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动脉栓塞加部分脾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伴脾亢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李桂芳 谢松柏 +5 位作者 周有喜 翟群 孙海 刘万菊 杨兴华 李志贺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7-50,共4页
对原发性肝癌伴肝硬化脾亢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加部分脾栓塞与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对照研究。结果显示,肝动脉化疗栓塞加部分脾栓塞疗效满意。动态观察血常规、肝功能及各项免疫指标,发现该组血细胞下降较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组明显减... 对原发性肝癌伴肝硬化脾亢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加部分脾栓塞与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对照研究。结果显示,肝动脉化疗栓塞加部分脾栓塞疗效满意。动态观察血常规、肝功能及各项免疫指标,发现该组血细胞下降较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组明显减少,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再次治疗的间隔时间缩短。长期观察发现,肝动脉化疗栓塞加部分脾栓塞组治疗前后肝功改善也较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组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塞疗法 部分脾栓塞 肝肿瘤 原发性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胃冠状静脉栓塞术联合部分脾栓塞术在门静脉高压症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2
作者 花迎雪 颜志平 +4 位作者 程永德 乔德林 周兵 陈石伟 李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10期665-668,共4页
目的探讨一种联合介入术式在治疗门脉高压症中的地位与作用。方法对30例高危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组,A组15例行经皮胃冠状静脉栓塞术(PTVE)联合部分脾栓塞术(PSE),B组15例行单纯PSE术,术前、术后分别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查门静脉侧支循环情况... 目的探讨一种联合介入术式在治疗门脉高压症中的地位与作用。方法对30例高危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组,A组15例行经皮胃冠状静脉栓塞术(PTVE)联合部分脾栓塞术(PSE),B组15例行单纯PSE术,术前、术后分别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查门静脉侧支循环情况,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脾功能亢进均得到缓解,联合术式患者曲张静脉全部得到栓塞,A组术前、术后门脉内径无明显变化,术后血流速度减慢,血流量降低(P<0.05),奇静脉内径变小(P<0.01),血流量下降(P<0.01),血流速度降低(P<0.01);B组门脉管径变小,流速降低,流量下降(P<0.01),但奇静脉管径无明显改变,流速降低,流量下降。两组奇静脉血流量下降幅度有明显差异(P<0.01),两组随访13~16个月,B组出现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2例,继发性门脉血栓形成1例,而A组未再出现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但出现门脉高压性胃肠病(PHG)2例(均有胃镜证实)。结论联合术式能有效治疗门脉高压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和脾功能亢进,该方法操作相对简单,侵袭性小,尤其适用于肝功能差难以耐受外科分流及断流手术的患者,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高压症 部分脾栓塞 经皮胃冠状静脉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脾栓塞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肝、脾血流动力学远期变化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新元 耿惠杰 +4 位作者 王宝才 张新方 杜瑞清 王立静 尹书梅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84-587,共4页
目的观察肝硬化并发门脉高压症和脾功能亢进(脾亢)患者行部分脾栓塞(PSE)后肝、脾血流动力学的远期变化。方法对1720例肝硬化并发门静脉高压症和脾亢患者行PSE,观察其1~5年病死率,分析其死亡原因,对生存期达5年以上且资料完整的600例... 目的观察肝硬化并发门脉高压症和脾功能亢进(脾亢)患者行部分脾栓塞(PSE)后肝、脾血流动力学的远期变化。方法对1720例肝硬化并发门静脉高压症和脾亢患者行PSE,观察其1~5年病死率,分析其死亡原因,对生存期达5年以上且资料完整的600例患者观察术前及术后肝、脾血流动力学及血象、脾脏大小、并发症等变化。结果PSE后不同时期血流动力学具有明显变化,消化道出血次数和量明显减少;白细胞及血小板较术前明显上升;术后2个月脾脏开始逐渐缩小,3个月后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SE可明显改善肝、脾血流动力学,降低门脉压力,改善脾亢症状,减少消化道出血机会,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远期疗效显著且稳定,是一种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有效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功能亢进 部分脾栓塞 肝、血流动力学 远期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脾栓塞术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杨熙章 杨永岩 +2 位作者 吴纪瑞 许有进 黄淑贞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4期261-262,265,共3页
目的 :探讨部分脾栓塞术 (PSE)治疗肝癌伴门脉高压及脾亢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12 8例患者白细胞、血小板平均值分别为 2 6× 10 9/L、5 6 8× 10 9/L ,食道胃底静脉曲张 98例 (76 6 % ) ,门静脉癌栓 38例 (2 9 7% ) ,肝动脉 ... 目的 :探讨部分脾栓塞术 (PSE)治疗肝癌伴门脉高压及脾亢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12 8例患者白细胞、血小板平均值分别为 2 6× 10 9/L、5 6 8× 10 9/L ,食道胃底静脉曲张 98例 (76 6 % ) ,门静脉癌栓 38例 (2 9 7% ) ,肝动脉 门静脉瘘 2 5例 (19 5 % )。全部患者在肝癌介入治疗的同时行PSE ,其中 32例行 2次以上。结果 :85 9% (110 /12 8)患者术后白细胞及血小板恢复正常 ,2个月复查白细胞、血小板平均值分别为 5 7× 10 9/L、16 9 2× 10 9/L ,6个月复查为 4 8× 10 9/L、110 5×10 9/L ,较术前明显增高 ,门脉高压症状减轻 ,肝功能改善 ,1、2、3年存活率分别为 6 8 1%、38 2 %、2 0 6 %。结论 :肝脾双介入治疗肝癌伴门脉高压、脾亢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伴门静脉癌栓、肝动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门脉高压 部分脾栓塞 介入疗法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脾栓塞在肝癌伴脾亢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5
作者 朱旭 杨仁杰 +2 位作者 王天武 陈辉 张宏志 《放射学实践》 2002年第3期214-216,共3页
目的 :对原发性肝癌伴脾功能亢进 (脾亢 )患者行部分脾栓塞 ,使其血细胞恢复正常 ,以便能进一步行肝动脉化疗。方法 :对 46例不能行手术切除 ,且血细胞明显低于正常的肝癌伴脾亢的患者行部分脾栓塞 ,栓塞面积控制在 5 0 %~ 70 % ,栓塞... 目的 :对原发性肝癌伴脾功能亢进 (脾亢 )患者行部分脾栓塞 ,使其血细胞恢复正常 ,以便能进一步行肝动脉化疗。方法 :对 46例不能行手术切除 ,且血细胞明显低于正常的肝癌伴脾亢的患者行部分脾栓塞 ,栓塞面积控制在 5 0 %~ 70 % ,栓塞前后测定血细胞数量 ,并作方差分析和t检验。结果 :脾栓术后 2 4h、48h、72h、1周、2周、4周的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均较栓塞前明显升高 (P <0 .0 5和P <0 .0 1)。结论 :部分脾栓塞能治疗脾功能亢进 ,提高血细胞数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脾栓塞 介入治疗 肝癌 功能亢进 肝动脉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脾栓塞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合并脾功能亢进尿毒症一例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合代 黄骞 +2 位作者 廖志军 张明 丁罡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75-776,共2页
患者男,36岁。因“双下肢水肿、腹胀6年,血液透析治疗2个月”入院。6年前患者出现尿少、水肿、腹胀,半年前出现胸腔积液,间歇引流胸腔积液,缓解呼吸困难。近2个月因尿毒症行透析治疗,尿量100—200ml/d,大便如常。查体:血压180... 患者男,36岁。因“双下肢水肿、腹胀6年,血液透析治疗2个月”入院。6年前患者出现尿少、水肿、腹胀,半年前出现胸腔积液,间歇引流胸腔积液,缓解呼吸困难。近2个月因尿毒症行透析治疗,尿量100—200ml/d,大便如常。查体:血压180/100mmHg,浅表淋巴结未及明显肿大,精神可,贫血貌,肝病面容,步人病房,皮肤黏膜略黄染,结膜苍白。颈部可见深静脉留置管,颈静脉无怒张。胸廓对称,右中下肺叩诊实音,呼吸音消失,左肺叩诊呈清音,左肺呼吸音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 部分脾栓塞 血小板减少症 胸腔积液 尿毒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脾栓塞术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进展 被引量:16
7
作者 王素 胡继红 赵卫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46-549,共4页
部分脾栓塞术(PSE)是目前治疗门脉高压所导致的脾功能亢进的重要治疗手段,通过减少脾脏血流量、增加肝脏血供起到改善外周血象、肝功能指标、降低门静脉高压等作用。本文主要是对PSE治疗脾亢的治疗作用和机制、临床疗效、影响临床疗效... 部分脾栓塞术(PSE)是目前治疗门脉高压所导致的脾功能亢进的重要治疗手段,通过减少脾脏血流量、增加肝脏血供起到改善外周血象、肝功能指标、降低门静脉高压等作用。本文主要是对PSE治疗脾亢的治疗作用和机制、临床疗效、影响临床疗效的因素以及术后并发症、不同栓塞材料的优劣势等方面进行简要的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脾栓塞 功能亢进 肝脏血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脾栓塞术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12
8
作者 周瑶军 刘长江 王要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37-440,共4页
部分脾栓塞术(PSE)作为一种非手术方法可规避脾切除术带来的风险。除治疗脾功能亢进、血小板减少症、脾外伤、脾动脉瘤外,还能缓解肝移植术后脾动脉盗血综合征从而改善受肝血供;减少门脉高压所致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风险;改善外周... 部分脾栓塞术(PSE)作为一种非手术方法可规避脾切除术带来的风险。除治疗脾功能亢进、血小板减少症、脾外伤、脾动脉瘤外,还能缓解肝移植术后脾动脉盗血综合征从而改善受肝血供;减少门脉高压所致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风险;改善外周血象以耐受大量化疗药物或干扰素治疗;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血液系统疾病。现就PSE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脾栓塞 功能亢进 血小板减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脾栓塞治疗脾亢的现状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刚刚 倪才方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99-102,共4页
脾功能亢进(hypersplenism)是一种发生于各种原因的常见病,临床表现为脾肿大,一种或多种血细胞减少,而骨髓造血细胞相应增生,脾切除后可恢复的一组综合征。在我国主要以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造血系统疾病导致脾功能亢进为主。临床... 脾功能亢进(hypersplenism)是一种发生于各种原因的常见病,临床表现为脾肿大,一种或多种血细胞减少,而骨髓造血细胞相应增生,脾切除后可恢复的一组综合征。在我国主要以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造血系统疾病导致脾功能亢进为主。临床上曾用脾切除术治疗内科治疗无效的脾功能亢进,但是脾切除术往往伴有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易并发感染和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亢进 部分脾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脾栓塞术治疗儿童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何志兵 陈敏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2-94,共3页
目的:探讨部分脾栓塞术(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PSE)治疗儿童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6例经内科治疗无效的儿童ITP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插管,运用超选择性脾... 目的:探讨部分脾栓塞术(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PSE)治疗儿童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6例经内科治疗无效的儿童ITP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插管,运用超选择性脾叶以下动脉栓塞法用明胶海绵颗粒行PSE,并于栓塞术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栓塞术后1个月外周血小板计数(287.0±61.7)×109个/L,术后2年外周血小板计数(199.3±15.7)×109个/L。术前及术后血小板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效病例血小板相关抗体下降,以PAIgG明显。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PSE是治疗儿童难治性ITP的一种微创、有效的方法,可替代外科脾切除,能保留脾脏的免疫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治疗性 部分脾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合并脾亢行部分脾栓塞术后急性门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谭国胜 罗炳棋 +3 位作者 马振江 杨建勇 庄文权 陈伟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14-919,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合并脾功能亢进的患者行部分脾动脉栓塞(PSE)后发生急性门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分析107确诊为HCC合并脾功能亢进并行PSE治疗的患者的临床、实验室检查及... 【目的】回顾性分析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合并脾功能亢进的患者行部分脾动脉栓塞(PSE)后发生急性门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分析107确诊为HCC合并脾功能亢进并行PSE治疗的患者的临床、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资料。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病例组和对照组。PSE术后一个月内出现门脉血栓形成者为病例组;而未出现门脉血栓者则为对照组。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HCC合并脾亢患者行PSE后发生急性门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结果】107例患者中PSE术后一月内出现急性门脉血栓形成者共13例,未发现急性门脉血栓者共94例。PSE术中栓塞面积、术后一周的血小板计数及术前CT增强灌注扫描指数中的肝动脉灌注指数为PSE后易发生急性门脉血栓的相关因素。而术中栓塞面积及肝动脉灌注指数则为PSE后发生急性门脉血栓的危险因素;术后一周的血小板计数对判断是否会出现急性门脉血栓有重要的提示意义。【结论】HCC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行PSE治疗前需了解肝脏血流动力学情况,术中须严格控制脾脏栓塞面积,术后需密切注意血小板计数的变化,以期减少急性门脉血栓形成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功能亢进 部分脾栓塞 门静脉血栓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脾栓塞术联合脾动脉灌注长春新碱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Evans综合征的长期疗效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仕兵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10-612,共3页
目的 观察部分脾栓塞术联合脾动脉灌注长春新碱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和Evans综合征的长期疗效.方法 对2000- 2007年收治的24例难治性ITP和6例Evans综合征患者行部分脾栓塞术治疗,并在栓塞前给予脾动脉灌注长春新碱(2 mg)... 目的 观察部分脾栓塞术联合脾动脉灌注长春新碱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和Evans综合征的长期疗效.方法 对2000- 2007年收治的24例难治性ITP和6例Evans综合征患者行部分脾栓塞术治疗,并在栓塞前给予脾动脉灌注长春新碱(2 mg),观察长期疗效.结果 术后1周,ITP患者血小板从术前(10.23 ± 8.28) × 109/L升至(140.28 ± 85.45) × 109/L.Evans综合征患者血小板从术前(12 ± 8) × 109/L 升至(210 ± 60) × 109/L ;血红蛋白也不同程度升高[从术前(63.00 ± 13.62)g/L升至(123.00 ± 13.14)g/L].治疗有效率为100%.随访3 ~ 5年,30例患者中11例复发,其中术后6个月复发3例,2年复发6例,3 ~ 5年复发2例,复发率为36.7%,总有效率为63.3%.结论 部分脾栓塞术联合脾动脉灌注长春新碱治疗难治性ITP和Evans综合征长期效果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EVANS综合征 部分脾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部分脾栓塞术后声像图特征
13
作者 陈汉荣 周晓初 +4 位作者 王新房 黄幼珍 佘志红 许林峰 冯敢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95年第3期176-178,共3页
本文报导11例小儿部分脾栓塞术后声像图的改变。随术后时间的不同,声像图可发生相应变化。术后即时超声检查可在脾动脉分支内显示栓塞剂所产生的强光点;术后半月内由于脾外周实质缺血梗死、水肿、脾脏轻度再增大,外周呈低回声;1... 本文报导11例小儿部分脾栓塞术后声像图的改变。随术后时间的不同,声像图可发生相应变化。术后即时超声检查可在脾动脉分支内显示栓塞剂所产生的强光点;术后半月内由于脾外周实质缺血梗死、水肿、脾脏轻度再增大,外周呈低回声;1~3月后脾脏坏死组织发生机化,脾脏逐渐缩小,脾实质回声增强;一年后因脾脏纤维组织的不断增生,脾脏明显缩小,实质回声增强,脾包膜增厚不光滑,脾血管分支减少。一例术后未检测出脾脏血流者合并脾周脓肿。结果表明:部分脾栓塞术治疗小儿血液病脾功能亢进具有良好疗效,术后声象图特征与病理变化密切相关。超声检查简便易行、无损伤,有助于了解术后脾脏大小、形态及质地的变化,可作为追踪随访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亢进 部分脾栓塞 声像图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脾栓塞治疗小儿血液病
14
作者 王宁玲 刘芝璋 +1 位作者 徐有和 张爱梅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1期65-66,共2页
目的 观察部分脾栓塞 (PSE)治疗小儿血液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经皮穿刺股动脉插管行部分脾栓塞治疗小儿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cITP)、先天性红细胞丙酮酸激酶缺陷症及脾功能亢进共 13例 ,栓塞材料选用明胶海绵 ,栓塞范围在 ... 目的 观察部分脾栓塞 (PSE)治疗小儿血液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经皮穿刺股动脉插管行部分脾栓塞治疗小儿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cITP)、先天性红细胞丙酮酸激酶缺陷症及脾功能亢进共 13例 ,栓塞材料选用明胶海绵 ,栓塞范围在 6 0 %~ 80 %之间。结果 术后 2周外周血象恢复 ,血小板升至正常。本组中cITP的有效率为80 %。结论 该方法既保存了脾脏的免疫功能 ,又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无严重并发症 ,是治疗部分小儿血液病的理想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外科学 儿童 PSE 部分脾栓塞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芬太尼贴剂治疗部分脾栓塞术后腹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丙木 刘艳茹 +2 位作者 田春英 赵勤俭 王国泉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10期624-625,共2页
部分脾栓塞术己成为治疗脾功能亢进(脾亢)的首选疗法。但栓塞术后腹痛的发生率很高,几乎达100%,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此技术的健康发展,术后如何镇痛,已成为医师和患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本研... 部分脾栓塞术己成为治疗脾功能亢进(脾亢)的首选疗法。但栓塞术后腹痛的发生率很高,几乎达100%,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此技术的健康发展,术后如何镇痛,已成为医师和患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本研究旨在观察部分脾栓塞后芬太尼透皮贴剂的镇痛疗效,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太尼贴剂 疼痛 部分脾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脾栓塞术治疗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一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丙木 刘艳茹 +2 位作者 甄江涛 田春英 王国泉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1期10-10,共1页
关键词 部分脾栓塞 治疗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小明胶海绵颗粒行部分脾栓塞术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8
17
作者 周瑶军 刘长江 王要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22-325,共4页
目的评价大、小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剂行部分脾栓塞术(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PSE)对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的疗效。方法 2010年3月至2011年5月收治52例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行PSE治疗。依据术中采用明胶海绵颗粒大小不同分为大颗粒... 目的评价大、小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剂行部分脾栓塞术(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PSE)对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的疗效。方法 2010年3月至2011年5月收治52例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行PSE治疗。依据术中采用明胶海绵颗粒大小不同分为大颗粒(2 mm×2 mm×2 mm)组17例和小颗粒(560~710μm)组35例。选取术后3个月栓塞范围在30%~40%的40例进行分析,其中大颗粒组16例,小颗粒组24例,观察两组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和红细胞计数变化及术后反应。结果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3个月WBC、PLT、RBC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颗粒组Ⅱ、Ⅲ度疼痛分别为13%(2/16)和38%(6/16),小颗粒组分别为42%(10/24)和4%(1/2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持续时间在大颗粒组为5~20 d,平均(11.4±4.8)d,小颗粒组为0~8 d,平均(3.8±2.2)d,小颗粒组术后疼痛较大颗粒组轻(P<0.05),发热、呕吐情况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小颗粒组术后3个月外周血象改善情况无显著性差异,但小颗粒组术后疼痛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亢进 部分动脉栓塞 明胶海绵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2例肝硬化脾亢患者行部分脾栓塞术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8
18
作者 唐彩萍 康建荣 +1 位作者 张红征 郭峰坤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299-300,共2页
2001年至2003年,我院选择肝硬化脾亢患者42例,实施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AE)治疗肝硬化脾脏功能亢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不仅使脾脏缩小,脾亢得以纠正,而且保留了部分脾脏功能来维持机体免疫平衡.既预防和纠正了脾亢的并发症,又避免了手术... 2001年至2003年,我院选择肝硬化脾亢患者42例,实施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AE)治疗肝硬化脾脏功能亢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不仅使脾脏缩小,脾亢得以纠正,而且保留了部分脾脏功能来维持机体免疫平衡.既预防和纠正了脾亢的并发症,又避免了手术切脾后的"无脾状态"引起的免疫功能下降而感染率增高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脾栓塞 肝硬化 患者 部分动脉栓塞 脏功能 功能亢进 免疫平衡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脾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0例报告
19
作者 唐玉新 蒋远东 +4 位作者 张洁雯 周大建 桑国栋 李成纯 张弘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1991年第3期156-157,共2页
采用脾栓塞术治疗脾功亢进,脾肿瘤,脾外伤破裂国外已有报导,但对部分脾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报告甚少。我院自1990年6月对10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行部分脾栓塞术,并随访6个月,取得可喜疗效,报告如下。
关键词 部分脾栓塞 功亢进 动脉 部分栓塞 外伤 术前血小板 栓塞面积 栓塞材料 巨核细胞 门静脉主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部分脾栓塞治疗地中海贫血疗效观察:附16例报告 被引量:5
20
作者 黄俊琳 李绍东 +2 位作者 黄杰明 程昌盛 潘冬永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93-294,共2页
关键词 部分脾栓塞 治疗 地中海贫血 疗效观察 腹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