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鄱阳湖生态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下湖口区段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沈中印 孙冬英 杨云仙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68-171,共4页
鄱阳湖生态水利枢纽工程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的建设将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如水质水量、渔业等产生影响,生态补偿将是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的问题,如何建立适合于本地的生态补偿机制是文章探讨的主要问题。文章从鄱阳湖... 鄱阳湖生态水利枢纽工程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的建设将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如水质水量、渔业等产生影响,生态补偿将是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的问题,如何建立适合于本地的生态补偿机制是文章探讨的主要问题。文章从鄱阳湖生态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的背景出发,提出了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生态补偿机制的概念,根据工程的建设情况,分析了鄱阳湖湖口区段生态补偿建立的原则、补偿主体、补偿客体、补偿标准、补偿方式与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偿 补偿机制 鄱阳湖生态水利枢纽工程 湖口区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生态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对湖口区段生态旅游补偿保障制度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龚双双 沈中印 +1 位作者 孙冬英 杨云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934-2936,2939,共4页
通过分析发展生态旅游的背景以及生态补偿的必然性,根据湖口县的具体情况,以及鄱阳湖生态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下发展生态旅游的态势,提出了生态旅游补偿的居民利益保障制度和生态效益保障制度。
关键词 鄱阳湖 生态水利枢纽工程 生态旅游补偿 湖口区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工程建设运行前后鄱阳湖水文情势变化与生态环境演变特征:回顾与展望
3
作者 宋继鹏 龚磊强 +1 位作者 王晓龙 万荣荣 《湖泊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6-733,共18页
鄱阳湖是长江流域仅存的两个大型通江湖泊之一,在洪水调蓄、水资源供给、水质净化、生物多样性维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系统综述了三峡工程建设运行前后鄱阳湖水文情势及水生态环境的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主要结论为:三峡工程建... 鄱阳湖是长江流域仅存的两个大型通江湖泊之一,在洪水调蓄、水资源供给、水质净化、生物多样性维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系统综述了三峡工程建设运行前后鄱阳湖水文情势及水生态环境的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主要结论为:三峡工程建设运行后,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下,鄱阳湖在水文情势方面呈现出枯水期提前、湖区退水速率加快、泥沙由淤积转为冲刷状态、倒灌天数和流量显著减少等特征;湖区水质整体呈稳中向好态势,但局部水域仍存在蓝藻水华暴发风险;水生生物面临鱼类多样性下降、大型底栖动物密度和生物量趋低的问题;湿地生态方面主要表现出洲滩植被分布向湖心区下延,越冬候鸟总数量保持稳定但少部分种群数量下降。已有研究多为基于湖区周期性的生态观测数据进行的趋势性分析,定量化的分析与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定量甄别三峡工程蓄水运行对鄱阳湖生态环境的影响分量及其过程机理方面的研究极为缺乏。因此,极有必要持续开展鄱阳湖水文情势与生态环境长期演变观测与研究,借助多维模型精准评估不同水文情势下重大水利枢纽工程等对鄱阳湖生态环境的影响,以期为大型通江湖泊的科学调控与保护管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工程 鄱阳湖 水文情势 生态环境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对湖口县的生态影响及生态补偿研究
4
作者 杨云仙 孙冬英 沈中印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9-61,72,共4页
建设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维系良好的湖区水生态环境,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支撑和保障,但大型的水利工程建设必将对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分析了工程建设对鄱阳湖入江河段水质水量的动态影响和对湖口县产生的生态影响,并... 建设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维系良好的湖区水生态环境,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支撑和保障,但大型的水利工程建设必将对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分析了工程建设对鄱阳湖入江河段水质水量的动态影响和对湖口县产生的生态影响,并从生态补偿的主客体、补偿标准的确定、补偿方式的选择、补偿资金的筹集和补偿的落实、监督等方面对湖口县生态补偿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枢纽工程 生态影响 生态补偿 鄱阳湖 湖口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拟建水利枢纽工程对洪泛区地下水动力的影响及其生态意义 被引量:6
5
作者 曹思佳 李云良 +3 位作者 姚静 李宁宁 赵贵章 李志萍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57-1469,共13页
洪泛湿地是位于水生系统和陆生系统之间的过渡带,在河流和陆地之间的水文生态方面起着纽带作用,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叠加影响,其水文过程改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湿地生态系统循环、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本文以鄱阳湖洪泛区湿地为研究区,... 洪泛湿地是位于水生系统和陆生系统之间的过渡带,在河流和陆地之间的水文生态方面起着纽带作用,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叠加影响,其水文过程改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湿地生态系统循环、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本文以鄱阳湖洪泛区湿地为研究区,应用湖泊水动力和洪泛区地下水数值模型,评估鄱阳湖拟建水利枢纽工程对洪泛区地下水系统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拟建水利枢纽工程将会遵循调度方案使得湖泊水位明显提高,但同时导致洪泛区地下水位的整体抬升,且东部主湖区附近的地下水位受到的影响(约1~3 m)要明显强于洪泛区其它区域(约小于1 m)。地下水位的变化同时导致不同典型时期洪泛区地下水流速的减小及地下水流向的改变,表现为枢纽建设后地下水流向的逆转和流速基本小于0.1 m/d。鄱阳湖涨水-丰水期总体为湖水补给洪泛区地下水模式,枯水-退水期主要为地下水补给湖水模式,但水利枢纽可能导致洪泛区地下水系统水均衡状态发生转变,影响了地下水系统的补给和排泄状态,最终形成了长期稳定的湖泊补给地下水的作用模式。从地下水-生态系统响应变化的角度分析,拟建水利枢纽建设引起的地下水位上升,可能会给湿地生物地球化学元素的迁移转化、植被群落的演变与退化等带来潜在风险。本文研究结果可为枢纽建设背景下的湿地水资源评价、生态系统修复与保护等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枢纽工程 地下水模拟 鄱阳湖 洪泛湿地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对鄱阳湖水文水动力影响的模拟 被引量:30
6
作者 赖格英 王鹏 +3 位作者 黄小兰 熊家庆 刘影 曾峰海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8-140,共13页
水流情势变化是河湖生态系统演变最主要的驱动力,拟建的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对鄱阳湖水文水动力会产生何种影响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本研究基于EFDC模型构建了鄱阳湖水动力的二维模型,并按照规划中的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调度方案,通... 水流情势变化是河湖生态系统演变最主要的驱动力,拟建的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对鄱阳湖水文水动力会产生何种影响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本研究基于EFDC模型构建了鄱阳湖水动力的二维模型,并按照规划中的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调度方案,通过丰平枯典型年份的情景模拟,探讨了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运行调度方案对湖泊水文水动力的可能影响.模拟结果表明:不同情景年型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低枯水位生态调节期(12月1日至3月底4月初)中11 m控制水位对该时期湖泊平均水位的抬升程度明显,2010年(丰水年)11 m控制水位对枯水期湖泊平均水位的最大抬升为2.59 m,2000年(平水年)枯水期湖泊的平均水位最大抬升为2.68 m,而2004年(枯水年)枯水期湖泊的平均水位最大抬升为4.35 m.枯水期水位的抬升,使不同年型不同湖区的枯水期平均流速、最大流速和最小流速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小,其中以入江河道为最,2000年和2010年枯水期平均流速降幅在44%以上,2004年(枯水年)枯水期的平均降速范围在50%以上,而对两大保护区的影响则较小.对流场格局的影响方面,主要表现在有枢纽时由于低枯水期的11 m水位控制,棠荫以北尤其是入江河道的流场与无枢纽时的流场表现出明显的不同;棠荫以南的湖区,当赣江中支和赣江南支的来水较大时,在棠荫附近及松门山以南的湖区会呈现出较大的水面.同时由于枯水期的水位抬升和流速减小,水利枢纽工程对湖泊换水周期的作用明显,不同年型的换水周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2004年枢纽控水过程使控水期间的平均换水周期增加了5.6 d,影响程度达26.1%;模型模拟结果可以揭示在目前调度方案下,水利枢纽工程对鄱阳湖水文水动力的影响程度,为进一步定量分析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对湖泊水质和生态系统演化及其可能造成的影响提供必要的基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水利枢纽工程 EFDC模型 水文水动力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对湖泊水位变化影响的模拟 被引量:34
7
作者 王鹏 赖格英 黄小兰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9-36,共8页
水位变化是影响湖泊水文过程和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基于环境流体动力学(EFDC)模型构建了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与主湖区的二维模型,模拟水利枢纽工程运行后对主湖区及湿地保护区水位变化节律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水利枢纽工程对湖泊... 水位变化是影响湖泊水文过程和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基于环境流体动力学(EFDC)模型构建了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与主湖区的二维模型,模拟水利枢纽工程运行后对主湖区及湿地保护区水位变化节律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水利枢纽工程对湖泊水位的影响由北向南逐渐减小,水利枢纽工程提升了大湖北部水位,使南北水位差减小,将影响鄱阳湖枯水期的流速及自净能力.吴城和南矶湿地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水位变化受水利枢纽工程的影响较小,吴城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在水位低于13.8 m时与大湖脱离,不再受水利枢纽工程影响,但水利枢纽工程会影响蚌湖与大湖脱离时间;南矶自然保护区位于鄱阳湖南部,水位受水利枢纽工程影响很小.水利枢纽工程条件下,湖泊水位受人工控制,枯水年和平水年湖泊水位的变化基本一致;枯水年水利枢纽工程对湖泊水位的影响大于平水年,但对湖泊南部的水位变化影响仍然较小.模型模拟结果可以揭示在目前调度方案下,水利枢纽工程对湖泊水位变化节律的影响规律,为工程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 EFDC模型 水位变化 湿地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对长江干流流量影响的模拟 被引量:9
8
作者 赖格英 张志勇 +4 位作者 王鹏 吴青 潘思怡 胡兴兴 陈桃金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21-533,共13页
维系江湖关系的重要基础是江湖之间的物质通量,而江湖之间物质通量的核心内容是水的通量.规划中的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以"一湖清水"为建设目标,坚持"江湖两利"的原则,按"调枯不控洪"方式运行.目前,国内... 维系江湖关系的重要基础是江湖之间的物质通量,而江湖之间物质通量的核心内容是水的通量.规划中的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以"一湖清水"为建设目标,坚持"江湖两利"的原则,按"调枯不控洪"方式运行.目前,国内学者对拟建的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可能导致湖泊影响方面的研究较多,但对该工程能否实现或维持"江湖两利"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采用二维水动力模型,针对拟建的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和规划中的水位调度方案,分别从湖泊丰水期和枯水期两个时段,选择鄱阳湖丰、平、枯3种典型年型,在无枢纽与有枢纽两种情景模拟的基础上,定量分析丰、平、枯3种典型年枢纽工程的水位调度方案对长江干流流量的可能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在一个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水位调度周期中,无枢纽状态与有枢纽情景下湖泊外排到长江干流的径流总量差异很小,从模拟的年份来看,有枢纽外排减少量在0.2%~0.7%之间变化,基本维持了有枢纽与无枢纽状态下的水量平衡,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湖泊外排长江干流水量的分配时间,使不同年型丰水期的湖泊外排水量有所减少,而在湖泊和长江低枯水期,对长江流量则有一定的增排作用,且增排效果为枯水年型>平水年型>丰水年型,不同年型的增排比例在2.1%~17.0%之间变化;在丰水期湖泊水位偏低,且枢纽位置的实际水位严重不足9 m的年型情况下,按照枢纽工程的水位调度方案要在9月15日将湖泊水位提升至14~15 m是难于实现的,现有的枢纽工程调度方案在这种情况下缺乏可操作性,有进一步细化和优化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水利枢纽工程 长江 流量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对水龄的影响模拟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唐昌新 张晓航 +2 位作者 邬年华 黄志文 邹文楠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95-206,共12页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运行必然会改变鄱阳湖的水情。本文利用EFDC水龄模块模拟了鄱阳湖的水龄分布,并分析研究拟建的水利枢纽工程在丰、平、枯等典型年份对水龄的影响,结果表明:受"五河"来流流量以及长江顶托倒灌作用的影...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运行必然会改变鄱阳湖的水情。本文利用EFDC水龄模块模拟了鄱阳湖的水龄分布,并分析研究拟建的水利枢纽工程在丰、平、枯等典型年份对水龄的影响,结果表明:受"五河"来流流量以及长江顶托倒灌作用的影响,鄱阳湖水龄在赣江入湖三角洲和入江水道较小,平均水龄分别是16.6 d和23.2 d,而在东北湖湾较大,平均水龄为119.4 d;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会减小鄱阳湖枯水期的流速,从而增大水龄,主要影响区域是北部过江水道区域以及中心湖区西侧的赣江入湖三角洲区域,尤其是过江水道的东侧,水体有明显滞留;水利枢纽工程增加了整个湖体的水力更换时间,在枢纽调控方案的补偿调节期和低枯水期水力更换时间增加了20%左右。研究结果可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水利枢纽工程 水龄 EFD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作用及其影响研究 被引量:26
10
作者 胡春宏 阮本清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20,共7页
本文针对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修建后将发挥的作用和可能产生的影响,采用现场调研、实测资料分析和数学模型计算等研究手段,从鄱阳湖流域水资源演变趋势及开发利用状况,三峡水库运用对长江中下游河道冲淤变化及江湖关系的影响,枢纽工程对... 本文针对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修建后将发挥的作用和可能产生的影响,采用现场调研、实测资料分析和数学模型计算等研究手段,从鄱阳湖流域水资源演变趋势及开发利用状况,三峡水库运用对长江中下游河道冲淤变化及江湖关系的影响,枢纽工程对水资源、防洪、湖区水环境、鱼类的影响,枢纽工程合适的下闸蓄水时期和蓄水位、工程闸门型式及鱼道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试图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项目立项和规划设计提供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 江湖关系 运行方式 工程的作用与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对候鸟栖息环境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明辉 李友辉 熊大衎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53-155,158,共4页
针对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建成运用抬高冬季湖水位与珍稀候鸟栖息环境矛盾问题,根据实测的鄱阳湖水下地形图、湖区各站多年实测水位资料和对候鸟栖息的观察、研究成果,分析了鄱阳湖珍稀候鸟的栖息环境,总结了珍稀大型涉禽对越冬栖息地必... 针对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建成运用抬高冬季湖水位与珍稀候鸟栖息环境矛盾问题,根据实测的鄱阳湖水下地形图、湖区各站多年实测水位资料和对候鸟栖息的观察、研究成果,分析了鄱阳湖珍稀候鸟的栖息环境,总结了珍稀大型涉禽对越冬栖息地必须同时满足的"栖息地三条件;"提出了既有利于鄱阳湖区开发利用,"保护好一湖清水",又有利于珍稀候鸟越冬栖息和保护的对策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自然保护区 候鸟 栖息环境 水利枢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对鱼类的影响及对策 被引量:6
12
作者 赵高峰 周怀东 +1 位作者 胡春宏 阮本清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1年第4期262-266,共5页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兴建与运行将季节性地阻隔鱼类的江湖交流。为维持鄱阳湖与长江鱼类资源的正常交流,通过分析鄱阳湖鱼类资源和长江、鄱阳湖鱼类交流现状,研究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兴建后造成的江湖阻隔、水文调控等对湖泊鱼类"...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兴建与运行将季节性地阻隔鱼类的江湖交流。为维持鄱阳湖与长江鱼类资源的正常交流,通过分析鄱阳湖鱼类资源和长江、鄱阳湖鱼类交流现状,研究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兴建后造成的江湖阻隔、水文调控等对湖泊鱼类"三场"以及江湖鱼类交流的影响;为有效消减工程对鱼类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水利枢纽工程 鱼类 影响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认识和思考 被引量:6
13
作者 胡四一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3,共2页
关键词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 认识 思考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与自然保护区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小东 熊大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5-38,共4页
鄱阳湖冬陆夏水、水位变幅巨大,是造成目前湖区洪涝旱灾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为了改变这些制约鄱阳湖湖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不利因素,计划兴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但在兴建水利工程的同时,必须考虑鄱阳湖候鸟栖息环境是否受到影响的问题。... 鄱阳湖冬陆夏水、水位变幅巨大,是造成目前湖区洪涝旱灾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为了改变这些制约鄱阳湖湖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不利因素,计划兴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但在兴建水利工程的同时,必须考虑鄱阳湖候鸟栖息环境是否受到影响的问题。以最近实测的地形资料和多年实测水文资料以及保护区实际管理实践为依据,对工程修建后候鸟栖息地受影响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保护区四周高沿地形和建筑物的存在,每年11月至次年3月候鸟栖息期间,自然保护区内水位不受鄱阳湖水位的影响,保护区内水位完全取决于人类活动的影响。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冬季运行水位可以提高,以取得更大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候鸟栖息地 环境影响 保护区水位 鄱阳湖水位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认识和思考--在民进中央长江流域湖泊的保护与管理研讨会上的致辞 被引量:4
15
作者 胡四一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1-2,共2页
关键词 水利枢纽工程 水资源保护 湖泊保护 长江流域 中央 管理 长江水利委员会 鄱阳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春宏 阮本清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1年第4期243-248,共6页
本文针对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修建后将发挥的作用和可能产生的影响,采用现场调研、实测资料分析和数学模型计算等研究手段,从鄱阳湖流域水资源演变趋势及开发利用状况,三峡水库运用对长江中下游河道冲淤变化及江湖关系的影响,枢纽工程对... 本文针对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修建后将发挥的作用和可能产生的影响,采用现场调研、实测资料分析和数学模型计算等研究手段,从鄱阳湖流域水资源演变趋势及开发利用状况,三峡水库运用对长江中下游河道冲淤变化及江湖关系的影响,枢纽工程对水资源、防洪、湖区水环境和鱼类的影响,枢纽工程合适的下闸蓄水时期和蓄水位,工程闸门型式及鱼道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试图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项目立项和规划设计提供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 江湖关系 运行方式 工程的作用与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对草鱼江湖洄游潜在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辉 莫康乐 +5 位作者 李婷 曾晨军 陈求稳 许承双 汤新武 吴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00-610,共11页
鄱阳湖是长江四大家鱼索饵、育肥的重要场所,近年来鄱阳湖出现了枯水季水位严重降低、枯水期延长、湿地面积缩小的现象。为解决鄱阳湖水资源、水文、水生态等问题,建议在鄱阳湖入江水道兴建控制闸水利枢纽。然而,拟建的水利枢纽工程将... 鄱阳湖是长江四大家鱼索饵、育肥的重要场所,近年来鄱阳湖出现了枯水季水位严重降低、枯水期延长、湿地面积缩小的现象。为解决鄱阳湖水资源、水文、水生态等问题,建议在鄱阳湖入江水道兴建控制闸水利枢纽。然而,拟建的水利枢纽工程将打破鄱阳湖与长江的天然连通性,可能会对四大鱼类洄游过程产生影响。通过构建二维和三维水动力模型,分析鄱阳湖水利枢纽建设后入江水道与枢纽洄游通道的水动力学特征,结合实验和文献获得的草鱼幼鱼和成鱼游泳能力参数,阐明了枢纽建设对草鱼洄游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设计调度模式下,草鱼幼鱼入湖期间,湖口段适宜通过天数达到83.74%以上,说明湖口及入江水道的水动力条件对洄游的影响较小,同时,枢纽工程处在过鱼高峰期仍能保持较高的过闸效率;草鱼成鱼出湖期间,丰、平水年闸前水动力条件对洄游的影响较小,仅在枯水年闸前流速几乎静止,草鱼适宜出湖天数偏低。在该调度模式下,水利枢纽建设运行后鄱阳湖整体水动力条件能够满足草鱼洄游需求。目前设计的鱼道在高、低水位时期均出现局部流速过大的现象,不满足过鱼条件。从四大家鱼江湖洄游的角度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设计和运行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水利枢纽工程 水动力特征 江湖洄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对水质环境影响研究 被引量:18
18
作者 杜彦良 周怀东 +1 位作者 毛战坡 刘晓波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1年第4期249-256,共8页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将改变湖内水动力特性,进而影响鄱阳湖的水环境质量。采用水深平均的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对鄱阳湖现状水动力和水质进行模拟验证,水陆边界模拟采用动边界技术,摸拟"高水湖相,低水河相"的湖泊水域变...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将改变湖内水动力特性,进而影响鄱阳湖的水环境质量。采用水深平均的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对鄱阳湖现状水动力和水质进行模拟验证,水陆边界模拟采用动边界技术,摸拟"高水湖相,低水河相"的湖泊水域变化特征,水质特性为枯水期水质较差,丰水期水质较好,靠近入湖河口的湖区劣于湖心水质,北部出湖水质较好的现状。模型模拟预测在现状外部入流边界和现状污染负荷条件下,3种不同运行方式下,鄱阳湖湖流的时空形态相应发生的变化和相应水质变化。计算结果表明,枯水期大部分区域的水质浓度下降,但尾闾等部分区域有所升高,开闸泄水期前后,水质较现状水质下降,敞泄期的大部分时间,较现状水质基本相似,蓄水期水质变化不大。水动力特性综合水质浓度的改变,增加了局部水体的富营养化风险。研究结果可为枢纽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水利枢纽工程 数值模拟 水动力特性 水质变化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足迹思想的皂市水利枢纽工程生态补偿标准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肖建红 陈绍金 +2 位作者 于庆东 陈东景 刘华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6696-6707,共12页
如何确定生态补偿标准是生态补偿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基于生态足迹思想方法,以皂市水利枢纽工程为例,构建了5个生态补偿主体受益评估模型(生态供给足迹评估模型)和8个生态补偿对象受损评估模型(生态需求足迹评估模型),对皂市工程生... 如何确定生态补偿标准是生态补偿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基于生态足迹思想方法,以皂市水利枢纽工程为例,构建了5个生态补偿主体受益评估模型(生态供给足迹评估模型)和8个生态补偿对象受损评估模型(生态需求足迹评估模型),对皂市工程生态补偿标准进行了定量评估。结果表明:①皂市工程生态补偿主体受益值为88482.2974 hm2/a,货币化转换结果为6.2353×108元/a;生态补偿对象受损值为14946.4861 hm2/a,货币化转换结果为1.0533×108元/a;生态补偿主体受益值是生态补偿对象受损值的5.92倍。②以明确生态补偿主体和生态补偿对象为前提,提出了3种生态补偿标准方案,目前推荐第2种生态补偿标准方案。③第2种生态补偿标准方案的生态补偿额为0.5238×108元/a,政府和水电开发业主是主要的生态补偿主体,其承担的生态补偿额分别占总生态补偿额的52.50%和35.77%;移民和河流生态系统本身是主要的生态补偿对象,其获得的生态补偿额分别占总生态补偿额的72.16%和15.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偿标准 生态补偿主体 生态补偿对象 生态供给足迹 生态需求足迹 皂市水利枢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口生态水利工程方案探讨 被引量:9
20
作者 许继军 陈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7-19,24,共4页
维系良好的水生态环境,是环鄱阳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支撑,也是实现人水和谐的前提条件。针对鄱阳湖水文特性和近期存在干旱等问题,并考虑到三峡工程建成运行后对鄱阳湖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藉此探讨了鄱阳湖控制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维系良好的水生态环境,是环鄱阳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支撑,也是实现人水和谐的前提条件。针对鄱阳湖水文特性和近期存在干旱等问题,并考虑到三峡工程建成运行后对鄱阳湖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藉此探讨了鄱阳湖控制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及其原则,进而借鉴国内外经验,从生态环境保护角度,提出了一个仿都江堰式的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概念方案。该方案能够遵循河流湖泊自然规律,在不影响防洪和江湖联通性的前提下,适度调控鄱阳湖与长江之间的水力联系,尽量保持湖区水位变化平缓、延缓汛后湖水外泄,以避免湖区出现不利于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极端洪涝和干旱;而且该方案与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相协调,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应,能够促进该地区生态旅游文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生态水利工程 水旱灾害 都江堰 生态旅游 鄱阳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