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省独山都柳江源湿地自然保护区苔类植物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刘正东 熊源新 +3 位作者 杨冰 韩敏敏 孙中文 崔瑞华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5-41,共7页
为了解都柳江源湿地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的组成情况,同时为其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对独山都柳江源湿地自然保护区430份苔类植物标本进行了整理和鉴定。结果表明:该地区苔类植物共有27科43属120种(包括亚种和变种),其中有5个贵州... 为了解都柳江源湿地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的组成情况,同时为其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对独山都柳江源湿地自然保护区430份苔类植物标本进行了整理和鉴定。结果表明:该地区苔类植物共有27科43属120种(包括亚种和变种),其中有5个贵州新纪录种,分别是疣胞苔、丝形指叶苔、卷苞叶苔、红丛叶苔和圆叶裂叶苔;优势科有6个,分别是指叶苔科、护蒴苔科、叶苔科、地萼苔科、耳叶苔科和细鳞苔科;优势属5个,分别是鞭苔属、叶苔属、裂萼苔属、耳叶苔属和细鳞苔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苔类植物 物种组成 新纪录 都柳江源湿地自然保护区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独山都柳江源湿地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何林健 苟光前 +1 位作者 胡晓谅 魏奇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2年第6期485-489,共5页
通过野外调查和查阅文献资料,分析了独山都柳江源湿地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的种类组成和地理特征。结果表明:(1)独山都柳江源湿地自然保护区共有蕨类植物34科65属146种(含种下分类单位),其中以鳞毛蕨科、水龙骨科、铁角蕨科等为主;(2... 通过野外调查和查阅文献资料,分析了独山都柳江源湿地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的种类组成和地理特征。结果表明:(1)独山都柳江源湿地自然保护区共有蕨类植物34科65属146种(含种下分类单位),其中以鳞毛蕨科、水龙骨科、铁角蕨科等为主;(2)蕨类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区内温带种占绝对优势,为总种数的71.0%,具温带性质。其中,东亚分布有103种,占总种数的70.3%,说明为东亚区系。热带、亚热带分布种占总种数的16.4%,说明区内蕨类植物与热带、亚热带有一定的联系;(3)与贵州大部分地区处在植物分布区的过渡地段上一样,比较多的属(46.1%)在这里只有1种分布,具有其过渡性质;(4)独山都柳江源湿地自然保护区蕨类与省内外其他地区相比,具有相对较高的丰富性,科、属组成丰富,但种类丰富性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类植物 区系成分 都柳江源湿地自然保护区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独山都柳江源湿地自然保护区藓类植物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崔瑞华 熊源新 +3 位作者 孙中文 杨冰 韩敏敏 刘正东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2年第6期490-493,共4页
对采自贵州都柳江源湿地自然保护区的797份藓类植物标本进行了整理和鉴定。结果表明,该地区有藓类植物34科89属263种(包括亚种、变种),其中,优势科有曲尾藓科Dicranaceae、丛藓科Pottiaceae、羽藓科Thuidiaceae和灰藓科Hypnaceae等;优... 对采自贵州都柳江源湿地自然保护区的797份藓类植物标本进行了整理和鉴定。结果表明,该地区有藓类植物34科89属263种(包括亚种、变种),其中,优势科有曲尾藓科Dicranaceae、丛藓科Pottiaceae、羽藓科Thuidiaceae和灰藓科Hypnaceae等;优势属有凤尾藓属Fissidens、青藓属Brachythecium和绢藓属Entodon等。调查还发现了3个贵州新记录种:卷叶黄藓阔边变种Distichophyllum cirratum var.elmeri(Broth.)B.C.Tan et P.J.Lin、毛尖碎米藓Fabronia rostrata Broth.和紫色细湿藓Campylium porphyriticum C.Mue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藓类植物 物种组成 新纪录 贵州都柳江源湿地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独山都柳江源湿地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区系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杨冰 熊源新 +3 位作者 韩敏敏 孙中文 刘正东 崔瑞华 《贵州林业科技》 2013年第1期5-11,21,共8页
对贵州独山都柳江源保护区的苔藓植物进行了区系分析,划为14种类型。比较了贵州独山都柳江源湿地自然保护区区系与其它区系的关系,统计了各地区的植物区系谱,分析该地区与其它地区的藓类植物区系关系。本区区系基本上与地理位置相一致,... 对贵州独山都柳江源保护区的苔藓植物进行了区系分析,划为14种类型。比较了贵州独山都柳江源湿地自然保护区区系与其它区系的关系,统计了各地区的植物区系谱,分析该地区与其它地区的藓类植物区系关系。本区区系基本上与地理位置相一致,但在东亚成分上有其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苔藓植物区系 区系关系 区系谱分析 独山 都柳江源湿地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源自然保护区湿地遥感监测与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温礼 王锦 +2 位作者 张所林 李建刚 刘伦燕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9-165,共7页
以云南省珠江源保护区湿地为研究对象,基于珠江源保护区湿地2010年、2012年、2014年和2015年的4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提取各年份湿地分布信息,分析湿地的动态变化,研究影响湿地变化的因素。结果表明:不同地理位置的湿... 以云南省珠江源保护区湿地为研究对象,基于珠江源保护区湿地2010年、2012年、2014年和2015年的4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提取各年份湿地分布信息,分析湿地的动态变化,研究影响湿地变化的因素。结果表明:不同地理位置的湿地有不同的主导影响因素,其中包括降水量增加、农业开垦的需求、水利项目建设以及政策因素;研究区近年来的湿地面积整体虽有所增加,但各湿地类型空间和面积变化存在较大差异,自然湿地人工化较严重,破碎度较高,功能有所减退,受威胁压力持续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遥感监测 珠江自然保护区 空间变化 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湿地被联合国正式批准为国际重要湿地
6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0-70,共1页
位于青海省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鄂凌湖、扎凌湖湿地新近被联合国《湿地公约》秘书处正式批准为国际重要湿地,这标志着我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也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高原湿... 位于青海省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鄂凌湖、扎凌湖湿地新近被联合国《湿地公约》秘书处正式批准为国际重要湿地,这标志着我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也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高原湿地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联合国 国际 三江自然保护区 地被 湿地公约》 生物多样性 高海拔地区 高原湿地 青海省 秘书处 影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大沙河省级自然保护区湿地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
7
作者 李新贵 韩继怀 +1 位作者 周宇 彭丽芬 《林业调查规划》 2014年第6期56-59,共4页
大沙河省级自然保护区是长江湿地保护网络成员,具有较为丰富的湿地资源,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保护与利用矛盾突出。调查表明,保护区湿地面临不合理开发、水利工程影响、外来物种入侵、人为干扰活动频繁、农村生产、生活面源污染等威胁。... 大沙河省级自然保护区是长江湿地保护网络成员,具有较为丰富的湿地资源,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保护与利用矛盾突出。调查表明,保护区湿地面临不合理开发、水利工程影响、外来物种入侵、人为干扰活动频繁、农村生产、生活面源污染等威胁。藉此,提出了保护区湿地资源保护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污染 生物资 外来物种 大沙河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保护与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的探讨——以独山县都柳江源泥炭藓沼泽湿地为例
8
作者 谭开伟 黄煜光 +2 位作者 张小丽 莫小琪 何蒸蒸 《花卉》 2023年第14期190-192,共3页
独山县都柳江源保护区为我县经济相对贫困的地区,同时也是以水源涵养为特征的重要生态功能区。长期以来,都柳江源地区承担着我县饮用水源及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巨大负担,禁止和限制开发政策进一步限制了区域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都柳江... 独山县都柳江源保护区为我县经济相对贫困的地区,同时也是以水源涵养为特征的重要生态功能区。长期以来,都柳江源地区承担着我县饮用水源及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巨大负担,禁止和限制开发政策进一步限制了区域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都柳江源和下游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不断拉大,严重地影响了源头地区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增加了源头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保护建设好都柳江源生态环境意义重大,而现有的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不足以对都柳江源进行足够的保护。根据都柳江源地质自然环境建立我县都柳江源生态补偿机制的补偿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补偿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柳江 泥炭藓沼泽湿地 生态保护 生态公益林 补偿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2006年共投入3.66亿元用于湿地保护和恢复
9
作者 姚润丰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3期64-64,共1页
据国家林业局2月初公布的数据显示,200&年我国湿地工程共投入3.66亿元,开展了1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和48个湿地保护和恢复工程。 据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介绍,目前中国已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470多处,将45%约1700多万hm^2的自... 据国家林业局2月初公布的数据显示,200&年我国湿地工程共投入3.66亿元,开展了1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和48个湿地保护和恢复工程。 据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介绍,目前中国已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470多处,将45%约1700多万hm^2的自然湿地纳入保护区严格保护。其中对世界惟一的高原湿地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不仅有利于中国的生态安全,也保护了湄公河流域下游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5国的生命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保护 自然保护区建设 三江自然保护区 湿地自然保护区 恢复工程 国家林业局 林业局局长 数据显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将强化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体系
10
《中国动物保健》 2006年第2期22-22,共1页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赵学敏1月8日在江西举行的湿地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作会上介绍,中国将在对候鸟进行监测、防控的基础上,建立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体系。赵学敏介绍,国家林业局已在候鸟主要迁徙所涉区域,建立了150个国家级...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赵学敏1月8日在江西举行的湿地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作会上介绍,中国将在对候鸟进行监测、防控的基础上,建立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体系。赵学敏介绍,国家林业局已在候鸟主要迁徙所涉区域,建立了150个国家级监测站点,地方配套建设了400多个省级监测站点,初步搭建了以候鸟为重点的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体系。实践证明,这一体系在防控禽流感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病监测体系 陆生野生动物 防控 中国 自然保护区建设 国家林业局 强化 湿地保护 配套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