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金属离子配位调控分子组装的淀粉废水磁分离净化技术基础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侯盼盼 都淳杰 +3 位作者 韩海生 李成必 孙伟 朱阳戈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3-47,共5页
针对淀粉废水有机物含量高、难降解等特点,提出了金属离子调控淀粉大分子结构-磁絮凝高效沉淀分离净化技术路线,研究了不同金属离子与淀粉的配位组装行为及磁分离技术对淀粉废水的净化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金属离子与淀粉作用可形成金属... 针对淀粉废水有机物含量高、难降解等特点,提出了金属离子调控淀粉大分子结构-磁絮凝高效沉淀分离净化技术路线,研究了不同金属离子与淀粉的配位组装行为及磁分离技术对淀粉废水的净化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金属离子与淀粉作用可形成金属离子-淀粉高分子络合沉淀物,当铁离子、铝离子或铅离子用量分别为4.2 g/L、5.65 g/L和2.5 g/L时,COD去除率均可达90%;不同金属离子调控淀粉分离净化效率的顺序为:Fe^3+=Pb^2+>Al^3+>Ca^2+。沉降试验和粒度分析结果表明,金属离子-淀粉颗粒粒度极细、部分呈胶态结构,沉降分离效率很低;金属离子-淀粉颗粒可与磁性晶核发生异相凝聚形成具有磁性的核壳状包裹体,在磁场中实现快速沉降分离。金属离子的配位调控分子组装和磁分离技术为高浓度淀粉废水的高效净化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废水 有机废水 降解 金属离子 配位调控 磁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配位调控单原子催化剂活化过硫酸盐的机制探索与水处理应用
2
作者 张廷 康瑾 张晖 《水处理技术》 2025年第10期140-147,共8页
单原子催化剂(SACs)因其高原子利用率和结构可调性,在过硫酸盐高级氧化工艺(PS-AOPs)中展现出显著优势,成为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关于PS-AOPs体系中单原子催化剂的研究集中在不同配位结构对SACs电子特性及其活化过硫酸盐的性能与... 单原子催化剂(SACs)因其高原子利用率和结构可调性,在过硫酸盐高级氧化工艺(PS-AOPs)中展现出显著优势,成为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关于PS-AOPs体系中单原子催化剂的研究集中在不同配位结构对SACs电子特性及其活化过硫酸盐的性能与机制的影响。为此,本文系统介绍了配位调控对SACs电子结构及催化性能的影响,阐述其在过硫酸盐活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并综述该类催化剂在PS-AOPs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应用现状。最后,对配位工程调控SACs应用于PS-AOPs水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原子催化剂 过硫酸盐 高级氧化 配位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液配位环境对P204萃取钒(Ⅳ)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忆平 薛楠楠 +2 位作者 张一敏 刘红 胡鹏程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3-59,共7页
研究了溶液配位环境对P204萃取钒(Ⅳ)的影响,考察了氯离子、氟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在不同pH条件下对钒萃取效果的影响及其与钒的配位情况。结果表明:在有机相组成为20%P204+5%TBP+75%磺化煤油、相比VO/VA=1/2、萃取时间8 min条件下,氯离子... 研究了溶液配位环境对P204萃取钒(Ⅳ)的影响,考察了氯离子、氟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在不同pH条件下对钒萃取效果的影响及其与钒的配位情况。结果表明:在有机相组成为20%P204+5%TBP+75%磺化煤油、相比VO/VA=1/2、萃取时间8 min条件下,氯离子可有效强化钒的萃取;在pH=1.0、[Cl^(-)]=5 mol/L条件下,钒萃取率达87.93%;pH=1.4~2.2时,一定浓度范围内的氟离子能促进萃取,[F^(-)]=0.05 mol/L时促进萃取效果最佳,[Cl^(-)]大于0.2 mol/L会抑制萃取;pH=1.8、2.2时,[SO_(4)^(2-)]对钒萃取效果影响不大,但pH=1.0、[SO_(4)^(2-)]=1.5 mol/L时,钒萃取率仅为52.22%,高浓度SO_(4)^(2-)会明显抑制钒的萃取;热力学研究表明,VOCl^(+)和VOF^(+)配位阳离子可强化钒萃取过程,[F^(-)]高于0.2 mol/L时,VO2+与多个F^(-)形成配位阴离子VOF3阻碍了P204阳离子交换反应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萃取 配位调控 P204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巯基配位的金属有机框架在高效电催化析氧中的应用
4
作者 郑炜琼 刘习奎 +1 位作者 李爽 程冲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6-114,共9页
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已被探索作为析氧反应(OER)的有效电催化剂。然而,在大电流密度下,MOFs结构不稳定的问题严重阻碍了其大规模应用。文中采用硫醇官能化的2,5-二巯基对苯二甲酸(H4DMBD)与FeNi金属离子配合制备了一种具有巯基S配位... 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已被探索作为析氧反应(OER)的有效电催化剂。然而,在大电流密度下,MOFs结构不稳定的问题严重阻碍了其大规模应用。文中采用硫醇官能化的2,5-二巯基对苯二甲酸(H4DMBD)与FeNi金属离子配合制备了一种具有巯基S配位的双金属MOFs(FeNi-DMBDC)。得益于独特的Fe-S和Ni-S配位结构,FeNi-DSBDC在碱性OER催化中表现出高活性和良好的稳定性,只需要274 mV的过电位就可达到100 mA/cm2的工作电流密度。同时,负载在导电载体碳布(CC)上的FeNi-DSBDC可以实现安培级的工作电流密度,在50mA/cm2和100mA/cm2的电流密度下具有长期稳定性(>200 h)。这不仅拓宽了MOFs材料在高效稳定的OER催化剂中的应用潜力,也为分子设计和配体调控策略在催化剂设计中的作用提供了新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析氧反应 电催化剂 配位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