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伦春族史诗摩苏昆的研究向度与理论反思
1
作者 王丙珍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5年第1期98-104,共7页
鄂伦春族史诗自20世纪80年代得以全面抢救、搜集、整理、命名、翻译、出版以来,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与争论。鄂伦春语“摩苏昆”相当于鄂温克语“尼玛嘎罕”或“尼玛罕”、赫哲语“伊玛堪”与埃文基语“尼玛堪”,现多解释为“史诗”“... 鄂伦春族史诗自20世纪80年代得以全面抢救、搜集、整理、命名、翻译、出版以来,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与争论。鄂伦春语“摩苏昆”相当于鄂温克语“尼玛嘎罕”或“尼玛罕”、赫哲语“伊玛堪”与埃文基语“尼玛堪”,现多解释为“史诗”“民间文学”“说唱文学”“说唱艺术”“说唱故事”“曲艺”“民间音乐”等。在口头史诗传承发展的新时代,对鄂伦春族史诗进行理论反思,可将其科学命名为“尼玛罕”,其研究归属于口头史诗学的学科范畴,以“莫日根”和“蟒蜺”为常见的审美意象,承载着史诗式记忆、地方知识、诗性智慧、文化认同、生态理念和民族精神。在史诗传统与史诗式记忆层面,结合语言、主体、生产生活方式、生命共同体和生态审美文化理论建构,其口头史诗活动和原生态审美理想为人类生态文明建设铺就了一条诗性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伦春族史诗 摩苏昆 口头史诗学 史诗传统 史诗式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伦春族图腾元素在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尹博霖 李佳欢 孙秀丽 《文学艺术周刊》 2025年第2期78-81,共4页
中国在处理民族问题时,始终基于国情、立足实际、把握规律,独立自主地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习近平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的民族工作做得是最成功的,不要妄自菲薄。正是由于坚持这条正... 中国在处理民族问题时,始终基于国情、立足实际、把握规律,独立自主地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习近平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的民族工作做得是最成功的,不要妄自菲薄。正是由于坚持这条正确道路,中国的民族工作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其中之一就是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这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决民族问题 鄂伦春族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 中华民族共同体 正确道路 处理民族问题 精神力量 把握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和VOSviewer知识图谱的鄂伦春族兽皮文化研究状况及趋势分析
3
作者 徐菲 赵琴琴 赵志军 《纺织报告》 2024年第12期132-134,共3页
通过对中国知网数据库中近50年关于鄂伦春族兽皮文化相关文献的可视化分析,文章系统梳理和归纳了该领域的研究进展与关键问题,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采用了Cite Space6.2.R4和VOSviewer两款科学知识图谱软件,结合文献计量法和内... 通过对中国知网数据库中近50年关于鄂伦春族兽皮文化相关文献的可视化分析,文章系统梳理和归纳了该领域的研究进展与关键问题,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采用了Cite Space6.2.R4和VOSviewer两款科学知识图谱软件,结合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对发文量、关键词、文献引用和贡献机构等进行了综合分析。该结论为鄂伦春族兽皮文化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和学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te Space VOSviewer 鄂伦春族 兽皮文化 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衍生、存续与主体性丧失的困窘——“非遗后时代”鄂伦春族传统音乐的“三化”现象 被引量:1
4
作者 陈龙 《北方音乐》 2024年第1期62-69,共8页
文章论述当代鄂伦春族传统音乐传承中的“经典化”“舞台化”和“传承人化”这“三化”现象。这种传承方式导致的结果,是一种缺失“主体性”表述的现代存续。而要真正实现其作为一种文化符号的传承,与作为文化资源的创新性发展与转化,... 文章论述当代鄂伦春族传统音乐传承中的“经典化”“舞台化”和“传承人化”这“三化”现象。这种传承方式导致的结果,是一种缺失“主体性”表述的现代存续。而要真正实现其作为一种文化符号的传承,与作为文化资源的创新性发展与转化,应立足于其民族文化之本位,凸显自身内源性特征,在民族文化认同基础上,实现民族音乐文化的衍生、存续与主体性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后时代” 鄂伦春族 民歌 “三化” 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伦春族狍皮服饰纹样的创新设计应用
5
作者 邢润婷 曾慧 《山东纺织科技》 2024年第5期43-46,共4页
文章对鄂伦春族狍皮服饰纹样的种类和形式进行了详细整理和分析,探讨了其文化寓意和艺术特点。通过提取服饰纹样的代表性元素,与现代文化创意相融合进行纹样图案的创新设计,不仅可展现鄂伦春族纹样的独特魅力和现代应用潜力,更有助于坚... 文章对鄂伦春族狍皮服饰纹样的种类和形式进行了详细整理和分析,探讨了其文化寓意和艺术特点。通过提取服饰纹样的代表性元素,与现代文化创意相融合进行纹样图案的创新设计,不仅可展现鄂伦春族纹样的独特魅力和现代应用潜力,更有助于坚定和提升人们对文化的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伦春族 开衩纹样 文创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伦春族神话传说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与实践
6
作者 程璨 陈国盈 《上海包装》 2024年第12期53-55,共3页
鄂伦春族神话传说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很好地丰富视觉传达设计的层次和内容。介绍了鄂伦春族及相关神话,分析了鄂伦春族的艺术创作特点,探讨了鄂伦春族神话传说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与实践,以期为鄂伦春族文化传承与传播作出贡献。
关键词 鄂伦春族 神话传说 视觉传达设计 地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罗斯埃文基族和鄂伦春族和中国鄂伦春族音乐的同异性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关志英 《北方音乐》 2016年第23期15-15,共1页
俄罗斯埃文基族和鄂伦春族音乐是传统的少数民族音乐类型之一,它体现了典型的民族特色和民族文化内涵,鄂伦春族音乐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情,也是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展现。本文通过分析这两种音乐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就其特点展开分析... 俄罗斯埃文基族和鄂伦春族音乐是传统的少数民族音乐类型之一,它体现了典型的民族特色和民族文化内涵,鄂伦春族音乐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情,也是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展现。本文通过分析这两种音乐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就其特点展开分析研究,进一步挖掘其文化内涵,希望能引起更多人关注这两种音乐的民族性特点,从而起到抛砖引玉投石问路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埃文基族和鄂伦春族 中国鄂伦春族音乐 相同之处 不同之处 文化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伦春族成人的体型 被引量:62
8
作者 朱钦 王树勋 +5 位作者 阎桂彬 郑连斌 张福勤 高旭 刘春荣 马佩山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08-212,共5页
目的:了解鄂伦春族成人的体型特征。方法:用Heath-Carter人体测量法对191名(男85,女106)鄂伦春族成人进行体型评定。结果:鄂伦春族的平均体型男性为偏内胚层的中胚层体型(3.3-4.8-2.3),女性为偏中胚层的内胚层体型(5.2-4.0-1.7)。男女... 目的:了解鄂伦春族成人的体型特征。方法:用Heath-Carter人体测量法对191名(男85,女106)鄂伦春族成人进行体型评定。结果:鄂伦春族的平均体型男性为偏内胚层的中胚层体型(3.3-4.8-2.3),女性为偏中胚层的内胚层体型(5.2-4.0-1.7)。男女性的体型存在着显著性差异。40岁以前随着年龄的增长,鄂伦春族男女性均呈内中因子值上升和外因子值下降的趋势。结论:鄂伦春族的平均体型与达翰尔族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伦春族 活体测量 体型特征 HEATH-CARTER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伦春族成人身体围度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邵帅 温有锋 +2 位作者 席焕久 刘学峰 杨小林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16-819,共4页
目的:探讨黑龙江鄂伦春成人身体围度特征.方法:对157名(男75,女82)鄂伦春族成人的12项围度进行了测量,计算了6项围度指数值,比较了性别间的差异性,分析了围度值随年龄变化的规律,并将黑龙江鄂伦春族与我国其他15个人群的6项围度值... 目的:探讨黑龙江鄂伦春成人身体围度特征.方法:对157名(男75,女82)鄂伦春族成人的12项围度进行了测量,计算了6项围度指数值,比较了性别间的差异性,分析了围度值随年龄变化的规律,并将黑龙江鄂伦春族与我国其他15个人群的6项围度值进行了比较和聚类分析.结果:男性的腹围、胸围、吸气胸围、呼气胸围、臀围低于女性,其余均高于女性;女性围度随年龄的变化幅度大于男性,且女性多数围度值在40岁以后呈现下降趋势;男性上、下肢近端部与远端部围度发育较匀称,而女性较粗壮.结论:黑龙江鄂伦春族成人的围度值处于我国西北及北方民族的中上等水平,属于身材较为粗壮魁梧的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围度 成年人 鄂伦春族 围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鄂伦春族成人头面部形态特征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学峰 温有锋 +3 位作者 任甫 席焕久 邵帅 邢瑞仙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0-113,共4页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鄂伦春族成人头面部形态特征.方法: 按照人体测量方法,测量了157名鄂伦春族成人的21项头面部指标,计算了5项头面部指数分型值.结果: 黑龙江鄂伦春族成人头面部主要特征是,除头宽、眼内角宽、容貌上面高、鼻高、上...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鄂伦春族成人头面部形态特征.方法: 按照人体测量方法,测量了157名鄂伦春族成人的21项头面部指标,计算了5项头面部指数分型值.结果: 黑龙江鄂伦春族成人头面部主要特征是,除头宽、眼内角宽、容貌上面高、鼻高、上红唇厚及唇高无差异外,其他各项指标男、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男性以中头型、高头型、狭头型、超狭面型、狭鼻型为主.女性以圆头型、高头型、狭头型、超狭面型、狭鼻型为主.结论: 黑龙江鄂伦春族头面型较内蒙古鄂伦春族狭,这可能是由于生活地域不同,且与当地其他民族通婚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面部 鄂伦春族 形态特征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鄂伦春族容貌特征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洋 温有锋 李文慧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86-989,共4页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鄂伦春族头面部特征。方法:按照人体测量方法,对黑龙江省鄂伦春族168例(男81例,女87例)成人的18项头面部指标进行活体观察,所得数据录入SPSSl6.0软件包,进行频数分析、卡方检验等统计学处理。结果:黑龙江省...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鄂伦春族头面部特征。方法:按照人体测量方法,对黑龙江省鄂伦春族168例(男81例,女87例)成人的18项头面部指标进行活体观察,所得数据录入SPSSl6.0软件包,进行频数分析、卡方检验等统计学处理。结果:黑龙江省鄂伦春族的颧部突出度、鼻根高度、鼻背侧面观、鼻基底方向、眼色和发色均存在性别差异;黑龙江省鄂伦春族成人共同的容貌特征为直型下颌、无上眼睑皱褶及蒙古褶、Ⅱ级眼裂高度、外高型眼裂倾斜度、低型鼻翼高度、水平型鼻孔最大径、低型鼻翼宽、有耳垂、无尖型额头发际、直发。结论:黑龙江省鄂伦春族属蒙古人种北亚类型,具有北方人群的体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伦春族 黑龙江省 活体观察 容貌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乌拉嘎鄂伦春族学校民族文化传承调查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云奔 陈霞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0年第3期11-15,共5页
以黑龙江省乌拉嘎镇鄂伦春民族小学为研究对象,从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民族文化课程设置、民族文化课程校本研究等三个方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后民族小学利用民族文化校本课程进行民族文化传承的现状进行了调查,指出了民族学校在... 以黑龙江省乌拉嘎镇鄂伦春民族小学为研究对象,从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民族文化课程设置、民族文化课程校本研究等三个方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后民族小学利用民族文化校本课程进行民族文化传承的现状进行了调查,指出了民族学校在民族文化传承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困难与迷茫,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伦春族 民族学校 民族文化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鄂伦春族桦树皮艺术的起源及传承探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晓丽 张焱 陶丹丹 《艺术科技》 2016年第11期45-,共1页
黑龙江省鄂伦春族民族的桦皮文化有着久远的历史,桦皮制品也在其生产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桦树皮工艺是传统工艺的发展与创新,是用传统原始的材料进行的新的工艺的再创造,从而赋予了新的内涵,这展示鄂伦春族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的同时,... 黑龙江省鄂伦春族民族的桦皮文化有着久远的历史,桦皮制品也在其生产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桦树皮工艺是传统工艺的发展与创新,是用传统原始的材料进行的新的工艺的再创造,从而赋予了新的内涵,这展示鄂伦春族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的同时,更发扬了的鄂伦春族民族文化。本文从黑龙江省鄂伦春族桦树皮艺术的起源、鄂伦春族桦树皮艺术制作技艺传承人几个方面论述,以鄂伦春族桦树皮艺术本体的现实问题为出发点,以桦树皮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为目的,将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对传承民族文化、追求文化的多样性、避免环境的趋同化,可以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增进民族之间的了解、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 鄂伦春族 桦树皮艺术 起源 制作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伦春族萨满音乐 被引量:11
14
作者 刘桂腾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110-118,共9页
鄂伦春族现有人口为6965,聚居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接壤的大小兴安岭中,即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布特哈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以及黑龙江省呼玛、逊克、爱辉、嘉苗等县。鄂伦春语,属阿尔泰语系满一通古斯语族... 鄂伦春族现有人口为6965,聚居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接壤的大小兴安岭中,即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布特哈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以及黑龙江省呼玛、逊克、爱辉、嘉苗等县。鄂伦春语,属阿尔泰语系满一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无文字,一般通用汉语文。由于长期与汉族、达斡尔等民族杂居,旗内通行汉语、达斡尔语。目前,在托扎敏乡猎民村和乌鲁布铁镇朝阳猎民村及古里乡猎民村鄂伦春语保留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伦春族 音乐文化 萨满 内蒙古自治区 鄂伦春自治旗 中国 黑龙江省 达斡尔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伦春族社会福利制度的历史转型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文祥 吴时辉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5-110,共6页
清初,鄂伦春族在传统的氏族型社会福利之外出现了新生的政府型社会福利。历经民国、伪满到新中国建国初期,氏族型社会福利制度在国家管理等因素的影响下逐渐终结,政府型社会福利逐渐壮大并最终取而代之。同时,政府型社会福利也从清初的&... 清初,鄂伦春族在传统的氏族型社会福利之外出现了新生的政府型社会福利。历经民国、伪满到新中国建国初期,氏族型社会福利制度在国家管理等因素的影响下逐渐终结,政府型社会福利逐渐壮大并最终取而代之。同时,政府型社会福利也从清初的"统治利用型",经过民国的"平等扶助型"萌芽与伪满时期的被废除,于新中国建国初期转换为"平等扶助型"的社会福利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伦春族 社会福利制度 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鄂伦春族传统体育教学中大学生人格魅力的培养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中伟 崔性赫 +3 位作者 关晨涛 姜淑艳 贾德田 罗明飞 《体育科技》 2019年第2期137-138,140,共3页
对鄂伦春族传统体育教学与大学生人格魅力的培养关系问题进行研究,探索鄂伦春族传统体育深邃的育人功能,挖掘蕴含的立德树人特征。认为:大学生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普遍存在人格缺失现象,加强传统体育文化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教... 对鄂伦春族传统体育教学与大学生人格魅力的培养关系问题进行研究,探索鄂伦春族传统体育深邃的育人功能,挖掘蕴含的立德树人特征。认为:大学生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普遍存在人格缺失现象,加强传统体育文化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教育,提升人格修养势在必行,鄂伦春族传统体育的教学目标与素质教育的内涵是完全吻合的,深入开展教学实践活动能让大学生养成勤学、修德、明辨的性格,有益于人格魅力的磨练,进而培养良好的待人处事、意志力和抗挫折能力,促进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伦春族 传统体育教学 人格魅力 运动 情商 素质教育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鄂伦春族民歌表现形式——以“赞达仁”为例浅析鄂伦春族民歌表现形式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婕斯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2-124,共3页
近年来,随着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民族历史文化名旗"战略的逐步推进,以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多项鄂伦春族文化遗产先后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鄂伦春族民歌也于2006年被国家列进非物质文... 近年来,随着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民族历史文化名旗"战略的逐步推进,以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多项鄂伦春族文化遗产先后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鄂伦春族民歌也于2006年被国家列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本文通过鄂伦春族的历史背景,民歌分类,鄂伦春族民歌艺术表现形式的介绍几个层面进行分析,旨在对鄂伦春族民歌的表现形式进行分析。摘要:近年来,随着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民族历史文化名旗"战略的逐步推进,以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多项鄂伦春族文化遗产先后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鄂伦春族民歌也于2006年被国家列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本文通过鄂伦春族的历史背景,民歌分类,鄂伦春族民歌艺术表现形式的介绍几个层面进行分析,旨在对鄂伦春族民歌的表现形式进行分析。关键词:鄂伦春族;民歌;"赞达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伦春族 民歌 “赞达仁” 艺术表现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伦春族古代民间医药文化特色与保护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傅文第 《西部中医药》 2023年第9期69-72,共4页
探讨鄂伦春族古代民间医药文化特色,指出鄂伦春族独具北方游猎民族特色的医药文化,以身边常见的动植物入药,以经验为主,土药土法,不强调严苛的规范和标准;寒地特色鲜明,擅长治疗地方病;精神与药物并用,强调非药物作用;生活与养生结合,... 探讨鄂伦春族古代民间医药文化特色,指出鄂伦春族独具北方游猎民族特色的医药文化,以身边常见的动植物入药,以经验为主,土药土法,不强调严苛的规范和标准;寒地特色鲜明,擅长治疗地方病;精神与药物并用,强调非药物作用;生活与养生结合,注重日常保健;医巫合一,医疗特征鲜明。然而对民族医药文化保护要坚持科学态度,要正视民族传统医药的历史局限,扬弃继承,客观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伦春族 民间医药 民族医药文化 古代医药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特的北方三小民族文化遗存——谈鄂伦春族、鄂温克族及达斡尔族的桦树皮文化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瑞华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9期93-,共1页
生活在我国严寒地区的鄂伦春族、鄂温克族及达斡尔族又称北方三小民族。北方三小民族至今仍然不同程度地保留着传统的桦树皮文化,不同装饰风格与工艺技法的桦树皮文化,对研究和传承少数民族桦树皮传统艺术,弘扬民族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 生活在我国严寒地区的鄂伦春族、鄂温克族及达斡尔族又称北方三小民族。北方三小民族至今仍然不同程度地保留着传统的桦树皮文化,不同装饰风格与工艺技法的桦树皮文化,对研究和传承少数民族桦树皮传统艺术,弘扬民族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伦春族 鄂温克族 达斡尔族 桦树皮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伦春族传统“住”与“居”的空间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朱莹 屈芳竹 仵娅婷 《建筑与文化》 2019年第7期93-95,共3页
鄂伦春族以游猎为主的生活模式在白山黑水之间繁衍了千百年,形成了具有季节性迁徙和周期性聚居的显著特点。直到20世纪中期,鄂伦春族经历了由游猎向农耕经济的急速转型,致使民族传统的住居空间和居住建筑逐渐走向濒危。在此背景下,文章... 鄂伦春族以游猎为主的生活模式在白山黑水之间繁衍了千百年,形成了具有季节性迁徙和周期性聚居的显著特点。直到20世纪中期,鄂伦春族经历了由游猎向农耕经济的急速转型,致使民族传统的住居空间和居住建筑逐渐走向濒危。在此背景下,文章以鄂伦春族为研究对象,尝试图解传统家庭结构、挖掘空间生长单元和聚落衍生逻辑,提取鄂伦春族传统聚落"住(1)"与"居(2)"的空间结构原型,为当下鄂伦春族村落更新提出依据和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伦春族 传统聚落 空间形态 建筑单体 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