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载铁(Ⅲ)-配位体交换棉纤维素吸附剂对饮用水中砷(Ⅴ)和氟联合去除的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赵雅萍 王军锋 陈甫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43-647,共5页
使用新型载铁 ( ) -配位体交换棉纤维素吸附剂 ,通过静态和动态吸附实验 ,研究了饮用水中砷酸钠[砷 ( ) ]和氟化钠 (氟 )联合去除的效果和浓度因素的影响以及吸附剂经过反复吸附 -洗脱再生 -再吸附后性能的稳定性 .结果表明 ,该吸附... 使用新型载铁 ( ) -配位体交换棉纤维素吸附剂 ,通过静态和动态吸附实验 ,研究了饮用水中砷酸钠[砷 ( ) ]和氟化钠 (氟 )联合去除的效果和浓度因素的影响以及吸附剂经过反复吸附 -洗脱再生 -再吸附后性能的稳定性 .结果表明 ,该吸附剂能够高效、高选择性地联合去除高砷 ( )和高氟 .吸附柱的饱和吸附容量可高达 1 5 mg/ g干重 ,反复使用中饱和体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 0 .5 % ,柱处理出水的各项有关指标均符合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特别是砷 ( )的质量浓度低于 0 .0 1 0 mg/ L,符合世界健康组织 ( WHO)推荐的饮用水严格砷标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铁(Ⅲ)-配位体交换棉纤维素 吸附剂 饮用水 砷(V) 联合去除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Fe(Ⅲ)配位体交换棉纤维吸附剂在去除饮用水中氟离子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赵雅萍 王军锋 陈甫华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4-68,共5页
采用载Fe配位体交换棉纤维吸附剂 (Fe(Ⅲ )LECCA)对用自来水加氟化钠配制成的含氟水进行柱实验 ,并对洗脱、再生后的吸附剂进行再吸附柱实验 .结果表明 ,该吸附剂对去除饮用水中的氟离子具有工作吸附容量大、吸附速率快、选择性高、易... 采用载Fe配位体交换棉纤维吸附剂 (Fe(Ⅲ )LECCA)对用自来水加氟化钠配制成的含氟水进行柱实验 ,并对洗脱、再生后的吸附剂进行再吸附柱实验 .结果表明 ,该吸附剂对去除饮用水中的氟离子具有工作吸附容量大、吸附速率快、选择性高、易洗脱再生的特性 .出水各项主要指标符合饮用水标准 (GB 5 749— 85 ) .多次洗脱、再生、再吸附后 ,吸附性能稳定 ,吸附剂机械强度高 .该吸附剂工作吸附容量可达 1 2 442mg·g- 1 ,相对标准偏差在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Fe(Ⅲ)配位体交换棉纤维吸附剂 饮用水 氟离子 吸附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位体交换色谱法测定槐米废渣水解液单糖成分 被引量:2
3
作者 贾鹏禹 孙蕊 +1 位作者 彭绪玲 曹龙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00-804,842,共6页
利用生物质转化成糖研究近年来备受关注,为给工业化高效利用槐米废渣提供检测技术,本文建立了槐米废渣水解转化糖液中4种主要单糖的铅(Pb^(2+))配位体交换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并采用离子色谱法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实验比较了Pb^(2+)和C... 利用生物质转化成糖研究近年来备受关注,为给工业化高效利用槐米废渣提供检测技术,本文建立了槐米废渣水解转化糖液中4种主要单糖的铅(Pb^(2+))配位体交换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并采用离子色谱法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实验比较了Pb^(2+)和Ca^(2+)两种不同柱内抗衡离子对组分分离的影响,最终利用铅配体方法对实际样品进行了测试。方法分离柱采用Sepax Carbomix Pb-NP 5(300×7.8 mm ID,5μm,8%交联度)色谱柱,柱温75℃;流动相采用超纯水,流速0.50 m L/min;检测器采用示差折光检测器,检测器温度为30℃;样品采用活性炭固相萃取小柱脱除色素。结果表明,组分葡萄糖、木糖、半乳糖和阿拉伯糖在25 min内完成分离,在0.2~20.0 mg/m L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检测限在1.94~1.98μg/m L之间;槐米废渣水解液中阿拉伯糖平均含量大于67%,具有较高回收价值。方法样品前处理简便,重现性好,结果准确,测试成本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体交换色谱 单糖 水解液 废渣 槐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位体交换色谱法分析果葡糖浆中的单糖 被引量:3
4
作者 贾鹏禹 孙蕊 +1 位作者 何冬亮 黄学英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3年第3期59-62,共4页
建立了果葡糖浆中单糖的配位体交换-示差折光检测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分离柱采用Sepax Carbomix Pb-NP10(300×7.8 mm ID,10μm,8%交联度)色谱柱,配保护柱,柱温80℃;流动相采用纯水,流速0.6 mg·mL^-1;示差折光检测器温度3... 建立了果葡糖浆中单糖的配位体交换-示差折光检测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分离柱采用Sepax Carbomix Pb-NP10(300×7.8 mm ID,10μm,8%交联度)色谱柱,配保护柱,柱温80℃;流动相采用纯水,流速0.6 mg·mL^-1;示差折光检测器温度30℃,响应时间6 s。葡萄糖和果糖基线分离无干扰,在5.0-100.0 mg.mL-1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检测限分别为0.94 mg·mL^-1和0.46 mg·mL^-1。方法处理简便,重现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体交换 液相色谱 果葡糖浆 单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丙烯酸类手性配位体交换树脂拆分DL-氨基酸的研究
5
作者 何炳林 金仁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7年第8期761-765,共5页
本文利用以铜络合的手性L-脯氨酸聚丙烯酸类交换树脂为柱色谱的固定相,对DL-苯丙氨酸、DL-苯丝氯酸、DL-酪氨酸、DL-色氨酸、DL-组氨酸等芳香氨基酸的拆分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除了组氨酸之外,其它氨基酸均能完全拆开,且D型先于L... 本文利用以铜络合的手性L-脯氨酸聚丙烯酸类交换树脂为柱色谱的固定相,对DL-苯丙氨酸、DL-苯丝氯酸、DL-酪氨酸、DL-色氨酸、DL-组氨酸等芳香氨基酸的拆分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除了组氨酸之外,其它氨基酸均能完全拆开,且D型先于L型流出柱子。通过测定L-Pro-PGMA-Cu(Ⅱ)的红外光谱,提出了它在配位体交换过程中的配位结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氨基酸 Cu(Ⅱ) 结构 交换树脂 配位体交换 拆分 红外光谱 丙烯酸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位体交换树脂分离乙醇酸中无机盐的性能及过程模拟
6
作者 张军伟 刘月朗 +1 位作者 孙震 陈建军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17-924,共8页
为了探讨配位体交换树脂分离乙醇酸(GA)中无机盐NaCl的效能及模拟预测分离过程,研究配位金属离子对树脂分离性能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制,讨论模型参数估算方法以及模型模拟分离过程时的吻合度。结果表明,强酸阳离子交换树脂配位Ca^(2+)或C... 为了探讨配位体交换树脂分离乙醇酸(GA)中无机盐NaCl的效能及模拟预测分离过程,研究配位金属离子对树脂分离性能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制,讨论模型参数估算方法以及模型模拟分离过程时的吻合度。结果表明,强酸阳离子交换树脂配位Ca^(2+)或Cu^(2+)能有效地分离GA与NaCl,其中Ca型树脂的分离度为1.28、柱效是94.7。M-Langmuir模型能较好地模拟两组分的动态等温吸附线;柱床温度由35℃升高至65℃时,吸附平衡常数KH,GA由0.916降至0.775,KH,NaCl从0.314降至0.288。联合经验法及逆推法确定的轴向扩散系数Dax及总传质系数kL能较好地用于传质扩散模型模拟穿透和洗脱曲线;进料浓度变化对Dax影响相对较小,Dax,GA和Dax,NaCl分别约为0.343 cm2·min^(-1)和1.048 cm2·min^(-1);进料浓度增加,kL,GA由0.0125 cm·min^(-1)减少到0.0117 cm·min^(-1)和kL,NaCl由0.0509 cm·min^(-1)减少至0.0361 cm·min^(-1),kL整体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体交换树脂 乙醇酸 NACL 分离效能 过程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液化学对高岭土吸附腐植酸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万鹰昕 刘丛强 +1 位作者 刘建军 傅平青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8-180,共3页
对溶液化学(pH值,离子强度和溶液组成)如何影响高岭土吸附腐殖物质(HS)的实验,结果表明,溶液化学显著影响有机物在矿物表面覆盖的形成和属性:随pH值的增加,腐植酸(HA)在高岭土上的吸附率降低;随离子强度增加,高岭土对HA的吸附率呈现增... 对溶液化学(pH值,离子强度和溶液组成)如何影响高岭土吸附腐殖物质(HS)的实验,结果表明,溶液化学显著影响有机物在矿物表面覆盖的形成和属性:随pH值的增加,腐植酸(HA)在高岭土上的吸附率降低;随离子强度增加,高岭土对HA的吸附率呈现增加趋势;由于溶液中高岭土的含量腐植酸含量,HA的吸附等温线显示出随HA的增加吸附量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液化学 高岭土 吸附力 腐植酸 实验 配位体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LEX-HPLC分析秸秆糖化液中葡萄糖和木糖含量 被引量:6
8
作者 贾鹏禹 孙蕊 +3 位作者 李朝阳 李良玉 郑宏达 韩福生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4年第2期69-72,105,共5页
建立了秸秆糖化液中两种单糖的铅配位体交换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分离柱采用Sepax Carbomix Pb—NP10(300×7.8mmID,10μm,8%交联度)色谱柱,柱温80℃;流动相采用乙腈/水=5/95(v/v),流速0.60mL·min^-1;示差... 建立了秸秆糖化液中两种单糖的铅配位体交换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分离柱采用Sepax Carbomix Pb—NP10(300×7.8mmID,10μm,8%交联度)色谱柱,柱温80℃;流动相采用乙腈/水=5/95(v/v),流速0.60mL·min^-1;示差折光检测器温度35℃;样品采用自制活性炭固相萃取装置处理。葡萄糖和木糖25min内完成分离,在0.2-10.0mg·mL^-1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检测限分别为0.094mg·mL^-1和0.098mg·mL^-1。方法样品前处理简便,重现性好,结果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体交换 秸秆糖化液 葡萄糖 木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渣硅酸盐水泥除磷性能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强 段浩宇 +4 位作者 高镜清 褚军辉 周昊昕 朱桐豆 金银珠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3-80,共8页
为了解决高浓度含磷污水深度净化问题,探究矿渣硅酸盐水泥的除磷潜能,利用矿渣硅酸盐水泥对初始磷质量浓度为150 mg/L的含磷废水进行吸附性能研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等方法,对矿渣硅酸盐水泥磷吸附前后的表面形... 为了解决高浓度含磷污水深度净化问题,探究矿渣硅酸盐水泥的除磷潜能,利用矿渣硅酸盐水泥对初始磷质量浓度为150 mg/L的含磷废水进行吸附性能研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等方法,对矿渣硅酸盐水泥磷吸附前后的表面形貌和晶体结构等进行表征和分析。吸附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矿渣硅酸盐水泥可有效处理高浓度含磷废水,去除率可达90.3%,吸附量可达27 mg/g,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颗粒内扩散模型能较好地解释其吸附动力学过程,除磷速率主要受化学反应速率限制,相比于表面吸附,颗粒内扩散是吸附过程中的决定性步骤。此外,吸附等温线研究结果表明:吸附过程可以用Freundlich和Langmuir方程描述,相关系数均在0.97以上,说明矿渣硅酸盐水泥既发生了单分子层吸附,又发生了多分子层吸附,且其表面不均匀活性位点略强于均匀活性位点,Langmuir模型预估其最大吸附量可达47 mg/g。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反应条件:pH值为7,初始磷质量浓度为150 mg/L,投加量为5 g/L,吸附时间为18 h。在溶液不同初始pH值的条件下,矿渣硅酸盐水泥磷饱和吸附后出水表明其可以有效中和过量的酸或碱,具有良好的缓冲特性,化学吸附中的配位体交换是其主要的除磷机理。矿渣硅酸盐水泥适用于高浓度含磷废水,也适用于pH值不稳定的含磷废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渣硅酸盐水泥 吸附 含磷废水 配位体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面图片说明
10
作者 鲁晶 刘冬梅 +4 位作者 刘世光 刘海星 杨晓南 赵英 崔福义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5-65,共1页
封面图片出自论文"纳米TiO 2颗粒与腐殖酸和SDBS的相互作用机制"。基于纳米TiO 2颗粒与腐殖酸和SDBS相互作用及环境水化学条件对其相互作用的影响研究,探讨了纳米TiO 2颗粒同腐殖酸和SDBS的相互作用机制。图片显示了纳米TiO 2颗粒与... 封面图片出自论文"纳米TiO 2颗粒与腐殖酸和SDBS的相互作用机制"。基于纳米TiO 2颗粒与腐殖酸和SDBS相互作用及环境水化学条件对其相互作用的影响研究,探讨了纳米TiO 2颗粒同腐殖酸和SDBS的相互作用机制。图片显示了纳米TiO 2颗粒与腐殖酸和SDBS相互作用过程的3步骤,即聚集接近和强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BS 相互作用机制 图片说明 强相互作用 配位体交换 表面带 环境水化学 污染效应 水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降解糖的高灵敏、高选择性的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月琪 姚建国 端裕树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6期679-681,共3页
本文使用岛津公司开发的,以精氨酸为衍生剂的降解糖柱后衍生荧光检测系统,并选择配位体交换色谱法为分离手段,获得了6种降解糖的线性关系和检出限。本法重现性较好。利用该法测定了酱菜汁中的各种糖组分的含量,分析结果满意。
关键词 降解糖 柱后衍生 配位体交换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