统性红斑狼疮 妊娠 CD72 CD32b 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受体1(LAIR-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r-b基因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和表达 被引量:2
10
作者 罗毅 王小聪 邹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4期944-948,共5页
本研究构建pir-b基因慢病毒载体并检测其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从小鼠的mRNA中钓取pir-b基因的开放阅读框,与测序载体连接,经过测序鉴定以后,构建含有pir-b基因的慢病毒穿梭质粒,与包装质粒一起共转染293T细胞,收获上清病毒浓缩纯化后转... 本研究构建pir-b基因慢病毒载体并检测其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从小鼠的mRNA中钓取pir-b基因的开放阅读框,与测序载体连接,经过测序鉴定以后,构建含有pir-b基因的慢病毒穿梭质粒,与包装质粒一起共转染293T细胞,收获上清病毒浓缩纯化后转染293T细胞,用Western blot检测PIR-B蛋白的表达。同时以含有egfp基因的慢病毒作为转染效率的对照。结果表明:含有pir-b开放阅读框的慢病毒穿梭质粒构建成功,序列测定的结果与预期完全一致。含有pir-b的慢病毒载体包装成功。Western blot的结果证实外源PIB-B蛋白在293T细胞中正常表达。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含有pir-b基因的慢病毒载体,转染293T细胞以后正常表达PIR-B蛋白,这为以后深入研究pir-b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对免疫球蛋白受体b 慢病毒载体 耐受性树突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GIRR过表达抑制LPS诱导的肺泡上皮细胞NF-κB的活化 被引量:9
11
作者 田丰 赵晋波 +2 位作者 李小飞 姜涛 王云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79-383,共5页
目的:研究单免疫球蛋白白介素1受体相关蛋白(SIGIRR)对脂多糖(LPS)刺激的肺泡上皮细胞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以LPS刺激人Ⅱ型肺泡上皮细胞A549。将含有SIGIRR cDNA全长的真核表达载体瞬时转染A549细胞,使SIGIRR在A549细... 目的:研究单免疫球蛋白白介素1受体相关蛋白(SIGIRR)对脂多糖(LPS)刺激的肺泡上皮细胞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以LPS刺激人Ⅱ型肺泡上皮细胞A549。将含有SIGIRR cDNA全长的真核表达载体瞬时转染A549细胞,使SIGIRR在A549细胞过表达。用双萤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LPS刺激后A549细胞NF-κB的转录活性,用ELISA法检测LPS刺激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对比转染与否对上述因子在A549细胞中释放水平的影响。结果:在A549细胞中,过表达SIGIRR可显著抑制NF-κB的转录活性,同时抑制LPS诱导的细胞因子IL-1β、TNF-α以及IL-6的表达。结论:SIGIRR过表达可以抑制LPS触发的肺泡上皮细胞中TLR4信号的转导,从而发挥减轻炎症反应、保护肺泡上皮细胞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免疫球蛋白白介素1受体相关蛋白 脂多糖类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α对肠上皮细胞PIgR、NF-κB亚单位表达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冬妍 苗佳宁 丁鹏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7-109,共3页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Caco-2细胞表达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pIgR)和核因子-κB(NF-κB)亚单位RelA/RelB的影响。方法: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肠上皮细胞表达pIgR、RelA和RelB的变化。结果:与无TNF-α刺激比较,用不同浓度...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Caco-2细胞表达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pIgR)和核因子-κB(NF-κB)亚单位RelA/RelB的影响。方法: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肠上皮细胞表达pIgR、RelA和RelB的变化。结果:与无TNF-α刺激比较,用不同浓度TNF-α刺激后pIgR、RelA和RelB基因的表达明显增加(P<0.01)。结论:TNF-α促进肠上皮细胞表达pIgR、NF-κB亚单位基因表达,TNF-α通过NF-κB通路激活pIgR基因的转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 核因子-Κb 肿瘤坏死因子 CACO-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通过调控SIGIRR/NF-κB信号对脂多糖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鹏程 王震 +1 位作者 代彦文 王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76-1080,共5页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DEX对照组(DEX)、LPS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组(LPS)以及LPS+DEX处理组(LPS+DEX)。待造模成功后24 ...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DEX对照组(DEX)、LPS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组(LPS)以及LPS+DEX处理组(LPS+DEX)。待造模成功后24 h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湿/干质量比(W/D)、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IL-1β、TNF-α和IL-6含量;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SIGIRR和NF-κB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LPS组肺组织W/D以及BALF中IL-1β、IL-6和TNF-α含量均增加(P<0.01),肺组织出现明显的ALI病理损伤,且SIGIRR表达降低(P<0.01),NF-κB磷酸化活化增强(P<0.01);与LPS组相比,LPS+DEX组肺组织W/D以及BALF中IL-1β、IL-6和TNF-α含量均降低(P<0.05或P<0.01);肺组织病理性损伤明显减轻,且SIGIRR表达增加,NF-κB磷酸化活化降低(P<0.01)。结论右美托咪定可能通过降低SIGIRR降解,抑制NF-κB活化,降低炎症反应,从而减轻脂多糖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脂多糖 右美托咪定 免疫球蛋白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蛋白 NF-κb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gptl2通过PirB激活视网膜Müller细胞参与眼内炎症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瑶 范围 +1 位作者 杨梅 袁容娣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9-44,共6页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angiopoietin-like protein 2,Angptl2)在眼内促进炎症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实验组大鼠玻璃体腔注射0.2 mg LPS,对照组加入等量PBS,RT-PCR检测两组大鼠视网膜Angptl2的表达。以原代培养的SD大鼠视网膜Mül...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angiopoietin-like protein 2,Angptl2)在眼内促进炎症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实验组大鼠玻璃体腔注射0.2 mg LPS,对照组加入等量PBS,RT-PCR检测两组大鼠视网膜Angptl2的表达。以原代培养的SD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为研究对象,加入外源性Angptl2后,细胞计数观察Müller细胞增殖变化,免疫荧光观察Müller细胞GFAP的表达以及RT-PCR检测促炎因子IL-1β、IL-6、TNF-α的表达变化。免疫荧光观察配对免疫球蛋白样受体B(paired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B,PirB)在Müller细胞上的表达;Müller细胞外源性加入Angptl2后,再分别转染Ad-PirB-siRNA腺病毒载体和腺病毒对照Ad-C,分为PBS对照组、Angptl2组、Ad-C+Angptl2组、Ad-PirB-siRNA+Angptl2组,RT-PCR观察炎症因子的表达变化。结果 LPS组Angptl2 mR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Angptl2组较PBS对照组Müller细胞增殖增多,GFAP表达增加,IL-1β、IL-6、TNF-α表达也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üller细胞表达Angptl2的配体PirB,Ad-PirB-siRNA干扰Müller细胞PirB表达后,Ad-PirB-siRNA+Angptl2组较Angptl2组和Ad-C+Angptl2组炎症因子IL-6、TNF-α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gptl2通过PirB激活Müller细胞分泌促炎因子IL-1β、IL-6、TNF-α参与眼内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 配对免疫球蛋白受体b 视网膜 MÜLLER细胞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NA抑制PirB表达对氧糖剥夺神经元的保护作用研究
15
作者 赵朝华 吴树强 +6 位作者 邓斌 杨吉平 张军峰 苟兴春 张立 徐浩 徐礼鲜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93-698,共6页
目的:探讨配对免疫球蛋白样受体B(paired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 B,PirB)在神经元氧糖剥夺(oxygen and glucose deprivation,OGD)后加重神经元损伤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培养SD原代大鼠皮层神经元,利用pirb RNAi慢病毒载体干... 目的:探讨配对免疫球蛋白样受体B(paired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 B,PirB)在神经元氧糖剥夺(oxygen and glucose deprivation,OGD)后加重神经元损伤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培养SD原代大鼠皮层神经元,利用pirb RNAi慢病毒载体干扰PirB RNA表达,进行OGD 1h,OGD后24h进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情况,并检测线粒体和胞浆Cytc的含量;应用透射电镜观察神经元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OGD后神经元内Bcl2的表达明显下调,Bax表达却显著上调(P<0.05)。但是OGD+pirb RNAi组Bcl2的表达明显增加,而Bax的表达显著减少(P<0.05)。OGD后24h,Cyt c从线粒体漏出显著增加,而OGD+pirb RNAi组Cyt c漏出显著减少(P<0.05)。透射电镜结果显示:OGD后神经元呈现不同程度的细胞核固缩现象,线粒体明显肿大、嵴断裂、基粒减少。而OGD+pirb RNAi组神经元的这些超微结构改变显著减轻。结论:PirB可能通过调节Bcl2和Bax的表达,影响线粒体Cyt c的释放,加重神经元损伤,siRNA能显著抑制PirB表达,对OGD后神经元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对免疫球蛋白受体b 神经元 氧糖剥夺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rB在中枢神经轴突再生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贵勋 袁欣 +4 位作者 李洪忠 赵朝华 张进 徐礼鲜 邓斌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77-780,共4页
《Science》、《Neuron》杂志于2008年同时报道了一项重要发现:成对性免疫球蛋白受体B(Paired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 B,PirB)是中枢神经系统髓磷脂抑制因子(Myelin-associated inhibitory proteins,MAIs):Nogo—A,髓... 《Science》、《Neuron》杂志于2008年同时报道了一项重要发现:成对性免疫球蛋白受体B(Paired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 B,PirB)是中枢神经系统髓磷脂抑制因子(Myelin-associated inhibitory proteins,MAIs):Nogo—A,髓鞘相关糖蛋白(Myelin—associatedglycoprotein,MA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对性免疫球蛋白受体b 中枢神经系统 轴突 再生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肿瘤治疗的免疫检查点及其抑制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立韬 白丽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63-670,共8页
肿瘤免疫检查点的发现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全新的思路。除了传统免疫检查点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之外,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黏蛋白3(TIM-3)、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CD223)、具有免疫球蛋白和免疫... 肿瘤免疫检查点的发现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全新的思路。除了传统免疫检查点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之外,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黏蛋白3(TIM-3)、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CD223)、具有免疫球蛋白和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结构域的T细胞免疫球蛋白(TIGIT)、B、T淋巴细胞衰减因子(BTLA)、含免疫球蛋白V结构域T细胞活化抑制因子(VISTA)等新型免疫检查点也逐渐被发现,极大的丰富了肿瘤免疫治疗的选择维度。与之相关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CTLA4抑制剂伊匹单抗(ipilimumab)和替西木单抗(tremelimumab), PD-1/PD-1配体1(PD-L1)抑制剂纳武单抗(nivolumab)、帕姆单抗(pembrolizumab)、阿特珠单抗(atezolizumab)等相继问世,其在黑素瘤、非小细胞肺癌、消化道肿瘤等实体瘤的治疗方面获得了极大的成功。然而,免疫相关不良事件、耐药性等问题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主要对免疫检查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及其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合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 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 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黏蛋白3(TIM-3) 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CD223) 具有免疫球蛋白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结构域的T细胞免疫球蛋白(TIGIT) b、T淋巴细胞衰减因子(bTLA) 免疫球蛋白V结构域T细胞活化抑制因子(VISTA)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LRB2过表达慢病毒载体以及THP-1-LILRB2稳转细胞株的构建
18
作者 白若靖 吕诗韵 +2 位作者 画伟 吴昊 代丽丽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3-98,共6页
目的采用慢病毒载体(lentivirus,LV)感染并探究其在人髓系白血病单核细胞(human myeloid leukemia mononuclear cells,THP-1)中的最佳感染条件,之后病毒包装白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B2(leukocyte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 subfamily... 目的采用慢病毒载体(lentivirus,LV)感染并探究其在人髓系白血病单核细胞(human myeloid leukemia mononuclear cells,THP-1)中的最佳感染条件,之后病毒包装白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B2(leukocyte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 subfamily B member 2,LILRB2)的过表达病毒载体并感染THP-1细胞,最终嘌呤霉素筛选出经mRNA和蛋白水平均成功验证LILRB2过表达效果的THP-1稳定转染细胞株,为研究LILRB2在单核细胞中的作用提供前提条件。方法LILRB2过表达慢病毒载体以pLV-SFFV-MCS-EF1-ZsGreen1-T2A-Puro为慢病毒骨架载体,通过Xba I与BamH I位点插入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的LILRB2基因片段构建而成。待筛选阳性克隆与测序鉴定后,病毒感染预实验确定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以293T细胞包装病毒,浓缩后获得的原液进行病毒滴度检测。设置过表达(LV-OE-LILRB2)组和对照(LV-OE-NC)组,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各组病毒感染THP-1的绿色荧光情况;嘌呤霉素筛选出稳定表达LILRB2的THP-1细胞株。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WB)的方法分别检测THP-1细胞中LILRB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载体中的碱基序列经PCR及测序鉴定正确,确认LILRB2过表达慢病毒载体构建完成。病毒感染预实验确定按MOI=5,感染72 h的条件感染单核细胞系THP-1。病毒滴度测定得出,LV-OE-LILRB2组的滴度为1×108 TU/mL,LV-OE-NC组的滴度为3.3×108 TU/mL。用浓度为2μg/mL嘌呤霉素筛选出的稳转细胞株经qPCR检测结果表明LV-OE-LILRB2组中LILRB2的mRNA表达水平较LV-OE-NC组显著上调(P<0.001);且WB检测表明LV-OE-LILRB2组中LILRB2的蛋白表达水平较LV-OE-NC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过表达LILRB2慢病毒载体成功构建并在THP-1细胞株中稳定表达,为研究LILRB2在单核细胞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细胞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免疫球蛋白受体b2 悬浮细胞 慢病毒载体 稳定转染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rB通过突触可塑性介导学习记忆的调控作用
19
作者 鲁秀敏 黄华 +3 位作者 冯爽 陈兴栋 王海燕 王永堂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97-303,共7页
成对免疫球蛋白样受体B(paired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 B,PirB)作为中枢微环境中的髓鞘相关抑制因子及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I的共同受体,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可抑制轴突再生,且对突触可塑性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在正常情况下,P... 成对免疫球蛋白样受体B(paired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 B,PirB)作为中枢微环境中的髓鞘相关抑制因子及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I的共同受体,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可抑制轴突再生,且对突触可塑性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在正常情况下,PirB参与的抑制信号有助于平衡学习和记忆等基本大脑功能所需的稳态,而在损伤状态下这种抑制效应则会影响突触可塑性,导致神经元回路的永久性损伤。综述了PirB的生物学功能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PirB介导突触可塑性调控学习记忆的作用机制,为认知及精神障碍类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对免疫球蛋白受体b 髓鞘相关抑制因子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I 突触可塑性 学习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分子生物学研究专家共识 被引量:11
20
作者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社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骨代谢专家组 +2 位作者 张萌萌 毛未贤 马倩倩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7-162,共6页
骨质疏松分子生物学研究在骨代谢分子信号通路、骨质疏松易感基因、骨质疏松相关蛋白、骨质疏松靶向治疗等方向取得了很大进展。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骨保护素(RANK/RANKL/OPG)信号通路、核因子κB受体活... 骨质疏松分子生物学研究在骨代谢分子信号通路、骨质疏松易感基因、骨质疏松相关蛋白、骨质疏松靶向治疗等方向取得了很大进展。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骨保护素(RANK/RANKL/OPG)信号通路、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NF-κB)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MAPK/ERK)信号通路、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信号通路、钙离子(Ca^(2+))信号通路、酪氨酸激酶、蛋白激酶B(Src、Akt)信号通路、蛋白激酶C(PKC)信号通路等骨代谢重要通路,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低密度脂蛋白相关蛋白5(LRP5)基因、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雌激素受体(ER)基因等易感基因,载脂蛋白E(Apo E)、Klotho蛋白(Klotho)、骨形态发生蛋白(BMP)、骨涎蛋白(BSP)等相关蛋白,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参与调控骨代谢,作用重叠相互联系,互为结果,已在本专业领域达成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骨保护素信号通路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信号通路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信号通路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信号通路 钙离子信号通路 酪氨酸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 蛋白激酶C信号通路 免疫球蛋白受体信号通路 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 Hedghog信号通路 骨形态发生蛋白2/Smad信号通路 胞内磷脂酰肌醇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 维生素D受体基因 低密度脂蛋白相关蛋白5基因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 雌激素受体基因 Ⅰ型胶原α1和Ⅰ型胶原α2基因 甲状旁腺素基因 降钙素受体基因 甲状旁腺素相关蛋白受体基因 载脂蛋白E Klotho蛋白 骨形态发生蛋白 骨涎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 激活蛋白-1 硬化蛋白 靶向治疗 骨质疏松 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