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东晋南北朝佛社首领考略
被引量:24
- 1
-
-
作者
郝春文
-
出处
《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3期49-58,共10页
-
文摘
东晋南北朝时期,在我国的北方及南方的一些地区,广泛流行着一种由僧尼与在家佛教信徒混合组成或仅由在家佛教信徒组成的多数以造象活动为中心的佛教团体。这种佛教团体的名称不一,以邑、邑义、法义等名目较为多见,也有的称为邑会、义会、会。
-
关键词
东晋南北朝
考略
佛教
混合组成
首领
信徒
僧尼
造像记
菩萨
都维那
-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白佛山等十六王子像概述
被引量:8
- 2
-
-
作者
张总
-
出处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8-33,共6页
-
文摘
白佛山等十六王子像概述张总十六王子像是佛教造像中较为少见的一种题材。但是在石窟与造像碑中都有出现。例如河南省偃师县水泉石窟洞口的碑记上就提到了“十六王子像”,河北、山西也都有相关的遣存。如正定的汉白玉像和太原的石像柱等。现存金石著作也载有阮景辉等造十...
-
关键词
王子
造像碑
石窟
造像题材
东莞县
佛像
释迦牟尼
主题名
中国历史地图集
都维那
-
分类号
K870.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唐中宗与法门寺
被引量:4
- 3
-
-
作者
傅升岐
-
出处
《文博》
1996年第6期102-106,共5页
-
文摘
法门寺唐宋时“有古塔四层,(?)佛指骨一节,”故名真身宝塔。因塔下葬佛舍利,历代曾多次开启供养。据史料记载,最早为北魏时岐守拓跋育初启塔基,肇申供养,即开始请出舍利供养。至北周、隋唐,这里重大的佛事活动繁频,香火旺盛,有隋文帝时郡牧李敏、唐太宗朝刺史张亮(又名张德亮),以后有唐高宗、武则天、唐肃宗、德宗、宪宗。
-
关键词
法门寺
唐中宗
武则天
华严经
内道场
舍利塔
都维那
《宋高僧传》
大乘起信论
唐太宗朝
-
分类号
B947
[哲学宗教—宗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