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芳香族多羧酸为配体的Ni(Ⅱ)配位超分子的研制及光诱导下的表面电子行为 被引量:8
1
作者 张丽 牛淑云 +3 位作者 金晶 孙丽萍 史忠丰 李雷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61-1166,共6页
采用水热方法合成了2个Ni(Ⅱ)配合物[Ni3(btc)2(H2O)14]·4H2O(1)和[Ni2(btec)(bipy)2(H2O)6]·2H2O(2),(H3btc=1,3,5-benzenetricarboxylic acid,H4btec=1,2,4,5-benzenetetracarboxylic acid,bipy=2,2′-bipyridyl).通过X射... 采用水热方法合成了2个Ni(Ⅱ)配合物[Ni3(btc)2(H2O)14]·4H2O(1)和[Ni2(btec)(bipy)2(H2O)6]·2H2O(2),(H3btc=1,3,5-benzenetricarboxylic acid,H4btec=1,2,4,5-benzenetetracarboxylic acid,bipy=2,2′-bipyridyl).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XRD)、红外光谱(IR)、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UV-Vis-NIR)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化合物(1)是由2个均苯三甲酸根桥连的三核Ni(Ⅱ)离子的化合物,而化合物(2)是由1个均苯四甲酸根桥连的双核化合物,分子中bipy分子作为端基配体.分子中大量的水分子和羧酸根的存在使2个化合物分别被连成具有三维(3D)和二维(2D)结构的配位超分子化合物.着重研究了化合物的表面光电压光谱(SPS),并将其与UV-Vis-NIR吸收光谱进行了分析和对比,发现SPS中表面光伏响应带与UV-Vis-NIR吸收光谱的吸收峰在数量和位置上都是一一对应的.此外,对比2个化合物的表面光电压光谱可以看出,配合物的结构及中心金属的配位微环境对其表面光伏响应带的强度、位置和形状均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Ⅱ)配位超分子 晶体结构 氢键 表面光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位超分子[Cu(phen)(H_2O)_2·SO_4]的合成、结构及表面光电压光谱 被引量:3
2
作者 寇瑾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61-365,共5页
采用水热合成法得到了新颖结构的配位超分子[Cu(phen)(H2O)2.SO4]。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VIS-NIR)及荧光光谱进行了测定和分析指认结构分析表明:标题化合物中Cu离子的配位模式分为两种,与phen分子中的2个N原... 采用水热合成法得到了新颖结构的配位超分子[Cu(phen)(H2O)2.SO4]。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VIS-NIR)及荧光光谱进行了测定和分析指认结构分析表明:标题化合物中Cu离子的配位模式分为两种,与phen分子中的2个N原子和水分子中2个O原子是通过配位键直接配位的;与硫酸根离子中的2个O原子的配位是采取Cu离子与O原子之间形成氢键,该氢键使Cu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中的2个O原子处于亚配位状态,因此使Cu离子处于扭曲的八面体几何构型中。晶体中存在着大量的氢键将化合物连成了1D双链结构。利用表面光电压光谱(SPS)和场诱导表面光电压光谱(FISPS)研究了化合物的表面光电行为。化合物的SPS在300~800nm范围内呈现出明显的2个正的光伏响应带。FISPS的结果显示化合物呈现出一定的p-型半导体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Ⅱ) 配位超分子 氢键 晶体结构 表面光电压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稀土金属离子配位超分子聚合物的荧光微囊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家锐 杨飏 +1 位作者 阎云 黄建滨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291-2297,共7页
以基于金属配位作用的聚合物材料Eu-L2EO4为带负电的聚电解质,利用静电相互作用通过层层组装的方法制备了自发光的聚合物荧光微囊.该微囊壁孔径很小,对小分子负载具有良好的封闭性,且在盐浓度高达500mmol·L-1时依然稳定,表现出良... 以基于金属配位作用的聚合物材料Eu-L2EO4为带负电的聚电解质,利用静电相互作用通过层层组装的方法制备了自发光的聚合物荧光微囊.该微囊壁孔径很小,对小分子负载具有良好的封闭性,且在盐浓度高达500mmol·L-1时依然稳定,表现出良好的耐盐性质.以Eu3+-Tb3+混合离子取代Eu3+,可以制备多色荧光微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层组装 荧光微囊 金属聚合物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超分子聚合物的合成,结构与应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吕亚非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307-316,共10页
金属-超分子聚合物(超分子配位聚合物)是重复单元经配价键相互作用连接在一起的阵列,可由有机高分子配体和金属离子自组装形成具有多样化的几何形状和拓扑结构:线性主链均聚物、嵌段共聚物、接枝共聚物、交联聚合物、金属树枝体、栅格... 金属-超分子聚合物(超分子配位聚合物)是重复单元经配价键相互作用连接在一起的阵列,可由有机高分子配体和金属离子自组装形成具有多样化的几何形状和拓扑结构:线性主链均聚物、嵌段共聚物、接枝共聚物、交联聚合物、金属树枝体、栅格阵列和拓扑结构,并可对无机和金属纳米粒子进行表面修饰。金属一起分子聚合物可在光电子信息、催化、生物医用、分子器件、纳米技术等领域广泛应用。综述了金属-超分子聚合物的合成与机理、结构、性能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分子聚合物 合成 结构 分子聚合物 性能 自组装 非共价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