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阴山匈奴岩画动物纹与鄂尔多斯青铜器动物纹的比较 被引量:2
1
作者 盖山林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2年第6期108-112,共5页
内蒙古中南部巴彦淖尔盟和伊克昭盟等地,从原始氏族社会到先秦两汉时期,一直是匈奴人活动的地方,他们留示给后人的主要文化珍品,一是敲凿在阴山西段狼山地区的匈奴岩画,一是在伊克昭盟匈奴墓中出土的鄂尔多斯青铜器。这两种历史遗物,从... 内蒙古中南部巴彦淖尔盟和伊克昭盟等地,从原始氏族社会到先秦两汉时期,一直是匈奴人活动的地方,他们留示给后人的主要文化珍品,一是敲凿在阴山西段狼山地区的匈奴岩画,一是在伊克昭盟匈奴墓中出土的鄂尔多斯青铜器。这两种历史遗物,从两个不同的侧面,较全面地反映了匈奴人精湛的艺术创造和无穷的智慧构思。 两种遗物中的动物纹,是匈奴人社会经济生活、所处自然环境以及重构其意识形态的生动写照,在全部匈奴遗物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把两种遗物的动物纹结合起来探讨对全面展开匈奴历史的研究无疑是很有意义的。 (一) 在题材内容上,两种动物纹中,均属野牲和家畜,而以野牲占多数。这不仅是由于当时当地的野生动物的数量多于家畜,也不仅由于野生动物行动敏捷,形象美丽,更重要的是因为动物纹是狩猎业基础上产生的艺术,而不是畜牧业的产物。不论是动物岩画还是鄂尔多斯青铜器动物形,以草食动物的鹿,肉食动物的虎、凌空飞翔的鸟为最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纹 匈奴人 鄂尔多斯青铜器 动物岩 阴山岩画 动物形 凿刻 伊克昭盟 青铜文化 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美学风格 被引量:2
2
作者 吴楚克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02-106,共5页
在我们今天的人看来,以往人类历史遗存给我们的每一件物品,甚至包括那些粗陋的石器,都具有某种审美的意味。“鄂尔多斯式青铜器”作为相当于商周和两汉时期的青铜艺术品,它的成熟、它的品格、它的造型,都充分显示了北方少数民族卓越的... 在我们今天的人看来,以往人类历史遗存给我们的每一件物品,甚至包括那些粗陋的石器,都具有某种审美的意味。“鄂尔多斯式青铜器”作为相当于商周和两汉时期的青铜艺术品,它的成熟、它的品格、它的造型,都充分显示了北方少数民族卓越的智慧和完美的创造、再现了北方少数民族独特的审数意识和造形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青铜器 美学风格 北方少数民族 造形风格 审美意识
全文增补中
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美学风格
3
作者 吴是克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Z1期35-39,共5页
在我们今天的人看来,以往人类历史遗存给我们的每一件物品,甚至包括那些粗陋的石器,都具有某种审美的意味。因为,既然它们是人类劳动和创造的结果。无疑就含有了某种目的性,从中我们就能体验到人类智慧的一点火花,“鄂尔多斯式青铜器”... 在我们今天的人看来,以往人类历史遗存给我们的每一件物品,甚至包括那些粗陋的石器,都具有某种审美的意味。因为,既然它们是人类劳动和创造的结果。无疑就含有了某种目的性,从中我们就能体验到人类智慧的一点火花,“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就属于这些火花中异彩缤纷的一朵。作为相当于商周和两汉时期的青铜艺术品,它的成熟、它的品格、它的造型,都充分显示了北方少数民族卓越的智慧和完美的创造,再现了北方少数民族独特的审美意识和造型风格。它也提醒我们在那广袤而又荒凉的草原上,曾经有过多么辉煌的王朝和繁盛的城市,有过多么残酷的战争和血腥的杀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青铜器 美学风格 青铜时代 刀剑 “天” 北方少数民族 青铜短剑 青铜艺术 古代北方 带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亚草原动物纹饰对汉代艺术的影响——从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陵出土的金带扣谈起 被引量:3
4
作者 杨孝鸿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1998年第1期32-38,共7页
被列为1995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陵.无沦是从陵墓形制规模上.还是从出上的数量众多的玉器、印章和金带扣上来说,均在考古发现史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该墓除出土有200多种精心雕刻的和阗玉玉器外,还出土具有... 被列为1995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陵.无沦是从陵墓形制规模上.还是从出上的数量众多的玉器、印章和金带扣上来说,均在考古发现史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该墓除出土有200多种精心雕刻的和阗玉玉器外,还出土具有中亚地区装饰风格的金带扣、银盆及大批铁兵器等.其中金带扣图案艺术尤为令人注目.她不但璀璨精美.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其图像风格迥异的背后,还有着十分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本文拟就此点分析汉代与中亚、西亚的文化交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纹饰 徐州狮子山 斯基泰 欧亚草原 楚王陵 北方游牧民族 鄂尔多斯青铜器 带扣 艺术形式 公元前
全文增补中
宝鸡市益门村二号春秋墓族属管见 被引量:10
5
作者 赵化成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1-34,共4页
宝鸡市益门村二号春秋墓是近年来陕西考古工作的重大收获之一。已发表的简报、研究文章对墓葬的年代、性质及随葬品的特点作了很好的探讨,但谈到国别族属时,仅推为春秋时期的秦国墓葬,未作深入分析。鉴于该墓甚为重要,有必要作进一步讨... 宝鸡市益门村二号春秋墓是近年来陕西考古工作的重大收获之一。已发表的简报、研究文章对墓葬的年代、性质及随葬品的特点作了很好的探讨,但谈到国别族属时,仅推为春秋时期的秦国墓葬,未作深入分析。鉴于该墓甚为重要,有必要作进一步讨论。 一、墓葬的特点与文化因素分析 据简报,该墓为一长方形土扩竖穴墓,墓向315度,口大底小,一棺一椁,伸长2.4、宽1.2米,有头箱。人骨腐朽部存,葬式不明。随葬品总计200余件组,其中纯金器81件组(带钩 3、带扣 7、泡 63、环6、络饰 130枚、串珠908粒);金铁、金铜合成器24件(金柄铁剑3、金环首钢刀4);玉器81件组(璧10、环 7、磺 24、佩 14、携?13、带钩1件等);铜器 19件(、带钩 1、带扣 7、衔4、环2、转子4),其它还有玛瑙、绿松石、料器串饰。关于墓葬的年代,简报推为春秋晚期偏早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文化 宝鸡市 随葬品 鄂尔多斯青铜器 金柄铁剑 秦穆公 墓葬 春秋时期 固原杨郎 鄂尔多斯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九年大良造鞅殳Zun考 被引量:5
6
作者 王辉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23-28,22,共7页
十九年大良造鞅殳钅尊考●王辉此殳1995年出土于咸阳市塔儿坡石油钢管钢绳厂M27063墓,置于棺内西侧的南端。器呈圆柱形,尾端较细,端面呈拱形,中空,中部有透孔。高5.25、头端口径2.32、尾端径2、壁厚0.1厘米... 十九年大良造鞅殳钅尊考●王辉此殳1995年出土于咸阳市塔儿坡石油钢管钢绳厂M27063墓,置于棺内西侧的南端。器呈圆柱形,尾端较细,端面呈拱形,中空,中部有透孔。高5.25、头端口径2.32、尾端径2、壁厚0.1厘米。本刊本期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良造 曾侯乙墓 《睡虎地秦墓竹简》 商鞅 兵器 《史记·秦本纪》 文物 鄂尔多斯青铜器 考古学研究 南越王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考古资料看古代戎族的社会发展状况 被引量:3
7
作者 马建军 杨明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2期42-49,共8页
关键词 青铜文化 发展状况 春秋战国时期 考古资料 鄂尔多斯青铜器 随葬品 宁夏南部 畜牧业 关中地区 车马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周文化与光社文化的关系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军社 《文博》 1995年第1期3-11,共9页
夏商周时期,西起鄂尔多斯高原,东到鸭绿江畔,燕山南北,长城内外的广大地区分布着一种青铜文化遗存.无论从陶器还是铜器看,这一支文化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故有学者将其称之为北方系青铜器,有的学者称之为中国北方青铜器或中国北方青铜文化... 夏商周时期,西起鄂尔多斯高原,东到鸭绿江畔,燕山南北,长城内外的广大地区分布着一种青铜文化遗存.无论从陶器还是铜器看,这一支文化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故有学者将其称之为北方系青铜器,有的学者称之为中国北方青铜器或中国北方青铜文化.不过这个系列的北方青铜文化又可以分为不同的文化类型,大致以张家口地区为界,可以划分为两个大的文化地区,其东为夏家店文化区,其西为光社文化区,也有人称之为朱开沟文化,还有人称之为李家崖文化.虽然名称有异,但其分布范围大致吻合.所以,我们仍用光社文化的命名,并将其分成三种类型.即以河套、晋西北地区为中心的朱开沟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文化 先周文化 朱开沟 殷墟文化 鄂尔多斯青铜器 商代青铜器 陶器 商文化 青铜文化 商代铜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