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临兴—神府地区深部煤储层储渗空间发育特征及产水能力评价 被引量:2
1
作者 王金伟 许浩 +6 位作者 刘一楠 张兵 徐延勇 刘丁 宗鹏 王亚娟 宋雪静 《石油实验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4-63,共10页
鄂尔多斯盆地临兴—神府地区是我国深部煤层气开发重点区块之一,实际生产中不同区域煤层气井产水量差异显著,影响了深部煤层气的高效开发。通过高压压汞、低温CO_(2)吸附、低温N_(2)吸附、CT扫描等实验,对临兴—神府地区8#+9#煤层的煤... 鄂尔多斯盆地临兴—神府地区是我国深部煤层气开发重点区块之一,实际生产中不同区域煤层气井产水量差异显著,影响了深部煤层气的高效开发。通过高压压汞、低温CO_(2)吸附、低温N_(2)吸附、CT扫描等实验,对临兴—神府地区8#+9#煤层的煤岩样品进行了全尺度的联测表征,查明了研究区储渗空间发育特征。通过赋水模拟实验模拟计算了煤岩储水能力,通过数值模拟预测深部储层产水量,明确了研究区深部煤储层的产水能力,并进一步结合煤层气井产水数据评价了煤层水的来源。研究表明,临兴—神府地区深部煤储层整体上微孔和宏孔及裂隙比较发育,介孔发育相对较差。随变质程度升高,总孔体积先减后增,深部煤岩原始含水性急剧下降,储水能力先减后增,光亮煤在储水能力上有较大优势。研究区低镜质体反射率(R_(o))煤岩日均产水量预测为12.81~26.01 m^(3),中R_(o)煤岩为1.82~7.22 m^(3),高R_(o)煤岩为1.90~8.22 m^(3)。煤层气井实际日产水量超出该范围即为受外源水补给影响,低于该范围即为煤层自产。深部煤储层原始含水性较差,且储水能力有限,尤其在高R_(o)段,即使储层在完全饱和水的条件下,其产水量也应保持较低水平,持续高产水必定伴随大量的外源输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煤层气 储渗空间 产水量预测 产水特征 临兴—神府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临兴地区本溪组铝土岩系沉积发育地质过程及储集层物性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晓阳 窦云飞 +5 位作者 孔维江 李康 吕大炜 陈金凤 贾海波 沈晓丽 《古地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6-306,共21页
铝土岩系天然气勘探开发存在巨大潜力,在沉积发育地质过程研究基础上对储集层特征进行分析是探寻有利区块的必要环节。以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临兴地区铝土岩系为研究对象,利用矿物学、岩石地球化学及物性测试手段,分析了铝土岩系矿物组成... 铝土岩系天然气勘探开发存在巨大潜力,在沉积发育地质过程研究基础上对储集层特征进行分析是探寻有利区块的必要环节。以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临兴地区铝土岩系为研究对象,利用矿物学、岩石地球化学及物性测试手段,分析了铝土岩系矿物组成、元素组成、碎屑锆石年龄分布及储集层孔渗特征,探究了铝土岩系的物源及沉积过程,揭示了铝土岩系沉积发育及储集层形成过程。研究表明,临兴地区铝土岩系主要发育铁质铝土矿/铝土质铁矿、铝土矿和黏土岩,主要由硬水铝石、赤铁矿、绿泥石、软水铝石、高岭石组成;主要氧化物组分为SiO_(2)、Al_(2)O_(3)和Fe_(2)O_(3),微量元素垂向呈现3组变化特征;碎屑锆石主要峰值年龄为329.0 Ma和445.2 Ma,Zr/Nb值与下伏马家沟组石灰岩和北秦岭造山带岩浆岩处于2条风化线上,铝土岩系物源来自于北缘内蒙古古隆起和白乃庙岛弧中的长英质岩浆岩;孔隙分布均以介孔为主,介孔孔体积占比56.53%~89.75%,且铝土矿吸附孔和渗流孔均有分布,孔隙度介于1.09%~21.37%之间,渗透率介于(0.002~10.883)×10^(-3)μm^(2)之间,孔隙度和渗透率整体上呈现正相关关系,表现出良好的储集潜力;铝土岩系沉积发育可划分为岩溶风化阶段、物源输送阶段和成矿作用阶段,整体上发育于有障壁的潮坪潟湖体系,表生淋滤作用促进易溶组分流失形成溶蚀孔隙,形成铝土岩系储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土岩系 物源 沉积环境 储集层特征 临兴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临兴地区致密砂岩储层岩石力学参数和地应力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张兵 冯兴强 +4 位作者 米洪刚 张海峰 史浩 苏羽 吴林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1-59,共9页
地质力学分析在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临兴地区下石盒子组储层地应力研究相对滞后。在岩石力学实验和阵列声波测井分析基础上,对临兴地区下石盒子组储层致密砂岩岩石力学参数和地应力开展评价。结果表明:①临兴地区下石盒... 地质力学分析在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临兴地区下石盒子组储层地应力研究相对滞后。在岩石力学实验和阵列声波测井分析基础上,对临兴地区下石盒子组储层致密砂岩岩石力学参数和地应力开展评价。结果表明:①临兴地区下石盒子组静态杨氏模量14.7~37.1 GPa,静态泊松比0.207~0.294,致密砂岩动静态岩石力学参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Ⅰ类、Ⅱ类到Ⅲ类储层,杨氏模量和泊松比明显增大;②临兴地区下石盒子组最大水平主应力43~94 MPa,最小水平主应力在4~27 MPa,Ⅰ类、Ⅱ类到Ⅲ类储层,致密砂岩最大和最小水平主应力明显增大。本研究成果可为临兴地区滚动勘探开发提供基础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临兴地区 致密砂岩 岩石力学参数 地应力 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砂岩储层束缚水饱和度影响因素——以鄂尔多斯盆地临兴地区为例 被引量:12
4
作者 吴蒙 秦勇 +5 位作者 申建 宋党育 王晓青 张谷春 李国璋 朱士飞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8-79,共12页
为了有效指导储层描述、评价及产能预测,为致密砂岩油气勘探和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以鄂尔多斯盆地临兴地区致密砂岩储层为例,利用铸体薄片、X射线衍射、核磁共振、高压压汞、气水相渗及扫描电镜等实验,分析了致密砂岩中束缚水饱和度的影... 为了有效指导储层描述、评价及产能预测,为致密砂岩油气勘探和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以鄂尔多斯盆地临兴地区致密砂岩储层为例,利用铸体薄片、X射线衍射、核磁共振、高压压汞、气水相渗及扫描电镜等实验,分析了致密砂岩中束缚水饱和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致密砂岩束缚水饱和度为34.77%~83.78%,平均值为63.86%,T_(2)谱截止值(T_(2cutoff))为3.86~65.60 ms,平均值为20.96 ms;致密砂岩束缚水饱和度受储层物性、润湿性、敏感性、黏土矿物类型、质量分数和粒径共同作用;致密砂岩粒径越细,黏土矿物质量分数越高,岩石亲水性越强,岩石比表面积和水膜厚度越大,则毛细管束缚水和薄膜束缚水越高;水敏和盐敏是造成致密储层渗透率改变的主要因素;致密砂岩发育残余粒间孔、粒间溶蚀孔、粒内溶蚀孔、晶间孔和微裂缝;充填于孔隙中黏土矿物的类型、形态存在差异,致使致密砂岩储层的孔隙结构复杂,微观非均质性强,束缚水饱和度变化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临兴地区 致密砂岩 束缚水 润湿性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临兴地区太原组页岩孔隙结构及分形特征 被引量:7
5
作者 吴泓辰 何金先 +3 位作者 张晓丽 任泽强 周逃涛 王爱宽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49-554,共6页
通过有机地球化学、X射线衍射等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临兴地区太原组页岩的物质组成特征进行了研究,利用高压压汞法探讨了页岩孔径分布特征,并利用分形理论对压汞数据进行了分析,以探讨页岩孔隙非均质性。结果表明,研究区页岩有机碳含量... 通过有机地球化学、X射线衍射等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临兴地区太原组页岩的物质组成特征进行了研究,利用高压压汞法探讨了页岩孔径分布特征,并利用分形理论对压汞数据进行了分析,以探讨页岩孔隙非均质性。结果表明,研究区页岩有机碳含量为1.59%~22.58%,平均为2.77%;脆性矿物含量为21.92%~74.45%,平均为44.55%;黏土矿物含量为19.43%~78.08%,平均为52.70%.根据压汞测试结果,部分页岩样品孔径具有"双峰式"的分布特点,较大的主峰对应微米级裂隙,较小的主峰对应大孔与介孔,而部分页岩样品孔径仅有裂隙对应的主峰。根据拟合结果,孔隙的分形维数可分为两段,第一段对应微米级裂隙,其分形维数为2.326 2~2.610 3;第二段对应大孔和介孔等纳米级孔隙,其分形维数为2.704 1~3.697 1.太原组页岩中,较小的纳米级孔隙是吸附态气体的主要储集空间,而较大的微米级裂隙主要作为游离态气体的储集空间及渗流通道。黏土矿物含量高而脆性矿物含量较低的页岩样品分形维数更大,对甲烷有着更强的吸附能力,但同时对压裂改造有着更高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临兴地区 太原组 页岩气 孔隙结构 高压压汞 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临兴地区上古生界致密气成藏特征及物理模拟 被引量:24
6
作者 郑定业 庞雄奇 +5 位作者 姜福杰 刘铁树 邵新荷 李龙龙 呼延钰莹 国芳馨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44-754,共11页
鄂尔多斯盆地临兴地区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藏资源勘探潜力巨大,但是成藏规律及运移方式较为模糊。基于构造、沉积相和砂体展布特征,临兴地区上古生界源-储组合关系可分为源内、近源和远源3种类型。利用岩石热解、热成熟度测定、岩心描述... 鄂尔多斯盆地临兴地区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藏资源勘探潜力巨大,但是成藏规律及运移方式较为模糊。基于构造、沉积相和砂体展布特征,临兴地区上古生界源-储组合关系可分为源内、近源和远源3种类型。利用岩石热解、热成熟度测定、岩心描述、薄片鉴定、扫描电镜观察,物性分析以及地震和测井等资料,对烃源岩、储层、充注动力及断裂的发育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临兴地区发育煤、炭质泥岩和暗色泥岩3套烃源岩,干酪根类型为Ⅲ和Ⅱ2型,有机质丰度较高,普遍进入成熟-高成熟阶段,生气潜力较大;储层岩石类型以成熟度中等的长石岩屑砂岩为主,非均质性强,孔喉类型多样,包括原生粒间孔、溶解粒间孔、溶解粒内孔、晶间孔和微裂缝。物性以低孔-低渗为主,平均孔隙度为6.81%,平均渗透率为0.610×10-3μm2,属于典型致密储层;地层超压普遍发育,气体膨胀力是源内、近源组合成藏的关键动力;断裂十分发育,既可为天然气垂向充注至远源组合提供运移通道,又能改善储层品质,提高天然气横向运移能力。在此基础上,对建立起的成藏模式进行物理模拟实验,发现储层非均质性及断裂的发育是影响气水关系的主要因素,源内组合处于成藏优势区,可作为后期勘探开发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特征 物理模拟 致密气藏 上古生界 临兴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临兴地区上古生界烃源岩特征及其对天然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29
7
作者 宋平 郭明强 +1 位作者 赵靖舟 李军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2-28,共7页
应用测井、录井、岩心等资料确定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临兴地区上古生界烃源岩展布特征,通过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指标对烃源岩进行综合评价,并分析了烃源岩条件对气藏形成与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临兴地区上古生界烃源岩为山西组... 应用测井、录井、岩心等资料确定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临兴地区上古生界烃源岩展布特征,通过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指标对烃源岩进行综合评价,并分析了烃源岩条件对气藏形成与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临兴地区上古生界烃源岩为山西组、太原组和本溪组的煤层及暗色泥岩,其中主力烃源岩为煤层。煤层厚度2. 17~31. 01 m,均值18. 91 m;暗色泥岩厚度16. 93~119. 95 m,均值59. 19 m。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煤的残余有机碳20. 40%~87. 32%,均值62. 15%,暗色泥岩的残余有机碳0. 09%~38. 60%,均值4. 59%;有机质类型以Ⅲ型干酪根为主,含有部分Ⅱ型干酪根;受紫金山岩体侵入的影响,烃源岩成熟度较高,烃源岩镜质体反射率0. 78%~4. 89%,均值1. 23%,主体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临兴地区生气强度(10. 22~44. 86)×108m3/km2,与邻区神木气田(生气强度(8~33)×108m3/km2)相比,临兴地区的气源条件优于神木气田。平面上,临兴地区内煤层厚度> 11 m,生气强度> 11×108m3/km2的区域为工业气流井主要分布区,且在烃源岩条件较好的区域,其含气性也较高;纵向上,天然气垂向运移距离与煤层厚度和生气强度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表现为随煤层厚度、生气强度增大,天然气垂向运移距离更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特征 控藏作用 紫金山 上古生界 临兴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翘板”支点影响下的含煤地层发育特征 被引量:23
8
作者 李勇 汤达祯 +3 位作者 许浩 曲英杰 陶树 蔡佳丽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2期378-382,共5页
通过沉积演化史分析、煤田构造发育规律研究、煤岩物理化学特征分析等手段解剖了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含煤地层沉积差异。临兴地区受北纬38°构造带的影响,在盆地东缘的南北升降变化过程中起"翘板"支点作用。盆地东缘的含煤... 通过沉积演化史分析、煤田构造发育规律研究、煤岩物理化学特征分析等手段解剖了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含煤地层沉积差异。临兴地区受北纬38°构造带的影响,在盆地东缘的南北升降变化过程中起"翘板"支点作用。盆地东缘的含煤地层在该构造带上有明显的厚度变化,太原组的煤层、灰岩层、砂岩层在剖面上呈现分叉、尖灭等特征。通过对临兴地区断层发育情况、地层沉积特征的精细解剖,进一步验证了该构造支点的存在及其对含煤地层沉积演化的影响。随着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更多的地区进行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详细解剖了该"翘板"支点影响下的沉积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 翘板 含煤地层 临兴地区 38°N构造带 沉积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上古生界致密储层含气系统压力演化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勇 朱治同 +2 位作者 吴鹏 申陈州 高计县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68-1581,共14页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上古生界多层系致密气发育,准确认识气藏压力演化过程对深化致密气成藏认识和实现气井高产稳产具有指导意义。综合应用钻测井资料和岩心流体包裹体测试,结合盆地埋藏史和热演化史模拟,揭示了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上古生界...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上古生界多层系致密气发育,准确认识气藏压力演化过程对深化致密气成藏认识和实现气井高产稳产具有指导意义。综合应用钻测井资料和岩心流体包裹体测试,结合盆地埋藏史和热演化史模拟,揭示了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上古生界含气系统压力演化。结果显示,研究区自下而上发育欠压、略微欠压和常压系统。均一温度和盐度总体上连续分布,反映了油气连续充注过程。太原组、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均一温度和盐度正相关,反映近源生烃后快速充注;上石盒子组和石千峰组均一温度和盐度负相关,受流体远距离运移充注和紫金山构造热事件作用下的气藏再平衡影响。研究区在白垩纪中期大量生烃,形成了异常高压,储层压力在34.89~38.26 MPa。后期地层抬升造成储层压力降低,其中地层降温贡献了50.31%~57.85%;天然气膨胀引起的气体运移贡献了28.25%~41.95%,且以上部地层降低为主;孔隙反弹贡献了0.37%~0.79%。相关成果系统揭示了上古生界致密气藏压力系统演化及现今气藏压力成因,对于认识鄂尔多斯盆地和类似盆地致密气富集成藏规律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压力系统 致密气 上古生界 临兴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兴地区深部煤储层煤体结构定量表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高向东 周世豪 +5 位作者 郭慧 孙昊 张明达 骆潮威 王延斌 吴翔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7-157,共11页
煤体结构的定量表征是煤储层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为精细刻画煤体结构的空间分布,查明其差异分布的主控因素,通过煤岩取心观测,借助地质强度因子对煤体结构进行定量表征,结合不同煤体结构的测井响应,构建了基于测井曲线的煤体结构量化... 煤体结构的定量表征是煤储层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为精细刻画煤体结构的空间分布,查明其差异分布的主控因素,通过煤岩取心观测,借助地质强度因子对煤体结构进行定量表征,结合不同煤体结构的测井响应,构建了基于测井曲线的煤体结构量化表征模型,预测了煤体结构的空间分布,探讨了沉积、构造、地应力、微观力学性能对煤体结构的影响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密度、伽马、声波、井径测井对煤体结构响应灵敏,利用测井多元回归法可以显著提高煤体结构的判识精度。研究区煤体结构以原生-碎裂结构为主,其次为碎裂结构,发育少量的原生结构和碎裂-碎粒结构。整个研究区的煤体结构分布可以归纳为四大类七个小分区。发育在潮道、砂坪、泥坪、三角洲平原、潟湖环境中的煤层,其厚度逐渐变大,但煤体结构与煤层厚度没有明显的关系。然而,灰分含量与煤体结构的完整性呈正相关,研究不同沉积环境中灰分的变化规律是揭示沉积环境对煤体结构控制特征的关键。煤储层变形程度越大,煤体结构越破碎。原生结构煤、原生-碎裂结构煤、碎裂结构煤的平均构造曲率分别为8.4×10^(-6)、18.7×10^(-6)、25.7×10^(-6)m^(-1)。断层发育区,煤体结构以碎裂结构为主。随着埋深增大,原位地应力增大,煤体结构完整性增强,地应力状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化煤体结构。在浅部伸张-压缩过渡带以碎裂-碎粒结构为主;在深部压缩状态以原生-碎裂结构为主;在深部压缩-伸张过渡带碎裂结构的比例有所增加。煤岩微观力学性能受控于煤基质组分和显微孔隙结构。煤岩无机组分力学强度高于有机组分,且无机组分孔隙孔径比有机组分孔隙孔径小,则无机组分含量越高,煤岩力学强度越高,煤体结构越完整。该研究成果为煤层钻井施工、压裂改造、储层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临兴地区 深部煤储层 煤体结构 定量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兴地区山西组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24
11
作者 赵达 许浩 +3 位作者 汪雷 汤达祯 孟尚志 李玲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1-58,共8页
鄂尔多斯盆地临兴地区具有巨大的天然气勘探开发潜力,是我国重要的致密砂岩气接替区,但其致密砂岩储层物性较差,储层致密化成因复杂,制约了该区致密砂岩气的产业化发展。根据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阴极发光、铸体薄片、流体包裹体及分... 鄂尔多斯盆地临兴地区具有巨大的天然气勘探开发潜力,是我国重要的致密砂岩气接替区,但其致密砂岩储层物性较差,储层致密化成因复杂,制约了该区致密砂岩气的产业化发展。根据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阴极发光、铸体薄片、流体包裹体及分析化验等资料,对研究区山西组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成因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区砂岩储层岩性主要为岩屑砂岩和次岩屑砂岩,储集空间以剩余原生粒间孔和次生溶蚀孔为主;砂岩储层物性较差,平均孔隙度为5.9%,平均渗透率为0.073 m D,排驱压力和饱和度中值压力均较高,孔喉半径小且分选性较差,孔隙结构参数总体较差。对致密砂岩储层成岩序列的划分表明,该区砂岩储层具有4个世代的黏土充填,多期次的黏土充填使储层逐渐致密化。孔隙度演化定量分析表明,该区储层质量主要受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的影响,早成岩阶段压实作用造成17.1%的孔隙度损失,中成岩阶段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造成22.9%的孔隙度损失,其中,胶结作用中的黏土矿物大量充填孔隙并堵塞喉道,不仅导致原生粒间孔隙变成了微小的晶间孔隙,而且使孔隙表面变得粗糙,迂回度增加,导致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大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储层 储层特征 成因 山西组 临兴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兴地区山西组致密砂岩储层主控因素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赵达 许浩 +3 位作者 汤达祯 孟尚志 李玲 喻廷旭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88-192,共5页
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阴极发光、铸体薄片、流体包裹体和化验资料等分析及观察的基础上,对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临兴地区山西组砂岩储层主要的岩屑砂岩和次岩屑砂岩进行研究,发现该储层储集空间以剩余原生粒间孔和次生溶蚀孔隙为主、储... 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阴极发光、铸体薄片、流体包裹体和化验资料等分析及观察的基础上,对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临兴地区山西组砂岩储层主要的岩屑砂岩和次岩屑砂岩进行研究,发现该储层储集空间以剩余原生粒间孔和次生溶蚀孔隙为主、储层物性较差,储层孔隙度平均为5.9%,渗透率平均为0.073×10-3μm2,排驱压力和饱和度中值压力较高,孔喉半径小且分选性较差,孔隙结构参数总体较差。成岩序列为同生阶段的石英次生加大—第1世代的黏土环边形成、早成岩阶段压实作用—第2世代黏土环边形成、中成岩阶段第一期酸性流体的注入—长石、岩屑、杂基的溶蚀—第3世代黏土环边的形成并充填孔隙—方解石充填孔隙—第二期酸性流体的注入—长石、岩屑、杂基、方解石发生溶蚀—第4世代自生伊利石、绿泥石充填孔隙。储层质量主要受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影响,有利储层主要集中在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临兴地区 山西组 致密储层 储层特征 主控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兴地区深部煤储层地应力场及其对压裂缝形态的控制 被引量:24
13
作者 高向东 孙昊 +2 位作者 王延斌 倪小明 邓泽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40-150,共11页
地应力是煤储层压裂改造的关键控制因素。基于电成像测井和水力压裂数据,结合Abaqus软件模拟,查明了研究区深部煤储层地应力空间展布规律,探讨了地应力对压裂裂缝延展的影响。结果表明,临兴地区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近似呈EW向。地应力的... 地应力是煤储层压裂改造的关键控制因素。基于电成像测井和水力压裂数据,结合Abaqus软件模拟,查明了研究区深部煤储层地应力空间展布规律,探讨了地应力对压裂裂缝延展的影响。结果表明,临兴地区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近似呈EW向。地应力的垂向分布具有明显分带性,存在1200 m和2000 m两个临界转换深度。1200 m以浅,地应力以垂直主应力为主;埋深介于1200~2000 m时,水平主应力占据主导;当埋深超过2000 m时,地应力再次转换为以垂直主应力为主。研究区深部煤储层地应力主要表现为最大水平主应力>垂直应力>最小水平主应力(σ_(hmax)>σ_(V)>σ_(hmin))。地应力的平面分布受埋深和构造2方面控制,埋深导致地应力整体呈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的特征;褶皱和断层使得研究区北部地应力呈条带状分布,背斜核部水平地应力较大,向斜核部及断层发育区水平地应力较小。研究区地应力组合特征决定了煤储层压裂裂缝以垂直裂缝为主,局部容易形成一些复杂缝。在天然裂隙存在的情况下,水平主应力差小于3 MPa时,压裂裂缝沿天然裂隙扩展;当水平主应力差超过6 MPa时,压裂裂缝沿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扩展;当水平主应力差超过10 MPa时,压裂裂缝基本为沿最大主应力方向的单缝。压裂实例分析表明,压裂裂缝的延伸方向和扩展特征受地应力控制明显。该研究成果以期为深部煤储层的压裂改造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临兴地区深部煤储层 地应力 水力压裂 电成像测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兴地区深部煤岩力学性质及其对煤储层压裂的影响 被引量:19
14
作者 高向东 王延斌 +2 位作者 倪小明 陶传奇 赵石虎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912-921,共10页
煤、岩力学性质是影响煤储层压裂改造效果的关键因素。基于煤的原位条件的全应力-应变试验、煤和顶底板围岩的单轴和三轴力学参数统计,结合FracproPT压裂模拟软件,揭示了深部煤储层原位力学性质,查明了研究区煤、岩组合特征及力学性质差... 煤、岩力学性质是影响煤储层压裂改造效果的关键因素。基于煤的原位条件的全应力-应变试验、煤和顶底板围岩的单轴和三轴力学参数统计,结合FracproPT压裂模拟软件,揭示了深部煤储层原位力学性质,查明了研究区煤、岩组合特征及力学性质差异,探讨了煤、岩力学性质对深部煤储层压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增加,煤的弹性减弱,塑性增强,力学强度呈减弱趋势。温度对煤力学性质的影响很小,对于煤整体的力学强度而言,这种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应力增强了煤岩弹性性能和力学强度,且影响显著,在不同的应力范围内其影响特征不同。在弹性变形阶段,随着有效围压的增大,煤的弹性模量增大,泊松比减小,但是在不同围压条件下,弹性模量和泊松比随应力的变化显示出不同的特征。当有效围压为20 MPa时,随着轴向应力的增大,煤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先快速增大后逐渐恒定。当有效围压为10 MPa时,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在轴向应力加载初期也呈快速增大趋势,但泊松比在轴向应力为10 MPa附近经历短暂的稳定后继续增大。当有效围压为30 MPa时,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开始就是一个相对恒定的值,缺少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的上升段。在塑性变形阶段,随着有效围压的增大,塑性变形发生时对应的应力和应变值增大,且屈服点更加显现,表明随着有效围压的增大,煤的塑性变形延迟出现。在残余强度阶段,随着有效围压的增大,煤的残余强度也有所提高。研究区煤层与顶底板存在7种组合类型,以泥岩-煤-泥岩为主,细砂岩-煤-细砂岩次之,力学性能按照煤、炭质泥岩、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细砂岩、中砂岩的顺序增强。煤岩弹性模量越大,压裂容易形成高、窄、短缝;煤、岩弹性模量差越大,压裂容易形成矮、长、宽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临兴地区 深部煤储层 力学性质 煤储层压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兴地区致密气“多层系准连续”成藏模式与大气田勘探实践 被引量:34
15
作者 杜佳 朱光辉 +5 位作者 吴洛菲 张政和 高计县 喻玉洁 马遵敬 张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8-71,共14页
2013年底,在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部晋西挠褶带的临兴地区石炭—二叠系探获了一口高产气井,此后又陆续发现了一批高产气井。为了给该区上古生界天然气资源评价提供支撑,基于地质背景调查、构造演化解剖、钻井地质分析以及大量的岩心取样... 2013年底,在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部晋西挠褶带的临兴地区石炭—二叠系探获了一口高产气井,此后又陆续发现了一批高产气井。为了给该区上古生界天然气资源评价提供支撑,基于地质背景调查、构造演化解剖、钻井地质分析以及大量的岩心取样及实验分析等手段,对该区致密砂岩气的成藏条件、富集规律、成藏模式等开展了研究和勘探开发实践,并于2020年底探明了临兴千亿立方米大气田。研究结果表明:①该区上古生界烃源岩主要为海陆过渡环境沉积的含煤层系,具有有机质丰度高、厚度及分布面积较大的特点;②储集体以多期摆动、往返迁移的水上或水下分流河道沉积为主,砂体纵向叠置、平面复合连片,次生溶孔发育,泥质岩盖层纵横向广泛分布;③上古生界储层在中侏罗世时期发生普遍的致密化,上石炭统本溪组及下二叠统太原组大量的煤系烃源岩在晚侏罗世开始规模排烃,在源内储层聚集富集以后,在逐次扩散到近源的中二叠统下石盒子组致密砂岩中,其顶部受石盒子组中部区域性大盖层遮挡,进而形成源内及近源成藏体系;④紫金山于早白垩世侵入上古生界地层中,形成大量贯通的断裂体系,石盒子组中部区域性盖层遭受明显破坏,源内与近源天然气沿断裂向中二叠统上石盒子组、上二叠统石千峰组运移,形成远源成藏体系;⑤生储盖组合有效搭配,共同为临兴大气田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结论认为,临兴气田具有充足的气源条件,优质砂岩与泥岩互层的“三明治”岩性组合,良好的断层、裂缝输导体系,三者共同作用形成了“多层系准连续”的致密气成藏模式;该成果为中海油实现陆上油气储量与产量突破提供了现实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 临兴地区 致密砂岩气 上古生界 天然气成藏模式 大气田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兴地区致密砂岩气藏形成机理与成藏模式 被引量:8
16
作者 林玉祥 余志勇 刘冬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10-221,共12页
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临兴地区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成藏机理与成藏模式为研究目标,通过测井资料解释、流体包裹体测定和古流体压力恢复等方法,总结了气藏类型与分布特征,分析了其成藏期次、运移动力和输导体系,阐明了形成机理与成藏模式。... 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临兴地区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成藏机理与成藏模式为研究目标,通过测井资料解释、流体包裹体测定和古流体压力恢复等方法,总结了气藏类型与分布特征,分析了其成藏期次、运移动力和输导体系,阐明了形成机理与成藏模式。研究表明,临兴地区上古生界主要含气层位为太原组、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气藏分布受生储盖组合、构造部位和储层物性控制。临兴地区上古生界主要有2期成藏,中侏罗世为第1期,天然气以CO2为主、含少量气态烃,储层中流体剩余压力较低,裂缝多未切穿石英颗粒,天然气运移速率较低,汇聚成藏规模小;早白垩世为第2期成藏,天然气以甲烷为主、含少量重烃和液态烃,储层中剩余压力较高,裂缝普遍发育并切穿石英颗粒,与断层结合形成了三维网状输导空间网络,流体运移速率大,运移距离长,汇聚面积大,形成了一系列大型气藏,是临兴地区上古生界最主要的成藏期。靠近紫金山岩体的地层,在晚侏罗世到早白垩世期间遭受高压流体的侵入,形成一个以岩体为中心向外逐渐减弱的成藏作用带。临兴地区致密砂岩天然气成藏模式可总结为:“两期成藏、晚期为主;早期非烃,晚期甲烷;超压为主、浮力次之;孔缝为主、断裂为辅;岩性占优、构造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机理与模式 成藏期次 成藏动力 致密砂岩气藏 上古生界 临兴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兴地区砂岩含气特征及其主控因素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夏 林玉祥 +2 位作者 赵承锦 邢永生 舒永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1-118,共8页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临兴地区致密砂岩气资源丰富。为了明确该区砂岩含气量的主要控制因素,针对砂岩孔隙度、含气饱和度、砂岩埋深、盖层排替压力、泥质含量、储层压力等6个影响因素,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临兴地区砂...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临兴地区致密砂岩气资源丰富。为了明确该区砂岩含气量的主要控制因素,针对砂岩孔隙度、含气饱和度、砂岩埋深、盖层排替压力、泥质含量、储层压力等6个影响因素,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临兴地区砂岩含气量影响因素与含气量之间的关联度变化在0.245 2~0.788 8,表明上述影响因素对含气量均有一定程度影响;其中砂岩孔隙度与含气量之间的关联度最大(0.788 8),其次为含气饱和度(关联度0.577 9),表明该区砂岩含气量主要受砂岩孔隙度和砂岩含气饱和度的影响。据此优选出3个天然气成藏有利区:赵家坪乡LX4-LX7井区、圪垯上乡LX2-LX8以西区域和兔坂镇LX1-TB05周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控因素 少岩含气量 灰色关联分析 临兴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气充注聚集机理及数理模型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能武 卢双舫 +11 位作者 张鹏飞 林子智 肖佃师 陆加敏 朱映康 刘彦成 林利明 王民 姜新雨 刘阳 王子轶 李文镖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33-1244,共12页
致密气的气-水分布和产出非均质性虽已从实验和地质观察角度总结了相应认识规律,但一直缺少定量的数理模型揭示其聚集机理。从驱替-核磁物理模拟、考虑物质平衡和力学平衡的数值模拟以及实际地质观察3方面论证致密气充注聚集机理,结果... 致密气的气-水分布和产出非均质性虽已从实验和地质观察角度总结了相应认识规律,但一直缺少定量的数理模型揭示其聚集机理。从驱替-核磁物理模拟、考虑物质平衡和力学平衡的数值模拟以及实际地质观察3方面论证致密气充注聚集机理,结果显示致密气充注聚集时会在源-储界面附近优先形成含气饱和度稳定带,气源不足时,从源-储界面起,依次形成含气饱和度降低带和未充注带。源岩条件越好,排气量越多、超压越大,致密储集层含气饱和度稳定带和降低带越厚,整体含气饱和度越高;源岩条件有限时,致密储集层条件越好,孔渗越高、孔喉越大,含气饱和度稳定带和降低带厚度越薄,但含气饱和度高。致密气“甜点”有利层段发育在靠近源岩的优质储集层中,对应含气饱和度稳定带。基于数理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很好地吻合了驱替-核磁物理模拟结果,并合理解释了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深层和鄂尔多斯盆地临兴—皇甫致密气区的气-水分布和产出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气 充注聚集机理 数理模型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 鄂尔多斯盆地临兴—皇甫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