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自目的性和部落主义:消费社会学研究的新范式
被引量:
63
1
作者
王宁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3-111,共9页
自布迪厄在《区分》一著中把消费行为同阶层的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及其相应的惯习联系起来以后,消费行为就被成功地整合到社会分层理论。消费社会学的学科地位得到广泛承认,消费社会学也因此得到迅速发展。布迪厄的成功之处,在于他采纳...
自布迪厄在《区分》一著中把消费行为同阶层的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及其相应的惯习联系起来以后,消费行为就被成功地整合到社会分层理论。消费社会学的学科地位得到广泛承认,消费社会学也因此得到迅速发展。布迪厄的成功之处,在于他采纳了工具主义范式和个体主义范式:一方面,他把消费行动看作建构社会地位的一个工具,从而把消费行动联接到社会分层理论(工具主义);另一方面,他把个体当作基本的分析单位,从而使得研究具有可操作性(个体主义)。然而,工具主义范式和个体主义范式却留下了许多解释盲区:它们既无法有效解释那些自成目的的消费行动,也无法解释以群体为单位的群体性、聚众性消费行动。为了克服这些解释盲区,消费社会学可以借鉴"自目的性"范式和"部落主义"范式,从而扩展自己的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社会学
工具
主义
个体
主义
自目的性
部落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身份政治视角下西方媒体信任流变及启示
2
作者
向青平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2-161,共10页
“身份政治”是理解当前西方政治思潮重要的理论光谱。非理性的激情寻求是身份政治的内在起源。因此,有必要从身份政治理论视角探索西方媒体信任危机及其可能产生的传播秩序变革。身份的核心在于“主我”与“他者”。媒体往往建构“身...
“身份政治”是理解当前西方政治思潮重要的理论光谱。非理性的激情寻求是身份政治的内在起源。因此,有必要从身份政治理论视角探索西方媒体信任危机及其可能产生的传播秩序变革。身份的核心在于“主我”与“他者”。媒体往往建构“身份”、形成“他者”,身份政治起源于人对自我尊严的需求,身份群体反抗的是媒体建构的“他者”。身份政治下,媒体的理性和道德伦理出现了信任的缝隙,媒体所建构的总体真相出现真相分化,形成分化真相。身份政治形成了以“身份”为核心的“部落化真相”。这其实削弱了媒体认知权威。基于情感经验的“分化真相”撕裂着媒体的公共讨论。在身份政治下,媒体面临着来自不同身份群体的真相竞争。在身份群体对“尊严”强调及“主我”建构的寻求下,媒体或可以尊重为中介包容、连接“他者”身份,通过透明性报道原则将建构权力转交以重构媒体信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政治
媒体信任
虚假信息
后真相
部落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破茧而出:“部落时代”的教育危机及其因应
被引量:
3
3
作者
虞嘉琦
《重庆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2-63,共12页
“部落”并非指那些由若干血缘相近的氏族组合而成的群体,而是现代社会中因拥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而聚集到一起的社群。前者是家族的衍生,后者是现代的产物。因此,也可称与传统血缘氏族不同的该兴趣社群为“新部落”。如果说脱离原有秩序...
“部落”并非指那些由若干血缘相近的氏族组合而成的群体,而是现代社会中因拥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而聚集到一起的社群。前者是家族的衍生,后者是现代的产物。因此,也可称与传统血缘氏族不同的该兴趣社群为“新部落”。如果说脱离原有秩序的“游牧民”的产生是现代部落得以形成的前提,那么新兴媒介技术则为再部落化提供了技术性支持与可能性基础。借助新兴电子媒介的力量,强调个人与个人自由结社的“部落时代”正式来临。然而“部落时代”的基本症候却是人的“认知部落化”,即决定人们如何形成关于某一事件知识的判准,逐渐从个人的理性与事件的真相转变为个体的感性与群体的记忆。“讲理”与“求真”让位于“唯我”与“从众”。与体现现代性的科层制让个体效忠于因等级而壁垒分明的组织不同,反映后现代性的互联网令人服膺于因立场集结而成的部落。“因他者的丧失,而学习垂直化”“因为部落而战,而对话形式化”“因娇惯的心灵,而信息茧房化”是“部落时代”教育的三重危机。想要走出部落,强调建构真实对话空间的越境学习是关键。越境学习是通过对话更迭学习者经验的活动。从这一视角看,走出部落就意味着学习者借助与他者对话,而实现自身越境。越境服帖于他者,以最真诚的态度,呼唤他者对自我的回应。正视对话双方非对称关系的越境学习,不满足于基于尊重的共存,而是致力于基于对话的共生。为此,“你对此怎么看”须取代“事情就是这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落主义
他者丧失
越境学习
现代教育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索马里社会主义实践及其启示
被引量:
3
4
作者
陈利宽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3-115,118,共14页
冷战时期,索马里的社会主义实践受到苏联的直接影响。通过一系列社会主义实践与举措,索马里一度建立了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政教关系基本稳定,经济和文教事业快速发展。但对苏联的过度依赖、本国泛民族主义的外交取向以及政府对部落政治的...
冷战时期,索马里的社会主义实践受到苏联的直接影响。通过一系列社会主义实践与举措,索马里一度建立了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政教关系基本稳定,经济和文教事业快速发展。但对苏联的过度依赖、本国泛民族主义的外交取向以及政府对部落政治的操控等,导致索马里社会主义实践最终宣告失败。这一实践表明,只有坚持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警惕泛民族主义带来的危害、建立适合本国国情的强有力中央政府以及构建和谐的政教关系,才是一个国家发展道路的正确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马里
社会
主义
苏联
部落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媒介技术的解放:新移动范式下青年数字游民生活实践——基于安吉数字游民公社的线索民族志研究
被引量:
2
5
作者
严功军
李晓轩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7-61,68,共6页
虚实混融空间内技术具身与地理流动的结合,重构了人类的传播模式与行为实践。基于此,本研究应用线索民族志研究方法,以浙江安吉数字游民公社为研究对象,探讨新移动范式背景下青年数字游民的生活实践。研究发现,媒介技术是数字游民实现...
虚实混融空间内技术具身与地理流动的结合,重构了人类的传播模式与行为实践。基于此,本研究应用线索民族志研究方法,以浙江安吉数字游民公社为研究对象,探讨新移动范式背景下青年数字游民的生活实践。研究发现,媒介技术是数字游民实现数字游牧的生存基础。数字游民通过多种策略驯化媒介技术以实现自我价值,数字游牧实践充分体现了技术解放逻辑与新部落主义的生活哲学,折射出媒介技术与人类关系边界不断重构的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社会
媒介技术解放
数字游民
数字游牧
新
部落主义
线索民族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电子文化下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模型构建
被引量:
2
6
作者
樊华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5-26,共2页
本文通过分析一些有悖传统理论的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现象,揭示了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不再是单纯的理性和线性的,而是树突状的、动态的和感性的;接着指出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新电子媒介带来的消费者行为的改变,尤其是消费部落主义行为盛行...
本文通过分析一些有悖传统理论的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现象,揭示了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不再是单纯的理性和线性的,而是树突状的、动态的和感性的;接着指出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新电子媒介带来的消费者行为的改变,尤其是消费部落主义行为盛行;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电子媒介下的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媒介
消费行为
消费
部落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开放的社会和封闭的心灵(上)
被引量:
1
7
作者
罗宾.福克斯
陈祖召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22-25,35,共5页
卡尔.波普尔将封闭社会与部落主义等同的主张重新审视和修改。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概念的德国起源以及与这种文化概念相关的民间文化和文化相对主义观念被予以探索。民间文化观念的变迁及其从右向左的转向与当代的新原始主义相关。开放...
卡尔.波普尔将封闭社会与部落主义等同的主张重新审视和修改。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概念的德国起源以及与这种文化概念相关的民间文化和文化相对主义观念被予以探索。民间文化观念的变迁及其从右向左的转向与当代的新原始主义相关。开放社会和精英文化受到了捍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波普尔
开放社会
部落主义
人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夷夏之辨”与“以德怀远”说
被引量:
4
8
作者
常金仓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14-119,共6页
民族间的不平等起源于氏族社会因眼界狭窄而产生的“部落中心主义”,它是民族国家形成的外部动力,以后又是民族国家得以长期存在的理由。“部落中心主义”形成后,经济的、政治的因素才渐次渗透其中,中国古代的贡纳制度、国野制度、...
民族间的不平等起源于氏族社会因眼界狭窄而产生的“部落中心主义”,它是民族国家形成的外部动力,以后又是民族国家得以长期存在的理由。“部落中心主义”形成后,经济的、政治的因素才渐次渗透其中,中国古代的贡纳制度、国野制度、畿服制度、盟会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落
中心
主义
民族歧视
国家
社会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社会文化视域下萨赫勒地区极端组织的分化重组问题
被引量:
1
9
作者
王涛
李洁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8-120,159,共24页
萨赫勒地区极端组织从“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一家独大,到“信仰捍卫者”“血盟旅”“西非统一和圣战运动”相互角逐,再到“守卫者”“伊斯兰和穆斯林支持组织”重新整合,经历多次分化重组。萨赫勒极端组织是伊斯兰教内部教派竞逐...
萨赫勒地区极端组织从“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一家独大,到“信仰捍卫者”“血盟旅”“西非统一和圣战运动”相互角逐,再到“守卫者”“伊斯兰和穆斯林支持组织”重新整合,经历多次分化重组。萨赫勒极端组织是伊斯兰教内部教派竞逐的产物。萨拉菲主义对苏非主义的批判引发不同宗教极端主义思潮与运动的兴起。萨赫勒地区极端组织受到部落主义根深蒂固的影响,是该地区农、牧业生产方式以及不同从业人群间矛盾对立的产物。深层农牧民矛盾以族群对抗的形式表现出来,宗教极端主义则扭曲、夸大了族群对抗。化解萨赫勒地区极端主义威胁、消灭极端组织,从根本上讲是要直面当地的农牧业发展矛盾,妥善处理游牧业被挤压、边缘化所引发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赫勒地区
极端
主义
萨拉菲
主义
部落主义
农牧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开放的社会和封闭的心灵(下)
10
作者
罗宾.福克斯
陈祖召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20-24,共5页
卡尔.波普尔将封闭社会与部落主义等同的主张重新审视和修改。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概念的德国起源以及与这种文化概念相关的民间文化和文化相对主义观念被予以探索。民间文化观念的变迁及其从右向左的转向与当代的新原始主义相关。开放...
卡尔.波普尔将封闭社会与部落主义等同的主张重新审视和修改。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概念的德国起源以及与这种文化概念相关的民间文化和文化相对主义观念被予以探索。民间文化观念的变迁及其从右向左的转向与当代的新原始主义相关。开放社会和精英文化受到了捍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波普尔
开放社会
部落主义
人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目的性和部落主义:消费社会学研究的新范式
被引量:
63
1
作者
王宁
机构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3-111,共9页
文摘
自布迪厄在《区分》一著中把消费行为同阶层的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及其相应的惯习联系起来以后,消费行为就被成功地整合到社会分层理论。消费社会学的学科地位得到广泛承认,消费社会学也因此得到迅速发展。布迪厄的成功之处,在于他采纳了工具主义范式和个体主义范式:一方面,他把消费行动看作建构社会地位的一个工具,从而把消费行动联接到社会分层理论(工具主义);另一方面,他把个体当作基本的分析单位,从而使得研究具有可操作性(个体主义)。然而,工具主义范式和个体主义范式却留下了许多解释盲区:它们既无法有效解释那些自成目的的消费行动,也无法解释以群体为单位的群体性、聚众性消费行动。为了克服这些解释盲区,消费社会学可以借鉴"自目的性"范式和"部落主义"范式,从而扩展自己的研究领域。
关键词
消费社会学
工具
主义
个体
主义
自目的性
部落主义
分类号
C913.3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身份政治视角下西方媒体信任流变及启示
2
作者
向青平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出处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2-161,共10页
基金
“国家资助博士后计划人员计划”资助项目(GZB20240840)
2023年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县级融博体平台模式与发展”(23YBQ054)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身份政治”是理解当前西方政治思潮重要的理论光谱。非理性的激情寻求是身份政治的内在起源。因此,有必要从身份政治理论视角探索西方媒体信任危机及其可能产生的传播秩序变革。身份的核心在于“主我”与“他者”。媒体往往建构“身份”、形成“他者”,身份政治起源于人对自我尊严的需求,身份群体反抗的是媒体建构的“他者”。身份政治下,媒体的理性和道德伦理出现了信任的缝隙,媒体所建构的总体真相出现真相分化,形成分化真相。身份政治形成了以“身份”为核心的“部落化真相”。这其实削弱了媒体认知权威。基于情感经验的“分化真相”撕裂着媒体的公共讨论。在身份政治下,媒体面临着来自不同身份群体的真相竞争。在身份群体对“尊严”强调及“主我”建构的寻求下,媒体或可以尊重为中介包容、连接“他者”身份,通过透明性报道原则将建构权力转交以重构媒体信任。
关键词
身份政治
媒体信任
虚假信息
后真相
部落主义
Keywords
identity politics
media trust
disinformation
post-truth
tribalism
分类号
D771.2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破茧而出:“部落时代”的教育危机及其因应
被引量:
3
3
作者
虞嘉琦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重庆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2-63,共12页
基金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东西方文化互动视角下晚清粤港澳地区的启蒙教育研究”(GD21YJY07)。
文摘
“部落”并非指那些由若干血缘相近的氏族组合而成的群体,而是现代社会中因拥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而聚集到一起的社群。前者是家族的衍生,后者是现代的产物。因此,也可称与传统血缘氏族不同的该兴趣社群为“新部落”。如果说脱离原有秩序的“游牧民”的产生是现代部落得以形成的前提,那么新兴媒介技术则为再部落化提供了技术性支持与可能性基础。借助新兴电子媒介的力量,强调个人与个人自由结社的“部落时代”正式来临。然而“部落时代”的基本症候却是人的“认知部落化”,即决定人们如何形成关于某一事件知识的判准,逐渐从个人的理性与事件的真相转变为个体的感性与群体的记忆。“讲理”与“求真”让位于“唯我”与“从众”。与体现现代性的科层制让个体效忠于因等级而壁垒分明的组织不同,反映后现代性的互联网令人服膺于因立场集结而成的部落。“因他者的丧失,而学习垂直化”“因为部落而战,而对话形式化”“因娇惯的心灵,而信息茧房化”是“部落时代”教育的三重危机。想要走出部落,强调建构真实对话空间的越境学习是关键。越境学习是通过对话更迭学习者经验的活动。从这一视角看,走出部落就意味着学习者借助与他者对话,而实现自身越境。越境服帖于他者,以最真诚的态度,呼唤他者对自我的回应。正视对话双方非对称关系的越境学习,不满足于基于尊重的共存,而是致力于基于对话的共生。为此,“你对此怎么看”须取代“事情就是这样”。
关键词
部落主义
他者丧失
越境学习
现代教育批判
Keywords
tribalism
the loss of the other
cross-border learning
a critique of modern education
分类号
G643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索马里社会主义实践及其启示
被引量:
3
4
作者
陈利宽
机构
延安大学历史系
出处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3-115,118,共14页
基金
延安大学2017年博士科研启动项目“大国在中东的霸权转移研究”(YDBK2017-30)
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非洲阿拉伯国家通史”(10&ZD115)
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巴勒斯坦被占领土犹太定居点扩建原因研究”(19BSS042)的资助
文摘
冷战时期,索马里的社会主义实践受到苏联的直接影响。通过一系列社会主义实践与举措,索马里一度建立了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政教关系基本稳定,经济和文教事业快速发展。但对苏联的过度依赖、本国泛民族主义的外交取向以及政府对部落政治的操控等,导致索马里社会主义实践最终宣告失败。这一实践表明,只有坚持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警惕泛民族主义带来的危害、建立适合本国国情的强有力中央政府以及构建和谐的政教关系,才是一个国家发展道路的正确选择。
关键词
索马里
社会
主义
苏联
部落主义
Keywords
Somalia
Socialism
the Soviet Union
Tribalism
分类号
D81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媒介技术的解放:新移动范式下青年数字游民生活实践——基于安吉数字游民公社的线索民族志研究
被引量:
2
5
作者
严功军
李晓轩
机构
四川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7-61,68,共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人类文明新形态话语体系构建与全球传播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22&ZD311。
文摘
虚实混融空间内技术具身与地理流动的结合,重构了人类的传播模式与行为实践。基于此,本研究应用线索民族志研究方法,以浙江安吉数字游民公社为研究对象,探讨新移动范式背景下青年数字游民的生活实践。研究发现,媒介技术是数字游民实现数字游牧的生存基础。数字游民通过多种策略驯化媒介技术以实现自我价值,数字游牧实践充分体现了技术解放逻辑与新部落主义的生活哲学,折射出媒介技术与人类关系边界不断重构的现实。
关键词
流动社会
媒介技术解放
数字游民
数字游牧
新
部落主义
线索民族志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电子文化下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模型构建
被引量:
2
6
作者
樊华
机构
重庆工商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出处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5-26,共2页
文摘
本文通过分析一些有悖传统理论的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现象,揭示了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不再是单纯的理性和线性的,而是树突状的、动态的和感性的;接着指出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新电子媒介带来的消费者行为的改变,尤其是消费部落主义行为盛行;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电子媒介下的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模型。
关键词
电子媒介
消费行为
消费
部落主义
分类号
C913.2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开放的社会和封闭的心灵(上)
被引量:
1
7
作者
罗宾.福克斯
陈祖召
机构
美国罗格斯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
出处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22-25,35,共5页
文摘
卡尔.波普尔将封闭社会与部落主义等同的主张重新审视和修改。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概念的德国起源以及与这种文化概念相关的民间文化和文化相对主义观念被予以探索。民间文化观念的变迁及其从右向左的转向与当代的新原始主义相关。开放社会和精英文化受到了捍卫。
关键词
文化
波普尔
开放社会
部落主义
人类学
Keywords
culture
Karl Popper
open society
tribalism
Anthropology
分类号
C912.4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夷夏之辨”与“以德怀远”说
被引量:
4
8
作者
常金仓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
出处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14-119,共6页
文摘
民族间的不平等起源于氏族社会因眼界狭窄而产生的“部落中心主义”,它是民族国家形成的外部动力,以后又是民族国家得以长期存在的理由。“部落中心主义”形成后,经济的、政治的因素才渐次渗透其中,中国古代的贡纳制度、国野制度、畿服制度、盟会制度。
关键词
部落
中心
主义
民族歧视
国家
社会制度
分类号
K224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社会文化视域下萨赫勒地区极端组织的分化重组问题
被引量:
1
9
作者
王涛
李洁
机构
云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非洲研究中心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市委
出处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8-120,159,共24页
基金
2022年度外交部中非联合研究交流计划“萨赫勒恐怖主义及反恐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萨赫勒地区极端组织从“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一家独大,到“信仰捍卫者”“血盟旅”“西非统一和圣战运动”相互角逐,再到“守卫者”“伊斯兰和穆斯林支持组织”重新整合,经历多次分化重组。萨赫勒极端组织是伊斯兰教内部教派竞逐的产物。萨拉菲主义对苏非主义的批判引发不同宗教极端主义思潮与运动的兴起。萨赫勒地区极端组织受到部落主义根深蒂固的影响,是该地区农、牧业生产方式以及不同从业人群间矛盾对立的产物。深层农牧民矛盾以族群对抗的形式表现出来,宗教极端主义则扭曲、夸大了族群对抗。化解萨赫勒地区极端主义威胁、消灭极端组织,从根本上讲是要直面当地的农牧业发展矛盾,妥善处理游牧业被挤压、边缘化所引发的挑战。
关键词
萨赫勒地区
极端
主义
萨拉菲
主义
部落主义
农牧冲突
Keywords
Sahel
Extremism
Salafism
Tribalism
Agricultural and Pastoral Development Imbalance
分类号
D81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开放的社会和封闭的心灵(下)
10
作者
罗宾.福克斯
陈祖召
机构
美国罗格斯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
出处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20-24,共5页
文摘
卡尔.波普尔将封闭社会与部落主义等同的主张重新审视和修改。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概念的德国起源以及与这种文化概念相关的民间文化和文化相对主义观念被予以探索。民间文化观念的变迁及其从右向左的转向与当代的新原始主义相关。开放社会和精英文化受到了捍卫。
关键词
文化
波普尔
开放社会
部落主义
人类学
Keywords
culture
Karl Popper
open society
tribalism
Anthropology
分类号
C912.4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自目的性和部落主义:消费社会学研究的新范式
王宁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6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身份政治视角下西方媒体信任流变及启示
向青平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破茧而出:“部落时代”的教育危机及其因应
虞嘉琦
《重庆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索马里社会主义实践及其启示
陈利宽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媒介技术的解放:新移动范式下青年数字游民生活实践——基于安吉数字游民公社的线索民族志研究
严功军
李晓轩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新电子文化下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模型构建
樊华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开放的社会和封闭的心灵(上)
罗宾.福克斯
陈祖召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夷夏之辨”与“以德怀远”说
常金仓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社会文化视域下萨赫勒地区极端组织的分化重组问题
王涛
李洁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开放的社会和封闭的心灵(下)
罗宾.福克斯
陈祖召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