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uP_5O_(14)的配位场理论计算 被引量:1
1
作者 范英芳 杨频 潘大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2期1948-1950,共3页
EuP_5O_(14)的配位场理论计算  范英芳,杨频,潘大丰(山西大学分子科学研究所,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情报所,太原,030006)关键词配位场理论,C_(2v)对称场,稀土配合物,EuP_5O_(14)EuP5O14是... EuP_5O_(14)的配位场理论计算  范英芳,杨频,潘大丰(山西大学分子科学研究所,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情报所,太原,030006)关键词配位场理论,C_(2v)对称场,稀土配合物,EuP_5O_(14)EuP5O14是七十年代发现的一种新型发光材料,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场理论 稀土 合物 发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位场理论的不可约张量方法研究——群与子群的不可约张量算子约化矩阵元间的关系式及其作用
2
作者 湛昌国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1年第2期179-182,共4页
本文运用唐敖庆等引入的群到子群V系数,首先导出了群的不可约张量算子约化矩阵元与其子群的不可约张量算子约化矩阵元间的简单关系式。由此关系式出发,进一步导出了更为一般的广义Wigner-Eckart定理,得到了不同的群到子群V系数间的普遍... 本文运用唐敖庆等引入的群到子群V系数,首先导出了群的不可约张量算子约化矩阵元与其子群的不可约张量算子约化矩阵元间的简单关系式。由此关系式出发,进一步导出了更为一般的广义Wigner-Eckart定理,得到了不同的群到子群V系数间的普遍关系式,从而使不可约张量方法对配位场问题的理论处理更加灵活,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场理论 不可约张量 约化矩阵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嵌入电化学反应机理的理解及性能预测:从晶体场理论到配位场理论 被引量:7
3
作者 王达 周航 +10 位作者 焦遥 王佳民 施维 蒲博伟 李铭清 宁芳华 任元 喻嘉 李亚捷 李彪 施思齐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09-433,共25页
配位场理论融合了晶体场的静电作用和分子轨道的共价作用于1952年首次被提出,是解析热力学、地质矿物学和电化学系统中的结构畸变、热力学性质和磁性等物理/化学问题的基础。其中对于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单价/多价金属离子电池领域,其电极... 配位场理论融合了晶体场的静电作用和分子轨道的共价作用于1952年首次被提出,是解析热力学、地质矿物学和电化学系统中的结构畸变、热力学性质和磁性等物理/化学问题的基础。其中对于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单价/多价金属离子电池领域,其电极材料通常是含有d电子的过渡金属化合物,目前仍普遍存在对具有不同配位场过渡金属电极材料中离子脱嵌电压、比容量以及相结构稳定等微观结构/电荷转移性能调控机理认识的不足。本文从配位场理论方法出发并结合可直接计算电子分布及占据特性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对离子脱嵌电化学过程中决定电压的费米能级计算模型、衡量相结构稳定性的晶体场稳定化能计算公式、调控阴离子氧化还原活性的理论模型等进行了严格的推导。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刚性带体系的电压调控和含不同周期过渡金属材料相结构稳定性预测等一系列电极能量密度/相稳定性改进策略,并成功设计出无过渡金属Li(Na)BCF_(2)/Li(Na)B_(2)C_(2)F_(2)正极及嵌入式反应无锂MX_(2)正极两种新型电极材料。本工作拓展了配位场理论在离子嵌入电化学中的应用,为从电子的能带调控角度设计高能量密度嵌入式电极材料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理论 配位场理论 阴离子氧化还原活性 费米能级 电子结构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化合物配位场理论的研究——SO(3)-D_(n)群的变换
4
作者 王泽新 唐敖庆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5年第6期527-533,共7页
本文应用唐敖庆等人的配位场理论方法,分析SO(3)-D_(n)群的变换,引进了D_(n)群不可约表示特征M的概念,统一给出了[-1]^(Γ)、[-1]^(γ)因子,SC(3)-D_(n)群S_(mГγ)^(i)系数,D_(n)群V系数,D_(n)群不可约表示[Г^(2)]和(Г^(2)),交换因子... 本文应用唐敖庆等人的配位场理论方法,分析SO(3)-D_(n)群的变换,引进了D_(n)群不可约表示特征M的概念,统一给出了[-1]^(Γ)、[-1]^(γ)因子,SC(3)-D_(n)群S_(mГγ)^(i)系数,D_(n)群V系数,D_(n)群不可约表示[Г^(2)]和(Г^(2)),交换因子(-1)^(Г)、θ(Г_(M)Г_(M)Г_(M’))等.并得到求SO(3)-D_(n)群V系数的公式,直接沟通SO(3)-D_(n)群链.并应用SLJГγ稀土偶合方案对EuP_(5)O_(14)基态谱项^(7)F能谱作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场理论 不可约表示 稀土化合物 基态谱项 群链 唐敖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3)(Re^(+4))和d^(4)(Os^(+4))组态晶体能谱的配位场理论分析
5
作者 韩延德 李伯符 +1 位作者 朱玉奎 孙家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2年第S01期97-106,共10页
本文根据文献[4]提出的配位场理论方法,采用SLГ_(S)Гtτ方案,对晶体K_(2)PtCl_(6)中Re^(+4)(5d^(3))和Os^(+4)(5d^(4))离子能谱进行全分析,考虑了全部d^(3)和d^(4)组态的静电作用能,正八面体场势能和旋轨偶合作用能,计算了能级随参数... 本文根据文献[4]提出的配位场理论方法,采用SLГ_(S)Гtτ方案,对晶体K_(2)PtCl_(6)中Re^(+4)(5d^(3))和Os^(+4)(5d^(4))离子能谱进行全分析,考虑了全部d^(3)和d^(4)组态的静电作用能,正八面体场势能和旋轨偶合作用能,计算了能级随参数变化曲线,能谱理论计算结果与文献[9—10]强场方案计算结果一致,但改正了前人对实验能谱指认不正确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场理论 偶合作用 正八面体 静电作用 组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易步长加速法程序 配位场参量拟合程序
6
作者 李学奎 程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4年第5期722-723,共2页
目前在配位场理论中,库仑作用能参量,配位场参量,旋轨偶合参量等不借助于量子化学的计算,而需要用光谱数据定出.如何使这些理论参量与实验值拟合精确,是理论和实际结合的一个重要步骤.我们设计了一个操作简单、收敛快,且自动拟合参量的... 目前在配位场理论中,库仑作用能参量,配位场参量,旋轨偶合参量等不借助于量子化学的计算,而需要用光谱数据定出.如何使这些理论参量与实验值拟合精确,是理论和实际结合的一个重要步骤.我们设计了一个操作简单、收敛快,且自动拟合参量的程序,可应用于过渡金属和稀土络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长加速法 配位场理论 光谱数据 参量拟合 稀土络合物 量子化学 过渡金属 自动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_2MgGe_2O_7∶Cr^(4+)晶体中荷移激发态对g因子贡献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吴晓轩 郑文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11,共4页
文章建立了立方四面体3d2络合物g因子的完全高阶微扰公式。在这个公式中,除了与d—d跃迁光谱(晶场激发态)有关的晶场(CF)机制的贡献(包括近年发展的双旋-轨耦合参量模型)外,与电荷转移光谱(荷移激发态)有关的荷移(CT)机制的贡献也被考... 文章建立了立方四面体3d2络合物g因子的完全高阶微扰公式。在这个公式中,除了与d—d跃迁光谱(晶场激发态)有关的晶场(CF)机制的贡献(包括近年发展的双旋-轨耦合参量模型)外,与电荷转移光谱(荷移激发态)有关的荷移(CT)机制的贡献也被考虑。将这个公式应用于Ba2MgGe2O7∶Cr4+晶体平均g因子的计算,发现理论计算值与实验值很好的一致,同时,荷移机制对g移动Δg(=g-2.002 3)的贡献ΔgCT在符号上与晶场机制的贡献ΔgCF相反,而在大小上约为晶场机制贡献的38%。因此,在对高价态过渡金属离子络合物的g因子计算时应考虑CF机制和CT机制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顺磁共振 G因子 荷移机制 晶体配位场理论 Ba2MgGe2O7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解-水热体系中同质异构TiO_2纳米晶生成机理的分子模拟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竟先 庄志强 +3 位作者 吴基球 罗方晖 李揩 孙笋兰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1-13,10,共4页
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分子模拟的方法,对在水解-水热体系中TiO2纳米颗粒晶相生成原理进行了系统的模拟计算和建模研究,文章介绍了分子模拟软件Hyperchem的计算方法,建立了钛离子水解过程和能量分布模型,利用模拟计算和模型,直观和定... 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分子模拟的方法,对在水解-水热体系中TiO2纳米颗粒晶相生成原理进行了系统的模拟计算和建模研究,文章介绍了分子模拟软件Hyperchem的计算方法,建立了钛离子水解过程和能量分布模型,利用模拟计算和模型,直观和定量分析了水解中间产物、水热晶化过程以及最终产物间的关系。研究了pH值对同质异构相成因的影响机理;静电场作用对同质异构相生成的影响。考察了水合络离子的连接方式,指出顶角连接与棱边连接保持到最终产物的结构中。从能量的角度揭示了同质异构TiO2晶型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解-水热体系 TIO2 纳米颗粒 配位场理论 Hpyerchem分子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极发光技术在沉积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9
9
作者 田洪均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1989年第5期56-64,8,共10页
某些物质受能量激发会产生发光现象。由于激发能源不同而有类型不同的发光,由阴极射线激发而使矿物发光,叫做阴极射线致发光现象,简称阴极发光(Cathodoluminescence)。阴极发光曾被用来研究宝石和考古等,在沉积学领域内,主要是用来研究... 某些物质受能量激发会产生发光现象。由于激发能源不同而有类型不同的发光,由阴极射线激发而使矿物发光,叫做阴极射线致发光现象,简称阴极发光(Cathodoluminescence)。阴极发光曾被用来研究宝石和考古等,在沉积学领域内,主要是用来研究碳酸盐的成岩变化和碎屑岩的物源区。随着仪器的完善和理论的深入,目前阴极发光技术的运用范围已大为扩展。一、物质阴极发光的基本原理对于矿物的阴极发光原理,不少人用配位场理论和量子理论进行了比较合理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极发光 沉积学 碳酸盐矿物 物源区 碎屑岩 胶结物 阴极射线致发光 配位场理论 次生加大 物质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交换和热处理对贵金属掺杂硅酸盐玻璃光致发光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修春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39-1045,共7页
贵金属纳米颗粒–玻璃复合材料是一种重要的非线性材料。利用光致发光谱及配位场理论,深入研究了离子交换及氢气热处理对硅酸盐玻璃中贵金属离子的引入、还原、成核及生长过程的影响,发现延长离子交换时间有利于提高玻璃中金属离子的浓... 贵金属纳米颗粒–玻璃复合材料是一种重要的非线性材料。利用光致发光谱及配位场理论,深入研究了离子交换及氢气热处理对硅酸盐玻璃中贵金属离子的引入、还原、成核及生长过程的影响,发现延长离子交换时间有利于提高玻璃中金属离子的浓度。对于掺Ag^+硅酸盐玻璃,不仅存在孤立Ag^+离子,同时也存在Ag^(2+)团簇。H_2中热处理后,样品中孤立Ag^+离子浓度迅速降低,同时出现Ag_3^(2+)团簇。对于掺Cu^+硅酸盐玻璃,仅存在孤立Cu^+和Cu^(2+),没有发现Cu^+团簇的发光峰,Cu^(2+)的存在造成Cu^+的发光强度显著降低。掺Ag^+硅酸盐玻璃经H_2热处理后,再经过第二次离子交换往玻璃中掺Cu^+是十分困难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 热处理 贵金属离子及团簇 光致发光 配位场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ZrO3∶Mn^4+晶体g因子及光谱的研究
11
作者 吴晓轩 冯文林 郑文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705-1707,共3页
推导了晶体中立方(Oh对称)的3d3八面体基团的g因子的高阶微扰公式;其中,既包括了传统的晶场机制(涉及与d—d跃迁光谱有关的晶场激发态与基态的相互作用)的贡献,也包括了以前在晶体场理论中被忽略的荷移机制(涉及与电荷转移光谱有关的荷... 推导了晶体中立方(Oh对称)的3d3八面体基团的g因子的高阶微扰公式;其中,既包括了传统的晶场机制(涉及与d—d跃迁光谱有关的晶场激发态与基态的相互作用)的贡献,也包括了以前在晶体场理论中被忽略的荷移机制(涉及与电荷转移光谱有关的荷移激发态与基态的相互作用)的贡献。采用这个公式和由CaZrO3∶Mn4+晶体光谱所得的参量,文章计算了该晶体的g因子(也包括了d—d跃迁光谱),计算结果与实验值能很好地吻合一致。计算中发现,荷移机制对g因子移动Δg(≈g-2.0023)的贡献在符号上与晶场机制的贡献相反,但大小已达到晶场机制贡献的62%。这表明,对晶体中高价态的3d3离子(如Mn4+和Fe5+)八面体基团,合理地解释其g因子(或其他电子顺磁共振谱参量)应同时考虑晶场机制和荷移机制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顺磁共振 G因子 荷移机制 晶体配位场理论 CaZrO3∶Mn^4+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任一偶合方案得到各种能级分裂图象
12
作者 湛昌国 郑芳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0年第4期453-458,共6页
基于配位场理论中各种偶合方案的中间结果的相关性讨论,本文提出一种从任一偶合方案得到各种能级分裂图象的系统方法。作为实例,在对Cs_2NaCeCl_6和Cu_2Al(AsO_4)·(OH)_2·4H_2O进行能谱全分析后,作出了几种不同的能级分裂图象... 基于配位场理论中各种偶合方案的中间结果的相关性讨论,本文提出一种从任一偶合方案得到各种能级分裂图象的系统方法。作为实例,在对Cs_2NaCeCl_6和Cu_2Al(AsO_4)·(OH)_2·4H_2O进行能谱全分析后,作出了几种不同的能级分裂图象,最后的讨论表明可以用计算最简单的偶合方案(如弱场方案)对属于任何组态(如(pd)~N组态的任意配位场体系的能谱与能级分裂图象进行完全分析,得到满意的结果。该方法还可以用来容易地判断所计算的矩阵元是否有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场理论 能级分裂图象 能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云伸展模型
13
作者 陈忠厚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5年第4期360-362,共3页
关于络离子中的价键,本文并不着眼于金属M与配体L之间是否交换电子,而是考虑自由离子波函数进入化学环境后将如何变化。鉴于自由离子与配位场理论中所用的静电排斥参量B、C以及旋-轨偶合参数ζα的定量计算只有在球对称场中才有意义,故... 关于络离子中的价键,本文并不着眼于金属M与配体L之间是否交换电子,而是考虑自由离子波函数进入化学环境后将如何变化。鉴于自由离子与配位场理论中所用的静电排斥参量B、C以及旋-轨偶合参数ζα的定量计算只有在球对称场中才有意义,故有必要建立球对称场的分子轨道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轨道理论 配位场理论 球对称 电子云 络离子 定量计算 波函数 自由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F和AgCl中四角的V^(2+)中心的缺陷结构研究
14
作者 高秀英 邬劭轶 +1 位作者 魏望和 颜微子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00-502,506,共4页
基于离子簇近似下四角场中3d3离子EPR参量的微扰公式,通过配位场方法对LiF和AgCl中四角V2+中心的缺陷结构和EPR参量进行了理论研究,提出V2+在LiF和AgCl中的缺陷结构模型,即处于杂质离子与C4轴方向上VC间的配体将由于VC的静电排斥作用而... 基于离子簇近似下四角场中3d3离子EPR参量的微扰公式,通过配位场方法对LiF和AgCl中四角V2+中心的缺陷结构和EPR参量进行了理论研究,提出V2+在LiF和AgCl中的缺陷结构模型,即处于杂质离子与C4轴方向上VC间的配体将由于VC的静电排斥作用而朝靠近杂质离子的方向上位移一段距离?Z。根据上述缺陷结构模型得到的EPR参量理论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陷结构 电子顺磁共振 晶体配位场理论 重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散射法研究DNA-阳离子络合物的生成过程(Ⅱ)
15
作者 左矩 张敏 杨映松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7年第3期277-282,共6页
本文用激光散射法研究了DNA与Mn^(2+)、Ni^(2+)、Cu^(2+)三种二价金属离子络合沉淀反应动力学过程及影响同素,并求得了反应活化能、络合比、反应级数等。由活化能值推知反应体系络合反应活性顺序为:Mn^(2+)<Ni^(2+)<Gu^(2+),与配... 本文用激光散射法研究了DNA与Mn^(2+)、Ni^(2+)、Cu^(2+)三种二价金属离子络合沉淀反应动力学过程及影响同素,并求得了反应活化能、络合比、反应级数等。由活化能值推知反应体系络合反应活性顺序为:Mn^(2+)<Ni^(2+)<Gu^(2+),与配位场理论结果一致。证实了Na+等小离子的存在对沉淀生成情况影响确实很大。本文对络合沉淀机理也作了一定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场理论 络合反应 反应级数 激光散射法 二价金属离子 络合比 (Ⅱ) 络合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元生院士小传
16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89-395,共7页
江元生(1931—2014),江西宜春人。理论化学家,中国理论与计算化学的开拓者之一,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他曾发表凝胶量公式,表征高分子交联程度。在配位场理论研究中,他处理了点群耦合系数,提出旋轨耦合能的... 江元生(1931—2014),江西宜春人。理论化学家,中国理论与计算化学的开拓者之一,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他曾发表凝胶量公式,表征高分子交联程度。在配位场理论研究中,他处理了点群耦合系数,提出旋轨耦合能的点群计算方案;他发展了化学图论及应用,以三条定理概括简单分子轨道理论;创立图形收缩方法,通过图不变量的推导,获得分子结构与分子性质之间关系的系列结果;江元生还建议了芳香性五参数公式,与实验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士 中国科学院 分子轨道理论 计算化学 配位场理论 学部委员 交联程度 耦合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宝石能谱的全分析
17
作者 杨忠志 王志中 唐敖庆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1年第3期358-364,共7页
本文应用配位场理论,采用|dnaSTsPsLTPtr>方案,完成了红宝石能谱的理论计算。在计算中,考虑了全部d3组态内的静电作用能,正八面体场位能,三角场位能和旋轨耦合作用能。我们选择了一组参数,所得的理论计算能谱和谱线分裂,与实验值符... 本文应用配位场理论,采用|dnaSTsPsLTPtr>方案,完成了红宝石能谱的理论计算。在计算中,考虑了全部d3组态内的静电作用能,正八面体场位能,三角场位能和旋轨耦合作用能。我们选择了一组参数,所得的理论计算能谱和谱线分裂,与实验值符合较好。文中也讨论了各参数的改变对于能谱及其分裂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场理论 正八面体 谱线分裂 红宝石 静电作用 能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痛悼念刘若庄院士
18
作者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53-653,共1页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我国著名物理化学家、中国计算化学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刘若庄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10月8日零时3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刘若庄院士长期从事分子间相互作用、化学键和化学反应理论...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我国著名物理化学家、中国计算化学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刘若庄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10月8日零时3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刘若庄院士长期从事分子间相互作用、化学键和化学反应理论的研究,先后在氢键、配位场理论方法、有机导体和半导体理论计算、激发态势能面和光化学反应机制探索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院士 物理化学家 配位场理论 分子间相互作用 有机导体 光化学反应 计算化学 刘若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正交群O_(3)-全部正八面体群O_(h)的V系数
19
作者 李前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4年第4期535-540,共6页
本文讨论了在具有连续群-点群意义的配位场理论方法中,采用O_(3)■0_(h)■D_(4h)(D_(3h))群链计算时的各类耦合系数,并表述成Ⅴ系数的形式,建立了它们与R_(3)■O■D_(4)(D_(3))群链的相应系数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配位场理论 (3) 耦合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敖庆 诲人不倦的化学人生
20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
唐敖庆(1915年11月—2008年7月),理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现代理论化学的开拓者与奠基人。长期从事理论化学研究。在分子内旋转、配位场理论、分子轨道图形理论、高分子化学反应统计理论、原子簇的结构一化学键和结构规则等方面... 唐敖庆(1915年11月—2008年7月),理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现代理论化学的开拓者与奠基人。长期从事理论化学研究。在分子内旋转、配位场理论、分子轨道图形理论、高分子化学反应统计理论、原子簇的结构一化学键和结构规则等方面取得重要创新成就。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唐敖庆是我国德厚流光、闻名遐迩的科学家,是我国现代理论化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以严谨、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潜心研究理论化学,在理论化学领域共发表300余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和8部学术专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梁何利基金 唐敖庆 创新成就 国家自然科学奖 中国科学院院士 学术专著 配位场理论 结构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