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访部门宪法 被引量:13
1
作者 苏永钦 《治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8-120,F0002,共14页
十五年前编写《部门宪法》一书,主要是有感于台湾地区宪法学呈现的诸多方法和方向的问题。宪政司法实务在法学理论引导下看似和民法、刑法一样成功,但只要做比较全面的检视,就不难发现其所建立用以规范公权力的宪法界线,反映的更多是源... 十五年前编写《部门宪法》一书,主要是有感于台湾地区宪法学呈现的诸多方法和方向的问题。宪政司法实务在法学理论引导下看似和民法、刑法一样成功,但只要做比较全面的检视,就不难发现其所建立用以规范公权力的宪法界线,反映的更多是源于他国历史经验或社会条件的评价,这种不假思索的移植未必能引起真正的价值共鸣,有时反而造成连锁的负面效应。新世纪二十年的发展,显示当时看到的问题确已变得更鲜明。再观察德国宪法教义学,近年也有从全宪法的体系注释延伸到个别秩序的明显律动。文章从台湾地区宪法教义学的走入歧途开始分析,再进一步说明为什么部门宪法的取径可以引导法律体系更合宜的运作,最后并不揣谫陋,就大陆地区现阶段情况是否适合发展此一教义学路径,简述拙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门宪法 移植教义学 多重秩序 入法宪法解释 宪法膨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门宪法的构建方法与功能意义:德国经验与中国问题 被引量:31
2
作者 赵宏 《交大法学》 CSSCI 2017年第1期65-78,共14页
作为宪法研究的重要方法,规范宪法迄今在我国已获得相当发展,但由于缺乏违宪审查制度的配合,我国的规范宪法成果目前只能停留于思想启蒙和学者自道。而规范宪法的僵局同样映射出宪法实施的僵局。如何在制度阙如的背景下克服宪法实施的困... 作为宪法研究的重要方法,规范宪法迄今在我国已获得相当发展,但由于缺乏违宪审查制度的配合,我国的规范宪法成果目前只能停留于思想启蒙和学者自道。而规范宪法的僵局同样映射出宪法实施的僵局。如何在制度阙如的背景下克服宪法实施的困境,便成为规范宪法学者必须面对的难题。源自德国的部门宪法对此提供了重大启发。德国法对于部门宪法的研究主要在于借由"宪法分则"的确立,发挥宪法规范对于各个社会功能领域的辐射和渗透作用,但对于我国而言,部门宪法的引入或许能够为无法与制度实践衔接的宪法释义学提供试炼的场域,并最终反向促进宪法基本权释义学的提升,以及宪法的现实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门宪法 规范宪法 国家目标条款 基本权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门宪法”范式之反思与发展——以“环境宪法”与“文化宪法”为范例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陈海嵩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6期76-81,共6页
国家介入社会各个领域在宪法上的体现可归纳为各领域的"部门宪法",环境宪法和文化宪法是其中的代表性领域,均已经成为现代各国宪法中所不可或缺的规范内容。但是,传统部门宪法学理论注重对形式上的宪法规范加以归纳和分析,忽... 国家介入社会各个领域在宪法上的体现可归纳为各领域的"部门宪法",环境宪法和文化宪法是其中的代表性领域,均已经成为现代各国宪法中所不可或缺的规范内容。但是,传统部门宪法学理论注重对形式上的宪法规范加以归纳和分析,忽视了宪法条款的实质效力问题,环境宪法在现实中遭遇的困境就充分暴露了这一缺陷,文化宪法的研习应予以反思和高度警惕。欲使环境宪法成为真正的"规范宪法",关键在于两点:一是明确建立规范体系所需的"价值共识";二是在价值共识的基础上,明确宪法相关条款的规范性内涵,使其能够作为指导具体法律制度构建的规范依据。这一规范路径为文化宪法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门宪法 环境宪法 文化宪法 规范宪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门宪法、分支宪法学之构建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宁凯惠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9-84,共16页
宪法的具体化和普通部门法的提升化的双重趋势,推动了部门宪法的生成和发展。现实存在的不同种类的根本社会关系,是部门宪法赖以生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部门宪法的构成要件或判别标准是有机统一的四个方面:调整宪事法律关系;已有直接的... 宪法的具体化和普通部门法的提升化的双重趋势,推动了部门宪法的生成和发展。现实存在的不同种类的根本社会关系,是部门宪法赖以生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部门宪法的构成要件或判别标准是有机统一的四个方面:调整宪事法律关系;已有直接的宪法文本根据;已经有或者将有不同效力位阶法律文本规定的有关规范体系;是作为独立法律部门的宪法的最邻近的下位概念或种概念。部门宪法存在具体-演绎、抽象-概括、采借-交叉、实践-提升等四个比较典型的发生模式,具有完整形态、次完整形态、非完整形态等三个构成形态(部门宪法的规范表现样式)。在厘清部门宪法与临近概念的区别和联系的基础上,可以揭示部门宪法的本质属性即调整一定种类根本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应立足我国民主和法治的基本国情,努力构建部门宪法和部门宪法体系。部门宪法的功能在于,丰富宪法的内容体系,细化宪法条款使宪法规范逐层具体化,发现和弥补宪法的内容漏洞和逻辑缺陷,实现不同效力位阶宪法法律规范的有机衔接。分支宪法学是由部门宪法学和非部门分支宪法学(包括交叉性分支宪法学和板块性分支宪法学)构成的整体,应积极构建作为科学、规范、价值、实践之学的分支宪法学,努力创建分支宪法学体系,推动宪法学的发展和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门宪法 分支宪法 宪法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门宪法划分的双重基础——以结构功能主义和社会系统论为视角 被引量:5
5
作者 邓翔宇 《交大法学》 CSSCI 2023年第4期148-161,共14页
我国现有对部门宪法划分的探讨或拘泥于宪法文本架构,或照搬社会学理论,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从而导致了部门宪法学理建构的困境。准确界定部门宪法中“部门”的概念有助于讨论部门宪法的划分。部门宪法划分的社会基础是社会系统。作为... 我国现有对部门宪法划分的探讨或拘泥于宪法文本架构,或照搬社会学理论,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从而导致了部门宪法学理建构的困境。准确界定部门宪法中“部门”的概念有助于讨论部门宪法的划分。部门宪法划分的社会基础是社会系统。作为社会子系统的“部门”由“行为互动”模式和“沟通关联”模式形成,而社会分工、吸引子、社会功能和符码则为社会系统提供划分标准。部门宪法划分的规范基础是宪法文本。划分部门宪法应以部门宪法释义学为理论基础,观察宪法从国家向社会层面渗透的历史进程。社会子系统之间的冲突、社会子系统的自我再制和宪治化趋势共同导致社会子系统被宪法规制的需要。应以宪法基本国策引导部门宪法的划分。当前我国需要将宪法领域划分为政治宪法、经济宪法、文化宪法、环境宪法、教育宪法、科技宪法等6个部门宪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门宪法 社会子系统 功能分化 形成 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宪法法部门 被引量:15
6
作者 杨海坤 上官丕亮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4-18,共5页
本文认为我国的宪法应仅指作为根本法的宪法典 ,而不应同时又是指部门法 ,主张在我国法律体系中专门划分一个与宪法典相对独立的新的法律部门———“宪法法部门” ,同其他部门法相并列 ,以理顺宪法与部门法之间的关系 ,完善我国的法律... 本文认为我国的宪法应仅指作为根本法的宪法典 ,而不应同时又是指部门法 ,主张在我国法律体系中专门划分一个与宪法典相对独立的新的法律部门———“宪法法部门” ,同其他部门法相并列 ,以理顺宪法与部门法之间的关系 ,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这样既可突出宪法的根本法地位 ,又可加强宪法性法律的建设 ,从而更有效地实施宪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宪法部门 根本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宪法法部门初探 被引量:4
7
作者 杨海坤 上官丕亮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04-108,共5页
本文认为目前我国法学界把宪法视为部门法的认识有许多弊端 ,主张将宪法仅定位于根本法 ,不再视为部门法 ;取消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宪法部门 ,重新划分一个新的独立的法律部门———“宪法法部门” ,以规范宪法学的概念 ,理顺宪法与部门法... 本文认为目前我国法学界把宪法视为部门法的认识有许多弊端 ,主张将宪法仅定位于根本法 ,不再视为部门法 ;取消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宪法部门 ,重新划分一个新的独立的法律部门———“宪法法部门” ,以规范宪法学的概念 ,理顺宪法与部门法的关系 ,更好地实施宪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 根本法 宪法 部门 宪法性法律 宪法 法学概念 宪法部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生态宪法学的体系构建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震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20,共11页
为更好服务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实践,形成有助于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生态法治话语体系,有必要提出生态宪法学的概念。作为一门新的子学科,生态宪法学应确定自己的学科定位与基本范畴。生态宪法学属于部门宪法学,与环境法学、生态... 为更好服务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实践,形成有助于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生态法治话语体系,有必要提出生态宪法学的概念。作为一门新的子学科,生态宪法学应确定自己的学科定位与基本范畴。生态宪法学属于部门宪法学,与环境法学、生态法学等形成交叉学科。生态人、生态权利与义务、生态行为以及生态制度构成了生态宪法学的四大基本范畴。当前,生态宪法学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于为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提供宪法和法律保障综合方案,理论意义在于为生态文明法治提供适足的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生态宪法 部门宪法 生态人 生态权利与义务 生态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文化权利宪法规范的实施保障问题——以比较法学视域中的“文化宪法”研究为参照 被引量:6
9
作者 石东坡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0-88,共9页
在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调整与保障功效的驱动下,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立法举措被给予了空前的重视和众多的选项。但是,支撑文化法制建设的宪法基点和学理基础还不够厚重和充分。为此,追溯文化基本权利的宪法意蕴、文化法律调整的宪法基础,... 在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调整与保障功效的驱动下,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立法举措被给予了空前的重视和众多的选项。但是,支撑文化法制建设的宪法基点和学理基础还不够厚重和充分。为此,追溯文化基本权利的宪法意蕴、文化法律调整的宪法基础,才是促进文化权利规范得以实现的本原,而这需要比较法学视域中分析鉴别和引介吸取有关国家和地区的理论资源。我国台湾地区承续大陆法系中德国宪法学说关于基本权利功能、文化基本权利、宪法基本国策、宪法审查机制、文化价值秩序等的学说脉络,在"文化宪法"研究作为部门宪法释义学的领域和层次上,重点分析了文化基本权利的本体性和文化法律制度的合宪性等一系列问题,为认识我国现行宪法文化权利条款的性质地位、内容设定及其边界限度,并由此为文化立法的原则基准与发展趋向提供了一定的学术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宪法 部门宪法释义学 文化基本权 文化基本国策 合宪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宪法生态文明条款与环境法律规范的体系融贯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震 石逸群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8-97,共10页
宪法生态文明条款应如何指引新时代环境法律规范的形成,构成了环境法律体系融贯路径安排的核心关切。通过对宪法生态文明条款体系化阐释,提炼出作为国家目标和作为规范效力的宪法生态文明条款两种类型,并以此形成与环境法律规范体系融... 宪法生态文明条款应如何指引新时代环境法律规范的形成,构成了环境法律体系融贯路径安排的核心关切。通过对宪法生态文明条款体系化阐释,提炼出作为国家目标和作为规范效力的宪法生态文明条款两种类型,并以此形成与环境法律规范体系融贯的阶层论。初阶融贯表现为环境法律规范对宪法生态文明条款的落实,即宪法生态文明条款的部门法化;进阶融贯表现为环境法律规范对宪法生态文明条款的发展,即宪法生态文明条款的释义变迁;高阶融贯表现为宪法生态文明条款与环境法律规范的“自生自发”交互影响,即环境法律规范的体系融贯,并形成以保障公民环境权利、规范政府环境职责为核心的环境法典。在新时代,宪法生态文明条款与环境法律规范的体系融贯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部门法关系 法律体系融贯 宪法生态文明条款 环境法律规范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生态文明入宪后环境条款的整体性诠释 被引量:20
11
作者 王建学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8-79,共12页
生态文明入宪具有重大时代意义。这种意义的准确阐释不能割裂宪法环境条款的整体变迁,只有借助历史解释方法才能真正理解环境、发展与人权的关系。从内容上看,生态国策、环境人权和国家环保义务构成三位一体的环境规范整体,宜采用体系... 生态文明入宪具有重大时代意义。这种意义的准确阐释不能割裂宪法环境条款的整体变迁,只有借助历史解释方法才能真正理解环境、发展与人权的关系。从内容上看,生态国策、环境人权和国家环保义务构成三位一体的环境规范整体,宜采用体系解释方法实现三者的价值贯通与功能互补,由此,生态文明条款自身的效力与实施也得以强化。有必要探索宪法环境条款的释义学并构建环境宪法,填补环境立法的价值真空并实现环境法的内容统合。目前宪法环境条款主要通过立法得到实施,环境法的立法和解释应充分体现宪法价值,尤其是对环境人权的尊重和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环境人权 国家环保义务 部门宪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公共利益的立法表达及立法模式 被引量:5
12
作者 高志宏 《东方法学》 2012年第5期35-44,共10页
公共利益的立法指标体系包括价值指标、内容指标和技术指标,立法内容应包括公共利益的内涵和范围、立法主体和立法权、认定主体和认定权、认定原则和认定标准、认定方法和认定程序、异议处理程序、司法救济机制等。公共利益立法例有概... 公共利益的立法指标体系包括价值指标、内容指标和技术指标,立法内容应包括公共利益的内涵和范围、立法主体和立法权、认定主体和认定权、认定原则和认定标准、认定方法和认定程序、异议处理程序、司法救济机制等。公共利益立法例有概括式、列举式、折中式等几种,这与各国的社会现状相吻合,无所谓孰优孰劣之分。我国应采取"以宪法统领公共利益,以部门法规范公共利益"的公共利益立法路径,通过概括条款、列举条款、兜底条款、排除条款等形式界定公共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利益宪法部门法效力位阶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