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EuP_5O_(14)的配位场理论计算 |
范英芳
杨频
潘大丰
|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5 |
1
|
|
2
|
配位场理论的不可约张量方法研究——群与子群的不可约张量算子约化矩阵元间的关系式及其作用 |
湛昌国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
1991 |
0 |
|
3
|
离子嵌入电化学反应机理的理解及性能预测:从晶体场理论到配位场理论 |
王达
周航
焦遥
王佳民
施维
蒲博伟
李铭清
宁芳华
任元
喻嘉
李亚捷
李彪
施思齐
|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7
|
|
4
|
稀土化合物配位场理论的研究——SO(3)-D_(n)群的变换 |
王泽新
唐敖庆
|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
1985 |
0 |
|
5
|
d^(3)(Re^(+4))和d^(4)(Os^(+4))组态晶体能谱的配位场理论分析 |
韩延德
李伯符
朱玉奎
孙家锺
|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
1982 |
0 |
|
6
|
简易步长加速法程序 配位场参量拟合程序 |
李学奎
程钰
|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
1984 |
0 |
|
7
|
Ba_2MgGe_2O_7∶Cr^(4+)晶体中荷移激发态对g因子贡献的研究 |
吴晓轩
郑文琛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8
|
水解-水热体系中同质异构TiO_2纳米晶生成机理的分子模拟研究 |
李竟先
庄志强
吴基球
罗方晖
李揩
孙笋兰
|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9
|
阴极发光技术在沉积学中的应用 |
田洪均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
1989 |
9
|
|
10
|
离子交换和热处理对贵金属掺杂硅酸盐玻璃光致发光的影响 |
杨修春
|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11
|
CaZrO3∶Mn^4+晶体g因子及光谱的研究 |
吴晓轩
冯文林
郑文琛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12
|
从任一偶合方案得到各种能级分裂图象 |
湛昌国
郑芳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
1990 |
0 |
|
13
|
电子云伸展模型 |
陈忠厚
|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
1985 |
0 |
|
14
|
LiF和AgCl中四角的V^(2+)中心的缺陷结构研究 |
高秀英
邬劭轶
魏望和
颜微子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15
|
激光散射法研究DNA-阳离子络合物的生成过程(Ⅱ) |
左矩
张敏
杨映松
|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
1987 |
0 |
|
16
|
江元生院士小传 |
|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7
|
红宝石能谱的全分析 |
杨忠志
王志中
唐敖庆
|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
1981 |
0 |
|
18
|
沉痛悼念刘若庄院士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19
|
三维正交群O_(3)-全部正八面体群O_(h)的V系数 |
李前树
|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
1984 |
0 |
|
20
|
唐敖庆 诲人不倦的化学人生 |
|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
202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