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北宋前期的都部署问题
被引量:
4
1
作者
张邦炜
杜桂英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6-94,共9页
人们往往将北宋初期的都部署视为地方统兵官,将当时的统兵体制概括为“枢密院—三衙体制”。其实,北宋初期的都部署主要是中央统兵大员或前敌总指挥,宋初的统兵体制应概括为“枢密院—三衙—都部署体制”。
关键词
北宋前期
都部署
统兵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辽朝的中央宿卫军
被引量:
10
2
作者
关树东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48-54,共7页
辽朝的中央宿卫军关树东建立了辽朝的契丹族,保持其游牧民族固有的生产生活方式,随阳迁徙,岁无宁居,以毡帐为室。皇帝及中央官属也不定居京城,仍四时逐水草而动。辽虽建有五京,但皇帝的行在所──捺钵,汉译行营,才是中央政府的...
辽朝的中央宿卫军关树东建立了辽朝的契丹族,保持其游牧民族固有的生产生活方式,随阳迁徙,岁无宁居,以毡帐为室。皇帝及中央官属也不定居京城,仍四时逐水草而动。辽虽建有五京,但皇帝的行在所──捺钵,汉译行营,才是中央政府的所在地,才是国家的政治中心。皇帝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保机
都部署
辽朝
腹心部
契丹
宿卫
斡鲁朵
《辽史》
营卫志
耶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晚唐五代都指挥使考
被引量:
5
3
作者
杜文玉
《学术界》
CSSCI
1995年第1期32-38,共7页
晚唐五代都指挥使考杜文玉新版《辞海》载:“都指挥使:官名。五代始用作统兵将领之称。”然都指挥使晚唐时已为较常见的武职,如《资治通鉴》(以下简称《通鉴》)广明元年(880年)十一月条载:“汝郑把截制置都指挥使齐克让奏黄...
晚唐五代都指挥使考杜文玉新版《辞海》载:“都指挥使:官名。五代始用作统兵将领之称。”然都指挥使晚唐时已为较常见的武职,如《资治通鉴》(以下简称《通鉴》)广明元年(880年)十一月条载:“汝郑把截制置都指挥使齐克让奏黄巢自称天补大将军。”这是笔者所见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度使
《通鉴》
晚唐五代
《新五代史》
胡三省
《五代会要》
周世宗
禁军
唐末五代
都部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康保裔“阵亡”说再辨
被引量:
6
4
作者
魏志江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2期72-72,共1页
康保裔在《宋史》中列于《忠义传》之首。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辽军南下,与宋军战于河间。康保裔时为高阳关都部署,率军住援,为辽军包围,“兵尽矢绝,援不至,遂没焉。”(《宋史》卷446《康保裔传》)在《宋史》成书之前,李焘的《续资治...
康保裔在《宋史》中列于《忠义传》之首。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辽军南下,与宋军战于河间。康保裔时为高阳关都部署,率军住援,为辽军包围,“兵尽矢绝,援不至,遂没焉。”(《宋史》卷446《康保裔传》)在《宋史》成书之前,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下称《长编》)、王称的《东都事略》、陆游的《老学庵笔记》等书,都说康保裔阵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史》
《续资治通鉴长编》
《东都事略》
都部署
宋真宗
辽军
陆游
李焘
河间
高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杨六郎河北事迹考
被引量:
1
5
作者
恩泽
《河北学刊》
1982年第3期144-149,共6页
民歌《小放牛》说:“杨六郎把守三关口”;话本说:“六郎三关为元帅”。三关者何地?史家有考,乃瓦桥关(今雄县城)、益津关(今霸县城)、高阳关(今高阳东旧城村)是也。其实,杨六郎把守的不独三关而已,从泰州(今满城县)狼牙山到泥沽海口(今...
民歌《小放牛》说:“杨六郎把守三关口”;话本说:“六郎三关为元帅”。三关者何地?史家有考,乃瓦桥关(今雄县城)、益津关(今霸县城)、高阳关(今高阳东旧城村)是也。其实,杨六郎把守的不独三关而已,从泰州(今满城县)狼牙山到泥沽海口(今天津军粮城泥沽村),曲折两千里,都是杨六郎的防地。 “六郎”威名,契丹畏称 杨六郎即北宋名将杨业(亦称杨继业)的长子杨延昭。延昭本名延朗,因避圣祖赵玄朗之讳,于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改名延昭。他既然是杨业的长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丹
杨业
三关
都部署
高阳
《续资治通鉴长编》
都巡检使
幽州
公元
徐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北宋前期的都部署问题
被引量:
4
1
作者
张邦炜
杜桂英
机构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
四川省图书馆特藏部
出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6-94,共9页
基金
省教育厅社科课题<宋代中枢权力研究>(川教科SAO4-011)
文摘
人们往往将北宋初期的都部署视为地方统兵官,将当时的统兵体制概括为“枢密院—三衙体制”。其实,北宋初期的都部署主要是中央统兵大员或前敌总指挥,宋初的统兵体制应概括为“枢密院—三衙—都部署体制”。
关键词
北宋前期
都部署
统兵体制
分类号
K244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辽朝的中央宿卫军
被引量:
10
2
作者
关树东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48-54,共7页
文摘
辽朝的中央宿卫军关树东建立了辽朝的契丹族,保持其游牧民族固有的生产生活方式,随阳迁徙,岁无宁居,以毡帐为室。皇帝及中央官属也不定居京城,仍四时逐水草而动。辽虽建有五京,但皇帝的行在所──捺钵,汉译行营,才是中央政府的所在地,才是国家的政治中心。皇帝起...
关键词
阿保机
都部署
辽朝
腹心部
契丹
宿卫
斡鲁朵
《辽史》
营卫志
耶律
分类号
K246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晚唐五代都指挥使考
被引量:
5
3
作者
杜文玉
机构
陕西渭南师专教务处
出处
《学术界》
CSSCI
1995年第1期32-38,共7页
文摘
晚唐五代都指挥使考杜文玉新版《辞海》载:“都指挥使:官名。五代始用作统兵将领之称。”然都指挥使晚唐时已为较常见的武职,如《资治通鉴》(以下简称《通鉴》)广明元年(880年)十一月条载:“汝郑把截制置都指挥使齐克让奏黄巢自称天补大将军。”这是笔者所见最...
关键词
节度使
《通鉴》
晚唐五代
《新五代史》
胡三省
《五代会要》
周世宗
禁军
唐末五代
都部署
分类号
E294.2 [军事—军事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康保裔“阵亡”说再辨
被引量:
6
4
作者
魏志江
出处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2期72-72,共1页
文摘
康保裔在《宋史》中列于《忠义传》之首。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辽军南下,与宋军战于河间。康保裔时为高阳关都部署,率军住援,为辽军包围,“兵尽矢绝,援不至,遂没焉。”(《宋史》卷446《康保裔传》)在《宋史》成书之前,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下称《长编》)、王称的《东都事略》、陆游的《老学庵笔记》等书,都说康保裔阵亡。
关键词
《宋史》
《续资治通鉴长编》
《东都事略》
都部署
宋真宗
辽军
陆游
李焘
河间
高阳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杨六郎河北事迹考
被引量:
1
5
作者
恩泽
出处
《河北学刊》
1982年第3期144-149,共6页
文摘
民歌《小放牛》说:“杨六郎把守三关口”;话本说:“六郎三关为元帅”。三关者何地?史家有考,乃瓦桥关(今雄县城)、益津关(今霸县城)、高阳关(今高阳东旧城村)是也。其实,杨六郎把守的不独三关而已,从泰州(今满城县)狼牙山到泥沽海口(今天津军粮城泥沽村),曲折两千里,都是杨六郎的防地。 “六郎”威名,契丹畏称 杨六郎即北宋名将杨业(亦称杨继业)的长子杨延昭。延昭本名延朗,因避圣祖赵玄朗之讳,于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改名延昭。他既然是杨业的长子。
关键词
契丹
杨业
三关
都部署
高阳
《续资治通鉴长编》
都巡检使
幽州
公元
徐水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北宋前期的都部署问题
张邦炜
杜桂英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辽朝的中央宿卫军
关树东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晚唐五代都指挥使考
杜文玉
《学术界》
CSSCI
199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康保裔“阵亡”说再辨
魏志江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杨六郎河北事迹考
恩泽
《河北学刊》
198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