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深层煤岩气成藏特征及含气性规律研究
1
作者 张荣军 张喆 +6 位作者 白亚萍 窦雨刚 屈乐 钟新宇 孙健 苗芷芃 陈朝兵 《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1-188,共8页
为系统探究鄂尔多斯盆地东部深层煤岩储层特性与煤岩气富集规律,文章从地质、煤质、煤体结构、地化特征、孔隙结构和含气性等方面开展了深部煤岩成藏特征和含气性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盆地东部煤层的埋深呈“南北分带、西深东浅”的分布... 为系统探究鄂尔多斯盆地东部深层煤岩储层特性与煤岩气富集规律,文章从地质、煤质、煤体结构、地化特征、孔隙结构和含气性等方面开展了深部煤岩成藏特征和含气性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盆地东部煤层的埋深呈“南北分带、西深东浅”的分布格局。其自上而下发育有10余套煤岩,以山西组5#和本溪组8#为主力煤层,分别形成于陆相泥炭沼泽环境以及受海水影响的泥炭沼泽环境。研究区煤层自西向东由暗淡型煤逐渐向光亮型煤过渡,本溪组光亮型煤占比高达75.3%;煤岩孔隙以胞腔孔、气泡孔、割理缝为主,深层煤岩储层以原生结构煤体为主且连续完整性较好,裂隙发育特征明显,平均基质渗透率为0.339×10^(-3)μm^(2),为煤储层游离气和吸附气的共同赋存提供了条件;储层以介孔发育为主,其体积增量占比为42.94%,并且与微孔显示出较好的延续性,两者的比表面积贡献率达74.41%;实验表明储层压力对煤岩吸附特性的影响的提升不明显,主要取决于温度;煤储层具有“高饱和度,高游离气”的双高特征,平均含气饱和度为125.04%,深部煤岩气游离气占比为27.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煤岩气 成藏特征 储层特征 煤岩含气性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石炭统铝土岩系储集层特征及形成模式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勇 王壮森 +2 位作者 邵龙义 弓嘉勋 吴鹏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47,共9页
基于岩心观察、岩石薄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低温气体吸附和等温吸附等实验,分析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石炭统铝土岩系岩性和孔隙特征,以揭示铝土岩系储集层形成演化过程。研究表明:(1)提出以铝的氢氧化物、铁矿物和黏土矿物三单元的... 基于岩心观察、岩石薄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低温气体吸附和等温吸附等实验,分析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石炭统铝土岩系岩性和孔隙特征,以揭示铝土岩系储集层形成演化过程。研究表明:(1)提出以铝的氢氧化物、铁矿物和黏土矿物三单元的铝土岩系岩石学命名分类方案;(2)铝质泥岩产状主要为致密块状和碎屑状,(泥质)铝土岩多呈致密块状、豆状、鲕状、多孔土状和碎屑状,溶蚀孔、晶间孔和微裂缝是主要储气空间,孔隙度一般小于10%,以介孔为主;(3)华北地区铝土岩系纵向上总体上可分为5段,即铁岩(山西式铁矿,A段)、铝质泥岩(B段)、铝土岩(C段)、铝质泥岩(含碎屑)(D段)和暗色泥岩-煤岩段(E段);(4)在岩溶平台、缓坡和洼地分别发育潜穴/漏斗状、透镜状、层状/块状铝土岩沉积,岩溶平台及缓坡处有利于地表水淋滤,岩溶改造作用强,孔隙发育,储集层厚度大且物性好,但连贯性差,低洼处物性较差但储集层相对连续稳定。铝土岩天然气富集受源岩-储集层-裂缝综合控制,相关认识可为该层段和类似铝土岩系天然气勘探开发提供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 上石炭统 铝土岩系 储集层特征 形成模式 天然气成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奥陶系古岩溶型碳酸盐岩致密储层特征、形成机理与天然气富集潜力 被引量:27
3
作者 王国亭 程立华 +4 位作者 孟德伟 朱玉杰 孙建伟 黄锦袖 彭艳霞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85-695,共11页
目前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古岩溶型碳酸盐岩储层的研究相对薄弱,因此开展奥陶系古岩溶型储层形成机理与天然气富集潜力研究可为天然气储量的发现和开发前景评价奠定基础。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奥陶系岩溶储层特征、形成控制因素、天然气... 目前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古岩溶型碳酸盐岩储层的研究相对薄弱,因此开展奥陶系古岩溶型储层形成机理与天然气富集潜力研究可为天然气储量的发现和开发前景评价奠定基础。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奥陶系岩溶储层特征、形成控制因素、天然气富集主控因素与富集潜力的评价分析,认为盆地东部碳酸盐岩风化壳储层较为发育,气源供给充足,源-运-储配置关系良好,具备天然气规模富集的条件。鄂尔多斯盆地盆地东部岩溶储层总体表现为低孔与致密的特征,将孔隙度为3%、渗透率为0.05×10^(-3)μm^2确定为储层物性下限标准;将孔隙直径为30μm、喉道直径为5μm界定为储层孔、喉尺度下限标准。有利沉积微岩相、有效岩溶作用和综合成岩作用等共同影响储层形成,半充填型硬石膏结核云岩为最重要的储层类型。研究认为天然气富集主控因素包括:(1)有效储层发育是天然气富集的基础物质条件;(2)良好的源-运-储配置关系是天然气富集的关键。总体而言,盆地东部下古碳酸盐岩岩溶储层具备较大的勘探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性下限 天然气富集 古岩溶储层 奥陶系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米探1井奥陶系马四段天然气勘探新发现及勘探方向 被引量:47
4
作者 付金华 于洲 +4 位作者 李程善 王维斌 黄正良 吴兴宁 王少依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7-27,共11页
近期,鄂尔多斯盆地米探1井在奥陶系马家沟组四段(以下简称马四段)取得了天然气勘探新发现,展示了该盆地东部马四段具有良好的天然气勘探前景,然而,该区马四段天然气成藏条件研究十分薄弱,制约了该区下一步天然气的勘探部署。为此,基于米... 近期,鄂尔多斯盆地米探1井在奥陶系马家沟组四段(以下简称马四段)取得了天然气勘探新发现,展示了该盆地东部马四段具有良好的天然气勘探前景,然而,该区马四段天然气成藏条件研究十分薄弱,制约了该区下一步天然气的勘探部署。为此,基于米探1井马四段钻探新成果,综合野外露头、地震、测井、岩心、微观薄片、储层物性分析和地球化学分析等资料,系统研究了天然气成藏条件,建立了马四段天然气成藏模式,并预测了天然气勘探有利区带。研究结果表明:①鄂尔多斯盆地东部马四段天然气藏为自生自储油型气藏,烃源岩分布于桃利庙坳陷和米脂坳陷中的马三段—马一段海相地层;②该区马四段沿横山隆起、米脂坳陷中凸起带发育台内滩、台内丘相储层,其中台内滩相储层岩性为砂(砾)屑白云岩和粉—细晶白云岩,储集空间主要为粒间孔、晶间(溶)孔和微裂缝,平均孔隙度为4.95%,台内丘相储层岩性主要为微生物白云岩、斑状粉晶白云岩、斑状灰质粉晶白云岩和斑状白云质石灰岩,储集空间类型有晶间(溶)孔和微裂缝,平均孔隙度为2.47%;③断裂和微裂缝是马三段—马一段海相气源向马四段运移的通道;④马四段发育岩性圈闭和构造—岩性圈闭,其内部及上部地层中发育多套石灰岩和石膏盐岩盖层,为天然气聚集提供了有利的场所和遮挡条件。结论认为,鄂尔多斯盆地东部马四段天然气成藏条件良好,是未来天然气勘探的重点接替领域,其中榆林—靖边地区的台内滩和神木—米脂地区的台内丘为天然气勘探有利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 米探1井 奥陶系 马家沟组四段 天然气勘探新发现 天然气成藏条件 勘探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二叠系山西组页岩气成藏条件与有利区筛选 被引量:23
5
作者 兰朝利 郭伟 +1 位作者 王奇 张欣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7-188,共12页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榆106井区山西组页岩沉积在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间沼泽、天然堤、决口扇远端与洼地环境。根据有机地球化学、物性、含气性、岩性实验分析,结合钻井、录井、测井资料与沉积相研究,开展了该区山西组页岩气成藏条件与有利...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榆106井区山西组页岩沉积在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间沼泽、天然堤、决口扇远端与洼地环境。根据有机地球化学、物性、含气性、岩性实验分析,结合钻井、录井、测井资料与沉积相研究,开展了该区山西组页岩气成藏条件与有利区分布研究。山西组页岩有机碳含量较高,山二段平均5.28%,山一段平均3.02%,有机质类型以Ⅱ_2、Ⅲ型干酪根为主,有机质成熟度较高,R_o平均1.89%,生气条件优越。页岩孔隙度平均1.7%,渗透率平均0.0415×10^(-3)μm^2,平均含气量0.64 m^3/t,页岩单层厚度小,垂向上普遍与致密砂岩、煤层组成互层,累计厚度较大(平均达75 m),页岩渗透性较好而储集性能稍差。页岩脆性矿物含量平均49.9%,黏土矿物含量平均50.1%,黏土矿物含量较高,资源丰度普遍较低,但是页岩埋深小于3000 m,试气产能较高(0.64×10~4m^3/d),商业开发潜力较好。山二段有机质含量比山一段更高,含气性比山一段更好。主要基于页岩厚度与沉积相展布预测的山二段页岩气有利区呈北东向、南北向条带状展布,受分流河道间沼泽微相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成藏条件 有利区筛选 山西组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碎屑岩储层特征 被引量:27
6
作者 于忠平 贾亚妮 +1 位作者 姬红 陈调胜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7-30,共4页
为了说明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碎屑岩储层特征 ,对其岩性特征、储集空间类型、物性特征几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上古生界碎屑岩储层广泛发育 ,共发育千5、盒3 、盒7、盒8、山1、山2 、本1段 7个储层段 ,在浅层千5、盒3 段... 为了说明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碎屑岩储层特征 ,对其岩性特征、储集空间类型、物性特征几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上古生界碎屑岩储层广泛发育 ,共发育千5、盒3 、盒7、盒8、山1、山2 、本1段 7个储层段 ,在浅层千5、盒3 段见到中孔高渗储层发育区 ,物性较好 ,但分布局限。岩性以岩屑砂岩为主 ;孔隙类型主要为粒间溶孔和晶间孔 ;对孔隙形成具建设性的成岩作用是溶蚀作用。物性总体上低孔低渗。将储层分为四类 ,Ⅰ、Ⅱ类较好 ,Ⅲ、Ⅳ类较差。评价出神木—佳县、起鸡哈浪—大河塔—余兴庄区块为储层有利发育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 上古生界 碎屑岩 储层特征 油气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深部煤层气井压裂工艺及实践 被引量:19
7
作者 王绪性 王杏尊 +2 位作者 郭布民 袁征 冯青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2-95,共4页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深部煤层气(埋深大于1 200m)资源丰富,是下步煤层气勘探、开发的重点。与浅部煤层压裂相比,深部煤层压裂存在诸多挑战(地应力、闭合应力、破裂压力高,岩石力学参数复杂等)。通过对比现有煤层压裂工艺,以鄂尔多斯盆地东...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深部煤层气(埋深大于1 200m)资源丰富,是下步煤层气勘探、开发的重点。与浅部煤层压裂相比,深部煤层压裂存在诸多挑战(地应力、闭合应力、破裂压力高,岩石力学参数复杂等)。通过对比现有煤层压裂工艺,以鄂尔多斯盆地东部深部煤层(埋深约2 000 m)为例,探索了采用油管+循环滑套+封隔器+喇叭口施工管柱和低浓度线性胶压裂液体系对深部煤层进行压裂作业,施工比较顺利,见气快,产气效果比较理想(产气量大于800 m3/d)。通过2口井的现场作业实践,证明了该工艺技术简单、易行、有效,为后续深部煤层气的勘探开发提供可借鉴的工艺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煤层气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 压裂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黏土矿物主控因素分析及研究意义 被引量:9
8
作者 赵小会 文彩霞 +2 位作者 石晓英 刘晓鹏 陈娟萍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34-540,共7页
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等分析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主要含气层系黏土矿物的特征进行分析,盆地东部黏土矿物主要受物源区母岩、沉积相和成岩作用特征等方面影响,不同层系黏土矿物受影响程度不同,其中二叠系石千峰组千五段... 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等分析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主要含气层系黏土矿物的特征进行分析,盆地东部黏土矿物主要受物源区母岩、沉积相和成岩作用特征等方面影响,不同层系黏土矿物受影响程度不同,其中二叠系石千峰组千五段和石盒子组盒八段受物源区母岩和沉积相影响较大,山西组二段和太原组受成岩作用和沉积相影响作用明显;加强对不同层系黏土矿物的特征研究,可明确主要含气层系储层的潜在敏感性,这个初步结论对有针对性地保护储层和储层改造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 黏土矿物 主控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山西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与天然气聚集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彭海艳 刘家铎 +3 位作者 陈洪德 刘文均 叶黎明 龚剑玄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8年第5期519-525,20,共7页
应用Cross基准面旋回原理,通过对野外露头、钻井岩心和测井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二叠系山西组进行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提出山西组有两种不同的沉积体系类型,即早期以海陆过渡相的冲积一三角洲一浅海沉积环境为主,平... 应用Cross基准面旋回原理,通过对野外露头、钻井岩心和测井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二叠系山西组进行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提出山西组有两种不同的沉积体系类型,即早期以海陆过渡相的冲积一三角洲一浅海沉积环境为主,平原上的河流类型以辫状河为主;晚期则以陆相的冲积-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为主,平原上的河流类型以曲流河为主。在层序地层学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层序地层空间展布及其与天然气聚集的关系,指出山西组中的天然气主要储集于各级旋回层序的上升半旋回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 山西组 基准面旋回 层序界面 天然气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地区太原组储层黏土矿物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8
10
作者 覃小丽 李荣西 +1 位作者 席胜利 李鑫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9-57,共9页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地区太原组储层为典型的致密砂岩储层,其黏土矿物含量高,对储层评价和天然气勘探均具有重要影响。在岩相学和地球化学分析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储层黏土矿物特征及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太原组储层黏土矿物主要...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地区太原组储层为典型的致密砂岩储层,其黏土矿物含量高,对储层评价和天然气勘探均具有重要影响。在岩相学和地球化学分析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储层黏土矿物特征及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太原组储层黏土矿物主要为伊利石和高岭石,二者均表现出蚀变成因特征;伊利石具有高Al_2O_3和K_2O含量及低FeO和MgO含量的特征,高岭石的Al_2O_3含量明显高于典型高岭石的Al_2O_3含量;伊利石和高岭石Sr/Ba值均小于1,都表现为LREE富集、HREE亏损,REE配分模式表现为"右倾型",具有一定的δEu和δCe异常特征。岩相学产状及其地球化学成分研究表明,伊利石和高岭石均为热水蚀变形成的自生黏土矿物。结合上古生界构造埋藏史和自生成岩矿物序列分析认为,热水蚀变成岩作用源于早白垩世鄂尔多斯盆地发生的热异常事件;煤系烃源岩热演化所形成的含烃流体进入太原组储层砂岩,引发热水蚀变作用,形成大量伊利石和高岭石等自生矿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利石 高岭石 自生黏土矿物 热水蚀变 太原组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山西组山2段胶结物特征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郭鹏戈 屈红军 +3 位作者 杨欢 田夏荷 董文武 陈雅晖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1-57,共7页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山西组山2段是天然气勘探的重点层位,山西组山2段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胶结物是影响非均质性的主要因素,因此开展山2段胶结物特征及其对储层物性影响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荧光薄片、阴极发光和...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山西组山2段是天然气勘探的重点层位,山西组山2段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胶结物是影响非均质性的主要因素,因此开展山2段胶结物特征及其对储层物性影响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荧光薄片、阴极发光和X衍射黏土矿物分析等测试手段对山西组山2段胶结物特征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山2段储层胶结物主要为伊利石、碳酸盐胶结物、硅质胶结物、高岭石;通过对胶结物特征和与储层物性的关系研究,发现高岭石和少量的硅质胶结物是储层物性的有利因素,伊利石、碳酸盐胶结物及较多含量的硅质胶结物使储层致密化,对储层孔隙发育不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 山西组山2段 胶结物 储层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碳酸盐岩储层微观结构特征及发育影响因素——以鄂尔多斯盆地东部马五_(1+2)亚段为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卢子兴 董国栋 +5 位作者 裴文超 吴学强 赵伟波 黄道军 陈娟萍 高星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72-380,388,共10页
为了明确鄂尔多斯盆地东部马五_(1+2)亚段致密碳酸盐岩储层发育有利区,应用铸体薄片鉴定、高压压汞、低温液氮吸附及CT扫描的方法,对研究区马五_(1+2)亚段致密碳酸盐岩储层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储层岩性以含硬石膏结核... 为了明确鄂尔多斯盆地东部马五_(1+2)亚段致密碳酸盐岩储层发育有利区,应用铸体薄片鉴定、高压压汞、低温液氮吸附及CT扫描的方法,对研究区马五_(1+2)亚段致密碳酸盐岩储层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储层岩性以含硬石膏结核白云岩、角砾白云岩(渗流粉砂充填)、砂屑白云岩和细粉晶白云岩为主,其中,含硬石膏结核白云岩为优质储集岩,但其发育程度及规模较有限;角砾白云岩(渗流粉砂充填)储集性能略差,但其分布规模大,更具勘探潜力。主要受沉积环境、成岩作用及不整合3类因素的影响,研究区碳酸盐岩储层与靖边气田相比,角砾化严重,含硬石膏结核白云岩发育厚度明显变小,而且更为致密。结合有利储层的分布特征,优选了榆林—米脂地区为下一步勘探的重点目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碳酸盐岩储层 储层微观结构特征 储层成因 马五_(1+2)亚段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山西组山1段成岩相发育规律及其对物性的控制 被引量:3
13
作者 胡芸冰 屈红军 +1 位作者 杨欢 赵冲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7年第2期7-12,共6页
运用铸体薄片鉴定、扫描电镜、X-衍射及高压压汞等测试方法,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山西组山1段砂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孔隙结构特征、物性特征,划分成岩相类型,分析了各成岩相的分布特征及对储层物性的控制。研究区山1段储层... 运用铸体薄片鉴定、扫描电镜、X-衍射及高压压汞等测试方法,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山西组山1段砂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孔隙结构特征、物性特征,划分成岩相类型,分析了各成岩相的分布特征及对储层物性的控制。研究区山1段储层砂岩填隙物以伊利石、高岭石及硅质为主,孔隙类型以粒内溶孔和粒间溶孔为主;根据研究区成岩作用特征,采用胶结物类型+孔隙类型的复合命名方式将研究区成岩相划分为6种类型,储层物性明显受成岩相控制,高岭石+石英加大粒间溶蚀相物性最好,为储层有利区预测的最有利相带,研究区中西部神6—榆42之间井区水下分流河道主砂带呈南北条带状展布,泥质胶结压实相物性最差,不能形成有效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相 储层物性 山西组山1段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页岩气勘探潜力分析 被引量:45
14
作者 张丽霞 姜呈馥 郭超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3-26,34,共5页
以北美页岩气勘探开发研究经验为基础,对鄂尔多斯盆地东部页岩气资源进行了评价,研究了石炭—二叠系页岩气的成藏条件和页岩气的资源潜力.认为石炭—二叠系烃源岩以暗色泥页岩为主,有机质丰富,厚度稳定,分布面积较大,成熟度较高,为页岩... 以北美页岩气勘探开发研究经验为基础,对鄂尔多斯盆地东部页岩气资源进行了评价,研究了石炭—二叠系页岩气的成藏条件和页岩气的资源潜力.认为石炭—二叠系烃源岩以暗色泥页岩为主,有机质丰富,厚度稳定,分布面积较大,成熟度较高,为页岩气藏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地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 上古生界 页岩气 勘探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煤系页岩气藏特征及勘探方向 被引量:12
15
作者 张培河 刘云亮 贾立龙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4-58,共5页
煤系页岩气是未来非常规天然气的勘探方向。以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为例,对区内上古生界煤系太原组和山西组页岩气成藏的构造条件、储层特征和资源潜力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区内构造简单,泥页岩储层埋藏浅,厚度大,泥页岩有机质演化程度较高... 煤系页岩气是未来非常规天然气的勘探方向。以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为例,对区内上古生界煤系太原组和山西组页岩气成藏的构造条件、储层特征和资源潜力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区内构造简单,泥页岩储层埋藏浅,厚度大,泥页岩有机质演化程度较高,有机碳含量较高,页岩气含量较高,页岩气成藏条件较优越,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有利区位于府谷–神木–临县一带。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煤层发育,煤层气含量较高,局部层段存在砂岩气,页岩气可与煤层气、煤系砂岩气等综合勘查、共同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系页岩气 气藏特征 综合勘查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级堵漏技术在鄂尔多斯盆地东部的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赵宏波 杨松 +3 位作者 陈国飞 李兴宝 王建峰 齐鹏飞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83-592,共10页
为了解决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刘家沟组-石千峰组地层的井漏问题,通过扫描电镜分析岩心样品、X衍射分析岩屑样品和对区域地质资料的研究,发现高含伊利石和绿泥石、低含高岭土和蒙脱石的刚性地层遇水失稳和网状缝发育是引起该区井漏严重和堵... 为了解决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刘家沟组-石千峰组地层的井漏问题,通过扫描电镜分析岩心样品、X衍射分析岩屑样品和对区域地质资料的研究,发现高含伊利石和绿泥石、低含高岭土和蒙脱石的刚性地层遇水失稳和网状缝发育是引起该区井漏严重和堵漏困难的主要原因。从抑制裂缝壁遇水失稳和用含不同直径刚性颗粒的桥塞型复合堵漏剂封堵不同宽度裂缝的思路出发,通过实验室优化和室内模拟实验,形成了分级堵漏剂配方及分级堵漏技术。分级堵漏剂主要成分包含0.4%~0.5%生物凝胶增稠剂、5%~7%钻井液用复合堵漏剂Ⅱ和含刚性颗粒不等的桥塞型复合堵漏剂。通过8口井现场应用表明,分级堵漏技术能够封堵裂缝宽度小于6 mm的裂缝性复杂井漏,堵漏后漏点地层承压高,满足后续钻井施工承压要求,且在堵漏后至完井期间未发生井漏。研究结果表明,分级堵漏技术适合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刘家沟组-石千峰组复杂裂缝性井漏,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 复杂裂缝 井漏 分级堵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神木–佳县区块深部煤层气地质特征及勘探开发潜力 被引量:28
17
作者 李国永 姚艳斌 +5 位作者 王辉 孟令箭 李珮杰 张永超 王建伟 马立民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0-80,共11页
我国深部(以下均指埋深大于2000 m)煤层气资源丰富,勘探开发潜力巨大。与中浅部相比,深部煤层气在富集成藏规律与开发方式方面均具有显著的差异性,急需针对重点区块开展解剖性分析研究。神木–佳县区块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目前尚处... 我国深部(以下均指埋深大于2000 m)煤层气资源丰富,勘探开发潜力巨大。与中浅部相比,深部煤层气在富集成藏规律与开发方式方面均具有显著的差异性,急需针对重点区块开展解剖性分析研究。神木–佳县区块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目前尚处于深部煤层气勘探的起步阶段,深部煤层气富集特征及开发潜力等尚不明确。基于研究区近期实施的地震资料、300余口井的测井资料和4口取心井的参数资料等,系统分析煤储层基础地质特征,总结煤层气富集主控因素与富集规律,类比剖析研究区深部煤层气勘探开发潜力。研究区深8号煤的镜质体反射率介于0.7%~1.8%,大部分区域煤层演化已处于热解生气高峰,区域上煤层净煤厚度高达7~8 m,煤层发育稳定,构造相对简单、水动力封闭性较强、顶底板封盖条件较好,为煤层气大面积连续成藏提供了优越条件,其中佳县南区的煤层气资源条件最好。与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其他区块深部煤层相比,研究区煤层中游离气占比明显更高(15.21%~46.47%),煤层中吸附气主要受吸附压力封存控制,而游离气受毛管力封闭与浮力重力分异双重控制,两种封存机制共同决定了深部煤层含气量的垂向分带与平面分区,以佳县南部为例总结了吸附气吸附压力主控、游离气毛管压力封闭与重力分异耦合控制的典型深部煤层气富集模式。与临兴区块和大宁–吉县区块类比分析结果表明,神木–佳县区块具有较好的煤层气资源基础、储层改造条件和高产潜力,预示了此区块深部煤层气规模化开发的美好前景。此外,大宁–吉县区块深部属典型的高煤阶煤,而神木–佳县深部为中煤阶煤,因此,该研究认识进一步丰富完善了深部煤层气富集理论,对于全国深部煤层气勘探开发实践有重要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层)煤层气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 神木-佳县 深8号煤 煤层气富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裂缝体系特征 被引量:13
18
作者 刘宝宪 张军 +1 位作者 章贵松 周立发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5-38,共4页
野外地质露头观测资料、裂缝测井资料的综合解释及钻井岩心观察描述表明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地区奥陶系裂缝普遍发育。依据现有资料 ,在研究区划分了横山、靖边和安塞三个裂缝发育区 ,裂缝以多期共轭“X”节理 (裂缝 )和高角度斜交裂... 野外地质露头观测资料、裂缝测井资料的综合解释及钻井岩心观察描述表明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地区奥陶系裂缝普遍发育。依据现有资料 ,在研究区划分了横山、靖边和安塞三个裂缝发育区 ,裂缝以多期共轭“X”节理 (裂缝 )和高角度斜交裂缝为特征。不同区块裂缝的发育方向不尽相同 ,可能是多期构造运动的结果。平面上裂缝 (节理 )走向大致可分为近EW向、近SN向、NNW向、NW向、NE向和NNE向等 ,且其中一组共轭“X”节理 (裂缝 )走向具有明显的左旋特征。根据各期应力场特征来看 ,该组裂缝可能是燕山运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 奥陶系 裂缝体系特征 油气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马家沟组四段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13
19
作者 牟春国 许杰 +3 位作者 古永红 贾建鹏 王文雄 谭秀成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80-790,共11页
近期勘探实践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马家沟组四段豹斑状白云岩储层具有良好的勘探开发潜力。为此,基于钻井岩心、岩石薄片和分析化验资料,解析了该层段的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结果表明:(1)马四段储层的储集岩类主要包括豹斑状... 近期勘探实践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马家沟组四段豹斑状白云岩储层具有良好的勘探开发潜力。为此,基于钻井岩心、岩石薄片和分析化验资料,解析了该层段的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结果表明:(1)马四段储层的储集岩类主要包括豹斑状云质灰岩、豹斑状灰质云岩、晶粒云岩和凝块云岩,储集空间类型以晶间(溶)孔为主,含少量格架孔和微裂缝。(2)研究区储集层整体表现为低孔—中低渗孔隙型储层,其中储集性能以豹斑状灰质云岩和晶粒云岩最佳且分布范围广,是区内最优质的储集岩类。而豹斑状云质灰岩发育规模较大,储集性能整体较差,凝块云岩储集性能较好,但发育频率较低。盆地中东部马四段储层发育主要受沉积微相、生物扰动、白云石化作用以及早成岩期岩溶作用综合控制:有利沉积微相是储层发育的物质基础,控制储层平面横向分布;生物扰动作用有利于白云石化作用;白云石化作用是储层形成的关键,有利于储层孔隙的保存;早成岩期岩溶作用对储层质量改善有着重要贡献。马四段有利储层纵向上主要位于高频向上变浅序列的中上部;平面上,主要集中在研究区西侧乌审旗—靖边—志丹一线以及东侧的神木、米脂两个相对独立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特征 主控因素 马家沟组四段 奥陶系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下二叠统山西组2段优质储层主控因素探讨 被引量:13
20
作者 刘锐娥 龙利平 +2 位作者 肖红平 张春林 蔺洁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6-29,共4页
通过对岩心、露头剖面观察、镜下薄片鉴定、物性、电性及含油气性等分析,系统归纳总结了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下二叠统山西组2段优质储层的特征,其具有粗粒、高石英、低杂基、低软岩屑、低长石含量等"一粗一高三低"的特征,孔隙... 通过对岩心、露头剖面观察、镜下薄片鉴定、物性、电性及含油气性等分析,系统归纳总结了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下二叠统山西组2段优质储层的特征,其具有粗粒、高石英、低杂基、低软岩屑、低长石含量等"一粗一高三低"的特征,孔隙类型为以原生粒间孔为主的复合型孔隙,具有良好的储集性.研究认为山2段储层储集性优劣受控于物源分异、沉积体系演化及烃类早期充注.物源分异控制石英砂岩东西分带;沉积体系演化反过来控制优质储层发育;同时,烃类早期充注抑制了石英的次生加大,使大量原生孔隙得以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 山西组2段 优质储层 主控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