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变形计算方法 被引量:5
1
作者 朱尔玉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75-80,共6页
给出了20根矩形截面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其中2根为对比粱)短期变形(或刚度)的试验结果。在此基础上,结合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及普通混凝土叠合梁的已有成果,提出了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相对应的一套变形... 给出了20根矩形截面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其中2根为对比粱)短期变形(或刚度)的试验结果。在此基础上,结合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及普通混凝土叠合梁的已有成果,提出了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相对应的一套变形计算公式。试验结果表明,这些公式计算精度较高,可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粘结 部分预应力 混凝土叠合 变形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纶纤维筋有黏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受弯性能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孟履祥 陶学康 +1 位作者 关建光 徐福泉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18,36,共10页
对以芳纶纤维筋为有黏结预应力筋、环氧涂层钢筋为非预应力筋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受弯性能进行研究,共进行了10根梁从混凝土开裂、裂缝开展直至梁受弯破坏的全过程试验。测定了梁的开裂弯矩,梁截面应变分布,变形的发展,裂缝出现、发... 对以芳纶纤维筋为有黏结预应力筋、环氧涂层钢筋为非预应力筋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受弯性能进行研究,共进行了10根梁从混凝土开裂、裂缝开展直至梁受弯破坏的全过程试验。测定了梁的开裂弯矩,梁截面应变分布,变形的发展,裂缝出现、发展及分布情况,提出区分芳纶纤维筋破断及混凝土压坏的界限等效配筋率或界限中和轴高度,推导出芳纶纤维筋拉断和混凝土压坏同时发生,混凝土压坏、芳纶纤维筋未拉断及芳纶纤维筋拉断、混凝土未压坏等情况的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并提出芳纶纤维筋有黏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短期刚度及裂缝宽度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纶纤维筋 环氧涂层钢筋 有黏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 受弯承载力 短期刚度 裂缝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疲劳荷载作用下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裂缝宽度计算模型 被引量:7
3
作者 韩基刚 宋玉普 常继峰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977-3985,共9页
为了模拟部分预应力混凝土(partially prestressed concrete,PPC)梁疲劳裂缝扩展过程,建立在疲劳荷载作用下PPC梁裂缝宽度数值计算模型。首先,以静载黏结应力-滑移关系为基础,提出非预应力钢筋疲劳黏结应力-滑移关系;然后给出疲劳荷载... 为了模拟部分预应力混凝土(partially prestressed concrete,PPC)梁疲劳裂缝扩展过程,建立在疲劳荷载作用下PPC梁裂缝宽度数值计算模型。首先,以静载黏结应力-滑移关系为基础,提出非预应力钢筋疲劳黏结应力-滑移关系;然后给出疲劳荷载作用下开裂截面非预应力钢筋应力计算方法,重点考虑不同类型受拉钢筋之间的应力重分布、累计残余应变(混凝土和非预应力钢筋)及受拉钢筋面积损伤的影响。最后,基于黏结-滑移理论,建立疲劳裂缝宽度计算模型,并利用2组(H1和H2组)PPC梁疲劳试验对其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裂缝宽度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同时对于低配筋率的H1组试验梁而言,利用该模型得到的裂缝宽度相对保守,因此,适于PPC构件的抗疲劳设计及验算参考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 裂缝宽度 疲劳黏结应力-滑移关系 钢筋应力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塑性铰区长度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蒲黔辉 杨永清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95-198,共4页
为了研究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塑性铰区长度 ,进行了简支梁和连续梁模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部分预应力比率RPPC愈大 ,跨中处和中间支座处的塑性铰出现愈晚 ,净配筋指标对M φ曲线的形状有很大的影响。给出了适用于变截面和不同配筋情况... 为了研究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塑性铰区长度 ,进行了简支梁和连续梁模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部分预应力比率RPPC愈大 ,跨中处和中间支座处的塑性铰出现愈晚 ,净配筋指标对M φ曲线的形状有很大的影响。给出了适用于变截面和不同配筋情况的PPC连续梁铰区长度计算公式 ,计算验证表明本计算公式简易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 塑性铰 延性 长度 部分预应力比率 极限应变 承载能力 配筋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非线性全过程滞回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唐昌辉 倪佳 叶林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2-68,共7页
在已完成的16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的基础上,合理地选择了各材料的本构关系模型,深入分析了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受力特性,通过设置刚性短臂将无粘结预应力筋的作用等效为外荷载,综合运用'分级加变形&#... 在已完成的16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的基础上,合理地选择了各材料的本构关系模型,深入分析了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受力特性,通过设置刚性短臂将无粘结预应力筋的作用等效为外荷载,综合运用'分级加变形'和'分级加荷载'的方法,提出了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非线性全过程滞回分析方法,编制了MATLAB计算程序.对比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吻合程度良好,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 低周反复荷载 非线性 滞回曲线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荷载-裂缝模型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吴大宏 赵人达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1-235,共5页
混凝土结构裂缝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十分复杂 ,具有一定的随机性 ,难于用常规的方法进行建模。应用神经网络较强的函数映射能力和联想、记忆功能 ,对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荷载 裂缝关系进行建模 ,通过试验数据进行验证 ,效果良好 ,证明应... 混凝土结构裂缝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十分复杂 ,具有一定的随机性 ,难于用常规的方法进行建模。应用神经网络较强的函数映射能力和联想、记忆功能 ,对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荷载 裂缝关系进行建模 ,通过试验数据进行验证 ,效果良好 ,证明应用神经网络来对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荷载 裂缝关系进行建模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载-裂缝模型 神经网络 建模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 弯曲裂缝 混凝土 裂缝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扁梁边节点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段建中 何利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3期62-67,共6页
研究设计2个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扁梁节点,并进行低周反复加载试验。根据试件的裂缝开展过程,纵筋和箍筋的应变发展,预应力筋应变增长,以及试件的实测P-Δ曲线,着重研究了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扁梁节点梁端和核心区的受力特性以及抗震... 研究设计2个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扁梁节点,并进行低周反复加载试验。根据试件的裂缝开展过程,纵筋和箍筋的应变发展,预应力筋应变增长,以及试件的实测P-Δ曲线,着重研究了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扁梁节点梁端和核心区的受力特性以及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点 荷载 抗震性能 部分预应力 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延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宋永发 宋玉普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86-589,共4页
通过 2 6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 ,研究了影响其延性的主要因素 :非预应力筋配筋率、预应力筋配筋率、跨高比和荷载作用方式 .试验结果表明 ,随着受拉区非预应力筋配筋率和预应力筋配筋率的增大 ,梁的延性逐渐减小 ;随着受压区... 通过 2 6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 ,研究了影响其延性的主要因素 :非预应力筋配筋率、预应力筋配筋率、跨高比和荷载作用方式 .试验结果表明 ,随着受拉区非预应力筋配筋率和预应力筋配筋率的增大 ,梁的延性逐渐减小 ;随着受压区非预应力筋配筋率的增大 ,梁的延性逐渐增大 .荷载作用方式对梁的延性有一定影响 ,跨高比对延性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 延性试验 预应力筋配筋率 跨高比 荷载作用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疲劳损伤后部分预应力碳纤维塑料筋混凝土梁受力性能 被引量:3
9
作者 钱卫 薛伟辰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22-727,共6页
碳纤维塑料(CFRP)筋具有耐腐蚀、强度高、弹性模量高与质量轻等优点,是暴露及恶劣环境下预应力钢筋的理想替代品.目前,国内外对部分预应力CFRP筋混凝土梁的静力性能已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但对其疲劳性能以及疲劳损伤后静力性能的研究还... 碳纤维塑料(CFRP)筋具有耐腐蚀、强度高、弹性模量高与质量轻等优点,是暴露及恶劣环境下预应力钢筋的理想替代品.目前,国内外对部分预应力CFRP筋混凝土梁的静力性能已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但对其疲劳性能以及疲劳损伤后静力性能的研究还较少.通过部分预应力CFRP筋混凝土梁300万次疲劳试验和疲劳损伤前后的静力全过程试验,对其在损伤前后的破坏形态、荷载挠度曲线、变形特性等进行了较系统的对比与分析.研究表明,疲劳损伤后部分预应力CFRP筋混凝土梁仍具有较高的承载力、较大的刚度以及较好的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碳纤维塑料筋 部分预应力 疲劳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粉末混凝土预应力叠合梁受弯性能非线性数值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智俊 刘忠 +2 位作者 杨哲光 朱勇杰 谭良斌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5-118,共4页
针对活性粉末混凝土预应力叠合梁的受弯性能,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活性粉末混凝土预应力叠合梁的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模型,对试验全过程进行了仿真模拟,并研究了主要参数(如:有效预应力,后浇层混凝土强度等级,后浇层纵向配筋率... 针对活性粉末混凝土预应力叠合梁的受弯性能,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活性粉末混凝土预应力叠合梁的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模型,对试验全过程进行了仿真模拟,并研究了主要参数(如:有效预应力,后浇层混凝土强度等级,后浇层纵向配筋率等)对叠合梁受弯性能的影响,为活性粉末混凝土预应力叠合梁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粉末混凝土 预应力 叠合 受弯性能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闭合弯矩计算 被引量:1
11
作者 宋永发 王清湘 宋玉普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48-350,共3页
通过 1 1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 ,研究了影响裂缝闭合的主要因素 :预应力筋配筋率、非预应力筋配筋率、跨高比、荷载作用方式 .用无粘结配筋指标βpe 和换算配筋率αpρ这两个参数来反映对裂缝闭合弯矩的影响 ,应用名义拉应力... 通过 1 1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 ,研究了影响裂缝闭合的主要因素 :预应力筋配筋率、非预应力筋配筋率、跨高比、荷载作用方式 .用无粘结配筋指标βpe 和换算配筋率αpρ这两个参数来反映对裂缝闭合弯矩的影响 ,应用名义拉应力建立了闭合弯矩计算公式 ;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混凝土 裂缝闭合 弯矩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弯矩重分布的计算 被引量:2
12
作者 蒲黔辉 杨永清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3-35,共3页
从两跨等截面的普通钢筋混凝土连续梁的弯矩重分布出发 ,推导并提出变截面部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弯矩重分布的计算方法 。
关键词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 连续 弯矩重分布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再生混凝土叠合梁受弯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程东辉 王楷文 宋超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2-60,共9页
为研究无黏结预应力再生混凝土叠合梁构件的受弯性能,以再生混凝土在叠合梁中的位置、叠合层高度、构件的配筋率为参数,对1根预应力普通混凝土整浇梁、1根预应力再生混凝土整浇梁和6根预应力再生混凝土叠合梁构件进行弯曲加载试验,分析... 为研究无黏结预应力再生混凝土叠合梁构件的受弯性能,以再生混凝土在叠合梁中的位置、叠合层高度、构件的配筋率为参数,对1根预应力普通混凝土整浇梁、1根预应力再生混凝土整浇梁和6根预应力再生混凝土叠合梁构件进行弯曲加载试验,分析了试验梁构件的受力过程和破坏形态,探讨了各参数对试验梁构件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基于试验数据,对承载力极限状态下无黏结预应力再生混凝土叠合梁承载力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当再生混凝土应用于预应力叠合梁受弯构件时,跨中截面沿高度的应变变化规律与截面平截面假定一致,普通混凝土与再生混凝土之间有较好的相互作用,能够协同受力,共同变形;无黏结预应力钢绞线的应力增量曲线为三折线,当再生混凝土位于预制层时,配筋相同条件下,预制层高度增加会延缓梁内纵向受力普通钢筋受拉屈服;相同预制层高度时,提高纵向钢筋强度可以有效提高梁的性能;与普通混凝土梁相比,再生混凝土梁裂缝数量相对较多,达到极限荷载时裂缝延伸高度相对较小;再生混凝土位于叠合层时,裂缝数量有所增加,裂缝间距相对较小;随着预制层高度和构件配筋率增加,试验梁平均裂缝间距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叠合 再生混凝土 静力试验 受弯性能 极限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恢复力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唐昌辉 叶林 赵铸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02-209,共8页
在已完成的16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的基础上,对不同配筋率的13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弯矩-曲率恢复力模型,根据得到的弯矩-曲率恢复力模型,采用虚梁法编程计算... 在已完成的16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的基础上,对不同配筋率的13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弯矩-曲率恢复力模型,根据得到的弯矩-曲率恢复力模型,采用虚梁法编程计算了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试验梁的弯矩-挠度滞回曲线,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恢复力模型的建立为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抗震性能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理论和工程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 低周反复荷载 弯矩-曲率恢复力模型 弯矩-挠度滞回曲线 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控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运霞 白玉星 于香梅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18-21,共4页
基于目前国内全部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正常使用阶段的试验结果 ,探讨了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正常使用阶段的受力特征 ,提出了可用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控制的计算方法 。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 叠合 裂缝 宽度 极限状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叠合梁受弯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秀格 乔兰 尚自端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9-72,共4页
针对二次受力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的受弯性能与普通整浇梁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的问题,为了促进叠合结构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通过对十根叠合试验梁的试验,探讨了正常使用阶段二次受力对叠合断面应力应变状态、裂缝的形成和发展、断面... 针对二次受力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的受弯性能与普通整浇梁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的问题,为了促进叠合结构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通过对十根叠合试验梁的试验,探讨了正常使用阶段二次受力对叠合断面应力应变状态、裂缝的形成和发展、断面的短期刚度、挠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当h1/h较小且M1/Mcr较大时,由于"扁梁弯曲效果"和"粘结增强效果"的双重作用,叠合梁的裂缝间距明显小于整浇对比梁;预制断面上残留的"荷载预应力"有助于提高叠合梁的初期抗弯刚度,在进行裂缝和刚度计算时建议考虑上述有利影响;通过合理选择h1/h、M1/M和预应力大小可以化解应力超前现象,从而使构件的初期刚度和挠度符合规范和使用要求,充分体现此类构件的经济合理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 二次受力 裂缝间距 短期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墙梁的研究
17
作者 邓朝荣 牛绍仁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CSCD 1989年第4期57-61,共5页
本文通过在跨度12. 6m 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框架上,设置多层砖混结构,进行实测和分析,为多高层的传力梁及转移层提供一种新的方案。
关键词 部分预应力 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约束预应力混凝土梁分析
18
作者 邱文亮 姜萌 《世界桥梁》 2002年第4期53-58,共6页
配置FRP的预应力混凝土梁具有强度高、变形能力大的性能 ,但这种梁不能用传统的方法模拟分析。假设全部变形发生在刚体之间的裂缝处 ,通过建立合适的变形协调和平衡方程 ,可以模拟单裂缝状态 ,并可以进一步预测随后可能发生的 4种情况... 配置FRP的预应力混凝土梁具有强度高、变形能力大的性能 ,但这种梁不能用传统的方法模拟分析。假设全部变形发生在刚体之间的裂缝处 ,通过建立合适的变形协调和平衡方程 ,可以模拟单裂缝状态 ,并可以进一步预测随后可能发生的 4种情况。利用同样的方法 ,可以知道梁是发生破坏 ,还是发生几何形状的变化。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比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约束预应力 预应力混凝土 裂缝 计算分析 受力分析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荷载下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应力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杜进生 赖国麟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72-75,共4页
使用荷载下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应力分析的主要困难,是如何确定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应力.本文引用文献[1]提出的“等效变形区”的概念,并认为使用荷载下,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应力和“等效变形区长度与开裂截面中性轴高度” 的比值有关.... 使用荷载下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应力分析的主要困难,是如何确定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应力.本文引用文献[1]提出的“等效变形区”的概念,并认为使用荷载下,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应力和“等效变形区长度与开裂截面中性轴高度” 的比值有关.通过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试验数据的分析及应用弯矩曲率数值法计算,发现这一比值基本为常数,并取为15.2.使用荷载下,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应力分析和相应有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一样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粘结 部分预应力 混凝土 应力分析 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预应力在芜湖长江大桥40m铁路混凝土简支箱梁中的应用
20
作者 张强 王为玉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9-11,共3页
介绍部分预应力在芜湖长江大桥40m混凝土简支箱梁中的应用,并推导了有实用价值的公式。对部分预应力简支梁与全预应力简支梁作了经济比较。
关键词 铁路桥 部分预应力 混凝土 简支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