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鄱阳湖生态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初探——以生态旅游建设为视角 被引量:4
1
作者 黄细嘉 周青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6-20,共5页
以生态旅游建设为视角,构建鄱阳湖区域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协同理论中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对鄱阳湖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区域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的耦合程度均较高,但其... 以生态旅游建设为视角,构建鄱阳湖区域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协同理论中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对鄱阳湖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区域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的耦合程度均较高,但其协调程度较低,主要集中在失调衰退型、过渡类型和基本协调型;各年份所隶属的耦合协调类型也不尽相同。从环境与经济关系看,2001-2011年这11年间鄱阳湖区域前期集中于经济滞后型,中后期集中于环境滞后型。基于生态旅游建设视角提出的环境调控对策建议为:优化经济产业结构,发展以生态旅游为主体的复合型生态经济经济;构建生态旅游产业生态预警机制,促进生态保护常态化;激励社区参与,完善多元化生态保护渠道;充分发挥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功能,营造寓教于游的大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建设 耦合发展 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设 生态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有效表达机制的构建——基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居民问卷调查的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刘珊 梅国平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1-44,61,共5页
通过江西省公众参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居民的问卷调查结果,对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时的参与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居民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关注程度依次为:改善生态环境、提升江西的品牌影响... 通过江西省公众参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居民的问卷调查结果,对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时的参与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居民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关注程度依次为:改善生态环境、提升江西的品牌影响力、增强环保意识、促进经济发展和提升江西的旅游资源水平。由于不同的民众对生态文明建设关注的利益角度不同,因此"务实"和"人本"是该机制建立的前提,公众参与意识的培养需要长效培养,宣传途径的首选是电视和网络,参与途径可选择公开政府信息、微博、媒体热线。此外,通过对调研结果的探究性因子分析,有效参与机制建立的四个关键因子分别为:政府耦合因子、信息平台因子、公众自身素质因子和议事协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参与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鄱阳湖生态经济 利益表达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有机蔬菜基地建设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卢森林 吴丽华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9期91-93,103,共4页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当前优越的内外部环境条件更适合建设有机蔬菜基地,而有机蔬菜的生产又可以改良蔬菜基地的生态环境,形成良性循环,从根本上夯实永葆"一湖清水"的基础。本文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有机农...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当前优越的内外部环境条件更适合建设有机蔬菜基地,而有机蔬菜的生产又可以改良蔬菜基地的生态环境,形成良性循环,从根本上夯实永葆"一湖清水"的基础。本文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有机农业特点,探讨了区内有机蔬菜基地建设要求,基地的均衡发展、规划建设、生产系统的转换和质量体系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生态经济 有机蔬菜基地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鄱阳湖地区民俗体育文化与生态经济区建设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王俊奇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79-582,共4页
主要采用文献法、历史学研究和逻辑学方法,对环鄱阳地区民俗体育文化生态经济区建设进行探讨。研究认为,环鄱阳湖地区民俗体育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既表现出湖区水文化的特点,又具有生态原状的风貌,生态性非常突出.这些生态文化主要通过... 主要采用文献法、历史学研究和逻辑学方法,对环鄱阳地区民俗体育文化生态经济区建设进行探讨。研究认为,环鄱阳湖地区民俗体育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既表现出湖区水文化的特点,又具有生态原状的风貌,生态性非常突出.这些生态文化主要通过该区域宗教崇拜、节庆习俗体现出来。当前形势下,这些民俗习俗的挖掘、保护与利用,是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内容之一,是该区域文化建设的前提与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地区 民俗体育文化 生态经济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唐国华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7-79,共3页
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其发展对于江西崛起的推动作用日益重大。制定针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的人才发展战略,实施创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成为了发展的重点。本文诠释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内涵,分析了... 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其发展对于江西崛起的推动作用日益重大。制定针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的人才发展战略,实施创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成为了发展的重点。本文诠释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内涵,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人才需求和人才现状,立足于人是生产力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并结合生态经济区实际情况,阐述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生态经济建设 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育高校核心竞争力,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晓刚 蓝春娣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79-83,共5页
针对江西省绿色崛起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人才需要,首先介绍高校核心竞争力内涵及其特征,介绍江西省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发展现状,重点分析江西省高校核心竞争力所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增强江西省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途... 针对江西省绿色崛起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人才需要,首先介绍高校核心竞争力内涵及其特征,介绍江西省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发展现状,重点分析江西省高校核心竞争力所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增强江西省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途径,以便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实现更好地为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核心竞争力 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 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田水利建设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灰色关联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卢慧 李庆 +2 位作者 戴天放 麻福芳 魏建美 《湖南农业科学》 2017年第6期45-48,共4页
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基本保障,深入探究农田水利建设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更好地发展农田水利来促进农业生产。分别选取8个投入指标以及8个产出指标,运用灰色系统模型,分别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田水利建... 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基本保障,深入探究农田水利建设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更好地发展农田水利来促进农业生产。分别选取8个投入指标以及8个产出指标,运用灰色系统模型,分别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田水利建设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生产投入要素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得到灌溉面积和有效灌溉率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关联度分别为0.635 349和0.594 240,依次位居第13和15位,有效灌溉面积位居第5位,有效灌溉率位居第8位。从结果可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农田水利投入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作用并不明显,表明农田水利建设对促进农业综合生产力还有着较大的潜力,并提出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水利建设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灰色系统模型 鄱阳湖生态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的水土保持工作 被引量:1
8
作者 吴高伟 李荣昉 +1 位作者 余雷 曾宇军 《宁夏农林科技》 2011年第7期87-88,共2页
阐述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与水土保持相互关系、区内的水土流失特点及危害,并提出保障水土保持工作有效开展的治理对策,以期为水土保持研究人员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鄱阳湖 生态经济建设 水土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建设与江西高职院校内涵发展同构研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视域
9
作者 冯弋江 陈苏 +2 位作者 武丹 王微 杨丽梅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5-88,共4页
生态文明建设与高职院校内涵发展在本质上都统一于科学发展观理念之中,二者基本要义均是追求发展、核心均是强调以人为本、基本要求都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均是统筹兼顾。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职院校内涵发展具有高度的同构性。鄱... 生态文明建设与高职院校内涵发展在本质上都统一于科学发展观理念之中,二者基本要义均是追求发展、核心均是强调以人为本、基本要求都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均是统筹兼顾。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职院校内涵发展具有高度的同构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最大特色就是生态,最终的目标就是实现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文章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视角,在分析生态文明建设与江西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同构性的基础上,从人才培养、专业设置、课程模块、实践基地建设等四个方面,探讨了江西高职院校内涵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内涵建设 鄱阳湖生态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与区域教育变革 被引量:1
10
作者 蔡连玉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121-126,共6页
从本质内涵来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对教育有特别的吁求。当前环鄱地区教育实践存在三个弊端:"非生态性";"单向度性";"非本土性",这些弊端满足不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需要。为了更好地进行鄱阳湖... 从本质内涵来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对教育有特别的吁求。当前环鄱地区教育实践存在三个弊端:"非生态性";"单向度性";"非本土性",这些弊端满足不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需要。为了更好地进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在环鄱地区,必须要积极开展生态教育立法,强化区域生态科研与生态教育,在普通高等教育中要切实重视通识教育,另外,还要开发实施区域生态保护相关的校本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 “非生态性” “单向度性” “非本土性” 区域教育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农村建设发展思路探析
11
作者 赵追 程书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期481-483,共3页
介绍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分析了目前存在理论政策建设缺失、文化建设滞后和生态农业环境失衡等问题,提出了必须从加强理论研究、制定发展规划、加强绿色文明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和加强生态环保设施建设等方面入手,提升... 介绍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分析了目前存在理论政策建设缺失、文化建设滞后和生态农业环境失衡等问题,提出了必须从加强理论研究、制定发展规划、加强绿色文明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和加强生态环保设施建设等方面入手,提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水平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生态经济 新农村建设 生态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的党建工作
12
作者 杨会清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3-55,共3页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不仅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战略,也是转变江西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关键。要建设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引领江西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龙头和引擎作用,就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不仅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战略,也是转变江西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关键。要建设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引领江西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龙头和引擎作用,就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各级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生态经济 加强和改进 党的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人才队伍现状调查及建设对策
13
作者 刘融斌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19期298-299,301,共3页
通过对调研资料深入分析,指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人才队伍存在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流失严重等现象及其原因,并从提高认识、改进方法、创新教育和优化环境等方面提出了建设对策。
关键词 农村人才 现状 调查 原因 建设对策 鄱阳湖生态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书院德育对江西高职生态道德教育的启示——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背景
14
作者 黄建华 倪嘉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25,共4页
生态道德教育担负着引导人们科学地走健康生存与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最大特色是"生态",培养具有良好的生态道德素质的高职人才是江西高职院校服务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关键之一... 生态道德教育担负着引导人们科学地走健康生存与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最大特色是"生态",培养具有良好的生态道德素质的高职人才是江西高职院校服务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关键之一。书院"德教为先"、"道德践履"、"道德环境熏陶"等德育理念与方法对今天江西高职院校生态道德教育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院德育 江西高职院校 生态道德教育 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圈建设 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旅游茶园 被引量:1
15
作者 季金泉 《蚕桑茶叶通讯》 2010年第5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生态经济 生态旅游 茶园建设 鄱阳湖 无公害农业 可持续发展 农业产业化 生产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贤县着力打造“三个基地一个中心”全面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16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F0002-F0002,共1页
在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上,省委苏书记指出,要更加注重发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龙头引领作用,最大限度发挥有关政策效应,加快形成各展优势、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这对县域经济加快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进贤... 在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上,省委苏书记指出,要更加注重发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龙头引领作用,最大限度发挥有关政策效应,加快形成各展优势、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这对县域经济加快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进贤县按照“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协同发展”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建设 鄱阳湖 进贤县 生态 引领作用 政策效应 县域经济 错位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契机改善九江湿地生态环境
17
作者 罗赟 黄文杰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14期278-279,共2页
阐述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以独特的环境特点为九江林业发展带来的机遇,就九江林业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建设中的作为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鄱阳湖生态经济 九江 生态建设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保护与开发并举加快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渔业建设
18
作者 易建平 《江西农业》 2010年第2期22-22,共1页
水生生物是维持水体生态平衡的关键环节,渔业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不可或缺的重要产业。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保持“鄱阳湖—湖清水”,渔业必须发挥应有作用。
关键词 生态经济 渔业建设 鄱阳湖 保护与开发 生态平衡 水生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屏障构建探讨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美球 刘桃菊 +2 位作者 吕添贵 赵宝苹 许莉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4-67,共4页
为了保障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构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屏障。在阐述构建生态经济区生态屏障必要性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系列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流域内公众环... 为了保障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构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屏障。在阐述构建生态经济区生态屏障必要性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系列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流域内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基础理论研究,认识流域生态系统内在规律;构建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实现全流域社会经济均衡发展;建立流域协调统筹规划,强化流域综合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屏障 环境保护 经济建设 对策 鄱阳湖生态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经济建设问题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新营 佟连军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9-63,共5页
本文阐述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概念,分析了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的生态经济问题:生态经济系统紊乱;经济发展没有生态化,过多依赖自然资源;产业结构序次较低,生态产业发展薄弱;社会问题较多;城市吸引力下降等。探讨了资源枯竭型城市如何利用... 本文阐述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概念,分析了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的生态经济问题:生态经济系统紊乱;经济发展没有生态化,过多依赖自然资源;产业结构序次较低,生态产业发展薄弱;社会问题较多;城市吸引力下降等。探讨了资源枯竭型城市如何利用生态经济建设实现成功转型——首要问题是进行体制改革,重中之重是打造生态经济系统,还包括构建生态经济产业结构、消化和转移就业、积极开展区域合作、改善生态软环境、增强城市吸引力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枯竭型城市 生态经济建设 经济发展 生态经济系统 生态经济产业 区域合作 生态产业 吸引力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