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郯庐断裂带山东段震源参数及应力状态
被引量:12
- 1
-
-
作者
王鹏
郑建常
刘希强
徐长朋
李霞
-
机构
山东省地震局
-
出处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66-981,共16页
-
基金
地震科技星火计划(XH15026)
中国地震局震情跟踪青年课题项目(2015010106)共同资助
-
文摘
利用山东数字地震台网记录到的2007—2014年的郯庐断裂带山东段ML≥1.0小震的震源机制解和视应力值,借助三角形图解法和平均力轴张量法,并结合b值等参数,综合分析了该区近年的应力状态。研究结果表明:郯庐断裂带山东段的主应力场方向为NEE-SWW向,是受西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和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挤压作用的共同影响的结果;震源错动类型以走滑型为主,逆冲型和正断型次之;通过视应力的时空演化图像看到郯庐断裂带山东段视应力值从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呈现总体减弱的趋势,而空间上视应力分布很不均匀,高应力主要集中在安丘段和郯城—莒县段,尤其是安丘段出现了小震级高视应力的情况,同时安丘段的b值也显示同样的高应力,低b值反映高应力,低频度反映低应力释放,表明安丘段可能正在积累较高的应力,处于断层闭锁阶段。
-
关键词
震源机制解
视应力
三角形图解法
力轴张量法
郯庐断裂带山东段
应力状态
-
Keywords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s, apparent stress, triangle graphical method, average stresstensor, Shandong segment of Tanlu fault zone, stress state
-
分类号
P315.2
[天文地球—地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